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024-05-10 10:35王彤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高中英语

王彤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课教师应该探索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主题语境下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原则,提出了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旨在通过主题意义的引导,提升中学英语的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题意义;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一、主题意义下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原则

单元是高中英语主题教学的重要基础单位,通过单元整体语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语言特点,同时也可以获得相关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达到教育和育人的目的。然而,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然以听、说、读、写为单元进行教学,没有从整体上进行整合,导致了课堂教学内容零散,教学内容片面,缺乏深度和完整性。整个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各学习活动间缺乏有效的过渡和衔接,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不利于单元主题的深化。此外,部分任课教师缺乏单元整体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出现单元词汇、句子以及语篇等分离的现象,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立体性。

因此,教师应该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单元教学体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其英语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改变现有的割裂的教学方式,在单元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作业等内容,从而实现教学设计与教学学科素养的对接。具体实施原则如下:

其一,主题性原则。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在每一主題之下都有多个子主题。了解和探索这些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主题为指导,在设计教学环境时,必须充分考虑单元的主题性,营造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教学内容的导入、语料的选取以及输出语境的设定,都应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即以阅读语篇为基础和框架,深化、补充、拓展单元主题。

其二,整体性原则。尽管每个教学模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教学目标,但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这些模块相互分割。在英语主题单元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对语言输入以及语言输出进行充分地了解和预设。在教学中不能摒弃阅读中的语料,而应当深入研究和拓展阅读材料,为后续环节做好语句输出提供语言的框架和支持。这种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实现单元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其三,延伸性原则。一个单元的授课时间通常为6~7个小时,教材内容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主题的广度却是没有限制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弹性、灵活。对文本材料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挖掘教材文本的深度以及广度,在处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知识。在学生学习语法知识以及练习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将所学知识以及内容实现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以此实现语言知识的深度输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

对任课教师而言,不能单纯地按照教材的编排内容展开教学活动,而应围绕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构和整合,让各板块间的内容相互融合以及相互支撑,实现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通过单元主题教学方式来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单元主题”的含义是指“单元主题”中所表现出的“中心”或“深层”的内涵。确定课程目标、整合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都要以主题的探索性为中心,因为它在维持、整合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例,其每一单元都包含了一个主题,并且要求教师开展对应的主题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学情计划,从单元主题的学习内容入手,确定学生单元学习的能力范围,并进行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

(一)明确单元主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单元主题,以主题为导向,寻找主线分明的单元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激发学习主体,建立以单元核心为中心的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课题的认识,有效地唤醒学生的知识体验,使学生掌握新知识之间的结合,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主题群所涉及的学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分配到不同的课程中,使得每节课程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2019)必修1 Unit 5时,教师应该通过语篇教学让学生学习汉字的发展史以及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汉字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世界语言”这个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尤其是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接触新事物,并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都很感兴趣。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了解英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汉语是母语,但学生对汉语的历史、起源和演变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理解和研究汉字的发展史,探索汉字对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影响,对研究汉字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人教版(2019)必修1 Unit 5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谈论该单元主题下学习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开展讨论,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此外,教师可以将学生讨论的结果过渡到学生个人英语学习状况下,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以文本输出的形式强化学习效果。

(三)单元教学内容整合

近几年,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考试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教授教材中的内容,还要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与课本相关的课外教学资源,以此提升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出选择,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把握好教学节奏,这样才能更加灵活地应用教材,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设计整体教学目标时,不能单纯地重视某一个章节、某段落以及某单词。

例如,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为了完善教学,教师需要提前设置单元教学情景,让整个教学内容都围绕此主题情景展开,以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为主题,按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对知识点内容进行梳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详细地讲解单元学习的内容,打破每个课堂的时间壁垒,以方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订出一套详细而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处理章节内容时,如果知识点相对较少,教师可能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进行讲解,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加强对单词、段落等的记忆和背诵。对知识点较多的章节,教师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甚至将其中优秀的句子和段落单独拿出来进行讲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剖析句子中的优秀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另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单元内容与教学文本材料相融合,这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又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样是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主题下,教师可以引入时政,利用教材的句型,讨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表达,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环保意识,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实现单元整体教学。

(四)基于单元主题意义设计学习活动

课程間的教学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学活动不仅是日常教学的目标,也是连接日常教学与单元主题学习的桥梁,更是单元主题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实现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单元教学的目标和时间要求,引导学生掌握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并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还需考虑学生对词汇、词组、语法等内容的学习,以达到单元主题意义的内化,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单元整体输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英语能力,构建有效的学习模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五单元为例,在进行第一节课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场关于语言与学习的讲座,以探究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并对语言种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六张来自不同国家的照片,如加拿大的电视塔、德国的勃兰登堡门、法国的卢浮宫和俄罗斯的红场等。这可以通过视觉传达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以及它们所使用的语言。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出三个问题,例如:

1. What are th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2. How many language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3. How many billion people speak the UNs as their native or second language?

教师通过对听力材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并设计文本知识链,继续提问:“What foreign language do you want to study?Why?”学生通过思考会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以此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思考。对世界语言有了初步的理解后,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汉语书写体系”展开教学。

教师让学生先读:“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然后根据文章中的甲骨文图像来推断课文的内容,并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再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两条线索,首先是明线,也就是汉字书写系统在时间上的演变。这条明线将汉字的发展历程按年代先后排列:从汉字的原始形态—象形文字—甲骨文,再到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的统一书写系统。在对汉字书写系统的历史进行梳理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在中文系统中使用connect为连接词,找到文本材料中的第二条线索(暗线):Besides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what other functions do Chinese people people have?

通过深入的研读,学生可以发现汉字的书写系统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三个重要的作用,即:connect people with culture,connect language with art和connect China with the world。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迁移式思考,考虑其他影响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教师透过层层递进、螺旋向上的关联性、综合性、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了文章的主题意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和中国文化的自信。

总之,单元整合式的输出是基于所学习的主题内容的模拟输出活动而进行的创造性迁移,迁移型的学习活动则是实现主题意义外化的重要手段。单元教学从篇章开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整合实现文本的转换。在所有文本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写一篇英语学习日志”的创意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和问题,并对自己的实际学习进行反思,将其以文本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单元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维设计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成为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本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整个教学单元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克凤.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生英语,2022(32):55-56.

[2]陈莉. 主题意义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 江西教育,2022(31):23-25.

[3]罗晓利,阙笑梅. “读思达”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探究[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3):75-77.

[4]颜美娟.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究[J]. 校园英语,2022(25):130-132.

(责任编辑:石子静)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