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

  • 邓子恢对中原解放区财经工作的探索述评
    原局工作期间的邓子恢对中原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建立财经机构、培养财经干部、整顿税收秩序等,这些探索不仅为中原解放区的财经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解放区支援前线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撑。关键词:邓子恢;财经工作;中原解放区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41近5年来,学界对邓子恢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于他在土地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作上,对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2024-01-27

  • 邓子恢与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日伪军的战斗。邓子恢是新四军江北部队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开创和新四军江北部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扎实开展群众工作1939年5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皖中东汤池成立,张云逸任指挥,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在张云逸、邓子恢的领导下,江北指挥部很快成为新四军在江北各部队的指挥中枢,并将新四军第四支队扩编为第四、五支队。6月至8月,分别开辟了皖东津浦路西、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邓子恢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后,把群

    党史纵览 2023年6期2023-07-20

  • 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深意探究
    村工作的专家,邓子恢强调必须从小农经济的实际出发引领农业合作化运动,确保广大农民能够从互助合作中获得切实收益,从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邓子恢这一稳步前进的工作思路,不仅符合中共先前确定的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设想,而且也与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所提“上下两篇文章”的精神要义相一致,成为1953年邓子恢就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之后指导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方针。作为新中国的把舵者,毛泽东基于中国需要尽快实现工业化这一战略考量,对农业合作

    红广角 2022年2期2022-05-22

  • 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深意探究
    中国的缔造者。邓子恢是农业合作化政策的实施者,一直以擅长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而闻名于党内。1953年初,邓子恢就任新成立的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主持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不啻为毛泽东的一次“伯乐相马”。然而,毛泽东与邓子恢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之初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乃至碰撞。1953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是其对农业合作化运动态度转变的标志性文献①据笔者所见,学术界目前对于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这篇文献的研究并不多,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2年2期2022-02-27

  • 逆境中的探索:邓子恢晚年“三农”思考述要逆境中的探索:邓子恢晚年“三农”思考述要*
    遭受批判之后,邓子恢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作了深刻检讨(1962年9月24日—27日),并不得不离开奋斗了十年之久的中央农村工作部,也更是离开了热爱的“农口”一线而于1963年初转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时年已满66周岁。不论就年龄来说还是位置而言,从1963年初直至1972年底去世,邓子恢真正步入人生中的晚年。虽还身处高位,但邓子恢已逐渐远离权力中枢。然而,逆境中的他仍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念念不忘,“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继续寻求巩固农业集体经济的道路”[1]——这就

    龙岩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2-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邓子恢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思考
    李学桃邓子恢作为“党内有名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1)毛泽东、刘少奇评价邓子恢语,参见李家祥:《邓子恢经济思想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2)杨尚昆:《〈邓子恢文集〉、〈邓子恢传〉、〈回忆邓子恢〉序》,《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5期。他早年留学海外,“专攻数、理、化”。(3)《邓子恢传》编辑委员会:《邓子恢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回国后“改学从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26

  • 一心为农民谋利的邓子恢
    孟俭红邓子恢是我党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在农村工作方面有过巨大贡献。邓子恢一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心为农民谋利,成为我党著名的“农民问题专家”。央视近年播出了电视剧《邓子恢》,剧中主题歌唱到:“放不下农民的衣食,忘不了父老的情谊。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我人生全部意义。”这几句歌词,既是邓子恢不忘农民本色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革命生涯的最高褒奖。提出“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田原则1928年3月,邓子恢等人领导后田农民进行武装暴动,开创了土地革命的先声。随后,

    群众 2021年12期2021-07-13

  • 共产党“大官”也坐人力车
    原局第三书记的邓子恢,收到来自开封干部的汇报:“我们进城后,老百姓对共产党不了解,不敢再坐人力车;我们的干部怕犯错误更不敢坐。这样一来,就有大批车夫失业。”汇报还提到,人力车业工会派代表到市政府上访,要求发放救济金。市民们也因出行不便大为不满。暗藏的敌对势力还乘机大肆散布各种谣言,制造混乱。邓子恢听后沉思了一会儿,回复道:“人力车是一种交通工具,禁止坐人力车就等于端走了车夫的饭碗。我们不仅可以坐,而且还要带头坐。过几天我去开封,也要专门坐一坐!”几天后,邓

    时代邮刊 2021年5期2021-03-27

  • 共产党“大官”也坐人力车
    原局第三书记的邓子恢,收到来自开封干部的汇报:“我们进城后,老百姓对共产党不了解,不敢再坐人力车;我们的干部怕犯错误更不敢坐。这样一来,就有大批车夫失业。”汇报还提到,人力车业工会派代表到市政府上访,要求发放救济金。市民们也因出行不便大为不满。暗藏的敌对势力还乘机大肆散布各种谣言,制造混乱。邓子恢听后沉思了一会儿,回复道:“人力车是一种交通工具,禁止坐人力车就等于端走了车夫的饭碗。我们不仅可以坐,而且还要带头坐。过几天我去开封,也要专门坐一坐!”几天后,邓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3期2021-03-24

  • 林伯渠与邓子恢换子之谜
    年代,林伯渠和邓子恢互换儿子的故事,在中南海一度传为美谈。长征开始,邓子恢、林伯渠两家妻离子散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时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的林伯渠奉命随红军主力行动,妻子范乐春因刚分娩不久,无法与林伯渠同行,受命留守苏区开展斗争。中央政府财政部副部长邓子恢和项英、陈毅、瞿秋白等人奉命留在当地,带领少数部队迷惑敌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撤退。之后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牵制敌人。此时,邓子恢的妻子黄秀香在中央财政部担任会计。当时她刚刚分娩三天,虽然身体极度虚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0年12期2020-12-28

  • 邓子恢:闽西苏区的主要创建者
    甫1928年,邓子恢同志参与领导了龙岩县后田暴动和永定县溪南区的土地分配斗争,开始了领导土地革命,创造红色区域。在这漫长而艰难曲折的斗争中,邓子恢作为闽西党组织和红军部队的主要领导人,在领导闽西革命斗争中,与毛泽东同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迎接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入闽1929年2月,邓子恢和郭滴人等一起,在龙岩县中甲的一个山村里召开了龙岩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根据党的六大决议,确定了“争取群众,准备武装暴动,推翻陈国辉反动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方

    中华魂 2020年11期2020-11-19

  • 邓子恢对中央苏区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事业的贡献
    【摘 要】邓子恢是中央苏区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基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充分認识,从其投身革命到创建苏维埃政权,始终致力于摧毁这一旧制度、开拓和建立苏维埃政权领导的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事业。他从创办粮食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到筹建闽西工农银行直至担任苏维埃共和国财政部长、国民经济部长,执掌中央苏区财政金融,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论思考和经营管理制度,开创了新民主主义合作经济的最初模式,奠定了新民主主义财政金融制度的

    红广角 2020年4期2020-11-02

  • 解放战争期间在三大战略区都任过副职的邓子恢
    陈毅(前左)、邓子恢(中)在宿北大捷后合影。在开国元勋中,有这样一位老资格领导,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创造在三个大战略区中都任过副职的纪录。新中国成立后,他与高岗、邓小平、饶漱石、习仲勋等几大行政区领导奉调进入中央,被称“五马进京”。这个人在党内德高望重,连毛主席都亲切地称呼他“邓老”。他就是邓子恢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抓根据地建设是一把好手,抓后勤保障是一把好手,抓财经工作是一把好手,抓农村工作是一把好手。他是全党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8期2020-09-22

  • 邓子恢1953年有关合作社问题的思考及其启示
    农村工作专家,邓子恢一直以其在“三农”领域内的真知灼见而被后人所称道,而主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以下简称“农工部”)的十年(1953—1962)不仅最能展现他的深邃思考及大无畏探索精神,而且也是与毛泽东在中国农村发展道路问题上从共识到争执、交锋最为激烈碰撞的时期,双方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持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且在邓子恢开展工作之后的1953年年底即已公开化,邓子恢主张“坚持稳步地循序前进”[1],重点应放在互助组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5-08

  • 东坑1935:邓子恢脱险通道——关于1935年春邓子恢脱险经历的初步考证
    财政部副部长的邓子恢,随同瞿秋白、何叔衡等从江西瑞金向福建永定转移,途经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一带时被武平县钟绍奎一部及当地反动民团包围。何叔衡为了不拖累战友跳崖牺牲,瞿秋白被捕后被押至长汀就义,唯有邓子恢成功脱险。这是一个久远的历史之谜,当后人为闽西革命先驱邓子恢脱险感到庆幸之时,心中却不免好奇,想一探史实究竟。梅迳村与笔者出生地属同一乡镇,长期以来,笔者多次实地采访亲历者和知情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试图弄清1935 年春邓子恢脱险的真相。一、随行的保卫队员

    红土地 2020年3期2020-04-23

  • 邓子恢对中央苏区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事业的贡献*
    蒋伯英邓子恢是中央苏区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基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充分认识,从投身革命到创建苏维埃政权,始终致力于摧毁这一旧制度、开拓和建立苏维埃政权领导的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事业。关于邓子恢农村合作与经济思想的研究,学术界著述颇丰,但多聚焦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时期,①相关研究成果有《邓子恢传》编委会:《邓子恢传》《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许毅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赵效民: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年4期2020-03-15

  • “三个过程、两个阶段”:邓子恢主政中南初期的农村工作指针评析
    农村工作专家,邓子恢一生心系农民,尊重农民,其在“三农”领域内留下大量未刊论著,而这些不同时期文字背后的思考共同构成了他博大精深而又具有极强连续性、稳定性的“三农”思想,特别是在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十年间(1952—1962)就有关合作化运动、责任制等重大问题所作的“超前式”论述①更是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的直接理论源泉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在列举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间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所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3-03

  • 浅析邓子恢保障农民文化利益思想
    陈羽摘 要:邓子恢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一位卓越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他的关于保障农民文化利益的思想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被提上日程的今天,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保障农民文化利益思想角度出发,探索其深刻的历史及现实内涵,以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词:邓子恢 农民文化利益 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2019-03-20

  • 闽西苏区时期邓子恢山林思想探析
    务战争的需要,邓子恢对山林经济的发展给予极大关注。其主要通过明确山林所有权、分配对象及分配标准的阶级斗争手段,通过税收及发展合作社的经济手段,同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山林的法规政策手段来发展、保护山林经济。邓子恢山林思想推动了闽西山林经济的发展,为战争提供了资金和武器装备支持,其山林思想走在中央苏区前列。邓子恢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业专家,其农业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是注重山林经济的发展。目前研究邓子恢山林思想主要集中在建国后,刘登科从农业上山的原因、山林生产的特点

    苏区研究 2019年1期2019-02-14

  • 邓子恢的医药箱
    山城烽火。这是邓子恢的医药箱内藏着的红色“灵丹妙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86年前在漳浦使用的这只医药箱,如今陈列在漳浦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玻璃橱内。当年,邓子恢背着医药箱,一身乡村郎中的打扮,在漳浦西部的小山城、象牙庄及邻县的平和、南靖一带,走村窜户,秘密发动群众,创建农会,建立革命根据地。他的行李存放于象牙庄浦尾自然村住处吴氏住宅内。新中国成立后,住宅主人将保留有邓子恢用过的衣物箱和医药箱,作为革命文物送交中共漳浦县委党史研究室,留下实物见证。邓子

    红土地 2018年10期2018-12-18

  • 邓子恢:我是农民的知己
    部意义!”这是邓子恢一生都在践行的诺言。分田有方聚民心“邓子恢领导的溪南苏维埃区域的土地革命,为后来闽西的土地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龙岩邓子恢研究会会长林韶立说。1928年3月,邓子恢等人领导后田农民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开创了福建土地革命之先声。同年6月,永定农民暴動爆发。当时已经被调往上杭的邓子恢闻讯,立即赶往永定,了解到永定县委正带领农民武装队伍围城,便建议永定县委将围城的农民武装队伍撤往农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之后,邓子恢在永定溪南

    党史文苑 2018年10期2018-10-25

  • “共产党的大官也坐黄包车”
    中原局第三书记邓子恢,接到开封市新任市长杨少桥的汇报电话,说“:我们进城后,老百姓对共产党不了解,不敢再坐黄包车。但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黄包车,它轻便灵活,遍布城区各个角落,是城市底层市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而‘革命不坐车、坐车不革命成了一种社会新思想、新潮流,我们的干部怕犯错误更不敢坐,认为一人坐车、一人拉车太不平等,想取消这个行业,又拿不定主意,只好规定干部不准乘坐。这样一来,大批靠拉黄包车养家糊口的车夫就失了业,他们的家庭生活便成了大问题。人力车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4期2018-05-07

  • 邓子恢之子忆父亲
    张蕊邓子恢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也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邓淮生是邓子恢的三儿子,也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副会长。本文记述了邓淮生对父亲邓子恢革命生涯的回忆。中央苏区首任财政部长1917年,21岁的邓子恢通过考试,被福建省龙岩县录取公费派赴日本留学。从日本回国后,由于邓子恢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改变,作为家里长子的他,不得不考虑如何养家。深

    百姓生活 2018年2期2018-03-03

  • 邓子恢闽西文稿(1956-1971)》
    编印,内部资料邓子恢是闽西和中央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家乡闽西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革命活动,建国后曾四次回到闽西,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率领工作组展开农村政策的试点,总结农村工作经验。本书编者经长期收集,选择邓子恢在1956年以后三次回到闽西以及有关闽西的历史文稿,经过整理研究和校注,作为内部资料印行。该书反映了邓子恢在1956年后与闽西有关的行为活动与思想理论,亦展示出其在中共党史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史料。

    苏区研究 2018年3期2018-01-23

  • 邓子恢闽西文稿(1916-1956)》
    4万字,56元邓子恢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本书收录了邓子恢自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三八年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九五七年以前,与闽西相关的文章、讲话、报告、书信、日记、谈话记录等各种文稿。文稿大部分是编者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相关单位收集整理,亦有部分为经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成立的以陈丕显同志为主任的《邓子恢传》编委会收集保存,其中大部分为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充实丰富了党的理论宝库和

    苏区研究 2018年3期2018-01-23

  • 『共产党的大官也坐黄包车』
    中原局第三书记邓子恢,接到开封市新任市长杨少桥的汇报电话,说:“我们进城后,老百姓对共产党不了解,不敢再坐黄包车。但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黄包车,它轻便灵活,遍布城区各个角落,是城市底层市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而‘革命不坐车、坐车不革命’成了一种社会新思想、新潮流,我们的干部怕犯错误更不敢坐,认为一人坐车、一人拉车太不平等,想取消这个行业,又拿不定主意,只好规定干部不准乘坐。这样一来,大批靠拉黄包车养家糊口的车夫就失了业,他们的家庭生活便成了大问题。人力

    文史博览 2018年4期2018-01-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子恢农业思想的主要特色
    共和国成立后,邓子恢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领导全国农村积极开展农业合作化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农业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邓子恢农业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研究这一思想特色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关键词】建国后;邓子恢;农业思想;特色【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9-0016-02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闽西革命根据地和

    世纪桥 2017年9期2017-10-30

  • 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历史价值
    共和国成立后,邓子恢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领导全国农村积极开展农业合作化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农业思想。这一思想推动了新中国农业的发展,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后农业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关键词】邓子恢;农业思想;历史价值【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8-0008-02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

    世纪桥 2017年8期2017-09-13

  • 邓子恢淮北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宣传思想论略
    抗日战争胜利,邓子恢一直担任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重要领导职务,领导与指挥淮北抗日军民,成功击退了日军和伪军发动的各种“扫荡”和“蚕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各种进攻和摩擦,并在根据地开展了各项建设。在此过程中,邓子恢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通过各种途径,阐发其宣传思想,以指导根据地的宣传工作,服务于抗日、反顽和根据地建设。新四军;邓子恢;抗日根据地;淮北;宣传思想[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6期2017-06-19

  • 193·实事求是情系民生的邓子恢
    李春发邓子恢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也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以下撷取的是他革命生涯中几则实事求是和情系民生的典型事例,优秀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尽现其中。实事求是1945年夏秋,随着日军的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反动派为抢夺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的策动和支持下,大量运兵到各抗日战场,抢占城市、交通线和军事要地,积极准备大举进攻解放区。华中解放区乃是

    党史文汇 2017年5期2017-05-25

  • 邓子恢农业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来任【摘 要】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邓子恢长期领导中国农运、农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农业思想。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形成与中国的革命历程紧密结合,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关键词】邓子恢;农业思想;实践基础【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4-0028-02一、早期的学习经历1896年8月

    世纪桥 2017年4期2017-05-22

  • 邓子恢群众工作思想述论
    363000)邓子恢群众工作思想述论宋凌迁(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邓子恢是中国共产党农村与群众工作的卓越组织者与领导者,在其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工作中,一直保持着群众工作重要性的强烈意识,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理论见解与政策主张。他重视发挥群众的力量,始终把动员群众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中心问题;他注重提高群众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与工作能力,把牢固树立鲜明的群众观点与站稳具体的群众立场,作为群众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他善于运用彻底的群众路线解决群众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08

  • 邓子恢风范录
    红1954年,邓子恢与彭德怀、张鼎丞在香山邓子恢,又名绍箕,福建龙岩新罗区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他是党内公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被誉为“中国农村变革的先驱和开拓者”。在其波澜壮阔的人生长河里,他通经济、懂土改、善于带兵打仗的革命事迹尤其是卓越的农村工作领导才能及不凡建树多有专家学者研究披露,但他工作生活中的为人品格和作风却鲜为人知。他勇于担当揽错、尊重

    世纪风采 2017年6期2017-01-10

  • 中央苏区时期邓子恢的粮食工作思想与实践活动
    中央苏区时期邓子恢的粮食工作思想与实践活动文/黄惠运中央苏区时期,邓子恢先后担任中共龙岩县委宣传部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二十一军政委、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代理土地部部长、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宣传部长、财政部长兼民运部长、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是中央苏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为苏区各项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一、实行土地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9期2016-12-23

  • 邓子恢毛泽东能托付妻小的人
    钟兆云邓子恢毛泽东能托付妻小的人钟兆云“这次入闽可是按你的剧本导演的啰!”毛泽东在闽西找到了知音1929年5月22日,闽西上杭通往蛟洋的逶迤山路上,行色匆匆地走着一身农民打扮的年轻人,他到蛟洋后鞍尘未歇,又风尘仆仆踏上了通往龙岩之途。他叫邓子恢,时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欲去寻找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大约一个星期前,他在上杭见到了红四军军委委员宋裕和带给他的毛泽东的亲笔信。信上说,红四军已由江西瑞金向闽西进发,但赣敌李文彬部尾追不舍,企图伙同闽西之敌合围红军并

    福建人 2016年11期2016-12-07

  • 邓子恢因何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中受处分
    委员会做出关于邓子恢、刘炳奎两同志错误的决定,对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中表现机会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邓、刘二人,分别做出严重警告和警告处分。3月26日,时任粮食人民委员部(中央粮食部)部长的陈潭秋,发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总结》,也点名批评了邓子恢。这是继头年8月9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因邓子恢在领导财政工作上犯有原则性错误,而将他担任的中央财政部部长职务免去改任他为该部副部长之后,又一次处分他。前者姑且不论,这次受处分却是因为何种缘故呢?其间有无隐情或不得已的事呢?收

    党史博览 2016年11期2016-12-02

  • 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探析
    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领导全国农村工作,在积极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主张在合作化的基础上探索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一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体制的先声。[关键词] 邓子恢 农业 生产责任制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他在领导农村工作中,曾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一思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改革具

    党史文苑 2016年16期2016-09-10

  • 邓子恢尊农思想探析
    □吴 强邓子恢尊农思想探析□吴 强作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杰出领导人的邓子恢,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农口”部门的辛勤耕耘中一贯秉持尊重农民、理解农民的“尊农”精神。邓子恢身上的“尊农”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邓子恢本人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风格的自然流露,这既是理解和研究邓子恢本人思想的关键锁钥,也是一笔至今仍不失其重要意义的宝贵思想资产,某种程度上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新一轮农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4-04

  • 邓子恢与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认识的几个差异
    部分对比,探讨邓子恢与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思想异同,即在农业合作化终极目标、对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评估、农业合作化速度、农业合作化规模上的思想异同。[关键词]邓子恢;毛泽东;农业合作化邓子恢和毛泽东的深厚情谊可追溯到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邓子恢开创性地创建和巩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深得毛泽东的赞赏。建国后,邓子恢担任中央农业工作部部长,负责农业合作化运动。但二者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分歧,这些分歧对农业合作化的发展乃至中国农村、农业的发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6年3期2016-03-24

  • 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历史性贡献探析
    11756)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历史性贡献探析徐 田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1756)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前身,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效制度保障。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践行群众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分组分队、包耕包产”,“三包两指标、四固定”,“四包制度”以及“包工到户、责任到人”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当代价值体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5

  • 一根竹节手杖的传奇
    程从北京将一根邓子恢送给革命老妈妈杨母的竹节手杖“完璧归赵”。让我们听听这根手杖的传奇故事吧……茅山拄杖这根竹手杖可有年头了。杨采衡小心翼翼地剥去杖包外套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曲柄,九节,外表细腻光滑纹理有致。此杖为水竹。《海物异名记》载:“水竹灵寿木也。”班固著《汉书》云:“孔光年老,帝(汉文帝)赐灵寿们杖。”即此类竹。杨采衡记得此杖的第一位主人是茅山道士。茅山蜿蜒于江苏省句容县内原名曲山,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声名显赫。茅山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共领

    红土地 2016年4期2016-01-30

  • “小脚女人”邓子恢与农业合作化运动
    民“小脚女人”邓子恢与农业合作化运动■ 智效民1955年7月底,毛泽东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地埋怨,无穷的忧虑,说不尽的清规戒律,以为这是指导农村中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正确方针。不,这不是正确的方针,这是错误的方针。”(《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件汇编》第一编下,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

    民主与科学 2015年5期2015-12-05

  • 邓子恢“点拨”骑兵团
    □ 赵先明邓子恢“点拨”骑兵团□赵先明1942年夏的一天,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4师政委邓子恢到四师骑兵团,一边看战士喂马,一边问副区队长杨伯伦:“你们的战马每天喂几斤料几斤草?”杨伯伦回答说:“现在是8斤料,12斤草。过去有一段时间是7斤料,8斤草。”邓子恢又问:“马料马草都是老百姓送来的吧?”杨伯伦说:“可不是,老乡要从老远用牛车拉着送来,每辆大车千把斤,我们一个区队30多匹马,至多能喂四五天……”邓子恢听后说:“你们能不能自己割草喂马?每人每天割上几十斤

    大江南北 2015年7期2015-08-13

  • 邓子恢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启示
    1600)论邓子恢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启示范莉莉(肥东县委党校 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1600)农业问题专家的邓子恢,在长期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研究他经济管理的目标、原则、机制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系统阐述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旨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和智力参考。邓子恢;经济管理思想;启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员之一、农村经济问题专家的邓子恢,经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农业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10

  • 邓子恢与万寿路大院中的银杏树
    任共和国副总理邓子恢与夫人带领大家亲手种植的。60多年来,它们饱经岁月沧桑,始终与共和国风雨同行。高大的银杏树不仅凝聚着邓子恢夫妇辛勤劳动的汗水和心血,见证了共和国艰难发展的历程,它们的背后还有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建机关大院,栽种银杏树,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荫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土地改革胜利结束,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加速农业合作化发展的进程。选调谁来主持这一重要工作呢?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不约而同推荐中南局主持工作的第二书记邓子恢

    百年潮 2014年7期2014-09-15

  • 邓子恢的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31100)论邓子恢的合作经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王统超(长丰县委党校 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1100)邓子恢是我国农业经济问题专家,是我国合作经济理论的缔造者。他在长期主持农村经济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合作经济发展的思想,真知灼见,富有开创性。研究和分析邓子恢的合作经济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子恢;合作经济思想;农业经济邓子恢是我国杰出的农村工作领导者和农业经济问题专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驱者和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10

  • 老一辈革命家是这样联系群众的
    ,这没有罪嘛!邓子恢设置“一七零信箱”1952年1月,作为中南局和中南军政委员会主要领导人的邓子恢,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在领导“三反”“五反”运动中,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防止可能产生的打击报复、包庇袒护等行为,特在武汉市邮政局设置了“一七零信箱”,接受全区人民群众的检举或控告。当时的中南局机关报《长江日报》就此专门发布消息,凡属需要直接向邓子恢检举问题的,可以投书“一七零信箱”。信箱从1月22日启用之后,常常收到各地群众寄来的揭发材料。邓子恢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3年11期2013-07-02

  • 20世纪50年代邓子恢与毛泽东在农业问题上的争论与反思
    泽东与刘少奇、邓子恢等人之间。本文拟在梳理中共高层争论的基础上,对这段历史时期的争论以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视角予以反思,以求对合作化争论尝试作出新的解释与评价。一、邓子恢与毛泽东关于合作化的争论(一)1953年:互助组还是合作社——邓子恢与毛泽东初次分歧1953年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在合作化问题上发生了与毛泽东的初次分歧。1952年9月后,在兴办合作社的过程中,一些干部不顾部分农民的心理接受程度,强调增加合作社的社会主义因素,将一些耕牛和大农具充公,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2-14

  • 邓子恢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工作片段
    223001)邓子恢(1896-1972)淡泊名位顾大局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共中央为适应新的形势,调整和建立各大解放区的领导机构。1945年9月,以淮阴、淮安城解放为标志,地处华中的淮南、淮北、苏中、苏北四个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300多万人口的大解放区。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原华中局北移山东,与山东分局合并成立华东局,新成立华中分局,受华东局领导。在此之前,华中局提出了主持华中分局工作的人选,决定由邓子恢负总责,并上报党中央批准。邓子恢考虑到华中局面太大

    档案与建设 2012年12期2012-08-08

  • 邓子恢1953年回乡纪行
    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受中央委托,率领工作组到南方各省就农村合作化运动进行考察指导。随行人员有邓子恢夫人陈兰、农工部二处 (互助合作处)处长李友九、我的父亲鲁亚夫 (邓子恢秘书)以及警卫员于汝亮等。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央提出的政策是,积极领导并把获得土地的农民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生产。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运动中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追求高级形式,甚至捆绑农民强迫入社的现象。这年的4月,中

    党史文苑 2012年4期2012-02-26

  • 一件珍贵史料的解读
    论黄河问题时,邓子恢同志提议,要西北的马明芳、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水利部李葆华列席。恩来同志意见,最好也请向明同志到会。如何,请你决定。致敬礼杨尚昆六月二十六日晨四时毛泽东看过报告,大笔一挥批上:“同意。退。毛泽东六月二十六日。”我驻足细看,杨尚昆、毛泽东都没有在这份报告上留下年份,甚至中央办公厅的文件戳上也只填了编号,史料陈列下面的文字说明当然也回避了时间年份。我叫来解说员问:“这是哪一年的事?”年轻的女解说员说:“大概是1952年,这件史料从北京征集过

    党史文苑 2012年7期2012-02-26

  • 青山遮不住
    。在这次会上,邓子恢见到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曾希圣情绪不佳,他已经接到通知:党中央要改组安徽省委,曾希圣调离安徽。邓子恢理解曾希圣的苦恼,他一向是安徽责任田的有力支持者。因此他的安慰在曾希圣听来,丝丝入耳。在交谈中,曾希圣近于交心地向邓子恢透露了安徽实行责任田前后的内幕。1961年3月在广州会议上,曾希圣把华东小组实行责任田的做法及优缺点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答复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如果搞好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好事。

    作品 2011年2期2011-11-20

  • 寄养会昌的两个同庚革命子弟
    加入长征铁流。邓子恢奉命回闽西开展游击战争。革命者为国不能为家。为了革命事业,邓子恢忍痛将与黄秀香(龙岩人)爱情的结晶——在瑞金出生刚3天的儿子及林伯渠、范乐春(永定人)夫妇的儿子一同寄养在会昌范乐春亲戚家中。会昌,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为赣江东源的贡水流域,邻接福建省,是当年中央苏区的一个县份,中国共产党粤赣省委设于此。这两个孩子同一个养父。养父是福建人,养母是当地人。干瘪的奶水养不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出于无奈,养母忍痛将其中的一个孩子(取名赖平亚)给人抚

    党史文苑 2010年21期2010-12-16

  • 邓子恢关于农业重要地位思想初探*
    410208)邓子恢关于农业重要地位思想初探*刘登科(湖南中医药大学社科部,湖南长沙410208)邓子恢是党内卓越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他非常重视农业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分析研究农业与重工业、轻工业以及人民生活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论述了农业是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工业的基础,是出口商品的重要来源,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问题。邓子恢;重农;思想邓子恢出生于福建龙岩,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著

    外语与翻译 2010年1期2010-03-21

  • 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初探
    刘登科摘 要:邓子恢认为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农业走合作化道路必须坚持自愿、循序渐进和必须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正确处理合作化中的各种矛盾的原则。关键词:邓子恢;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01-02邓子恢是党内卓越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坚持农业走合作化道路是邓子恢的一贯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多次指出:“不把农民组织起来,则农民将永远落后。只有采用机器耕种,组

    湘潮(理论版) 2009年7期2009-08-25

  • 毛泽东亲点邓子恢参加广州会议
    了被冷淡很久的邓子恢,“务必通知邓子恢同志,也来广州参加这个会”。1953年1月,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代主席邓子恢受中央委托,奉调进京,组建农村工作部。当时毛泽东对邓子恢的指示是:调你来做农村“统帅”,在10年、1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把4亿7千万农民大军组织起来,搞农业合作化,这是农村工作的总任务。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作为泱泱农业大国,面临的困难重重,党中央在此时安排邓子恢主持农村工作,无疑是对他的高度信赖和期望。就这样,邓子恢成了建国后主持农村

    红广角 2009年1期2009-06-10

  • 重要更正
    本年第十七期《邓子恢同志在青年团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一文中第八页下栏倒数第三行“其他生活资料可以统一调配”,应为“其他生产资料可以统一调配”。第七页上栏最后一行,“是吸引农民入社的更重要的因素。”,应为“也是吸引农民入社的很重要的因素。”特此更正。又《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重要意义》一文第十五页下栏第四段;“投机业钻进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底全部机体力,……"其中"全部机体力"应为“全部机体内”,亦应作更正。

    中国青年 1954年18期195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