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5-10 15:22邱陈林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职校学生非遗文化剪纸

邱陈林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技艺的丰富内涵。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机构,承担着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文章以剪纸为例,将探讨职校学生在传承非遗文化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职校学生;非遗文化;剪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崛起,职业学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独特的非遗文化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工艺人才的关键平台,其在传承剪纸非遗文化方面的任务愈加紧迫。因此,深入研究职校学生在剪纸非遗文化传承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对推动剪纸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学校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职业学校在非遗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职校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手工艺技能培训,为他们深入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奠定了基础,这种培训通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非遗技艺的精髓,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传统手工艺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

其次,职校具有组织学生参与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的优势。学校可以借助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非遗文化节、手工艺比赛、展览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非遺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职业学校还可以与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搭建起学生与传承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学校可通过邀请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校外实训等方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的心路历程。与传承人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技艺要求,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指导,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促进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注入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活力。

二、职校学生传承非遗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剪纸历史和技艺的认知不足

在职校中,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对剪纸技艺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掌握剪纸技艺的精髓,也难以将剪纸技艺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剪纸技艺的掌握,也限制了剪纸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应用。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剪纸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难以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剪纸技艺。因此,加强学生对剪纸历史和技艺的认知,是促进剪纸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前提。

(二)缺乏对非遗文化背后价值的认识

除了对剪纸技艺本身认知不足外,学生往往也忽略了非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非遗文化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价值的传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非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价值等方面的了解,这种认知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他们无法领悟到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也无法在实践中探索和发挥非遗文化的价值。因此,加强学生对非遗文化背后价值的认识,是促进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三)缺乏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培养

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可能更注重现代化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教学,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培养,学生难以掌握剪纸等非遗技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认为传统手工艺技能与现代社会脱节,缺乏实际应用的价值,这种观念会影响学生学习传统手工艺技能的积极性和动力。因此,加强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培养,是促进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四)缺乏实践与交流机会

在职校中,学生往往缺乏实践机会,只能在教室内进行模拟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剪纸等非遗技艺。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相对有限,难以形成集体学习和进步的氛围。由于缺乏实践与交流机会,学生难以真正体验和领悟剪纸等非遗文化的魅力,也难以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限制了剪纸等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缺乏实践与交流机会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无法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剪纸技艺。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有限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提供更多的实践与交流机会是促进剪纸等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措施。

三、职校学生传承剪纸非遗文化的策略

(一)梳理地方资源,形成资源库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学校需要系统整理当地的剪纸文化,形成资源库。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组织采访和调研,了解本地仍在活跃的剪纸传承人的从业经历、技艺源流、作品特色等信息,通过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剪纸艺术的背景和价值。同时,学校可以收集整理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实物,进行归类和编号,并提取关键要素编制解说词,作为展示材料。除了对传承人的采访和调研,学校还可以从当地图书馆、文史馆等机构获取相关资料,如剪纸的发展历史、流派分类等,这些资料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整合入库,以便学生查询和学习。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学校需要考虑到文献、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信息的融合应用,这样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数字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材料。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讲解展示、技艺交流等活动,将资源库的信息转化为传承教育的生动课程,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剪纸文化,掌握剪纸技艺。

(二)制订相关非遗手工校本课程

学校可以设立剪纸专业的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剪纸非遗文化培训,让学生全面学习这一传统技艺。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涵盖剪纸发展的历史渊源,如剪纸的起源和演变,各地流派的产生等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行业的整体认识,又要介绍不同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风格,通过比较,启发学生对技艺流派的感性体会,这门课还应提供剪纸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的独特意义解析,例如剪纸与春节习俗的融合等,引导学生发现剪纸艺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理论指导与技能实操的结合,既要让学生学习剪纸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工艺流程,又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剪纸作品,使其在反复实践中掌握技法并提高审美能力。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更全面地理解剪纸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价值,为未来的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

(三)举办非遗讲座、展览等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剪纸非遗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学校可以通过组织非遗讲座、展览等活动深入推动文化传承。首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开设非遗讲座,分享他们对剪纸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研究成果,这样的专业分享将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以及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其次,组织剪纸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传统剪纸的魅力,这种互动式的展示形式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领略剪纸的独特韵味,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剪纸非遗文化的多个层面,从而更好地投入传承工作中,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际的学习机会,还激发了他们对剪纸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为传承工作培养出更具热情和深度认知的学生队伍。

(四)吸引非遗传承人参与培训

学校可以直接邀请剪纸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系列技艺培训,通过面对面的指导方式传授学生剪纸的核心技法和经验,使其真正掌握这门传统技艺。在培训课程中,传承人不仅要讲授剪纸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使用等基础知识,还要重点解析剪纸构图、用纸、剪裁、拼色等技巧的精髓,并准备大量案例供学生分析研习。此外,传承人还可以讲解自己从业历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解决思路,例如材料获取和保存、作品设计创新等方面,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教学方式上,学校要强调学生的亲身实操,组织他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反复动手制作剪纸作品,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技能,这种面对面指导的培训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剪纸制作技艺,更能从传承人的真情流露中感受到这一美好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增强其继承发扬的内生动力。

(五)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使剪纸非遗文化传承更加生动有趣,学校在教学中可以融入多媒体和数字互动等新技术手段。教师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模式,可以拟真地呈现剪纸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艺的演变脉络。为了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要注意:语言风格要轻松诙谐,视听元素要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讲解可以串联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虚拟仿真系统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功能选项,照顾到学生个体化差异,并设置及时反馈与互动问答模块,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传承人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进行交流,深入解释剪纸技法,解答创作问题,这样可以使文化传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实现更灵活有效的连接。数字手段的应用将使剪纸非遗文化传承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娱乐中获益。

(六)提升实践机会和经验积累

为使职业学校学生更好地掌握剪纸技能,需要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便积累创作经验。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剪纸工作室,配备完整的工具材料,如剪刀、刀具、宣纸、画笔、颜料等,并定期组织购买。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样板与图案供学生参考借鉴,例如剪纸名家的作品图片、中国剪纸发展历程图表等。在师资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具备丰富剪纸制作经验的教师进行系统指导,这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给出专业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技艺水平。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创造多样的实践机会,比如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实地观摩剪纸艺术作品,让他们感受其独特魅力。还可以邀請地方民间艺人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听取第一手资料深入理解剪纸文化,拓宽知识面,这些丰富多样的实践与交流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受益匪浅,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提高创作兴趣与文化自信,为将来承担传承重任打下坚实基础。

(七)创建非遗文化传承评价体系

为科学评估学生在剪纸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学校有必要建立系统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其中要包含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全面检查。在理论考核方面,要设计不同类型的试题,对剪纸发展历史、流派类别、工艺方法、文化意蕴等层面的知识进行检测,还可以组织专题报告、文献综述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在实践技能评价中,则要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汇报,当场操作完成作品并现场答辩,检验其在用材、构图、剪裁、拼色等方面的技艺水平;此外,学生作品的数量、创新性、完成度等也是重要考量因素,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评价机制,可以使学校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师提供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考核反馈明确自己的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训练。

职业学校学生在传承剪纸等非遗文化时面临着认知不足、技能缺乏、交流机会匮乏等问题,需要学校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通过梳理资源、制订校本课程、举办活动等一系列策略,提升学生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参与度和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曹晓丹.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6):101-103.

[2]田猛. “非遗热”现象下非遗的保护与发展[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0(06):81-82.

[3]杨津. 中职学校中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8.

(责任编辑:孙晓林)

猜你喜欢
职校学生非遗文化剪纸
剪纸
浅谈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职校学生语文个性化自主学习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议职业学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消费教育初探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
剪纸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