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4-05-09 16:55迟海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非遗思政融合

李 源,迟海波

(1.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吉林白城 137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非遗”传承与保护发表重要讲话,突出了“非遗”传承、保护、创新的重要性。“非遗”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对其传承与保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当承担起“非遗”传承与保护之责,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推动学生深入了解“非遗”,引领学生自主传承与保护“非遗”,促进文化传承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分融合。

一、“非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分析

(一)“非遗”“化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一致

“非遗”的“化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一致。首先,“非遗”具有“化人”功能。“非遗”多具有明显地域特色,是民族独有的精神文明,凝聚着民族奋斗精神,是民族人性的展现。“非遗”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念以非物质的形式,感化后人,对人类社会发展极具指引作用。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实施教育的根本任务,解决“如何培养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本质上属于文化实践活动,即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在“育人”的基础上实现“化人”。“非遗”传承与保护最终目的为“化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最终导向为“化人”,二者在功能层面高度契合,具有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非遗”文化传承应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

一方面,“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尤为紧迫。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多元文明冲击,“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着缺乏传承人及传承空间的困境,亟需以创新形式保留“非遗”精髓,推动“非遗”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使“非遗”与新时代精神文明相匹配,促进“非遗”表现形式与文化精髓的双重升级。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学体系顺应时代发展脉络,教学主体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兼具“非遗”传承与保护所需的“平台”与“空间”。将“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扩大“非遗”文化传承主体,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有效载体。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以“非遗”文化为素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党和政府引导青年群体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也是动员青年群体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之责,养成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现实生活认知基础为起点。”[2]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与文化功能,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效果。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依托“非遗”文化,借助传统文化优质成分,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民间,凝聚多民族精神文明。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情境,创新教育形式,调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二、“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大学生应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基本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3]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如戏曲、民族传说等“非遗”品类都蕴含着民族的力量与爱国的情怀,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素材。因此,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充分利用“非遗”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提高学生爱国情怀入手,让大学生产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与归属感,逐步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继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知行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在我国现有“非遗”名录内,民间文学类别下,诸如“济公传说”“伍家沟民间故事”“耿村民间故事”等“非遗”文化,均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素养。故而,“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将富有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的“非遗”文化作为高校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素材,让大学生既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又能以多元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非遗”是一种以人文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非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突出的是人的技艺与精神。“非遗”的本质在于其所凸显的“遗产”价值与“文化”内涵,“遗产”代表着“非遗”的历史价值;“文化”则代表着“非遗”的传承价值。出于“非遗”文化的双重属性,养成民族文化自信应以“非遗”传承与保护为先。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也需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非遗”传承相互融合,则可充分运用“非遗”文化的双重属性,助力高校以创新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

1.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础,实现“育人”与“化人”。然而,传统高校思政课主要以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内容为主,较少基于现有教学体系进行理论扩展与创新。因此,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需要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瓶颈,探索思想观念向个体行为转化。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积极寻求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将理论融合到具体的实践当中。相比之下,“非遗”的产生多是源自于先人对社会实践的归纳与总结,展现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可为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提供素材。

2.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思政教育者应当引导思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4]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还需由创新教学方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高校思政课与“非遗”充分融合,能够充分运用“非遗”的艺术性特点,以更为直观的展现形式、更为丰富的历史案例,逐步带动学生参与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让学生直观了解区域特色文化,感受“非遗”的“化人”魅力,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3.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转变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学多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主体向客体”输送知识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效果。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以实践为导向,创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与实践性特征,如果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向互动式教学转变,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感受“非遗”内容,勇于肩负起“非遗”传承责任。

三、“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一)“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大学生“非遗”自觉传承调研

大学生既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主体,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效果。就大学生“非遗”传承自觉情况调研结果来看,有半数以上大学生表示十分了解“非遗”文化的概念,可为“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础条件。但仅有7.69%的大学生表示十分了解吉林省“非遗”,意味着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吉林省内的“非遗”了解程度较弱。此外,多达81.50%的大学生表示十分愿意主动学习“非遗”的知识或参加相关活动。

2.“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调研

吉林省大力推进“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多领域宣传省内“非遗”,发挥吉林省“非遗”魅力。在“非遗”宣传方面,吉林省采取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举办并鼓励大学生参与非遗展示活动,拉近吉林省“非遗”与社会大众的距离;在非遗传承方面,吉林省采取“丰富传承地、扩充传承人”等方式,让“非遗”实现活态传承;在教育方面,吉林省推出“非遗进校园”方式,采取“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演出等方式,让学生群体感受非遗魅力。但就融入机制的现有调研结果显示,吉林省当前并未针对“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应有机制,融入机制多体现在相关社会活动之中。然而,有多达90.88%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增加“非遗”相关内容。但学生对于“非遗”学习具有较高需求,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较少体现。

3.“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研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教育的尝试,更是实现“非遗”传承的全新渠道。根据调研结果,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新媒体、学校宣传等渠道了解“非遗”,初步为二者融合提供途径。但就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来看,尚未真正实现与“非遗”深入融合,融合主要内容仍然停留在“非遗”精神、“非遗”价值等方面。

4.“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调研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就目前来看,吉林省高度重视“非遗”传承,已初步实现“非遗”文化进校园。但现有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分别有74.34%、63.13%、61.36%的大学生认为当前“非遗”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宣传活动、实习实践、社会活动,此类融入方式较为匮乏。另有接近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表示,“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般。

(二)“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及成因

1.“非遗”文化传承氛围不足,大学生“非遗”文化传承自觉性不高

根据前文调研结果,大部分学生对于“非遗”的概念较为了解,但是对吉林省内“非遗”的了解程度却相对较低,反映出吉林省当前“非遗”宣传有所欠缺。但另有多达81.50%的学生表示十分愿意主动学习“非遗”的相关知识或参加相关活动,这说明,大学生学习“非遗”文化的意识较为浓厚,可充分借助大学生“非遗”文化学习兴趣,提高传承自觉性。

导致大学生“非遗”传承自觉性不高的根源在于现有“非遗”传承的氛围不足,主要体现在“非遗”文化与相关活动氛围不浓厚两方面。在大部分学生的认知中,“非遗”仅存于活动中、新闻内,学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不能实现有效连接。虽然近年来“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与日俱增,但参与主体较为固定,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学校要求,而非出于自身兴趣,“非遗”的活动氛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非遗”的积极性,导致“非遗”传承自觉性不高。

2.社会重视度不够,融入机制缺乏顶层设计

吉林省虽然大力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但现有融入机制多集中于传统模式,以“非遗”传承人开展主动传播,缺乏具体的融合思路与框架。换言之,“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并未完全建立,而是以零散的模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提升融入效率及产生相应效果。

导致“非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顶层设计根源在于社会对其关注度不高。一方面,政府及相关机构并未出台明确的激励条例,用以说明“非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仅是从文化角度出发予以倡导,此举难以激发高校开展“非遗”文化融入工作,导致顶层设计缺乏明确指导;另一方面,以“非遗”传承人、传承团体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对于传承工作延伸至高校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未制定出使二者相融合的工作方案,无法推动“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应有框架。

3.视角狭窄,融入内容片面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以社会层面对“非遗”文化宣传为主,大学生所感受的多是“非遗”文化的审美意蕴与人文历史,较少能够从深层次感受到“非遗”的文化价值。这表明,“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略有不足,无法发挥“非遗”的“化人”功能,既弱化了“非遗”的融入效果,又无法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

导致“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片面的根源为现有融入视角比较狭窄。当前“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仅仅是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非遗”,而是应当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度展开深度融合,从课程思政入手,在学生多方面学习中融入“非遗”文化;从思政课堂入手,在思想层面凸显“非遗”文化,以此不断拓宽融入视角,丰富融入内容。

4.主体不足,融入方式落后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决定大学生接受双重教育模式的可能性。事实上,寻求创新融合模式亦是增强“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效果的有效办法。然而,现有融入方式尚未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深度衔接,从具体的教育教学、人文意识等角度均将二者的融合停留于表面,这一现象将成为阻碍“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难题。

导致“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主体不明确且较为单一。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作为“非遗”传承主体,由教师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选取恰当“非遗”文化,直接推动二者相融;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传承团体作为主导,以授课的方式提升“非遗”传承效果。

四、“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提高社会对“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

1.政府及相关机构提高重视度

政府及相关单位应当尽快出台“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意见。其一,指明“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突出二者融合对于“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双重意义,促进双方共同认识到二者相融的重要性。其二,指明“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框架,说明二者相融的导向、组织形式、效果检验等基本要求,为二者相融提供基本引导。

2.社会组织提高重视度

以“非遗”传承人、团体为主导的社会组织同样应当提高“非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视程度。首先,“非遗”传承人应当认识到“非遗”真正的价值,认可“非遗”传承的本质是“非遗”文化精神的弘扬,而不应当停留于表面的传承。其次,“非遗”传承人应当认识到大学生是未来“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通过动员参与、深入教学等方式,激发大学生了解“非遗”、传承“非遗”的热忱,扩充“非遗”传承主体,这就意味着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为二者的融合进一步提供中坚力量。

(二)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1.营造文化氛围

高校作为“非遗”传承重要载体之一,具备营造“非遗”传承文化氛围的“软、硬件”双重优势。在“软实力”方面,高校可充分运用理论研究工作,打造“非遗”传承文化空间,让学生深入参与“非遗”学习与“非遗”相关资料的整理之中;在“硬实力”方面,高校可充分利用图书馆、展览厅、礼堂等硬件设施,与“非遗”传承人、传承项目实现合作,使学生踊跃参加“非遗”相关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非遗”传承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有效推动大学生养成“非遗”传承意识。

2.营造活动氛围

切身感受是形成个体自主意识的有效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举办“非遗”传承活动,让学生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打造“非遗”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融合的直接路径。以白城师范学院近年来所举办的“非遗进宿舍”活动为例,该学校动员学生在宿舍墙面上展示“非遗”相关内容,部分学生会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非遗”项目,用以装扮宿舍,使“非遗”贴近学生生活,带动学生在浓厚的“非遗”氛围之下,养成“非遗”传承意识。

(三)拓宽“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1.“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大部分高校教师并非“非遗”传承相关专家,但其知识面与理解能力却足以将“非遗”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主讲科目。因此,可在现有多学科教学体系内,以案例教学等方式,将“非遗”融入其中,有效降低“非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提高二者融合的时效性。[5]如艺术专业教学中,可将区域特色文化融入音乐教学或舞蹈教学中,逐步形成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文化;再如,在医学教育中,可将东北区域的传统民俗融入到课程之内,加深学生对医疗知识原理的理解。将“非遗”的相关内容切实融入到高校课程思政,从教学角度入手,逐步加深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程度、融合深度。

2.“非遗”传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一方面,可从家国情怀等角度出发融入“非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6]“非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亟待探索的全新教学方式,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断完善自身,充实“非遗”相关知识,才能让二者的融合更为紧密。故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理应自主系统化学习“非遗”相关知识,挖掘“非遗”知识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共通之处,寻求政治教育、精神文明教育、人格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的契合之处,带动学生提高“非遗”文化相关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文化观。

(四)充实“非遗”传承主体

1.“非遗”传承人转化为“非遗教学团队”

如今,部分高校已经探索形成“非遗大师工作室”“双师同堂”“传承人+教师”传承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非遗”传承的初步融合,对此,充实“非遗”传承主体可积极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经验,采取“非遗”传承人转变为“非遗教学团队”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教学模式与“非遗”传承模式有明显的区别,相比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将“非遗”传承人转化为“非遗教学团队”,可加快“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通过“非遗”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接”的方式,充实“非遗”传承力量。

2.“非遗”传承模式由“参与式”转化为“共享式”

“非遗”传承人既是当地非遗传承者、言说者,又是研究者和教授者。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主要以“参与式”为主,传承的被动性较强,使传承范围具有局限性,不利于“非遗”传承。相比之下,“非遗”传承人的优势在于深度了解“非遗”的内涵与技艺,但却并不擅长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优势在于掌握多样的教学方法,但却并不擅长“非遗”技艺。对此,可从“参与式”传承模式转化为“共享式”传承模式,使“非遗”传承人的“非遗”技艺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艺相互融合,则可充分丰富“非遗”传承的主体。

五、结语

“非遗”传承与保护是我国保护传统文化、养成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能够推动大学生养成“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承担起“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责任。“非遗”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化人”与“育人”层面具有高度一致性,“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方可充实“非遗”传承中坚力量;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样可以“非遗”项目为出发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以教育双主体与社会传承为实践核心,挖掘双方优势之处,通过活动宣传、文化培养等方式,寻求二者融合的方向,为双方共同进步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非遗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