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幼儿融合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策略

2024-05-10 15:32周易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学前教育

【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及融合教育关注度逐步提升,通过学前融合教育保障特需幼儿在包容、多元、和谐的教育环境中与普通幼儿共同成长。发育迟缓作为与多种障碍共病且涉及幼儿多个发展层面的一类特殊障碍,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为了将发育迟缓幼儿纳入融合教育,研究者应重新认识发育迟缓幼儿,通过选择适切的评估工具,创建系统的规划流程等方式,为发育迟缓幼儿提供个性化支持,促进他们实现最大化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融合教育;发育迟缓;特需幼儿

【中图分类号】 G760

【作者简介】 周易,硕士,助教,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210038),韩国又松大学Woosong University(大田广域,34606)。

一、发育迟缓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发育迟缓通常是指幼儿与同龄人相比没有达到发育“里程碑”的现象,分为轻度和重度。发育迟缓可由以下任何一个领域的损伤引起,如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和语言、认知、社交、心理等。从广义上说,“发育迟缓”是对某种特殊障碍的一般描述,须通过仔细确定与发育障碍区域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来具体说明,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病理性诊断,而是临床中使用的一种明确的、说明性的术语。

发育迟缓学生作为容易受到社会排斥的群体之一,与之相关的研究没有其他障碍类型那样充分和完善。从知网检索结果来看,当前针对发育迟缓幼儿的融合教育大多集中在语言发展方面[1][2][3][4]。但由发育迟缓的概念可知,其包含的群体不仅仅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幼儿。

在实践领域语境下,不同的国家对发育迟缓的术语描述也存在差异性。例如,英国取消了“精神发育迟滞”改而使用“学习障碍”。美国关于发育迟缓的研究与智力障碍并行,用于定义具有显著发育延迟的个体,即“在适合年龄的标准化参考测试(智商测试)中的表现等于或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同时,根据涉及的障碍区域差异,发育迟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孤立性发育迟缓(涉及单个领域)、多重发育迟缓(2个或更多领域发育进程受到影响)、全面发育迟缓(大多数发育领域均显著迟缓)。因为发育迟缓涉及多个发展领域,与其他障碍类型的表征有所重合且共病率可能性高,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对其进行具体的识别及分类,研究者可能也会因为没有明确的诊断定义而有所忽视,从而可能使发育迟缓幼儿的融合教育进程受到阻碍。

二、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现状

从国家层面来说,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极其重要。近年来,在学前教育领域,我国先后出台多部政策法规以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保障适龄幼儿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质量。2021年,教育部颁布《“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强调“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202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國学前教育法(草案)》第五条提出“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第十九条明确“推进融合教育”。由此可见,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发展公平、优质的学前融合教育,平等接纳包括发育迟缓幼儿在内的所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在学术界,对学前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但依然无法全面和平等地观照到所有的幼儿群体。在中国知网进行学术期刊检索,当前针对学前融合教育及随班就读的研究,自2015年以来每年都在100篇以上;但与发育迟缓幼儿融合教育相关的文献,自有发表以来仅有10篇,其中自2013年以来每年最多有两篇,占特殊需要幼儿学前融合教育每年相关文献发表量的1%不到。发育迟缓作为与多数障碍共病且涉及幼儿多个发展层面的一类障碍,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三、发育迟缓幼儿融合教育的理路分析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需要幼儿的一项基本权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不同的政策文件和倡议声明提及融合教育,促使它逐渐被大众认可和认同。沃诺克报告(1978)是第一份声称需要留下诊断标签并转向考虑学生可能需要的特殊支持的文件;《萨拉曼卡特殊需要教育声明和行动框架》(1994)强调根据不同程度的支持需要制订教育系统并建立融合学校,从而增加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受教育机会;《达喀尔宣言》(2000)宣扬新版本的全民教育,其中参与国确定了到2015年要实现的一系列优先事项,例如需要保护所有儿童并为之提供教育,尤其是最弱势群体;《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承认特需儿童融合教育的权利并指出需要发展“融合教育系统”;《仁川宣言》(2015)是上届世界教育论坛全民教育的重点,提出到2030年“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些文件明确了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的必要性,强调特殊教育的正常化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于发育迟缓幼儿而言,上述条款将重点从仅仅为该群体提供受教育机会转变为确保该群体有优质、融合教育这一基本权利。

结合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进程,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学前融合教育这一概念和表述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关注。然而,仅仅依靠文件并不能保证发育迟缓幼儿的融合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在普通教育背景下定义和追求融合教育目标和成果,将在实践层面上更好地促进发育迟缓幼儿发展。这些目标和成果包括:确保所有幼儿,特别是发育迟缓幼儿,都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才华;支持特需幼儿充分发展其个性、才能、创造力;使特需幼儿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自由和包容的社会;保证特需幼儿不被排除在普通教育系统之外,获得包容性、优质和负担得起的教育;提供合理便利,确保教育系统满足特需幼儿的个人要求;在普通教育环境中为特需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促进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四、发育迟缓幼儿融合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重新认识发育迟缓幼儿

基于社会生态学和个体优势的视角,要将发育迟缓视为残疾的概念转变为个人能力与环境需求之间的不适配。由于教育工作者无法创设一个完美的社交和学习环境来满足每一个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匹配,因此每个幼儿都有获得支持的需求。对于发育迟缓幼儿而言,这些需求往往被认为是超出了普遍的需求,但如果将焦点从缺陷转移到发育迟缓幼儿当前的优势和长处,会发现这一类幼儿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教育工作者基于此鼓励发育迟缓幼儿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支持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在逐步提升幼儿能力的同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二)通过相关工具提供个性化支持

仅仅制订目标是不够的,发育迟缓幼儿在各个发展层面的进步还需要整体的支持需求评估和规划。这包括了解发育迟缓幼儿在教育环境中获取、参与、学习和发展等各方面的特殊支持需求。支持强度量表(儿童版本)有助于确定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幼儿有特殊支持需求的领域,并创建支持需求概况,以有效地规划和指导工作。儿童发展量表可用来获取孩子目前技能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回答家长有关孩子入学准备情况的问题。该量表衡量幼儿在8个领域的发展:社交、自助、粗大運动、精细运动、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字母和数字。它还包括一般发展量表和30个项目,用于确定家长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视力和听力、发育和行为的担忧。儿童发展回顾(家长问卷)能够帮助教师通过与父母沟通,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有关孩子的能力和可能的学习、生活需求等信息。量表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和衡量幼儿所处发展阶段,并通过与家长合作,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但因为原量表都以英文形式呈现,因此使用时应考虑文化差异及信效度。

通过量表了解发育迟缓幼儿的需求后,教师及融合教育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量表评估结果,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性化支持,明确发育迟缓幼儿的学习及生活需求,如张贴视觉提示卡、保障更大的活动空间、教授社交技能等,以满足需求、增强优势、改善功能为目标,实现与幼儿最大潜力相一致的发展成果。

(三)创建系统支持规划流程

系统支持规划流程可以作为综合框架支持发育迟缓幼儿参与普通教育课程并从中学习。通过系统方法,比如量表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等,确定发育迟缓幼儿所需的教育教学支持,并针对这些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响应。该过程可首先对幼儿的能力、潜能和教育环境进行详细评估。评估后,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规划,着眼于幼儿的整体教育经历,考虑可能影响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所有因素。其中包括了解家庭教育情况、查看当前课程、课堂环境、教学策略、同伴互动以及任何其他相关因素。系统支持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支持和包容性的教育环境,满足所有幼儿,包括发育迟缓幼儿的需求,增强他们的优势,并促进他们实现最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英,杨梅,李婷婷.提高中班语言发育迟缓幼儿沟通能力的融合教育案例[J].现代特殊教育,2020(17):71-72.

[2]阎锦婷,赵欣宇,郝冬青,等.提升语障儿童社会接纳度的策略初探[J].教育观察,2019(29):136-138.

[3]许冬梅.浅谈融合背景下语言发育迟缓幼儿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J].才智,2018(31):141.

[4] 杨悦雯.语言发育迟缓幼儿融合教育指导策略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6(23):63-64.

(责任编辑:于国宁)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发育迟缓幼儿早期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研究”(2021SJA06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学前教育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