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2024-05-10 06:58田琦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4期
关键词:导图英语教学思维

田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可见,思维品质的提升是判断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价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一是要引导学生观察语言与文化的现象,比较、识别关键信息及其异同,发现、分析和推断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与逻辑关系,归纳概括共同特征及规律;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独立思考,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并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三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材以对话式语篇为主,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其中的资源,探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本文以北京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为例,阐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与策略。

1.利用插图,促进思维灵活性

《课程标准》思维品质学段一级目标中,有关观察与辨析的能力描述为:“能通过对图片、具体现象和事物的观察获取信息,了解不同的事物的特点,辅助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第5单元“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时,其中的一段对话式语篇谈论的是毛毛去文具店买钢笔的过程,在学习对话前,学生可以利用书中的插图预测文本内容,判断毛毛要购买的文具是什么,再结合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推测毛毛是否买到了自己喜爱的文具,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巧用思维导图,激活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工具。在小学阶段,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板书中展现思维导图  例如在教学第5单元Lesson 15时,教师列出了如下板书:

Can I help you? -Yes, I want to get ...

We have different ... -This one looks nice.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What ... do you have?

在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时,教师及时补充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路都展现在思维导图上,同时提供了“Others”的留白部分,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在作业中融入思维导图  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第6单元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总结各种食物和饮料,对“food”进行归纳。学生将食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在完成思维导图的同时,还补充了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水果词汇,将词汇进行聚合再发散,有效提升了思维品质。

3.深度解读文本,培养思维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在教学第7单元Lesson 23时,该课时的核心句型“Hows the weather in Sydney ? ”表面上看是通过询问不同国家的天气,了解不同天气的词汇。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Mike在北京,Eric在悉尼,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两座城市代表地处不同半球的两个国家。由此可知,南北半球国家的季节是相反的。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思维不再停留在询问天气的语言训练上,而是透过天气现象了解了自然现象的本质。

4.链接生活,开发创造性思维

《课程标准》思维品质学段二级目标中,有关批判与创新的能力描述为:“能对语篇内容进行简单的续编或改编等。”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创编对话,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创新应用能力。单元主题视角下的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从整个单元出发,根据该单元所承载的核心素养要素设计学习活动。

例如在完成第2单元“May I speak to Mike? ”的教学后,教师给学生留下了综合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打电话给小伙伴,用英文相互问候或相约出门游玩,并将对话内容录制下来发给教师。学生创编的对话情境大多源于生活,且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既成功迁移了知识,又充分发挥了创造性。

5.合理质疑,形成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学生通过质疑,继而进行比较、推断、猜测等,这些都是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促进实现智力层面上的不断精进。此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例如在教学第6单元Lesson 20时,学生对主人公Sara和服务员的对话产生了质疑:“They are in a western restaurant, why dont they have hamburgers and chips? ”大家思考片刻,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教师也对此做出了合理解释——汉堡、薯条不会在西餐的正餐中出现,因为它们属于快餐,从而引出英文菜单,教师也顺势带领学生学习了西餐礼仪。

学习英语不仅是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是价值观形成、品格提升和关键能力获取的过程。思维品质的提升是品格提升的重要体现,思维品质的高低也是判断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系統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立足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导图英语教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