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之青苔(选)

2024-05-09 15:35王久辛
台港文学选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艺术

王久辛(中国北京)

这是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留言集锦,原来名为“采薇之青苔”和“鸿羽毛集”,当时想:这些微语恰似雨后江南庭院地面上刚刚生出的绿色的苔藓,在初晴的阳光下,绿得鲜活,亮得洗眼,星星点点、一簇簇地贴着地心,像婴儿紧紧贴在母亲心上一般,嫩得让人心生怜爱,每一片都是那么的美好如初,那美妙的心跳恰似天籁般的歌声,闭上眼睛,令人陶醉。

1.一流的杂志,一定有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设计,一定有一流的技艺……你说的是思想,我说的是艺术。这是两个问题,希望你不要把两者混淆。我当然知道,艺术绝对是有思想的,但决不是拙劣的嚼着别人吃剩下的馒头式的“思想”,那是大腸杆菌,不是艺术,更不是艺术表达。

——收读精美雅致几十年的《世界文学》有感。

2.什么是值得期待的书法家?为什么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而你对他竟没有一丁点儿的期待,却对才写了几天的老头儿老太太有兴趣?这就是因为他们有天赋与有神性啊!怎不令人期待?草书,如果让人看上去一定写得很慢,却有飞白带雨,佳;楷书,如果让人看上去一定写得很快,且恭工虔敬,又锋尖尾锐,佳;行书,若让人看上去如老僧人敲木鱼般不迟不冒不紧不慢,且笔墨收放自如、行云流水,佳。临帖临什么呢?临的就是一种气质气韵气场。拙劣的字看上去永远是一个写法……看一幅就可以永远不需要再看了。优秀的书法,永远让人想看他的下一个字……魅力由此而生……好字不是你写得帅,写得符合规矩,就是好字。好字没有草腥气,没有油滑带水,没有一丁点儿的卖弄。好字有先人的遗气,有陌生的滞涩,有诚恳的虚心,有高洁的傲骨……

3.当曹文轩摘下这个国际安徒生奖之际,我在想:为什么这位沉醉于少年而执著于自己少年的情怀、顽固不化地心无旁骛地书写着自己内心感受到的少年世界,而从不觉得自己不够先锋的作家,能够获得世界的认同与嘉许呢?在丰富的学养之上,一定是自信,之后就是坚韧不拔的一往无前,最后屋宇按照自己金碧辉煌的设计建筑成功……与女排夺冠相比,我更在意这个精神文化大奖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意义。他一直是那样从容平和坚韧,也不追风赶潮,更不会去拜师寻友,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说:美比深刻更重要。他是清醒冷静地凭仗审美的创造而不是创造的审美在追求。如果深刻,那是美的深刻,而不是深刻的美。所以他不慌不忙,不吃请也不请人,他在他发现的美的世界里创造着大于思想的美,大于思想的人物与人物的个性、大于思想的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人物的精神境界……了然于心,才能够真正做到沉心如海,浩瀚渊深。是的,他做到了。他是我一直以来都默默效法的另一位兄长——世界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

4.张家口城门的这个“大境门”的门楣之上,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时的地方军政首脑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很多的大小都统们恐怕写不出这么方正刚劲、筋骨见棱,又耐人寻味、历久弥新之书法啊……若干年前在报刊上见过几次,每每夜入眼帘,永志难忘。好字,是一种风骨,更是一种精神,得几辈子的造化,才能够获得?

5.陈仓的《父亲进城》:当代中国的都市化,就建筑在乡村的消失中。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还是现实的挤压使然?人在其中的伤感与怀恋、悲悯又价值几何?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消失,才使得相对于市场化的这种无意义,在小说的表达中获得了永恒……或许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无意义的痛苦与悲悯中,获得人性的光芒并照彻人的心灵。替陈仓感谢燕玲、梁彬,陈仓已经如你们所愿,一飞冲天了。愿上苍赐福于他……

6.恭谨而雅慧,完全是自己——才是真正的书法。李叔同的字脱了碑帖之俗,唯留清雅与禅修在人间弥漫……

7.有些文学书的书名:拙劣直露。一看名字,就知道作者的叙事角度,即目的。所以看到类似的书,就不必浪费时间了。最好的文学,一定是它的无立场的叙事,却实现了比立场更大的人道关怀。

8.其实,我早已经忘记了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所写的故事。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徐迟的报告文学中那瑰丽多姿、妖娆极致的疯狂修辞。那是进人心魂、入人梦境的文字的珍珠,徐迟神一般将它们串了起来,而且编织成了锦绣文章。

9.游读,一个深层阅读的方式。它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读大地之书、百姓之书、人心之书。是一个“接地气”的读书方式,使历史成为眼前的现实,使脚下的土地变成进入历史的门槛。一个新的阅读革命开始了,我骄傲,我是这场革命的开拓者、实践者、见证者。

10.我一直在寻思着, 人的生命是一样的,而大先生孙皓晖凭什么参透中华文化典籍,进而获得书写历史的磅礴激情与浩瀚庄严的思想?我乞教三次,获得先生三句话:一曰博览,二曰锤炼,三曰发现。此乃至理名言。

11.你真的没必要费劲巴巴地写那么多“诗”,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自胡适郭沫若……以来至今还在继续流传的诗……就足够了。或许你会看到一条激情与深情、思想与艺术交相融汇的大河,会获得一种人生不断上升的精神,会通过反省发现做一个天天想写诗的人远没有做一个充实有为的人有意义。……而且会变得谦恭,有敬畏之心,再写诗的时候会发现:你的文字里面有了更多的思虑而变得更加单纯……

12.词作家庄奴先生的审美路向:轻、真、情、美,这与高、强、重、上刚好相反,这需要一颗静穆至极的心,不能被俗世的杂乱纷繁的嚣尘叨扰,始终有一个对犹若轻岚的美好生活,葆有一个清晰的、拽着不放的、追到尽头又反复回味的心,才能不断地写出这些经典的入世又出世的小而持久的好歌。庄先生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偏远的平凡的渺小的,有时却是中心的超拔的伟大的。他一生安静,没有愤世慨叹,却也实现了惊世之传奇。

13.入秋之后,春发与夏茂结束。就是说要准备入冬了。入冬的意思是:向下生长,即扎根。我希望我把根扎得深深的,在深深的泥层里,饱吸大地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精华、所有成功者的失败之后又再获成功的精华。根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永远向下,向着黑暗,向着所有有营养的地方掘进。而且顽强,不信邪,敢孤独,能够苦斗不息、乐此不疲。

14.老祖宗的教导之王氏家规,仅有6个字:言宜慢,心宜善。久辛理解:说话慢点,可以顾全大局避免偏激,也可以让人家把话听明白,是自爱敬人;心要善良,就是做事替他人着想,与人方便与己也方便。王氏祖先的遗训没有大道理与深奥的哲理,一个从“外”,从说话方式上提醒你注意语速;一个从“内”,从心灵深处提醒你情感的方向。于精微之处可见祖宗先人的用心之良苦,真是大雅如斯、大善尊亲……别看这二条简单,做到却很不容易呢……共同努力吧。

15.读韩少功《现代汉语再认识》,我发现他总是能够沉入语言的内部,并在其中进行差分理析,古今中外地考察,找到历史现实的证據,进行推断与试想。作为写诗的人,我羞愧地承认:这个功课最应该由我们来做。我的失职是我的智力不够,当然也是学力有限,但我总还是可以努力的吧?嗯,我努力。

16.杜·达尔梅指挥的拉威尔《波丽露舞曲》,让人感到了一种智性、老练、娴熟,沿着乐句的似曾相识的差异,以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差异,一句一句地向着自己创造的方向发展……这首曲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进入人的心弦、进入人的神经、情绪、心灵,进而艺术地实现了人的创造,抵达了梦想的境地……

17.诗集《我崇尚越来越渺小的美——王久辛新世纪诗选》(2000~2018)即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我不敢懈怠,这是新世纪以来我写的全部长短诗作的选集,这么一摞子,够厚实了,校对起来都觉得可怕。但愿这些我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句,有那么一点点美好,哪怕是渺小又渺小的,那也代表了我的心。我从进入21世纪之后18年来的新作中,精选了130首短诗,13首长诗。有一个明显的审美创造的趋势是——诗人的创造越来越澄澈透明了,仿佛过滤掉了很多芜杂的尘埃,使诗之碧海中的翔鱼、水草、花朵,更加鲜活生动,栩栩夺目了。王久辛认为:审美创造不是审美批判,虽然审美的创造本身就介入了生活,使生活多了一种审美的形式,并与其他形式构成了对比,但审美创造不负责对比,不负责判断和评议,更不会做任何结论。审美创造是纯粹的艺术心理的体验与表达活动,它本身就是思想的流程,它的陌生与新鲜大于思想——这正是诗之审美大于思想的道理。当然,也是王久辛诗歌的魅力所在。

18.我的诗歌观:我不追求思想,我追求意境;我不要深刻,我要美。在我看来,意境大于思想,美比深刻更动人。如果我们认同诗是审美的创造,即艺术,那么我们创造者要遵守的规则,就只有一个——艺术创作的规律而不是思想与深刻之类非诗的玩意儿。

19.清晨起床,刚刷了一下朋友圈,我就懵了,发现诗人白桦于凌晨去世了。白桦名声很大,他和名声是匹配的。白桦的许多思想,放到今天仍然有极高的精神价值。他跟很多创作者不同,不是纯粹写作就是写作,跟时代没有关系,他是有思想性的诗人。他的作品里,有很多现实的“抓手”,能够让许多人的心灵为之共鸣,并且诵之后可以付诸行动。当代诗歌最缺少的就是这个,即像真理一样经得住时间检验。而白桦的诗作具有精神的高度,甚至可以用真理来形容,它鼓舞人、启迪人、照耀人。我很早就反复诵读白桦先生的作品,特别是诗歌《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它不仅具有思想性,给人一种心灵的呼应,还有一种音乐性,里面很多重复句,就像西洋的咏叹调一样,这种重复很有力量,丝丝入扣、循序渐进、撞击人心。2007年,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我和白桦的第一次见面,我问他最近都在忙啥,他说“抱孙子”。他很爱自己的孙子,走到哪儿都要给他孙子买纪念品。我很少当面赞美别人,但是我仍旧对他说了,“我很喜欢你的诗歌,特别是《阳光,谁也不能垄断》那首。”我们聊得很愉快。在我的记忆里,2011年我去上海时,还专门去了白桦老的家里去拜望他,又接他一起出来吃了饭。白桦老先生还送我一本诗集《长歌和短歌》,扉页上写了一句诗:“久辛兄弟:当惊涛拍岸的时候 江河已是大海 白桦 辛卯” 。我们在饭桌上谈笑风生,什么都说。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个人的经历。我对他说:在当代诗歌史上,我非常敬仰他的创造,但同时也很喜欢诗人贺敬之,下次见贺老,给您代个好儿,可以吗?他听了很开心,连说好好!后来我见贺老时,说起白老托我向您问好了,结果贺老听了也很开心。我还给两个人开了个玩笑,是我和白桦老坐车去吃饭的时候,我说:如果有一天我拉上了赞助,就给您和贺老俩人搞个诗歌朗诵会,一人一首,你一首,他一首,像“打擂台”一样,搞一次你们同台诗赛,一起放射光芒。白老听了特别高兴,说好好,我后来又把这个意思传达给贺老,他也说好呀,好呀。不过这个同台的梦想,却没有实现。2018年初,我最后一次见到白桦老,是听说他重病之后,我想着我一定得去看看他。听说不让见,我就想办法,通过《文学报》的陈歆耕社长,打听到:他儿子不在国内,由一个亲戚照管,陈社长托人联系上之后,便领着我们几个人带着水果花篮去看他。他插着氧气管,双目紧闭。我说我是王久辛呀,他睁开眼睛看了我一下,点点头,当时已经不能说话了。我的心里非常难过,知道他的时间不会太长了,结果今天就看到了他离开人世的消息。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白桦、贺敬之、郭小川这样,有精神高度的诗人。

20.我一直都记得孙绍振先生来军艺,给我们讲比较文学时,讲得同学们心开天窗,有阳光照射与东风劲涌而入的感觉……当时他住在二楼的一个房间,我也是多次厚着脸皮入室求教的学生之一……本世纪初我去福州,特别接孙先生和南帆、少衡、炳根、晓宇等福建师长文友一醉。很是开心快乐。

21.其实当下有些词是蒙尘了的,甚至是落满了污垢,比如“史诗”一词的含义往往并不清楚,这本书把这个词的意义擦亮了。对长征的书写有很多,可谓年年月月总有人写,但像何辉这样从头写到尾的完整史诗却绝无仅有。如今一些被称之为“史诗”的小说、电影、话剧等文艺作品,往往并没有对历史完整性的把控和呈现。史诗,首先是史,其次是诗,一定是建立在真实历史完整性基础上的诗性书写。正如报告文学一定是基于真实的报告的文学呈现。《长征史诗》的作者何辉,多年来致力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爬梳清理,以其扎实、老实的书写,尤其是以形而下的诗歌表现方式、以大众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完成宏大叙事,传达形而上的精神,具有一种启蒙意识,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另一种承担。

22.古人作文,最重的是记。其次为:考、证、辩、驳、论,均至丰盈尖锐,方为好文章。

23.我心里面的神圣大师叶廷芳老师,两年前他得了大病,一直让我放心不下。虽然常通电话,知道他已经治愈了,但毕竟不是亲眼所见。2019年2月9号中午1点27分下了高铁,便嘱天舒直接拉我去了叶老师的家。见到先生非常健康,我的一颗小心心才放了下来。叶老师说:希望上帝再给他五年时间,他要把《卡夫卡全集》(校勘版)校订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相信上帝一定会眷顾他的,我看他书房的写字台上,放着正在写的文章和书,我知道,他的生命里面,只有思想和写作,我敬仰他、爱他。我们聊得非常开心自由快乐,希望我们年年有今天。今年春节,我只给叶老师一个拜了年。

24.我的麦家同学说:“我确实写得不快,但坚持每天写,其实回头一看也是不慢的……所以,不要怕慢,坚持就是快。我写得慢,是因为我对写作一直有种畏惧心理。我老是担心写得不好。”是,当年在军艺宿舍里,我就亲眼看见他几个月才能写一个短篇,而他同宿舍的阎连科却是一周一个中篇。他急得与人打架斗殴!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就是写得慢。但是,我欣喜地在毕业十五年后,收到了他寄来的新著。又过了几年后,我惊喜地看到他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殊荣!他的“慢”,有了结果,后来又转换成了“快”。今天看到他关于“慢”的夫子自道,尤其他说“我对写作一直有种畏惧心理。我老是担心写得不好。”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老想一出手就是经典的心理,正是一个追求完美卓越的健康品质,这样的人当年不成功,是必然的,但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时候。想想看,这样慎重勤奋的人不成功,老天爷会答应吗 ?我奶奶对小时候的我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有恒心,不停步,一点点地写、做、干,岂有不成功的道理?麥家已经证明了这个真理,努力不会错。

25.四年前,曾冬小弟寄来两本新著《唐诗素描》《宋词素描》。昨天翻看了半天,真是美文素描,有淡妆美女丽人行之感。好书标准之一,文字表达的干净,准确,美妙。此二著达到了。

《大鱼海棠》这个神话片不仅把自然与人神魂融为一体,而且表达的情感崇高细腻又瑰丽优美。全片悠远绵长、亲切可感,还有一种神秘动人的魅力。北冥之鲲,来处可考,去之无尽。比那个《流浪地球》的想象力丰富,并且美丽。

26.我看俄罗斯史诗话剧《静静的顿河》。2019年8月23日下午六点至今晨二点三十分,看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俄罗斯语的史诗巨作《静静的顿河》。据我所知,这个八小时版是二十四小时版的压缩版,不要说从头演下来,即使看完八小时,也让人有些望而生畏之感。中场的三次茶歇,我应吉狄马加副主席要求,牺牲休息时间,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首先,这部史诗巨制《静静的顿河》以萧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改编,摒弃了小说对人物事件及场景心理的描写,紧紧地抓住小说人物的人性主干和人物的个性化特征,展现了顿河岸边哥萨克百姓自沙皇时代至十月革命前后的大时代中,普通人物命运被折挫、折腾、折磨的极致状态,揭示出所谓的大时代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被推来搡去、碾压砸烂、悲苦不尽的噩梦——即令人丢失了人的良知良心与天良,而不知生活的基本价值和意义,甚至不知道活着的感觉和滋味……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剧的震撼力是巨大的,演出是成功的。

从表演上来说,俄罗斯版的这部史诗话剧的所有表演都是令人羡慕不已并令我深深敬仰敬佩与敬畏的,所有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一丝不苟且追求写真效果的表演,包括洗衣、喝酒,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动作,都是眼到心到动作到的自然发挥,表演的“下意识”非常成功。也正因如此,这么长的表演却并没有让人出离了戏剧的情境,真是令人惊叹!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俄罗斯艺术家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精神追求的风貌,值得学习。

从中俄两国的话剧表演上来看,他们的表演似乎并不完全依赖话剧的“说话”艺术。我不懂俄语,只能紧紧跟随着字幕来观赏表演,我觉得翻译很粗糙,很勉强,但是表演很精湛,很潇洒,很准确,弥补了“说话”的不足。也许人家原俄语是达标的,也是具有俄罗斯哥萨克语言魅力的。但是这个翻译,在中国观赏者我看来,似乎它的语言,没有哥萨克风格,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期待的。我不想说我国的话剧在“说话”艺术上,高于俄罗斯。我印象中的中国话剧的“说话”艺术水平,是比较成熟的,是有味道的。我希望在欣赏俄罗斯版的史诗《静静的顿河》中,也能多少获得一些哥萨克语言的风格与魅力。我似乎批评了翻译,对不起,恕我直言。

27.书法的险绝是一种态度,只有始终追求这种感觉的人,才能写出险绝的字来。写字写得工整到没有任何瑕疵,近乎完美,那字也就彻底不能看了。《兰亭序》《祭侄文稿》《礼器碑》满篇险绝“败笔”,却是无限风光。一幅好字,若是不留下些个“破绽”,你怎么进得来,又怎么出得去呢?那就没什么好看的了。妙在破败的行云流水,所谓成功,不过是人们终于从那“破败”中,看到了完美,悟到了真经。

28.郭沫若大先生的一部《女神》,堪称石破天惊。至今看来,其呼唤变革之彻底、要求大开国门之巨烈,自他之后就再未看到过“站在地球边上”的“放号”者。其要“拥抱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要“拥抱一切的一切”之思想意象的高标,谁能与之比肩?文本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证据,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先锋,至今让我叹为观止,敬仰。

29.我觉得奥登关于诗歌创作的五条标准,是21世纪一般诗人的标准,大诗人的标准:一、即使他写的是小诗,也有大气象。二、精神的高度一直处于引领状态;有史的纵深与人类未来的方向感。三、始终独特,只此一家,独木成林。四、从来不在任何一群人中,即使走进人群,也还是从里到外都格格不入。五、人们先知道他的名作、名句,之后知道他的名字。六、他的作品和所有人类最好的艺术作品放在一起,仍然熠熠闪光,毫不逊色。按照我的标准,中国能剩几枚大诗人?

30.某某兄长好。你两次电话我都没有接,主要原因是在开会。关于你的诗,我认真地看了两遍,你是优秀的记者,叙事文字干净,结构合理……但是诗歌有诗歌的规矩,甚至是纪律,必须严格遵守。你诗的问题不是叙事不好,是叙事的方式有问题。诗是表达意境的,不是叙事的。诗歌虽然有叙事的成分,但是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写境造境。语言可以有千种万种不同的方式,甚至因为各不相同的语言风格,所写出造出的意境也各有不同、各有色彩、各有千秋。如果放弃或者忽略了写境造境的要求,诗怎么写都可以,但就没了诗的感觉,或者说就不是诗了。当下人们之所以对新诗不认同,就是因为没有诗的意境,也即没有诗味儿了。以上的话,供参考。转眼三十年不见了,听说你干得很好。祝福你。

31.博尔赫斯说:“我知道我已失去了黄色和黑色,我思索那两种不可能的颜色就如同看得见它们的人从不思索一样。”我理解,博尔赫斯的意思是:所有人事,只有经过我们思索过了才是存在过的。进一步说,所有未经我们思索的人事,都是不存在的。于是,思索之于人,就是存在的所在。你存在吗?或者说,你思索吗?如果没有思索,也就没有存在了,换个说法就是:没有思索的人,与行尸走肉等同。我们看见过各种颜色,但是我们未必对每种颜色都有过思索,比如红、比如黄、比如绿……认真地沉浸于其中的一种颜色试试?会看到什么呢?它与你有什么关系?与你的感情有什么关系?与你的经历有什么关系……这也许是一个游戏,但是这个游戏却真真切切地与审美有关,与感觉有关,与思想有关。博尔赫斯说他“我知道我已失去了黄色和黑色”,那就是他说他思考过这两种颜色了,因为他说“只有丢失的东西才是存在过的东西”。博氏毕竟思索过了两种颜色,虽然不多,但是已经够自觉的了。事实上,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没有被思索过,我理解的东西还有各种各样的味道和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人事……他说:“我思索那两种不可能的颜色就如同看得见它们的人从不思索一样。”“从不思索一样”,也就是“从不存在一样”啊!哈哈哈哈。

32.什么是大师风范?就是他死后的若干年后的若干年之后,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以及他的精神风采,依然可以成为现世遵循与衡量世事、思想的标准,并成为后世子孙行为的典范。李敖大师笑有深意,言有传承,行为世范—— 大师即成!

33.我不是画画的,但是你非要我说说吗?那我就说:画画需要一笔一笔磨,很辛苦。所以是艺术。什么是艺术?一笔等于十笔百笔千笔的作品,就是艺术。大艺术家都是以一当十当百千的画法,因为它高度地概括了、抽象出来的形象,是形象的心灵化的再创造——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它没有一笔不是以一当十当百当千画出来的心灵的画卷。如果你们有心,可以拿自己的画与大师们同类的经典画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大画家的画用的笔墨油彩,一点也不比你们的多,甚至会更少。为什么人家的是经典而你的什么都不是呢?就是用笔不一样,画的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人家大师比我们更节约。你会说:不对,是更准确。那我可不可以反问一句:什么是更准确呢?不就是不用第二笔么?艺术啊!妙啊!就是节约,节约就是艺术。和我写诗是完全一样的,多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行。

34.要我说吗?我说:这个女人可以画得更美一点。一幅画,它的可看度,决定它的魅力。所谓美术美术,先美,而后才是技术。而技术就是为了使作品更“美”。这个美,不是“美术”的美,而是观赏者心中的“美”,此美非彼美,是靠技术实现的美,所以是“美术”,而不是“术美”,美在先,术在后。不是说你画什么就一定要是什么,而是我画什么我做主。我眼前的东西很多,但是哪几个或哪一个最能打动我、并可能画出来会打动人呢?大胆果断地画打动你的那个东西就够了,其他的都省略掉,不要。这就是艺术之心,简称:艺心。

35.一个诗人与人不一样的表达在哪里呢?他不是要说别人没说过的话,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别人没有表达过的、包含着感性而不是理性的意境与境界。

36.竟然开得这么寂寞,在四季青医院看到了有点气势磅礴的紫玉兰。所以,势是一种聚集,一种排山倒海的覆压而上,是正向的庞大的延伸,有无法抗拒的威严与力量;而它的反向逻辑,就是凋敝,就是泥人,就是气息淹没,就是回到死魂灵里去。都是色的袭人,却可以映照出这么巨大的两种天差地别的心情心境。落花不是无情物呀!与人一样的开合凋谢,但是那境遇却那样地令人心动。

37.他的探索与灵性的每一个瞬间相融在一起,是生命的又是文字的。尤其令人心动的:是活的,且是精心又精细的,而且每一丁丁的细,都有气息。没错,我说的是:诗人臧棣的诗。

38.最好的艺术是最本分的。舞蹈诗《只此青绿》的每个动作都是一首诗中的一个字,每个字本身就是诗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需要龇牙咧嘴,也不需要任何夸张,让每个动作做到极致,让每个字本身的内蕴自己表达,不要形容词,腰弯下来了,弯到该弯的程度,像诗的梢杪,恰好触到湖面,风吹过去多少,就是多少,和你看到的自然一样,不多不少,不增不减,远山近水,错落有致,不急不徐,各有难度。险是险本身,奇是奇本身,行云流水是本身的难度,本身的难度就是行云流水,不要标点符号,个别地方连间隔也不需要,而有的地方却需要留白,要果断地斜插进去,看那一排脚,要钩起来,然后要猛甩,要利落干净,绝对不能有一丁点儿的凸起。齐,要齐,像切的一样,不要表情,不要表情,要不是沉默的沉默,不是内敛的内敛,是没有一丝多余眼神儿的表演,是表演,不是爱,不是恨,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动作,一个词一个词的意义,是你听到的歌,看到的舞,但不是你唱的,也不是你舞的,然而你分明在唱,分明在舞……

39.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史诗的渊潭,只有真正的龙饮者,才能将之一饮而尽,并为人间倾泄出来。难,才需要探索者。容易的事情,不需要天才去做。记住四个字:积厘垒寸。不看红紫,一心一意。对世界和平,永怀一个同理心,决不让任何权威带节奏。永远表现自己的见解。

40. 2013年4月9日,旅法华裔画家赵无极去世!他曾说:“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如果我没有记错时间,1999年夏,他曾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过一次精品展。万分荣幸的是因创作音乐剧《浦江鼓声》,我与著名剧作家陈宜一起来到上海采访,适逢画展,观后终生难忘。赵无极的画作给我的印象,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有一种无限的寥廓静寂之感,有中國的八荒四野无限深远的境界,有西方现代主义的开放虚无的意味儿。他的创作流光溢彩,却没有一星脂粉之气。大气在大意境中,技艺在大感觉中。宏大的叙述将人带入久远与永恒。他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可以同毕加索齐名的、伟大的、人类顶尖的艺术家。

41.观大先生鲁迅的字,真乃百看不厌!笔笔棱角分明,却又整体内敛含蓄;既有魏柳之骨,且含曹张之隶;行文潇洒如二王,诗意豪放哭雄英。观当代书坛,无一有点滴精神,却豪价惊人,实令我蔑之!

42.其实,所有的抽象绘画,都有内在肌理的自然流溢,看似荒诞与无厘头,那也是一种表达,一种感染心灵、侵入心灵的企图,尤其是那些大师的抽象派绘画。也许因为具象太虚假了,他们要用抽象出来的更本质的筋骨,来实现对本质的接近。特别是色彩,几乎所有的抽象派大师,对色彩内部的参悟与表达,都是对本质的一种接近与抵达。

43.《争座位帖》这样的经典里,一直都有心灵的追求,有情绪有愤懑,有不平,因为经典的创造者深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世间的秩序,就是要从最细微的变异开始维护,一旦失察与失护,就是礼崩乐坏……而正是这样的见微知著与防微杜渐之作,才能真正地流芳百世,为世界大同的永恒发展,起到始终警世的作用。好作品,都是无用之用的心灵瑰宝,含着一个完美的理想,不妥协,不放弃,不止息。

*《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争座位稿》《与郭仆射书》,为唐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颜真卿致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函,是颜真卿行草书法的代表作,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44.诗写了四五十年了,感觉越来越不敢下笔了。环顾左右,感觉现在的诗歌,整体的水平的确是提高了。虽然公认的好诗并不多。但的确是越来越难写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就是时代与生活中的诗意与意境,随着时光的飞逝而变得更加丰富复杂了,越来越难以把握,进而更难以写出来了。怎么办呢?在我,也只有一个笨办法:用心体味时代与生活给予我的点点滴滴,不放过哪怕一只小蚂蚁脑袋上的一丁丁的光亮,然后去寻找最精准的字词儿,把这个光亮的旋律写出来,把这个光亮的色彩画出来——这大抵就是我现在所能做到的最高级最智慧最符合我的写作习惯的伎俩了。当然,这肯定于大家无益,仅我个人使得,让方家大师们见笑了。

45.大暑刚过,还剩半年。感觉秋天应该是色彩最斑斓丰富的,如果有水,有月亮,那意境更好——不过回望夏天,其实在蝉鸣林荫下,也是不错的。

46.祝贺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妮·埃尔诺!她不枉此生!——82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想说:别急,在你抵达这个岁数之前,一直都有希望。而且无需求任何人,只需要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这多么地好啊!想想就幸福得要死。只想着努力,能到达什么境地就到什么境地,单纯,专一,没有一丁点儿的彷徨和犹豫,有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力量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幻想,智慧都是这一切中的自然流溢。是的呢,我向往这样只有向前而没有左顾右盼的心向往之的纯粹生活,有充实的生活内容,却没有担惊受怕的恐怖,有付出的收获,没有被打劫叫吃的空欢喜。对的对的!至此时此刻的她,必须是幸福的,近80亿人中那几千万抱有同样心境的人中,她是今年唯一的抵达者,命运给了她最真实的奖赏,而我给了她一个庄严的注目礼!是的,无需左顾右盼,无需患得患失,无需索要任何回报!凭借着82岁的追求者的身份,就有足够的勇气告慰自己——是的,我是杰出的,无需这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赠予……

47.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美,让我们深入骨髓,从此以后,就有了一种精神的底色,或评判的仰仗。李玉和说:谢谢妈!有您这碗酒垫底儿,什么酒都能对付!是的,有了精神的底色,什么样的美,我们都能接受,吸收,并化为我们自己的更庞大、更丰富多彩的美,从而创造出更美好的“大美无限”。

48.我喜欢的散文,当然要有真情、有动人故事、有思想深度,但是你的真情你的故事你的思想啰里啰嗦,就说明你没有艺术。艺术就是省掉废语,直击要害;而没有艺术说明什么?说明你没有思想。有思想的艺术或有艺术的思想,是新颖独特的,当然也就是深刻的。当代的散文与当代的报告文学(含非虚构),其乏味的原因,就是不艺术。即,真情表达不艺术、故事叙述不艺术、思想阐发不艺术。没有思辨,很少洞见,更无修辞文采。真是不愿看,半页十行就够够了。不要再晒“新著”了,一切都陈旧得令人窒息。

49.石、泉、雾 ,江南人的偏爱,没有也要移造一个。石是永恒,泉是灵性,雾既是氛围,又是水之源。凝然会神一刻,与天籁相融,物语潺声,自然通神。……长在这里的草树和蓄在这里的水,可以容纳寒凉和清静,也可以盛放不染纤尘的心灵。谢谢。

50.瞬间与美:对时空来说,过去的百年与十年,都是过去。而对于一声美妙的鸟鸣的啾啾之声而言,它带给人的纯净的美感所留下的艺术表达的独特价值,却是永恒的,而且什么时候拎出来,都是当下的、即刻的、崭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大于思想,而且漫无边际,永在我们的眼前——历历在目,夺框而出……

如果認同唯美之美的美好,那么它对于不美的否定和批评批判与蔑视,就是对唯美最好的反证。一瞬间的美大于一万年的时空交错,而一万年的时空交错却包含着一瞬间的亿万个瞬间的美。人为什么伟大而又幸福?是因为人这个灵物之魂可以感知到无穷无尽的美的瞬间,并觉味到这个瞬间的美妙滋味。瞬间永恒,人永恒,意思就是人不是活在永恒里,而是活在瞬间中。所以,瞬间永恒,感知的觉味永恒。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身边的艺术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