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章难于造篇 易字艰于代句

2024-05-10 07:01焦文林王旭东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交错带观点材料

焦文林 王旭东

刘勰曾言:“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可见段落在文章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优秀的作品也离不开经典段落的支撑。

文章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段、主体段和结尾段等部分。

本文将结合高中学生在作文构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段落构建水平。

一、开头段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问题1.材料使用问题

例题: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Ⅰ提到自然带的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题)

(1)照搬材料,芜杂不精

何谓交错带?交错带就是自然带边缘交错地带,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这样看来,生活里谁也离不开“交错带”,谁都要与“交错带”打交道,今天我也来说说“交错带”。

《“交错带”里的你我他》

这段开头的画线部分,照搬试题材料,没有进行任何“加工”。引述材料之后,既沒有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观点。

(2)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交错带就是自然带边缘交错地带,由此我想到了许多,想到变化、矛盾,想到了奋斗拼搏,更想到青春——什么是青春?青春是一首美丽的诗,青春是一曲动听的歌,青春是一幅醉人的画,让我们真诚地拥抱青春,让青春之花在人生的每一个季节绽放。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高扬青春的旗帜,共同打造绚丽多彩的明天!

《高扬旗帜,青春无悔!》

这段开头的画线部分,将话题“交错带”偷换成了“青春”,语言华丽、热情洋溢,然而开篇便脱离了“交错带”的相关材料,因此,文章被判为“不符合题意”。

优化对策:概括材料,引述开头

上述两段开头方式,一段“照搬材料”,另一段“脱离材料”。解决这两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是着眼于“加工材料”。

(1)概括材料内容。一是总体把握材料,概括材料主旨;二是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概括材料内容。

(2)引述材料关键词句。需要注意:“叙述+议论”类材料,议论部分可能是关键句;对话型材料,对话人针对话题所表达的观点,可能是材料关键句;寓言型材料,揭示寓意的语句,可能是材料关键句;人物型材料,表现人物品质、个性的语句,可能是材料关键句;事件型材料,描述事件性质的语句,可能是材料的关键句。此外,关键词句的把握,还需综合考虑材料各部分间的关系、命题强调的重点等,结合命题意图,方能把握材料的关键词句。

上文展示的九省联考作文材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Ⅰ提到自然带的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是第一层,其目的是从现代文阅读材料里引出“交错带”这一概念及其特性(敏感、最先改变、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是第二层,其目的是揭示“交错带”的比喻意义,提示考生作文可以写作的范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找出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句——“交错带”“敏感、最先改变、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可供选择)”,考生作文的开头,最好体现这三个关键词句。此外,还应该认识到试题所蕴含的思辨性——“交错带”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变化性”,它的“变化”还会“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这“变化”里存在着“点”与“面”的内在联系以及“现实”与“未来”的深刻关联等。

例:时光流至新时代,新旧思潮交流碰撞,战争与和平并存,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浪潮浩浩汤汤……在这敏感、波动的“交错带”上,在这东方千年古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刻,把握利用“交错带”的关键作用,仍是进步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洞悉“交错带”,走向星辰大海》

这段开头有三大特色:一是紧扣试题材料“交错带”“敏感”“波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关键词展开议论;二是着眼现实写作,聚焦新时代,阐述“交错带”;三是观点明确,开头收束处,明确提出“把握利用‘交错带的关键作用,仍是进步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问题2.语言表达问题

例题: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含混其词,观点不明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自古有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然而,事移境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人坚守传统,认为亲友之间,赠送礼物为好;有人另辟蹊径,认为直接给红包为好——各有说辞,莫衷一是。

《坚守传统,还是另辟蹊径》

这段开头的画线部分,应该明确提出观点,为全文设纲。然而,考生在摆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之后, 却用“各有说辞,莫衷一是”作为结论,让人摸不着头脑。

(2)语言平淡,底蕴不足。

亲友之间送礼物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古到今许多人都会给亲友送点礼物,也会接受亲友的礼物。每逢春节、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在互相送礼物,用送钱代替送礼物的情况也有,但是,送点礼物更显得亲近吧。

《送点礼物,更显得亲近》

这段开头既引述了材料,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语言平淡,缺乏书面色彩,更无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四字短语、名言警句等,显得议论乏力,底蕴不足。

优化对策:明确观点,丰富底蕴

(1)观点明确。开头段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般包含“简析材料”“提出观点”等内容。对于单一材料,应在对材料进行简析后,直接提出观点;而多元材料,则需根据材料之间的关系,融入思辨提出觀点。就上文的作文材料而言,虽然讨论了互赠“礼物”还是直接送“钱”的不同观点,但作文的核心并非要求考生回答哪种方式更优,而是希望考生思考哪种方式更能体现情感价值,更能增进友情,这样才能展现考生的深层次认知与思辨能力。

(2)丰富底蕴。高分议论文,语言具有准确、严密、厚重的特点。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达到“准确、严密、厚重”呢?一是避免平淡的口语词,如材料里的“互赠”就是表意准确的书面词语,《坚守传统,还是另辟蹊径》一文的开头,转述材料时,将其改为“送”就是显得口语化,表意也不够准确、严密。二是引入四字短语,化入名言警句、古典诗词等,既丰富语意,也增强论辩力。

例:“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自古以来,赠送礼物都是表达情意的一种方式,正如欧阳修所述:“鹅毛赠千里, 所重以其人。”以礼待人,是华夏儿女表达内心情意的最佳方式。巍巍华夏,礼仪之邦,“礼”之一字,即情之表达。

《以礼待人,以情动心》

这段开头具有三个特色:一是引述材料抓住关键,简明扼要,扣住“赠送礼物”行文;二是观点明确,“赠送礼物都是表达情意的一种方式”“‘礼之一字,即情之表达”,进一步强化观点;三是引入《诗经》及欧阳修名句,彰显文化积淀,使开头厚重有力。

二、主体段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问题1.材料匮乏,内容单薄

误例展示

讲中国故事,助力华夏发展。2024年2月9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飞船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向全国人民拜年,让无数国人感动不已。同时,中国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涌现的无数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科技人员共同讲述着一个中国故事——大国工匠朝着星辰大海出发的航天之旅!吾辈青年应当像千千万万科研人员一样,为书写中国故事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文段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观点与“神舟十七号飞船”材料之间,缺乏应的衔接句;二是这则材料,叙述的落点归为“让无数国人感动不已”,以下没有进行分析,因此,基本没有发挥论证观点的作用。

优化对策:充实材料,丰富内容

充实材料有两个途径:一是用概述的方式引入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二是引入与段旨内涵相关的名言警句。

误例升格

讲中国故事,铸泱泱华夏。华夏科技人,用智慧谱写传奇。“雪龙2号”首航成功,将中国人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实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飞天梦想;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对接,彰显了中国航天的科技实力……他们共同讲述着一个中国故事——大国工匠朝着星辰大海出发的航天之旅!吾辈青年应当像千千万万科研人员一样,为书写中国故事的伟大事业奉献青春。让我们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从此乘理想之马,挥鞭启程,讲中国故事,铸泱泱华夏!

升格段添加“华夏科技人,用智慧谱写传奇”这个阐释型过渡句,将“故事”范围聚焦于“科技”;增添“‘雪龙2号首航成功”“嫦娥五号成功落月”两则材料,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论证力度。强调了时代青年讲述中国故事的责任,使行文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问题2.段旨不明,结构残缺

误例展示

读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感受孙少安、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里选择做不平凡的事业的精神;读杜甫的诗,感受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胸襟。

南唐后主李煜本来安居诗词那宁静的一隅,却因突如其来的帝位的干扰,最终被宋太宗一杯毒酒赐死,只留下一曲哀婉凄绝的虞美人,唱着春花秋月,雕栏玉砌的梦呓,凭吊命丧他乡的词客冤魂。知识的沉淀,人格的养成都需要静心沉淀,当我们心绪浮躁,不想关注别人,不想帮助朋友提升时,那就请读一读孔子的《论语》,体悟孔子的和蔼可亲、春风化雨的育人情怀。

(《静中成长,锤炼提升》)

文段主要问题有二:一是段旨不明。开头句,讲阅读的感受(意义);第二句,讲不能静守的危害;第三句讲静中阅读的意义——三句没有统一的话题,此段到底在强调什么?语焉不详。二是结构残缺,全段没有观点句,也没有结论句。

优化对策:五句成段,结构严谨

高中学生必须掌握主体段最基本构段方法——“五句成段”,按先后顺序呈现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实事材料,或理论材料)、分析句、结论句。这样,段落自然就会呈现观点明确、结构严谨的特点。

误例升格

静中成长,锤炼提升。安静会给人营造一个善于学习、努力提升的环境,让人在静中读书成长,拓宽思维,拓展思路。静是一种修炼,正如诸葛亮所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寻一方安静的空间,读孔子的《论语》,体悟孔子的和蔼可亲、春风化雨的育人情怀;寻一方安静的空间,读杜甫的诗,感受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寻一方安静的空间,读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学习孙少安、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里选择做不平凡的事业的精神……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在安静的阅读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境界,净化灵魂,涵养精神,悄然成长。

升格段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第一句,明确提出全段观点,即“静中成长,锤炼提升”。第二句,阐释“静”的意义——读书成长,拓宽思维,拓展思路。第三句包括了功能句的材料句、分析句。第四句(结论句)概述段意,针对青年朋友,发出号召。

问题3.分析不透,认知肤浅

误例展示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内容丰富。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如果得到合理充分的发掘,就能让传统文化复活在当今生活的各个领域,让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有趣味。2023年,从充满中式美学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从西安大唐不夜城火爆的夜游经济,到舞剧《红楼梦》全国巡演一票难求。这些现象反映了人们在当代社会的繁华喧嚣中,开始追求古朴的表现。

本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问题, 观点、阐释句对发掘传统文化的意义的认识,仅停留在“让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有趣味”的生活层面,没有得到升华;二是对材料的分析,着眼于社会心态,却忽视了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以及其在社会和经济层面所创造的价值。

优化对策:提升认识,深入分析

提升认识,深入分析。可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所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提升对新时代重大课题的理解深度与广度。在分析具体案例时,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出发,选择适当的角度来分析。分析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学会意义分析、原因分析、危害分析、辩证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追求论述的深刻性。

误例升格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梳理提炼其中的思想精华,结合当代实际情况激活其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2023年,从充满中式美学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从西安大唐不夜城火爆的夜游经济,到舞剧《红楼梦》全国巡演一票难求,传统文化热潮持续升温。传统文化展现出惊人的时代魅力,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深厚饱满。深挖中华文化基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与智慧,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以中华文脉的深厚养分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升格文在两个方面得到优化:一认识得到提升,认识到梳理提炼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激活时代价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材料的分析得到深化,能从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分析创新传统文化的意义。

三、结尾段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问题1.结尾开头,照应不周严

误例展示

开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化时代里,有的人因技术的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在享受技术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却成为时间的仆人。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世界格局波詭云谲,需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吾辈青年,理应让自己以技术发展为舵,赋予时间以生命。

结尾:“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类助力科技高速发展,科技助力人类主宰时间,人机互助,共同营造美好社会。吾辈青年应当牢记使命,更应明“有所为,有所不为”,拼搏进取,让青春在新时代闪耀光芒!

《以技术发展为舵,赋予时间以生命》

开头抓住“技术、人、时间”三个关键词行文,具有明确的观点——吾辈青年,理应让自己以技术发展为舵,赋予时间以生命。然而,结尾却丢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时间”,观点也被改为“吾辈青年应当牢记使命,更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拼搏进取,让青春在新时代闪耀光芒”。

优化对策:首尾照应,强化观点

首尾照应式,指开头提出的观点,经主体部分宕开分析论证之后,结尾处呼应开头,强调观点,自然地结束全文。这种结尾,前呼后应,首尾圆合,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严密周全,文章显得气韵流畅。

误例升格

结尾: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吾辈青年,当借助技术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技术的海洋中始终保持清醒,让技术赋时间以生命,让自己成为生命的主宰。正如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所言:“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升格后的结尾,与开头一样紧扣“技术、人、实践”三个关键词,强化“让技术赋时间以生命,让自己成为生命的主宰”,造成首尾呼应之势,引述《麦克白》里的名句,强调时间对生命的价值,使文意得到了拓展。

问题2.语言无力,缺乏文采

误例展示

生活里需要人性之爱,它对于生活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人性之爱,可以让没有理想的人产生远大的理想,并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行;当人们苦闷的时候,如果遇见人性之爱,也会看到光明;心灵沙化的今天,人性之爱还可以浇灌心田。

《人性之爱,如花绽放》

这则结尾有两点不足:一是句式不够整齐,几个句子都是议论“人性之爱”的,如果将其调整为主语,将更有利于段旨的集中。二是语言缺乏文采,若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润色,将显著提高其表达力和感染力。

优化对策:巧用修辞,增添文采

对于缺乏文采的文段,可以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例如,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够有效增强文字的形象感和生动性;对偶和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则有助于提升文本的语势和节奏感。此外,引用和化用等手法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则能够强化文本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作者的观点。

误例升格

人性之爱是前进的帆船,劈开层层波浪,引领人们渡往理想的蓬莱岛;人性之爱就是引路灯,驱走无尽黑暗,指引人们走向梦幻的国度;人性之爱就是沙漠中的那股清泉,缓缓流过心田,滋润黄沙漫漫中行路人干涸的心灵。泰戈尔如是说:“人性之爱,如花绽放!”

升格段引入“帆船”“路灯”“清泉”三个喻体,形象地阐述“人性之爱”对于生命的意义,辅以排比句式,使形象与气势兼备、文采与动感相融,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猜你喜欢
交错带观点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观点
水陆交错带生态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进展
最美材料人
材料
1987-2010年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业内观点
绿洲-荒漠交错带沙漠扩散研究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