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学生成长表现的评价策略探析

2024-05-10 11:38蒲占先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7期
关键词:策略评价

[摘要] 评价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聚焦小学生成长表现的评价关键策略,包括确定关键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成长表现进行可视化处理;提供个性化反馈与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 成长表现;评价;策略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要求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传统的评价模式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导致学生的创造力、情感、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被忽略,从而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此外,传统的评价系统多依赖标准化测试,这不仅导致学生过度竞争,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鉴于此,对学生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聚焦学生成长表现的评价,关注学生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具体阐述评价聚焦学生成长表现的重要性,以及聚焦学生成长表现评价的关键要素和

策略。

一、评价聚焦学生成长表现的重要性

评价内容聚焦学生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一)从日常表现中发现问题,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评价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帮助学生发现行为习惯问题,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改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从成长问题中掌握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珍贵的学习机会。学生的问题通常涉及学习困难、情感调节、社交互动等多个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通過观察和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可能揭示出教学方法或班级管理方式的不足,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反思和调整。例如,频繁出现的集体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可能提示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使课堂更加吸

引人。

二、聚焦学生成长表现评价的关键要素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多元评价、阶段化的评价流程,以及相对化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灵活和个性化地指导、支持学生的成长,同时可以促进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从学生角度来看,多元化评价可以鼓励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自己的才能,阶段化的评价流程可以让他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成长目标,相对化的评价标准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注重个人进步。

(一)评价多元化

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包括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也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实质是全面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价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避免单一评价方式可能带来的偏见和局限性。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通常采用“纸笔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然而,这些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应探索更具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强调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全面考虑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表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都可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多个评价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评价学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准确。

(二)评价阶段化

评价阶段化是指将学生的评价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关注不同的成长目标和能力指标。首先,评价阶段化有助于更精确地跟踪和反映学生的成长进度,通过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分为不同阶段,教师能够更为细致地观察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和进步,这种方法使得评价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能够更准确地指出学生的强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阶段性评价鼓励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专注于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某个阶段,评价的重点可能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在另一个阶段,则转向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种多阶段的目标设定有助于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

此外,评价阶段化也能为教师提供重要的教学反馈。通过分阶段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三)评价相对化

评价相对化是指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仅依据绝对标准,如分数和等级,而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历程和环境背景。首先,评价相对化有助于更公正和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表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背景和能力水平,通过将学生的表现与个人的起点和进步相 比较,而不是仅仅与统一标准或同龄人相比较,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和需要。其次,评价相对化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进步而不仅仅是成绩排名。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更加 专注于自我学习和提升,而不仅仅是为了超越他人。此 外,评价相对化能够减少学生的学习焦虑和压力。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是被认可的,而不仅仅是最终成绩,学生更容易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三、聚焦学生成长表现评价的关键策略

依据评价的关键要素,教师可以设计出一套综合性的科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一)确定关键指标,制定评价标准

在评价中,确定学生成长表现与评价的关键指标、制定标准,不仅有助于明确教育目标,也是确保评价过程公正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评价的关键指标包括学业成绩、情感发展、社交技能、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确保标准既具挑战性又能够实际达成。

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参与度、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课堂参与度方面,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频率,以及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参与度,以此来了解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互动能力;在团队协作方面,评价的焦点可以放在学生在小组项目中的角色扮演、团队内部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对集体目标的贡献上;在学业成绩方面,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可以考虑课程项目、实验报告等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

(二)对学生的成长表现进行可视化处理

在评价学生时,对学生的成长表现进行可视化处理,能够将抽象的数据和信息转换成直观、易理解的形式,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成长进程和学习成果。对学生而言,可视化的成长表现和评价能够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识别和强化自己的优势,明确改进的方向。

例如,利用班级公示栏,教师可以构建学生的“成长地图”和“成绩仪表板”,从学习成绩、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展示学生在不同科目和技能上的表现趋势,通过图表、进度条、颜色、编码清晰地展现学生的强项和弱点,以及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轨 迹。此外,教师还可以此为基础,创建电子版学习档案,通过上传学生的作品、反思日记和评价报告,帮助学生家长获取资源,以此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

据此,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教育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增强了学校、家长、学生的三方互动。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建树起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家长也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和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学校形成有效的合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评价基础,帮助教师更精准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提供个性化反馈和指导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为学生的成长表现与评价提供个性化反馈和指导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针对其特定需求和能力的反馈。个性化反馈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成长地图” 和“成绩仪表板”,通过解读学生的表现,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反馈信息。具体而言,在学习方面,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制定专属的学习目标和挑战,如每天多背10个单词、每天完成阅读15页。对于那些在某 些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拓展活动,如学生互助活动、学生公开课,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指导时间或特定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此外,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也包括对学生的非学术表现的关注,如社交技能、情感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来识別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此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反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聚焦小学生成长表现的评价可以使班主任更客观、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爱娣.巧借评价多面镜  激活成长动力源[J].中小学班主任,2023(07).

[2]殷凌云.让成长“可视化”:班级管理中学生成长表现与评价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3(49).

[3]程孟圆.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浅谈小学班级以人为本的管理问题[J].安徽教育科研,2021(16).

[4]毕习香.浅谈激励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

蒲占先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韩店镇刘河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