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衔接

2024-05-10 10:35夏俊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初中化学高中化学

夏俊

摘  要:因为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在内容和难度上有差异,所以大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时,无法较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导致成绩严重下滑,这就需要化学教师改良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文章将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

(一)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不同

化学科目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初中阶段是本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教学,更加重视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通常仅要求学生知道知识点,并没有要求学生深入地分析和理解知识点。然而高中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不只是要求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点,还要求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点。高中化学虽然依然是一些基础类知识,但是知识点的数量和难度比初中化学有所提升。这便会使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无法很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二)教师授课方式不同

初高中教师之间授课方式的不同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影響。初中教师讲课时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无法在所学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延伸。到了高中阶段,课本内容大量增加,知识点难度明显提高,因此,对一些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高中教师无法像初中教师那样反复跟学生强调。而且高中教师的讲课速度一般会比初中教师快,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也不会进行深度分析。所以,很多学生刚进入高中时会跟不上教师讲课的速度,也就无法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最终导致成绩下滑。

(三)初中阶段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

初中的化学知识点相对高中而言较简单,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中会认为化学科目十分简单,从而不会主动地预习和复习课上所学的知识点,养成了许多不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些知识点,他们也只是习惯于模仿教师的做题方法,而不是尝试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旦题目有所创新便很难解出正确答案。所以,这就需要高一新生改掉以前在初中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并且尝试养成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尝试在课前预习教师将要讲解的知识,课上分析和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课后复习上节课的所学知识点,并且通过做习题巩固知识点。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高效衔接的对策

(一)高中化学教师要具有衔接意识

高中教师在授课时要意识到许多学生可能已经忘记相关知识点,或是由于教学大纲的改变,初中的课本上并没有讲过某些知识点。这就需要高中教师熟悉初中化学课本上的知识要点,并且在给高一新生讲课时,巩固初中阶段的知识点和强调高中阶段的学习要点。例如,对钠、铜、铁这些金属的性质,初中课本只是简单地进行了讲解,但是高中课本对这些金属的性质进行了深层的分析。为此,针对这些改变,教师要记得跟学生强调,以防止学生出现知识断层。

(二)教师主动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建议。例如,在教学“原子组成和原子符号”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预习知识点;也可以在上课的开始阶段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原子核由什么组成等;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新学知识点,比如建议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后不只是做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再做一些其他的课后习题。此外,教师也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向高一新生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样可以使高一新生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师开展研究

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具有很多不同,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一些高中教师进入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中,了解初中化学教师的授课方式,以便于高中化学教师总结出一些针对高一新生过渡时期的授课方法,让高一新生慢慢适应高中教师的授课方式,而不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因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便难以适应。另外,相关教育部门也可以组织一些资历较深的初高中化学教师一起探讨,并在初高中化学衔接这一问题上给出一些建议。

(四)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化学素养,巧用兴趣衔接

1. 从基础入手,巧妙衔接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起点低,步子小”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恰当地进行铺垫,减小坡度,巧妙衔接,层层渗透,做到循序渐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融入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询问学生:“铜放的时间久了为什么表面会变成绿色?”从而勾起学生对未知的探索兴趣,然后再在讲课的过程中为学生解答,这在提升了教学效果的同时,从基础入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心理上过渡到高中的化学学习。

再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而教师让学生从做实验入手探究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点,进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特性,总之,有趣的实验教学活动对知识点的引入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针对乙醇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乙醇的特性准备实验材料,然后鼓励学生制作酒精探测器。通过有趣的操作实验,学生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知识要点,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实现查缺补漏,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2. 加强实验教学活动,促进学习方法的过渡衔接

高中化学的知识比初中更具深度和广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困难。例如,一些实验材料(例如亚硫酸钠和亚硝酸盐)是易燃易爆的,非常危险,并且某些实验需要遵循非常严格的特定操作程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小细节,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实验事故。再如,因为很多实验器材都有条件限制,所以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很难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和结果。而且某些化学反应速度相当快,甚至是短暂的,并且通常难以清楚明确地监控,导致学生难以看到此类化学实验结果,诸如此类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有效的实验教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心规划的实验教学活动,它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高效地集中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避开危险的实验,并更好地呈现实验结果,有效地提升课堂实验教学的效率,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实验教学中,为实现良好的教学过渡,以逐步提升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的实验水平,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组合图像,在课堂中演示实验过程;也可以运用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呈现实验过程。教师通过多种新颖而有趣的实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从学习和参与中受益。通过观察演示过程,学生就如同亲身经历了实验一样,可以清楚地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变化以及最终的结论,从而逐渐对高中化学实验产生兴趣。

三、结语

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点的数量明显比初中阶段多,难度也比初中阶段提升了几个档次。因此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做好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素养,建立学习化学的信心。另外,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剑. 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69.

[2]徐艳.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J]. 山西教育:教学,2022(12):89-90.

[3]余世华.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衔接[J]. 天津教育,2022(12):98-100.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初中化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从思维发展的视角看初一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