数媒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的检视与策略

2024-05-09 16:55张宝君骆文迪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色数字化数字

张宝君,骆文迪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技术迭代升级推动人类文明向高阶演进。随着AR、VR、M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尤其是AI技术的成熟,虚实结合的“元宇宙”时代已然开启,数字生存、智慧生存已悄然打开。沉浸,即沉醉、陶醉、沉迷,多指全身心专注于某种情景、思想活动和某种事物。沉浸式教育,即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入具身体验的一种教育样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灵魂的重要渠道,离不开红色文化和精神的涵育。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和革命精神”[1],“既包括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遗迹、爱国人士故居、烈士纪念馆等红色物质文化,也包括各类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传统等红色精神文化,还包括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大政方针、制度法规等红色制度文化”,[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也是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动力源泉。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其立德树人作用,离不开对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沉浸意识,树立“红色文化+数字技术”思维,结合数字技术、教育环境和学生生存样态变化,强化技术赋能意识,发挥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和全息投影等技术,推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迭代升级,以沉浸式具身体验,让大学生在真情实感中感悟红色精神,提升教育的时效性,增强学生获得感。

一、数媒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的价值意蕴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红色文化教育,既是红色文化与数媒技术的深度耦合,又是认知思维层面的变革与重构。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作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汇聚和升华,可以促进红色文化供给的精智化、可视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数据汇聚为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提供新动能

首先,数据汇聚技术赋能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立德树人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的汇聚和数字化转化,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教育实践,培育大学生国家、民族、文化、道路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然而,受主客观因素制约,红色文化开发利用还有待加强,一方面,故居、遗址等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因场域的特殊性,应用普及受到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制度法规、文化传统等制度和精神类红色文化资源因时代的演进,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阐发和真实再现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克服地域、文保水平、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既可以实现对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的深度汇聚、场景复原,也可对部分被破坏的或完全湮灭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更可以使精神、规章等制度和精神类红色文化资源以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予以场景呈现,有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创造性转化。

其次,数据汇聚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产权保护。产权保护对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和保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新媒体运用虽拓宽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但也存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平衡、欠充分甚至商业化的问题。数字时代,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固定和流转,将零散的、多样化红色文化资源予以数字化并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可以提升其真实性和可信度,为其知识产权保护向好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当前,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实现其数字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则成为红色文化时代价值彰显的技术进路与未来图景。为此,高校要顺应新时代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强化技术赋能意识,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创造。

(二)场景沉浸为红色文化情景体验内化提供新契机

首先,具身沉浸增强红色文化吸引力。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创新转化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知元素,能够将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革命历史故事或红色人物变成鲜活、生动的沉浸式场景,颠覆了传统红色文化教育扁平、空洞的灌输说教模式,极大地增强教育的体验感、立体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使红色文化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

其次,时空延展提升红色文化参与感。时代的演进,造成当代大学生与革命年代、历史人物、红色故事的时空距离。记忆代际递减,促使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的现实情境愈加难以感知和理解。而虚拟仿真、混合现实、全息投影等新颖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打破红色文化教育现实物理空间的约束,从人的感官上延展时间和空间,将中国共产党轰轰烈烈的革命史、奋斗史、英雄史映照进现实,让历史真实再现重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到红色文化背景之下,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百年峥嵘岁月,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创建真实的情感氛围,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

最后,虚拟互动增强红色文化感召性。虚拟现实技术有着强烈的代入感,使情感生成与认同更加容易且坚定。传统教育以“传者为中心”宣教方式,缺乏情感体验与互动,让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虚拟交互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具象化、体验化、跨时空的日常社交场景,虚实共在交互场景和多样化感官刺激,既可以激发受众交往兴趣和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崇拜偶像和意见领袖影响力愈加显著。[4]以虚拟现实为支撑的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有助于聚焦革命先烈或红色人物无私奉献、为实现崇高理想战斗不息的奋斗历程,让历史人物为学生“亲身讲述”,以跨越时空的面对面对话、真实亲民的交往互动,引发与之相关的情感共振,加深大学生对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的认同与尊敬,使其深刻领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5],进而增强爱国情怀和家国认同感。

(三)虚实同在为红色文化教育深度延展提供新空间

首先,交互协作加深大学生思想感悟。不同于现实世界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数字技术借助虚拟形象和真实物理交互,不仅存在着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交互,更存在着与虚拟师生的交互。在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实践活动中,借助拓展现实设备可以建构出仿真交互式的红色文化虚拟空间,利用其高保真、实时交互以及全生命周期监控等功能,将有效消弭现实世界中参与者在空间上的距离障碍,实现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空间,从一元性与权威性转向平等的双向互动,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主观感受,改变了以往红色文化教育重理论宣讲的叙事方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教育主体作用。

其次,自主探究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多种感知体验以及真实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支持下,大学生可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真实魅力,但虚拟仿真技术也绝非仅停留于感受,更在于开放世界中拥有的自主选择权。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性格特长等,创设涵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特征红色文化资源的个性化虚拟教学空间,利用声、光、电交织和视、听、触多维一体的互动体验相融合,营造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红色文化情境,能够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促进其自行探索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的感受之路无限拓宽。

最后,知识建构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数字时代,混合现实、数字孪生、脑机接口等技术加持下的沉浸式教育,营造了一个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虚实共在教育场景,打破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壁垒。在虚实融生状态下,师生能够共同学习知识,探讨、解决现实问题,促进教学相长。通过创设蕴含问题选择的革命历史场景抑或回答其对红色文化历史的拷问与质疑,构建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真实、完整知识体验空间,能够使大学生基于虚拟形象在外部评价和自身内部评价之间做出权衡和认同,在虚实同在的沉浸式教育空间中实现知识迁移,不断收获新体验、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四)智慧平台为红色文化教育实效提升提供新载体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赋予红色文化内容生动、丰富的场景体验,可以更好贴近大学生现实需求,助力红色文化资源优化、更新和完善,提升其亲和力和针对性。

首先,场景细分提高平台供给精度。依托智慧平台,教育者既可以即时了解受众实时动态,受众也可以自由选择合自己“口味”的场景,[6]进而实现教育供给匹配精准。通过智慧平台互换共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实现不同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协同共享和互通互联。智慧教育平台可以针对教育对象需要,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特性,对其呈现形态予以细分,进而提高其感官体验。同时,可以通过协同共建,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一体化建设,进而改变资源配置不合理、不适配、不到位等问题。运用大数据采集和算法技术,广泛采集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和学生上网“痕迹”数据,通过算法技术,实现红色文化内容推送与学生兴趣、偏好以及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精准匹配,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人工智能提升平台价值导向。通过拓展现实、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等技术赋能,数媒技术为红色文化培育提供了新空间。自媒体的“管涌”,促进了信息的交互,多元杂糅的信息“流瀑”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红色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数媒时代,红色文化教育能够运用多元技术,以多样化场景沉浸,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其内在魅力,在语境与思维同构中,实现同频共振,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情感共鸣,形成价值共识,增强理想信念和价值认同。

二、数媒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困境检视

当前,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传播、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也为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的落地提供了新的契机。把握现实才能开拓未来,发挥红色文化浸润作用,需要正视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现状和问题。

(一)资源供给不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整合待深入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红色文物、红色精神等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一个个闪光的历史记忆,是重温辉煌革命历程、传播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需要首先明晰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现状。

1.资源地域分布零散化制约红色文化整合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革命传统资源,大多小而散,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甚至许多重要红色文化资源点都位于边远山区,在岁月冲刷下,一些易破坏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因年久失修、自然侵蚀、人为损毁等因素,正濒临消亡。此外,对红色历史资源的舆论宣传、理论研究薄弱以及从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和红色历史研究的人才队伍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英烈生平事迹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这也加大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整合的难度。

2.媒介传播样态多样化遮蔽红色文化信息

网络新媒体技术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提供技术支撑。但是,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相生的,媒介传播的多元化易使一些红色文化资源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加大了红色文化数字资源采集的难度。面对数据的海量化和碎片化,消除信息流瀑遮蔽作用,就必须加大红色文化数据资源库建设力度。同时,由于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地域分散,其资源整合与共享难免会因元数据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问题,加大异构资源整合与共享难度,致使跨系统间数据传输与交换技术利用不充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复原存储、整合共享以及沉浸式体验建设相对滞后。

(二)领域变革初始,红色文化内容融合创新待加强

当前,数字技术赋予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新的场域,场景沉浸、虚实共在的革命历史篇章,人机交互、情感共鸣的沉浸式教育,使红色文化教育场域、空间得以延展,但数字转型和多媒介承传中,也存在带来碎片化、浅表化和泛娱乐化的现象。

1.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整合

现代场景技术增强了学习空间的趣味性与体验性,大学生的感官体验被一个个跌宕起伏的鲜活场景激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触动,能够改善传统红色文化固化、物化的弊端。但对红色文化“史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也存在专业化不强、碎片化解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内容真实性。一方面,引人入胜的红色历史故事,会使教育对象以求快求新的心态尽情陶醉于沉浸式交互空间,并力求获得较多的体验快感和心理愉悦,很难有时间全面系统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无法通过选择、消化、梳理而系统地建构知识体系,也就谈不上灵活、创造性地活用精神和文化。长此以往,易使大学生在碎片化知识获取中,难以形成对红色文化系统性的深度理解和体悟。另一方面,视频类沉浸式红色文化往往是对“史实”的场景的还原和再现,需要彰显系统性,但在短视频研发中,由于队伍对历史知识和事件体系缺乏专业化的了解,在创新和转化中,易出现缺乏其连续性的“拆解版”。大学生长期接触这些“拆解版”教育内容,在松散的、动态的叙事结构中获取知识,不利于构建系统完整的红色文化知识体系。

2.内容浅表化,重形式轻内涵

红色文化教育在沉浸式场景设计过程中,受评价制度的规约与导向,教育者往往会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出现轻价值增殖、重场景创设的现象,片面夸大数字媒体技术作用,强调技术应用,进而产生技术形式主义。[7]这也使场景沉浸技术与红色文化教育融合多局限于工具的形式体验,而忽视内容的创新和转化,致使融合表面化、浅层次化现象依存。甚至有些教育者不顾教学情境、学生需求,过分聚焦于红色文化教育教学规定“动作”达标与否,忽略了大学生在场景体验中的情绪、感受和现实需求,导致红色文化蕴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无法充分彰显,影响教育效果。

3.内容泛娱乐化,偏离教育本真

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多元化、去中心化等特征,虚拟交互空间中的个体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出者。在资源整合以及内容创作环节中,一些教育者为了提高点击率、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过于考虑学生偏好,过度追求内容通俗化娱乐化,易使红色文化教育出现泛娱乐化问题,导致红色文化供给脱离价值追求和思想内涵,背离了红色文化教育本真。

(三)校地衔接有限,共建共享平台运维需强化

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一系列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革命精神,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先进事迹及其崇高理想与人格魅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以全景式沉浸体验重塑百年来红色文化场景,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塑造感同身受的红色记忆。红色文化全景沉浸式教育的关键,在于满足“网络原生代”学生沉浸、交互、参与等需求,把红色文化资源活化为场景再现的感官体验情景,然而,这需要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初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中后期还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优化。

一方面受管理体制制约,限制了校地资源共享。一些地方虽有红色资源,但缺乏红色文化资源数字研发技术与人才;而一些高校虽然具备人才、技术,却缺乏可开发的资源,为此,只有校地树立优势聚合的理念,才能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共建与共享。

另一方面,受队伍能力制约,限制了资源平台运维。技术迭代在为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给红色文化资源运维提出新的挑战。相较传统教育教学,场景沉浸的复杂程度远超传统实体教育场景,这就对于教育者提出新的挑战,单凭教育者自身能力难以有效驾驭红色资源平台的运维,为此,部分高校多采取与技术企业合作建设相应场馆,并通过购买成型教学资源软件包及信息技术服务的形式,搭建校内虚拟仿真教育场馆和运维平台,但由于“产品”价格昂贵且教学设备迭代过快,以及研发企业对教育教学的“不在场”,致使研发产品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存在一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共享平台的发展和运维。

(四)激励手段欠缺,沉浸体验教育保障机制待健全

目前,数字信息技术驱动红色文化教育创新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人才助力的激励保障机制。

一方面,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领域的政策意见及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对数字化红色文化教育产品的研发多以软性鼓励为主,缺乏专门针对红色文化教育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难以对应用边界不清、场景娱乐化、内容泛化等问题予以有效监管,致使“把关人”缺失。而关于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发展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金融财税、人才配套、产权保护等支持性配套政策还处于完善阶段,开发主体单一化,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另一方面,高校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政策保障的乏力,易导致其缺乏专项资金或项目支持。无论是资源挖掘和开发,还是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建优红色文化资源库,建好智慧平台,建强队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数媒时代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的实践思考

教育空间和环境的变迁,要求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与时俱进,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技术赋能和优势聚合的意识,不断彰显其时代、实践特点与特色,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内容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化再现,发挥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作用。

(一)强化技术赋能,推进红色文化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其现实转化和创造提供了新的技术,将红色文化数据化、智慧化和可视化,是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然选择。

1.以数据分析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资源是极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地域点状分散的特征,加大了其开发保护的困难。数媒时代,只有通过数据检索分析,强化对各种类型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普查,进而对濒危文物予以抢救、征集和研究,使其数字化,才能更好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使其更具传播性。在红色文化挖掘中,不仅要系统梳理修复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献、红色器物和革命历史遗迹等物化资源,采集其空间三维信息、色彩纹理信息,还要深入收集挖掘红色事迹、红色精神、革命艺术创作等精神文化资源,通过VR、AR、全息投影以及知识建模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动态、立体的记录,进一步优化红色文化资源结构。同时,还要维护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准确把握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记忆、革命精神和坚定信仰。

2.以数据汇聚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一方面,通过数据驱动、机器智能过滤审核的方式对充斥在数媒时代中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科学预测、动态把握。统筹研究力量,基于红色文化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安全防护体系,快速识别并过滤红色资源中歪曲无效的内容;加强红色文化沉浸教育的监测与反馈机制建设,有效防止不良文化的传播,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给予学生以红色精神为导向的价值引领,提升红色文化数字化教育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功用性。

另一方面,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红色资源跨层级、跨地域的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将松散分布的人物、时间、事件等相关联的海量样本通过场景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多源红色文化资源的数据集成与整合,借助同文化生产适配的应用管理工具和软件进行标识解析、搜索查询,使红色资源在时空的交汇点上纵横链接,重构百年燃烧岁月,沟通过去现在、赓续红色血脉。

3.以数字媒介创新红色文化资源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对于数字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有着天然的敏感度,能够很快适应和接受数字化教育带来的改变。为此,高校应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利用混合现实、虚拟漫游、沉浸互动体验等交互方式,使红色文化资源在数字化的表达与渲染下,有效塑造出突破传统、形式多样兼具文化价值特征的沉浸式场景样态,更好地契合大学生的现代审美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大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深化文化感悟,坚定文化自信。此外,要在挖掘海量的红色文化数据源的同时,及时捕捉学生实时动态数据。在结合学生现实需求、把握其话语模式和风格的前提下,结合大学生情感偏好与价值取向,捕捉与洞察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红色文化素材,从而为构建红色文化虚拟教育空间与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二)优化内容供给,增强红色文化场景沉浸化体验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标识,更是筑牢大学生文化和民族自信的重要基因。只有优化红色文化内容供给,才能更好发挥其教科书的镜鉴作用。

1.构建真实的历史场景与氛围

红色历史文化场景的重构与再现,既是红色基因有效承传前提,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沉浸式红色文化教育跨时空、沉浸体验式交互传播样态,为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建立了时空隧道,为他们具身体验创设新场域。

一是结合“史实”再现历史场景。只有遵循历史、真实还原历史,才是对先烈最大的尊重。当代大学生无法亲身经历革命的峥嵘岁月,为此,应在尊重革命史实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符合时代需求和青年需要的红色文化数字化场景,以专业、客观的角度叙述红色记忆,使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更加健康和完善,让学生切身走入红色文化,明晰其进程,感悟其历史底蕴与精神要旨,理解其蕴含的思想和实践价值。二是结合“遗址”还原体验场景。在八一南昌起义原址演绎的首部革命旧址实景剧《那年八一》,以现代灯光、机械模型、剧场音效、多媒体等高科技的表演手法,再现历史实景,将演员观众融为一体,犹如同台,使观众身临其境,在馆内与人物命运一起沉浮。真实再现红色文化情景是促进教育主体情感投入的关键因素。借助大数据、三维仿真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媒体技术模拟重构红色遗址,创建红色文化数字场景,将多元丰富的红色文化通过虚拟现实呈现出来,利于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强化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三是结合人物具身角色形象。借助数字技术时空再造功能将百年前的英雄人物、革命历史事件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和故事情节的推进,与过往、历史和世界沟通。要充分发挥历史人物在革命故事中的引导性,增强红色人物第一视角的叙述感,突破传统红色文化教育“受众”角色,将学生作为情景主体,利用具身沉浸的临场感与交互感渲染构造真实的历史氛围,“亲历”革命历史惊心动魄的瞬间。角色体验,有助于大学生感悟革命先辈救亡图存、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国家自信心和自豪感。

2.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数字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教育要注重红色文化思想内涵的提炼和挖掘,避免教育商业化、碎片化问题的出现,彰显红色文化时代价值。

一是强化内涵解读,活化红色文化。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要在精准把握其时代背景、人文特征、革命诉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多维度的数字化创新和转化。体验氛围与解析维度相辅相成,能够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与感染力。通过感知红色革命故事的相关历史背景,明晰各时期革命历史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才能体会革命人物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是注重内容创新,赋予时代价值。红色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创新及其创造性转化,需要因事、因时、因势而变。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和主流意识形态要求,顺应科技和环境变化,将民族复兴、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时代主题与红色文化相融合,赋予红色文化时代气息,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影响力。三是突出精神传承,发挥引领作用。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性、交互性的特征,决定了其与红色文化教育有着天然的相关性与融合性,二者的耦合互助,能够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但红色文物、事迹、人物等,是红色文化的“表层”,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才是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的“内核”。[8]为此,需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内核的挖掘,强化其沉浸式教育的正确价值导向。数字信息技术作为智慧载体驱动红色文化教育创新转化,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大学生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全过程。要坚持以生为本,强化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起主流价值观与学生价值诉求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三)发挥主体作用,推进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性转化

数媒时代,虚拟沉浸教学场景打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个体将成为元宇宙或者个性化空间的主要创建者。[9]红色文化从物质样态转向数字化虚拟样态,必然要经过重构重组的过程,形成从客体到主体的思维意识转化,这内在要求师生主动探索推动教学情节的展开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创新,共创红色文化教育价值体系。要健全师生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师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来自主地创建实践性的学习场所。

1.转变观念,发挥教育主导作用

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并非简单地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而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驱动力,创设融合感觉系统和行为系统的虚实共在的全景教学环境,在已有知识积累、方法探索基础上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让大学生协作交互、自主探究,进行知识自我构建,在交互体验中领悟,在检视反思中升华,促进感官体验和感悟升华的双向互动。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教育者要转变理念,树立聚合理念,强化红色文化的数字化转型,发挥其主导作用。

第一,高校教育者在运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自身对红色文化的敏感性,主动遴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能提升高校学生核心素养、文化价值观的红色文化内容,保证红色文化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根据学术前沿动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利用数字技术对红色文化进行二次创作,筛选、修改和润色教学内容,使之与当今时代教学体系相吻合。第二,要强化技术赋能意识,合理运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构建融视觉、听觉、触觉一体的沉浸式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立体感,将红色文化讲深、讲透、讲活,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教育效果。第三,通过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交流以及理论研讨等活动,加大对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模式的探究,为红色文化数字化教育的应用创新提供思想碰撞和创新灵感的场域。勇于创新建立共享机制,构建与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

2.贴近需求,激发主体参与意识

数字技术迭代发展驱动社会生产生活样态变革,推动媒介传播生态的重塑。全场域、多维度、跨时空,即时化、精智化、可视化的沉浸体验传播已成为数媒时代媒介传播的新样态。拓展现实、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等技术,通过图像传感、虚拟现实建模、动态演算等功能,使媒介传播摆脱以往文字、图片、音频等单一维度的局限,多维、立体、感官呈现场景,给受众带来颠覆性的现场感受和知觉体验,使其在特定教育场景中实现与场景信息深度连接的具身式沉浸。提高具身沉浸效果,离不开沉浸主体——大学生,因此,贴近学生需求,创新红色文化已成为教育“破圈”的关键。一方面,可以将学术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贴近红色文化资源所属地区的虚拟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容易、更彻底地学习和欣赏红色文化,将自己的文化视角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视角有机交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媒时代下数字网络技术在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打通技术壁垒,最大化凝聚学生的主流思想共识,使革命故事虚拟教学背后的红色精神与内涵入脑入心入行,让广大学生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3.加大扶持力度,激发主客协同共进

激发师生参与红色文化教育数字化的积极性,是推进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要健全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保障和反馈机制,激发师生员工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首先,要充分发挥制度规范和项目对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的引领与带动作用,通过强化各项激励政策提升教育者参与红色文化数字化教育的获得感,同时,通过组建研发团队、设立专题项目、举办相关赛事,为红色文化数字化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保障。其次,通过修订量化考核方案、设立创新创业项目、组建学生骨干团队,吸纳部分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扩充其故事性、感情化的内容,激活红色文化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既训练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也使红色精神融入每一位青年学生血脉,形成以教学带动学生创新、学生创新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同时,将获得省部级以上大创项目、“互联网+”项目、挑战杯竞赛项目作为师生年度优秀评选的条件之一,激励师生共同成长。

(四)注重多方联动共建共享,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矩阵化平台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数字化作为一个复杂工程,需要地方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协同,共同搭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矩阵。为此,高校要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共建的原则,搭建资源、研发、承传数字联盟,以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一体化格局。

1.校地协同,凸显红色文化资源本地特色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2023 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主题建设大型体验基地,鼓励高校结合专业特色分类型与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联合共建沉浸式、交互式的教育实践基地,将优质实践资源有机纳入教学安排。[10]不同地域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时,既要利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普适性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也要注重地域性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加红色文化内容的亲和力。一方面,各地方政府有关单位要“着眼全国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11],推动红色文化教育数字化走深走实。强化多资源主体协同,建立健全以地方政府牵头,域内文化单位、企事业单位多边介入的模式,实现域内各类红色教育基地协同共建,搭建红色文化资源智慧共享平台,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搜集、整理凝练好本地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革命故事,将其进行系统编排,构建蕴含光荣传统和时代特征、凸显红色传承和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平台的交互功能、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让学生在场景沉浸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体验、感知、认同。唯有校地协同共建,才能推动红色文化教育智慧化,更好搭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虚拟教育空间。

2.校企结合,打通技术与红色文化教育接口

学校与企业、社会组织建立协作体,共同研发红色文化资源,利益共享,逐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人才配套等相关措施,加快推进数字化教育场景建设,保证教育活动的专业性与可行性,创新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新业态、新模式。一方面,企业应当发挥网络通信、媒介、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红色文化产业云、资源共享和教育智慧平台建设夯实基础,为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由学校提供人才、开展科研,通过校企结合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为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增效。要加强现有人才对红色文化数字化教育的研究,制订科研培训计划,建立系统的人才培训体系,展开针对性、系统性的培养。鼓励各方人才队伍开展人员交流、战略合作、项目共建等,如创办以数字化红色文化教育应用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或期刊栏目等。以学术交流促进红色文化教育模式的持续改进,以相关利益群体的研发共同体构建,为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夯实基础。

3.校际联盟,共享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之间需要守好红色根脉,要以红色精神培根铸魂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出发点,打造“红色数字+”课程,建立共享机制,搭建红色文化资源云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数字化课程融合的辐射效应。一方面,由国家整体规划,加强新时代红色文化数字传承与创新的政策引导,划拨专项经费促成以政府主导、科研院校共同参与的研究共同体。高校要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要强化多元技术赋能,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仿真场馆建设。另一方面,打造全国性的高校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共享平台。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集中整合国内红色文化资源,打通红色文化资源汇聚渠道,联通各技术部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视角传播渠道,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猜你喜欢
红色数字化数字
红色是什么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红色在哪里?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追忆红色浪漫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