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石豆兰属(兰科)植物新记录

2024-06-05 08:36李孟凯邓建平庞深深陈学达王伟邢震
热带作物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唇瓣披针萼片

李孟凯 邓建平 庞深深 陈学达 王伟 罗 艳 邢震

关键词:石豆兰属;兰科;新记录;地理分布

石豆兰属(Bulbophyllun Thouars)植物隶属兰科(Orchidaceae),是兰科植物家族种类最繁多的属,同样也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全球记录的该属植物大约有2200 种[1],我国记录约有150 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诸省区(北至河南省,南至海南省)[2-4]。西藏石豆兰属植物丰富,《西藏植物志》中记录11 种[5]。近年来,随着考察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种如雅鲁藏布石豆兰、反瓣卷瓣兰、格当石豆兰[6-8]等和新记录种如细柄石豆兰、若氏卷瓣兰、金氏石豆兰[9-11]等在该地区被发现。截至2022 年6 月,西藏的石豆兰属植物种类增加至39 种,以上发现说明该地区兰科植物本底资源调查较为滞后,亟待更加深入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摸清西藏东南部兰科植物分布情况,笔者于2019—2022 年多次赴林芝市墨脱县考察,在此期间采集到5 种正在花期的石豆兰属植物,经与模式标本比对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这5 种石豆兰属植物分别为戟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depressum King & Pantling)、圆叶石豆兰(B. drymoglossum Maxim.)、凌氏石豆兰(B. lingii M. Z. Huang, G. S. Yang & J. M. Yin)、勐仑石豆兰(B. menglunense Z. H. Tsi & Y. Z. Ma)、少花石豆兰(B. secundum Hook. f),以上均为西藏新记录种。本研究提供5 种石豆兰属植物的简要形态特征描述、详细物种分布地以及形态特征图版等信息,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和西藏农牧学院标本馆。

1 戟唇石豆兰(图1A~图1B)

Bulbophyllum depressum King & Pantling J.Asiat. Soc. Bengal, Pt. 2, Nat. Hist. 66: 585. 1897.

主要特征:假鳞茎小,伏卧在根状茎上,顶生1 枚叶。花葶短,顶生1 朵花;花很小,直立,花被片除基部和先端浅绿色外,其余为紫色;萼片披针形,先端急渐尖;花瓣椭圆形,先端急尖;唇瓣的整体轮廓为戟形,3 裂;蕊柱齿不明显。

花期:6—11 月。

分布:我国西藏(新记录)、广东、海南;国外分布于泰国。

凭证标本: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乡;生于海拔1370 m 的常绿阔叶林树干上。2019 年10 月,李孟凯,王伟,2019211(TAAAHUC!)。

讨论:本种花外观与勐仑石豆兰近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花葶极短,唇瓣3 裂,戟形;而后者花葶长于假鳞茎,唇瓣不裂,狭披针形。

2 圆叶石豆兰(图1C~图1D)

Bulbophyllum drymoglossum Maxim. Bot. Mag.Tokyo. 1: 14. 1884; 中國高等植物图鉴, 5: 728.

主要特征:无假鳞茎。叶肉质状肥厚,近椭圆形或圆形。花葶从叶柄基部发出,直立,顶生1 朵花;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紫褐色脉纹;中萼片近似于侧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长圆形;唇瓣紫褐色,卵状椭圆形,具2 条纵脊;蕊柱粗短,蕊柱足;蕊柱齿三角形。

花期:5 月。

分布:我国西藏(新记录)、台湾、广东、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和朝鲜半岛。

凭证标本: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乡;海拔1500 m 的常绿阔叶林树干上。2021 年5 月,李孟凯,2021233(TAAAHUC!)。

讨论:圆叶石豆兰为石豆兰属中较为奇特的种,植株无假鳞茎,只有一枚厚革质的叶片。通过标本鉴定、文献查阅以及地缘关系远近来判断,此次采集的种类更接近锡金等地分布的B. hymenanthumHook.f.,但其与圆叶石豆兰的差异太细微,故暂将本种放到中国已知种圆叶石豆兰,在今后鉴定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分子证据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3 凌氏石豆兰(图1E~图1F)

Bulbphyllum lingii M. Z. Huang, G. S. Yang &J. M. Yin Phytotaxa. 452(2): 185-188.主要特征:假鳞茎彼此相连,近球形,扁平。

叶卵形至椭圆形,革质。花序从假鳞茎的基部生出,具1 朵花。花具淡黄色的萼片和花瓣,脉深黄至橙色。唇瓣深红色。萼片椭圆形,边缘近全缘,先端渐尖。花瓣长圆形,先端钝;唇瓣弯曲,圆柱形,先端圆形。

花期:5—7 月。

分布:西藏(新记录)、海南。

凭证标本: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乡;海拔1723 m 的常绿阔叶林树干上。2019 年7 月,罗艳等,LY1237(HITBC!)。

讨论:凌氏石豆兰为HUANG 等[12]于2020 年在海南发现的新种, 该种与五脉石豆兰( B.pentaneurum Seidenf.)近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假鳞茎近球形,唇瓣圆柱状,极易与后者区分开。

4 勐仑石豆兰(图1G~图1I)

Bulbophyllum menglunense Z. H. Tsi & Y. Z.Ma, Acta, Bot. Yunnan. 7(1): 83, fig. 1(1/2). 1985;Z. H. Tsi et S. C. Chen in Acta Phytotax. Sin. 33(3):289. 1995.

主要特征:植物矮小。假鳞茎卵形,基部伏卧于根状茎,顶生1 枚叶。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顶生1 朵花。花很小,黄绿色;萼片卵形,先端渐尖;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花瓣椭圆形,先端急尖;唇瓣中部以下两侧边缘被腺毛;蕊柱齿短钝。

花期:3—5 月。

分布:西藏(新记录)、云南。

凭证标本: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乡;海拔750 m 的雅鲁藏布江边岩石上。2022 年5 月,李孟凯,2022075(TAAAHUC!)。

讨论:采集于西藏的种与云南报道的有不同之处,例如,云南分布的种类花为紫红色,但西藏分布的花为黄绿色,此外,植株及其余特征都非常近似,因此还是将其归至勐仑石豆兰。勐仑石豆兰近似于戟唇石豆兰,但本种花葶长于假鳞茎,唇瓣狭状披针形。

5 少花石豆兰(图1J)

Bulbophyllum secundum Hook. f., Fl. Brit. India.5: 764.1890. Bulbophyllum subparviflorum Z.H. Tsi et S. C. Chen, Acta Phytotax. Sin. 32(6): 555,fig. 7-12. 1994.

主要特征:假鳞茎卵形,顶生1 枚叶。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抽出;总状花序具多数小花;花黄绿色带粉色;中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睫毛;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花瓣匙形,先端圆形,中部以上边缘密生长绵毛;唇瓣披针形,上面具3 条密生短毛的脊。

花期:5—6 月。

分布:我国西藏(新记录)、云南;国外分布于印度、越南等。

凭证标本: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乡;海拔1100 m 的常绿阔叶林树干上。2021 年5 月,李孟凯,2021250(TAAAHUC!)。

讨论:在进行该种的文献和标本考证时,发现一些作者将黑瓣石豆兰B. nigripetalum Rolfe 鉴定为该种,在《云南野生兰花》[13]和《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原色图鉴》[14]中,均把黑瓣石豆兰定为B. secundum,但二者无论从植株形态还是花形态来看均相差甚远。该种植株与小花石豆兰(B.parviflorum Par. et Rchb. f.)近似,区别在于前者花的中萼片边缘具睫毛,侧萼片边缘全缘,唇瓣披针形。

猜你喜欢
唇瓣披针萼片
挑山竹的技巧
初雪
优雅的美洲兜兰
伪装成动物的兰花
系1. 征镒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a
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
菩萨蛮·题沙雅红柳
封面照片说明
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
国兰奇花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