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助力“双减”落实的多元行动研究

2024-05-10 05:11杨佳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4期
关键词:古宅讲坛红领巾

杨佳佳

在“双减”背景下,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立足学情、积极探索,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为遵循,进一步提高学校少先队服务质量,拓宽校外少先队服务路径,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少先队活动形式,为“双减”工作提供活动、阵地、队伍支持,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探索校内课后服务中少先队活动实施的多元路径

1.少先队活动与学科课程融合。教师抓住“双减”契机,将语文、科学、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课程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联动。比如,以五年级为试点,开展“感受汉字魅力,传承中华文化”主题活动,分为语文“研字——言语中的爱国情”、数学“寻字——寻找汉字中的对称美”、英语“解字——Meet the Chinese Characters”、科学“创字——解密隐形字”。少先队活动以新颖的视角、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汉字的魅力。队员们通过参与一系列与汉字有关的活动,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激发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2.少先队活动与节日、重大事件相融合。比如,在2024年元旦来临之际,三年级开展“童心绘剧,悦满童年”活动暨童话剧展演,队员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自主彩排,成功演绎了经典故事剧《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3.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这是稳步有序推进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在课程体系“传统文化”主线上,学校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课程,分为中秋起源、中秋习俗、中秋月圆、中秋美食四个部分,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音乐等学科中关于中秋的教材内容,通过引导队员探究中秋文化现象,参与中秋趣味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4.少先队活动与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相结合。学校以培养队员成为具备“爱国心、责任心、同理心、学习力、理解力、生长力”素养的“受欢迎有力量的人”为突破口,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实用的“星耀童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开展“三心三力”主题少先队活动助力“双减”落实。比如“三心三力”吉祥物设计大赛,让队员为每个核心素养设计一个能代表该项素养内涵的小动物卡通形象,阐释理由和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体验高光时刻。

5.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性作业相结合。比如,2023年9月,学校大队部以“科技强国,创新有我”为主题,开展暑期作业展暨科学游园会活动。队员们在辅导员组织下,分小队带着闯关卡参观科技互动馆、科技体验馆、科技静态展、多变的泡泡体验馆、科技漫步馆、星系宇宙小讲坛、星系画展七个场馆。在科技体验馆,队员们利用矿泉水瓶、废旧盒子、旧玩具等制作了饮水机、太阳能摩天轮、迷你扫地机、电力驱动飞机、火箭等精美的科技作品,既变废为宝,更种下科技种子。

二、拓展校外少先队实践空间,打造多元少先队活动阵地

1.依托社区资源,打造“一公里”实践圈。学校大队部走访学校周边,选取一公里范围内的公益服务、岗位体验、劳动实践等资源,开发重体验、重合作、重趣味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助力“双减”落实。社区就是课堂,学校以“红领巾争章”为载体制定《“我的幸福社区”红领巾争章方案》,面向3-6年级队员招募成员做试点,设计校外红领巾实践争章学习手册。项目组队员根据自身情况,报名防诈骗社区宣讲、社区清洁、交通指挥员及图书管理员等实践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在社区实践中增长本领。

2.借助场馆资源,开展探索类实践活动。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开发“馆”课程。借助“馆”课程,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启迪队员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根据不同场馆的功能特性,引导队员身体力行,用观察与行动提升少先队员核心素养,助力“双减”落实。比如,结合湘美版五年级上册“家乡的古建筑”一课,学校开设“探寻支撑古宅的秘密”大单元课程,梳理高新区东史马村任家百年古宅社区学习资源,引领队员在寻访中感受任家古宅的精神内涵,在和古宅传承人交流中体会其传承古宅的坚定意志,在框架搭建原理支持下,重新设计任家古宅的残缺部分,用粘土还原古宅的方式,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精髓。

三、优化学校少先队现有阵地,引领少先队员自主建阵地

1.红领巾小讲坛。发掘少先队组织文化内涵,以少先队活动为主要形式,坚持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导队员在辅导员指导下设计、开展宣讲活动。红领巾小讲坛是学校一直开展的实践活动,由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自主申报成坛主,对已有的知识与书籍、网络等资源梳理整合并设计内容,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分享,展示自己的特长。学校大队部最初以项目组的形式帮助队员梳理活动流程及准备,做好指导与资源协调工作,由此开辟了“海报长绘制海报宣传——门票长分发门票——主持人开场——坛主分享”的线下小讲坛活动路径和“坛主自主设计海报——社区张贴宣传——腾讯会议直播”的线上小讲坛活动路径。通过项目组实践,形成学校《小讲坛守则》,供全校参考并总结推广。目前各年级、中队均定期开展主题丰富的小讲坛活动,为更多队员提供输出智慧的机会。队员们借助“红领巾小讲坛”活动阵地,走进社区向物业人员、商铺老板、过往行人宣传介绍,分享智慧,回馈社会。

2.红领巾互学营。六年级队员崔益博组建的“爱而美互学营”创建于2022年6月,把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作为教育资源,以研学、课题研讨等形式开展活动。他们在郊区葡萄园中讨论学习方法,在公园召开演唱会,在黄河边分享学科知识,在云台山感受王维在茱萸峰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的思乡之情。学校鼓励队员以“互学营”形式打造少先队活动多元空间,配合落实“双减”工作。

“双减”背景下常态化开展少先队活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重要决策部署的有效途径,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大队部将继续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优势和特色,推进少先队改革,创新少先队实践活动品牌,服务少年儿童成长需求。

【本文系河南省少先队研究课题“少先队活动助力‘双减落实的多元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S1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古宅讲坛红领巾
红领巾要戴好
“杨荫浏讲坛”系列活动
《红领巾》的“童年照”
古宅
异乡人
“父母讲坛”:为学校教育推开“另一扇窗”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红领巾”是谁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智取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