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素养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24-05-10 12:53孙善丽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教学质量初中语文

孙善丽

摘  要:初中一线语文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道德素养。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调整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从权威者、领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职业素养、语文素养和德育素养,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端正自身态度、革新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善,逐步提高综合素养,以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素养;教学质量

学生是初中阶段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核心思想。这一出发点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根本原因。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并借此满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信任的沟通桥梁,增加亲和力,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素养为研究点,从教学中的需求出发,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素养的必要性、常见问题以及基本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素养的必要性

现今的教育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升。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高中语文学习之间承上启下,是非常关键的过渡期和习惯养成期。同时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德育而言,语文教学的关键性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且得到多方认可的。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关键性,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深刻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升自身素养。

(一)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掌握教材知识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學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将直接影响他们在课程设计和讲授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等环节。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后,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并运用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设计到教学方案中,从而强化语文教学课堂的效能。同时初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在教学内容中扩充知识含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能够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随着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只有适应新的教育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本研究认为,以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向综合型人才转变,中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是对教师提出的新需求。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德育素养和思想意识,并将之转化为实际教育中的德育素质。另一方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他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和补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综上,社会整体和学生个体的变化需求,都迫使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能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教师提高自身素养,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对学生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教育,增加亲和力,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情感保障。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首先要建立在基本的信任和理解基础上,而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够强化对中学生心理变化的了解,并根据其心理需求调节工作内容和教学内容。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日常教学环节中需要彰显德育、感情、思想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简单地将课本内容进行知识结构的讲解显然是不够的,这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只有首先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将自身的感悟贯彻在教学环节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文字魅力帮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初中语文的根本教学目标。

(四)能够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能够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提升自己的职业声誉,从而得到更多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将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规划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从基础的落脚点逐步提升个人教学经验,完善个人素养,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师提高素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教学中革新意识不足,缺乏创新思路

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积累过程中,往往会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善于利用文章感情推进语文知识点,有的教师则利用知识细节分析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应用方法。教学习惯是教师教学中的惯性思维,甚至是一种教学方法单一的表现形式。教师有自身的授课风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面对这样的风格,教师也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意识,多元化完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学习。相反,教师放大自身的经验,以此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采用单一的讲课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教学扩充依据

通过现今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到,文章内容的跨度、知识含量较为宽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靠固有的知识储备,将很难拓展足够的知识面,根据知识点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诗词教学为例。教师没有足够的文史知识作为支撑,只能按照教参讲解古诗词的字词读音、古今互译的内容,将无法让学生透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际遇等深层次感受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扩充自身知识储备的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围绕初中范围拓展语文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完善课堂内容和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感受到语文魅力。综上,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如果缺乏相关知识,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专业素养不能与时俱进,缺乏足够的适应性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德育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除了要具备知识类的基础素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育是一门注重情感培养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将难以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和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缺乏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缺乏人文素养的语文教师,很有可能会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关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未来发展也是弊大于利的。同时,语文教师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将难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也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里从教育的角度可以发现,语文教师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引导者,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人文素养,将难以引导学生形成人文素养,也难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研究意识不足,教学中出现经验主义

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技巧,但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研究意识,难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缺乏教学研究意识的教师难以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研究意识不足的教师则缺乏创新意识,无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学研究意识不足的教师难以及时发现教学的问题和难点,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分析,影响了教学质量;缺乏教学研究意识的教师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和趋势,从而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水平。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的研究意识不足会对教育质量和个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养和教学研究意识的提高,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阅读,扩充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

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可以通過读书等学习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素养。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所选择,内容既要涵盖初中阶段的必读书目、课文中文章的全文,也要涵盖社科类的图书,这类知识的摄入会极大程度地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拓宽教师的课程设计思路。而青少年心理研究类的图书更是必不可少,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此类知识和图书的交流会、读书会、分享会活动,帮助教师群体在交流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二)开展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素养

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承载体,有义务开展教学类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交流帮助教师产生增强自身素养的意识,并获得更为丰富的学科类教学技能和常识,满足自身的专业需求。教师参加与语文教育相关的培训,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增强专业素养。学校的培训活动应该是有的放矢的,应避免盲目、空泛、脱离实际的教条式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符合实际的语文教学培训体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语文学科培训项目教研组,负责制订教师的培训和考核计划,有计划地达到提高教师素养的目的。

(三)涵育品格,培育教师的专业情感

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指对自己所执教的学科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发自内心喜欢。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学的教师,更应热爱母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在教学中体验生命价值,实现自我心灵的升华,完成素质教育赋予语文学科的各项任务。

教师的主要日常活动,基本是围绕学校范围开展的。学校要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师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目的之一是激发教师的教学思维,目的之二是通过实践,让教师在书本中获取的人文精神得到升华,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四)勤勉实训,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技巧,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走到学生中间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创设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经验交流是提升教学素养的有效办法之一。教师通过交流,能够提升业务水平,达到提高综合素养的目的;同时让自己拥有务实的态度、敏锐的眼光、进取的精神,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五)加强科研,形成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将自身置于研究中,把课堂作为研究场域,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答案的解索中重新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到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教师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长,不断反思,及时改进,最后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将成果融入自己的教学活动,经过长期、持续不断的努力,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乃至品牌。

综上所述,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目标,以及符合社会发展对中学生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汪敏.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56-58.

[2] 刘有锋. 略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J]. 当代教研论丛,2015(07):23-24.

[3] 顾立华. 浅议中学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若干问题: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心得[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01):8-14.

[4] 申东城. 试析程翔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J]. 学语文,2022(05):19-22.

[5] 陆志平. “课标”统领课堂课堂落实“课标”:在《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赛场)的总点评[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01):9-11.

[6] 罗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文教师素养与教学文本解读[J]. 课外语文,2015(08):23-24.

[7] 田水. 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论的核心价值: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述评[J]. 中学语文,2015(10):3-7.

[8] 欧阳芬,徐浩,殷可嘉,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构成和表现[J]. 教育学术月刊,2019(02):98-103.

[9] 周海燕. 浅议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教师素养[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1):99-100.

(责任编辑:石子静)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教学质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