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05-10 15:08解露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中学英语教学设计

解露

摘  要:英语是一门外语,其文化背景和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提升学习的效率,保证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因此,在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跨文化为导向展开英语课堂的教学工作,对建设高效的教学课堂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文章从跨文化教学的难度展开分析,尝试提出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设计

英语作为中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后,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拓宽视野的重要学科,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在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和教学资源,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以探索和分析,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介绍学生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创设一定的文化学习氛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度的理解。因此,加大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中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对提升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教育概述

跨文化教育是指课程的教育内容在两种文化之间展开的一种教育形式。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展现了外国的文化和自然地理风貌,是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应仅关注学生对单词、句型和语法的掌握,还应深入研究和分析课程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以确保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的教学工作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相关教学过程都需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不同的学生在接受课程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个体化的差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运用科学的、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开展跨文化教育方式的研究对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二、跨文化教学的难度

(一)个体认知差异

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在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会受到惯常思维的影响。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受到国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因而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努力突破个体认识的差异,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二)文化环境缺乏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无论是语言的表达还是描述的内容,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环境相关。但是在国内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其实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全英语授课的情况较少,多是用汉语连接教学环节,而且在生活中学生也没有机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特定文化环境中的语言表达在应用的逻辑方式、文化背景以及引用的寓言故事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尤其是高中课本的教学,学生学习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文化背景較深,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文章的背景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

(三)语言转换难度大

英语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掌握英语文化环境中的表达习惯,而不仅是掌握一定的单词、句型和语法。例如,在语言表达中,汉语习惯使用短句、主动的语法形式进行表达。而英语为了提升文章整体的难度,习惯使用长句、被动的表达句式。学生需要将其转换为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在具体转换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学习单词、特定的句式和语法之外,还需要学会断句和语法分析,才能准确地分析句子的意思,掌握文章的思想内涵。高中生虽然经过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但是在长难句的学习方面还是存在语言转换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三、跨文化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一)基于教材内容,介绍文化背景

在中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深度剖析文章的文化背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整体文化体系的认识。在剖析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展开,以加深学生对文章背景的认识。具体而言,在分析广义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等角度展开分析,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文章。从狭义的角度论述文化背景时,教师应该以文章中的具体事物或物品为引导,利用与文章相关的语法结构或语言知识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以促进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课程教学中,分析文章的背景是必要的。该单元的课程是一篇介绍英国历史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叙述英国国家名字的来源和国家的发展。因而在展开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英国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便学生对英国的整体历史发展有一个初步印象。在具体的历史发展介绍中,教师可以先用汉语进行表达,在一些文章中涉及的关键词语,需要用英语进行标注,以便学生在后期的文章学习中能够较快地把握和理解。然后教师再对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进行解析,将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句型、语法等进行标注,在讲解完成之后,进行重点教学,以便学生能够在文章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准确地使用。

(二)分析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任何语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置身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英语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建设必要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英语学科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需要对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以便创设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跨文化教学内容,如外国的风俗习惯、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等。同时,教师应注重文化差异的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共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文化知识竞赛、模拟商务谈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跨文化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获取大量的教学视频和图片资源,这些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教学需要的各种视频和图片信息,以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师寻找教学资源的渠道更加便捷和丰富。教师只需要在网络中输入需要检索的内容,就可以获得大量与教学相关的信息。但是,教师在选择教学信息时,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甄别能力,以确保所选用信息的质量。同时,教师也应避免过度依赖网络教学资源,需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需要注意跨文化教育的应用,关注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化问题。

最后,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室板报中添加一些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内容,以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英国国家的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板报,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对表现最佳的小组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

例如,教师在“Music”的单元课程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增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音乐一般都具有较大的感染力,可以发挥调动学生情绪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音乐,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为英语课程的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单元课程正式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视频,然后将学生引入课程教学的主题。在音乐选择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乐队Twins演唱的If You Are Happy的英文版本。随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在外国比较流行的乐队图片,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穿插介绍这些乐队演唱音乐的类型、风格和特色等,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相关知识的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短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教师能力,加强文化渗透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需要将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教学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拓宽其文化视野。然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衔接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定期的培训,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训还能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在组织英语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培训的过程中,教研组织的组长应该明确培训的主题,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培训更具有针对性。例如,针对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培训的组织者应着重加强对这方面的培训。此外,培训内容要具有实用性,既要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也要包括实践操作技能,还要包括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防止出现培训脱离教学实际的问题。

其次,提升教师跨文化知识的储备。有关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教师存在跨文化教育储备知识掌握不全面和知识框架构建不完善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展开之前,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工作,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顺畅地展开教学工作。例如,在“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单元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西方常见的节日的寓意、相关活动和举办的时间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将其作为基础科学地融入教学,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西方国家,同一个节日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寓意和活动内容的差异,教师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加以重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教学工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最后,重视教学内容与文化的结合,强化课堂的文化渗透性。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寻找教材中外国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借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实现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例如,在“Diverse Cultures”的单元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掌握该文章写作的目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旧金山的中国城及其特色饮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的特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外国文化元素,并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魅力,并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还可以学会如何使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

总结而言,教师应该强化课堂中的文化渗透,通过挖掘教材中外国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增进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瑰宝,对现代文明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优秀的文化才值得学习。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单词、句型和语法,因为这些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工具。特别是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学校对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光明. 片段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设计策略与实践途径[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1):42-47.

[2]朱婷. 浅析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J]. 英语教师,2020(21):151-152.

[3]鲁霞. 基于“一带一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究:以旅游服务专业为例[J]. 亞太教育,2022(13):82-84.

[4]张丽萍. 以跨文化为导向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设计[J]. 家长:下半月,2018(01):33-34.

[5]王丁丁.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10“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7):34-38.

[6]李宝荣,国红延. 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Conservation为例[J]. 英语学习,2022(05):52-57.

[7]匡洁.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手段进行德育[J]. 考试周刊,2020(76):100-101.

(责任编辑:石子静)

猜你喜欢
跨文化教育中学英语教学设计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渗透跨文化教育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反思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