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5-10 06:58王旋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4期
关键词:音频信息技术语文

王旋

朗读是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学校的一切软硬件设施,让朗读空间更优质,让朗读形式更多元,让朗读资源更丰富,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桎梏,最终实现健康全面成长。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对小学生而言,朗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朗读是学生与作者展开对话、想象文本意境、体会文章情感、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朗读不仅是大声地读、流利地读,还应当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但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

1.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迸发的阶段,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会不由自主地想去探索。然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一篇课文进行反复朗读,朗读素材的单一性和朗读形式的机械化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学生不会在朗读中深入思考,获得感悟,反而会产生倦怠感。

2.时间不足,学生参与度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教学任务重、学情复杂等因素影响,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能留给学生进行朗读的时间往往很少,再加上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教师更倾向于挑选朗读水平不错或者是一些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进行朗读示范,而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因此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朗读指导。针对这一问题,很多教师会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朗读,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指导、缺少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带动等,学生的课后朗读效果也并不理想。

3.缺乏示范,朗读流于形式

对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对正处于识字阶段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在朗读中的有效指导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朗读时的不准确发音,又如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示范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朗读引领。朗读教学中,常见的朗读教学方式有教师范读和学生齐读,但有的教师往往只让学生齐读,学生虽然声音洪亮,但往往只流于表面形式,不少学生有“滥竽充数”之嫌,没有发挥出朗读应有的价值。

4.资源匮乏,学生态度消极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缺乏多样化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朗读需求。如果仅限于教材内容,学生势必提不起兴趣,也无法在朗读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成就感,对语文朗读持消极态度。

二、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策略分析

当代学生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他们对信息技术往往有敏锐的感受力,也更易于接受信息化教学。在朗读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领悟课文内涵,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进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增强学科育人效果。

1.沉浸式朗读,树立朗读自信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朗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朗读实践的机会,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实践中重构自信,勇于展示自我。朗读亭是一款专门为朗读而设计的数字化产品。校园内的朗读亭能够让朗读这一行为不再局限于教室,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也拓宽了学校的育人空间,是学校创新育人载体的重要表现。置身于朗读亭,学生可以暂时抛开周围所有声音,不再羞于表达,而是专注于眼前的屏幕与话筒,开始沉浸式朗读,在朗读中深度感受文本内涵,尽情抒发内心情感,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进而树立自信。

2.范读引领,习得朗读技巧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实不难,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学生在课后也能获得有效的范读引领,将会大幅提升学生朗读的质量。在视聽新媒体盛行的时代,诸多内容丰富的音频分享平台应运而生,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认真聆听其中的朗读音频,参考学习。在这些平台上,很多科班出身的主播普通话标准且朗读富有情感,均可以作为学生模仿与跟读的优秀范例。学生可以跟着音频感受朗读时轻重音的变化、节奏的快慢,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朗读的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也可以在这类平台上注册账号,开启“小话筒”,自己录制音频,或者查找平台上的名家名篇、诗词歌赋等电子资源,选择自己想要朗读的篇目,配上系统中提供的背景音乐,跟着字幕,在配乐中开始沉浸式朗读。录制完成的朗读作品还可以生成链接进行分享,请教师进行指导。

3.分享音频,营造朗读氛围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内心情感的宣泄。相比于其他朗读类软件而言,微信上的朗读类小程序则相对便捷,且资源丰富,不需要专门下载软件,学生打开微信即可进行朗读,降低了朗读的成本投入。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朗读练习,抒发心中所感。在小程序中,一些优质的朗读音频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分享,便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

三、结语

小学朗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也应讲究方法。学生身处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学校引入的朗读亭,还是各类音频分享平台,都为学生朗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在“双减”政策的加持下,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丰富朗读体验,提高朗读技巧。可以说,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为教师提供了诸多朗读教学的新方式,为传统的朗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向好的转变,促使传统朗读教学在“变”中求发展,在“变”中生活力,为学生打造了软硬件联动、校内外一体的朗读新路径,助力教师更好地完成朗读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音频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