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10 08:13辛换换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辛换换

摘  要:高中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会对学生的高考产生重大影响,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再只是应试教育,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然而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了许多教学上的问题,因此,文章就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展开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开拓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思维。而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从学生、课堂以及教师自身等多个方面做出改变。

一、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转变

(一)教学重点的转变

由于传统高考是以考核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为重点,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通常出现两种教学模式,分别为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然而在新高考背景下,语文这一学科的考试逐渐从单一的语文基础知识考查,变成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考查。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逐渐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和强调学生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体,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不再浮于表面,而是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语文重要性的转变

在传统高考模式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语文科目上,如此一来,学生的语文成绩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就不明显,进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重视程度不足。但在新高考背景下,由于高考考核的方式出现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语文逐渐成为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学科,这也全面提升了语文学科对学生的重要程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策略及时做出更新和调整,帮助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为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二、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響

根据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形式分析,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依旧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忽视了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依旧难以抛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理念,在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往往带有极为强烈的目的性,进而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凸显出语文教学的盲目性。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传统高考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通常将学生的最终成绩作为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程度的唯一标准,从而忽视了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而难以满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二)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融入更多的教学方式,进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更加高效。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难以摆脱这一教学理念的束缚,进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创新,部分教师依旧遵循着从读课文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断创新的勇气,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功利化

受传统高考模式的影响,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就是奔着高考这个唯一的目的而进行的,导致他们不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只关注考试需要考查的重点,并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目的化过重。例如,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高考需要考查的重点文言文篇目,而对如《项脊轩志》《廉颇蔺相如传》等这些选修或者略读课文的讲解则较少,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跳过讲解或安排学生课后自学的情况,这就导致许多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具备丰富思想内涵的文章难以传达给学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应对改革后的新高考,进而使学生之间的语文学习差异和层次越来越明显。

(四)教学内容局限化

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考查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而考查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加开放,层次更加深入。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和高考观念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知识的学习范围束缚在教材中,不仅没有引导学生语文思维的横向拓展,也没有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纵向延伸,导致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浮于表面。同时教师只注重教材基础知识的讲解,没有关注到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就难以应对新高考做出的改革,导致最终的高考结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未来的发展。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核心的传统观念,进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符合新高考的改革。具体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问题的形式不断引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学习。教师在设置语文问题时,不能设置简单的、浮于表面的问题,而要让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就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对故事的线索、文章的细节进行分析,而应当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内涵,并不断深入研究这些语文知识背后所反映出的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如首个问题可以是“鲁迅笔下祥林嫂是怎样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同一时期的人是否跟祥林嫂的思想是相同的”。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好辅助工作,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观察鲁迅先生笔下其他人物的表现,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利用由浅入深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进而达到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目的。

第二,开展小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在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仔细研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根据教材中的课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自行探究课后问题,自行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教师可以指定或者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小组组长,汇总小组研究的结果以及问题,在上课时与其他小组交流,最终再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例如,某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这节课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诗歌学习。学生在分完组后,自行讨论任务的分配,有人负责课后题的思考和解答,有人负责毛泽东的介绍,有人负责对诗歌内容中句子和词语的分析等。当各小组的学习工作完成后,由小组内投票选举小组组长,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内容,之后根据教师的仔细观察以及学生自行对出现的问题的汇总,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语文知识学习上的困难进行统一指导。这样的小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了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能力,进而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非常符合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二)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

第一,基于新高考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立体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立体学习思维。语文立体学习思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中呈现的课文片段、作者等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选文的整本书,进而阅读相同类型和题材的名著,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仅能纵向地深入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能开拓视野,培养横向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和习惯,为应对新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这篇文章的出处——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为基础,进行整本小说的阅读,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教材选文的内涵。之后再以鲁迅先生为核心,阅读作者的其他名著如《朝花夕拾》《狂人日记》,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此外,在学生进行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同时期、同类型的名著,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立体语文知识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教材,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以及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第二,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将语文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以此建立语文知识学习的立体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收获足够的实际经验来面对新高考。

例如,教师在教授《陈情表》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将文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陈情表》这篇文章是西晋李密所著,其中表达了祖母对他的养育之恩以及他应当回报祖母的恩情。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以及思考如何报答,加深学生对《陈情表》这篇课文的理解,进而在学习课文后,激发学生对“孝”的理解和践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立体化应用和实践。

(三)优化学生评价系统

面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因此教师要想让语文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做好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自评工作。

第一,做好学生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做好学生评价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课堂评价以及作业评价。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学习水平,同时在课后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再加上新高考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因此教师要做到及时评价以及有针对性的评价。及时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发现语文知识学习上的不足,进而在最短时间内改正。而针对性评价则需要教师少做无意义的评价,而是直接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第二,教师自身需要进行反思评价。在进行自我评价时,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思考和评价,找出并弥补教学设计中呈现的缺点。其次,对课堂内容进行评價,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教学效果等做出评价,为未来开展更好的语文教学做好准备。最后,教师可以定期进行评价总结,将近期产生的问题以及零散的评价归纳整理,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做好铺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课程重要性上都有极大的转变。在这些转变下,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高考模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语文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创新,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即将面临的新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月芹. 新高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2023年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2023:4.

[2]张杰.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 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C].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第一中学,2022:3.

[3]陈文彩.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优化路径[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四[C].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22:3.

[4]卢慧娟.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 学苑教育,2022(26):34-36.

(责任编辑:何田田)

猜你喜欢
新高考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