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

  • 资本、权力与关系:民初汉冶萍公司矿权博弈
    化;北洋政府;盛宣怀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藏开滦煤矿档案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21BZS084)中图分类号:K258;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3)09-0099-07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封建势力和外国强权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其抗争性和妥协性兼具的特质。其中关于妥协性的探讨,学术界颇为丰富,大量案例都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之间挣扎;但是民族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的社

    江汉论坛 2023年9期2023-10-01

  • 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纂辑补论
    编》的汪洵致函盛宣怀,提出“体例”“搜罗”二语,为统摄“续编”之辑的两大关键词,前者牵涉此编与前编、同时代著作的纠葛关系,尤其“洋务”位置的安排,后者则指向全编材料来源及具体搜集情形。据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图书馆等处所藏函札档案,可证“盛编”当事人对于“洋务”门类考虑确存若干“歧视之迹”,但同时也尝试通过变换目类、修改体例,以更符合时人价值观的“得体”方式向读者传递“洋务”观念。“盛编”的纂辑过程,除缪荃孙起了作用,盛宣怀本人居间指挥,直接提供“洋务钞稿”,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2期2023-07-27

  • 危局中的官场纷嚣与内耗
    国有,端方联合盛宣怀、载泽奏派重臣赴川查办路事。在重臣人选上,端方先后推荐袁世凯、瑞澂,且明言己必须回避,而盛宣怀有意商请端方前往。俟载沣于瑞澂、端方中选派端方赴川查办,端方奏陈另简大臣为正当办法,意在驱使鄂督瑞澂赴川查办而己取鄂督之位。俟川势危迫,端方对赴川查办意存推诿,盛宣怀遂有改派岑春煊赴川查办之议。迨载沣明谕川督之位动摇,端方骤变消极赴川态度,与岑春煊争相入川,概意取川督之位。盛宣怀、载泽亦在岑策不符己意时,转而支持端方赴川。端方入川后先行前往重庆

    理论观察 2023年1期2023-05-30

  • 盛宣怀愚斋旧藏《柳鸭图》考证并窥其古书画收藏特点
    300072)盛宣怀(1844—1916)为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1895 年获准于天津筹办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前身,现天津大学),任督办[1-2],这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盛宣怀对清末中国的政治、经济、工业、交通、外交和教育等事业均影响甚巨[1][2]2-5。对盛宣怀的研究自他于1916 年去世后即已开始,中间湮没数十年,以致与其有关的历史被遗忘,遗迹受到破坏。至改革开放后,对盛宣怀在晚清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的研究才又重新开始,现已有多方面介绍。盛宣怀终其一生都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5-11

  • 盛宣怀与他的时代
    宗濂的推荐下,盛宣怀进入李鸿章幕府。以往人们多认为,盛宣怀自进入李鸿章幕府,便深得李鸿章信任,“可以说是李鸿章的经济事业的代理人”。事实上,盛宣怀进入李鸿章幕府后,长期只是一个边缘人物,其洋务活动也屡遭挫折。更重要的是,盛宣怀不过是“一个出身于普通士绅的平凡人物”,就人脉关系而言,虽然他的父亲盛康是李鸿章的同年旧交,但李鸿章幕府中与李鸿章关系更为亲密者大有人在;“就思想认识水平而言,他肯定无法与郑观应相提并论;在企业经营能力方面,他也很难达到唐廷枢的高度”

    读书 2022年4期2022-04-11

  • 庚子粤督李鸿章“不奉诏”考辨
    日粤督李鸿章致盛宣怀电文中所谓“廿五矫诏,粤断不奉”,并非针对清廷五月二十五日“宣战”诏书,而是针对同日所发“集义民御外侮”谕旨。该谕经袁世凯电转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及盛宣怀后,盛宣怀立即致电刘、张、李,主张不必“拘泥”该谕,同时提出与各国互保东南的“补救”方案。张之洞率先对该方案表示支持,并加以补充,刘坤一随后跟进赞成,李鸿章则仅复以“廿五矫诏,粤断不奉”,未对互保方案表示意见。而后经过盛宣怀居间在刘、张与李鸿章之间密集沟通,再加上刘坤一直接电李征询意

    社会科学研究 2022年2期2022-04-08

  • 由赈灾看盛宣怀的历史形象
    徐 涛由赈灾看盛宣怀的历史形象徐 涛1,2(1.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洋务派的重要人物盛宣怀在近代历史上毁誉参半,其正面历史形象多集中于洋务事业办理。但其在几十年赈灾事务中所作出的卓著功绩却不被重视,特别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赈灾理念和主张,以及其鲜明的“赈务”思想方面的研究不够充分。具体包括其办赈救灾思想中坚持以民为本强调实效性的治灾理念、德才兼备的赈灾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06

  •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朝廷一品大员盛宣怀,突然跑路了,寻求外国庇护。此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当时的人们对于盛宣怀自是无比熟悉。他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首富,被称为“大清商父”。他早年投入李鸿章幕府,此后在洋务运动中亦官亦商,叱咤风云。中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均由其创立。与另一名声名赫赫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相比,盛宣怀可谓后来居上。在商场上,正是盛宣怀击败了胡雪岩,使其一蹶不振;在官场上,胡雪岩终其

    领导文萃 2021年15期2021-11-05

  • 祸兮福所倚:沈敦和从晚清官场到红十字会的转身之路
    发展,尤其是在盛宣怀事业体系中的成长。因此,只有打破通常那种分门别类的“碎片化”认知方式,才能确切把握历史人物的生活世界及其主导线索。〔关键词〕 沈敦和;盛宣怀;中国红十字会;绅商社会〔中图分类号〕K257;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1)05-0163-10〔作者简介〕朱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北京 100872。随着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沈敦和这个名字逐渐为人所知。既有研究都认可沈敦和在中国红会

    社会科学研究 2021年5期2021-09-26

  • 盛宣怀行书八言巨联轴赏析
    行斋作品描述:盛宣怀行书“声无细闻,虽远犹近;劳而不伐,有实若虚”八言巨联轴,尺寸201.5×35cm×2,红色底洒金笺本。作者简介: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人。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清末大臣(官至从一品),官办商人、买办,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秀才出身。同治九年(1870),入李鸿章幕,协助李鸿章办洋务。受到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8期2021-09-13

  • 盛氏家族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研究
    摘    要:盛宣怀作为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奠基人。其办学的成就与盛世家族长期办学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重教传统密切相关。其祖父盛隆任湖州安吉知县时,主持修复了当地的官办古桃书院,开辟了盛世家族热衷教育之先河,为子孙后辈投身教育事业提供了长久的激励。其父盛康则在盛氏拙园义庄内兴办义学,将读书致用、砥砺德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最高追求。盛宣怀充分汲取了先辈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不断探索新型的办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教育改革,为培养当时社会亟需的新式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7-23

  • “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与江苏文化精神
    200235)盛宣怀江苏是近代中国实业的发源地之一,优秀的江苏精英克服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凭借其创业精神和民族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精气神,是一个区域的品位所在,更是一个区域长盛不衰的内在基础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近代江苏工商业的成就其实是江苏这一优秀的文化土壤中结出的硕果,和这里近千年积淀的人文精神密切相关。因此,探究江苏近代工商业发展背后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泉,以汲取其精华为今天的发展所用,再创

    江苏地方志 2021年2期2021-05-24

  • 盛宣怀与荣氏兄弟经济伦理比较论纲
    摘    要:盛宣怀和荣氏兄弟都是近代工商企业家的杰出人物,投身于中国现代工业的投资创业和经营管理,创造超越常人的显著业绩。他们分别在各自创业实践中演绎近代经济伦理的丰富内涵,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典型意义,体现出中国经济、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伦理演变的若干特点。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在经济伦理的价值观、关系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两者经济伦理的异同,以求深化对中国近代经济伦理形态和特质的认识。关键词:盛宣怀;荣宗敬;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4-16

  •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朝廷一品大员盛宣怀,突然跑路了,寻求外国庇护。此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当时的人们对于盛宣怀自是无比熟悉。他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首富,被称为“大清商父”。他早年投入李鸿章幕府,此后在洋务运动中亦官亦商,叱咤风云。中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均由其创立。与另一名声名赫赫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相比,盛宣怀可谓后来居上。在商场上,正是盛宣怀击败了胡雪岩,使其一蹶不振;在官场上,胡雪岩终其

    廉政瞭望 2020年15期2020-11-18

  •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朝廷一品大员盛宣怀,突然跑路了,寻求外国庇护。此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当时的人们对于盛宣怀自是无比熟悉。他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首富,被称为“大清商父”。他早年投入李鸿章幕府,此后在洋务运动中亦官亦商,叱咤风云。中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均由其创立。与另一名声名赫赫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相比,盛宣怀可谓后来居上。在商场上,正是盛宣怀击败了胡雪岩,使其一蹶不振;在官场上,胡雪岩终其

    廉政瞭望 2020年8期2020-10-30

  • 近代中国跨区工业企业的管理选择
    定位于武汉,在盛宣怀接手后开始向上海转移,后又发生过数次沪汉之移的风波,于公司晚期最终稳定于上海。张之洞在政随人走的官僚政治环境中,成功在其权力中心范围内建立了汉阳铁厂及其管理中枢。盛宣怀则将管理中枢移置上海并达到了高效的集权管理,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在这个衍变过程中,张之洞及盛宣怀都成功利用了管理中枢的区域设置实现了高效的集权管理。盛宣怀之后的高层管理者未能有效处理好公司管理中枢与厂矿之间的关系,遂致出现管理中枢对厂矿管控失灵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汉冶萍公司后

    江汉论坛 2020年2期2020-05-09

  • 郑观应发明韵目代日法考
    是洪钧论,二是盛宣怀论。洪钧论深不足信,一是有关洪钧的重要史料中没有关于韵目代日法的记载,二是韵目代日法问世时洪钧尚未接触电报业。盛宣怀论,目前尚无更直接更有力的证据支撑。据考证,韵目代日法的发明者很有可能是郑观应。关键词 郑观应 韵目代日法 发明者 洪钧 盛宣怀Abstract There are two views as to the inventor of the Rhyme Representation of Date. One is the Ho

    兰台世界 2020年3期2020-03-18

  • 盛宣怀商业思想来源与内涵研究
    魏明贺盛宣怀出生于1844年,正赶上了中国落后挨打之际;成长于国门洞开、中国逐步被卷入世界市场之时。生长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盛宣怀和当时众多的仁人志士一样,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摆脱亡国灭种的命运。正是这种爱国情怀指引着盛宣怀深入思考现实,努力付诸实践。盛宣怀一生专注于兴办实业,被尊称为“中国商父”。他的商业思想形成于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中,顺应了当时发展民族实业的现实需要。他参与创办的一系列近代企业奠定了近代民族实

    文化学刊 2020年5期2020-01-02

  • 晚清商人三种境界
    胡雪岩、盛宣怀与张謇这三个晚清商人,生活的时代大体相当,但他们的人生轨迹与商业理念又大异其趣,恰恰代表了不同的商人境界。张謇是甲午年恩科考试的状元,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等官场大佬都与他有交情。但张謇却选择“下海”办实业。张謇比胡雪岩、盛宣怀更有独立诉求。他是最早提出设立商会的倡议者之一,因为他认为官应还权于商。在胡雪岩与盛宣怀身上,我们看不到商人的独立性,只看到商人对官场的臣服与逢迎、权力对商业的睥睨和干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发迹,是因为先后结交到封疆

    创造 2019年5期2019-12-13

  • 日本与大冶铁矿“煤铁互易”史事考论
    藤博文,也不是盛宣怀,而是日本大阪煤商,随之,张之洞、盛宣怀积极响应,日本官方主动介入。在整个过程中,日本官方与张(之洞)盛(宣怀)之间,张之洞与盛宣怀之间展开了种种博弈。日冶“煤铁交易”的成功,极大刺激了日本进一步以资本输出方式控制大冶铁矿矿石资源乃至汉冶萍公司的野心,成为日本侵掠汉冶萍公司的第一步。关键词:煤铁互易;大冶铁矿;张之洞;盛宣怀;小田切;西泽公雄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冶萍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B0

    江汉论坛 2019年9期2019-11-13

  • 江南慈善世家:“义赈之父”盛宣怀
    整理|辛琛臣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晚年自号止叟,江苏常州人,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盛宣怀在为官之路上曾屡次担当赈济灾民、募款劝捐的职责,他将行业商会等民间力量纳入募款范畴,建立起了公益慈善与民间力量的桥梁。他还首创了“以工代赈”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理念也与“助人自助”这样被当代慈善公益界推崇的观念相吻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东元在其《盛宣怀传》中写道:“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

    至爱 2019年10期2019-11-13

  • 盛宣怀家宴菜谱的文化价值
    分广阔。以常州盛宣怀家宴菜谱的研究、开发、推广为例,提出从地方名人文化中挖掘餐饮特色,进而促进城常州餐饮行业、文旅产业发展的做法和若干思考。关键词: 盛宣怀; 盛宣怀家宴菜谱; 餐饮文化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1-0040-06在新的历史时代,展示历史文化瑰宝,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个重要课题。所有的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独有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人就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6-28

  • 民居人物
    月出生于上海,盛宣怀嫡曾孙。1965年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先后任职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华东冶金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曾任苏州科技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苏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顾问、住建部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经纪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师范大学汉冶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盛宣怀研究会顾问,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长期关注和研究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收集了大量翔实数据,取得了很多科学研判成果。先后在国内外房地

    中华民居 2019年2期2019-06-13

  • 盛宣怀的商业思想与实践探究
    摘要: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企业家,是对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物。他的商业思想源于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起初表现是官督商办,随后在实践中发展为实业商办。实践上,盛宣怀筹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办了汉阳铁厂,并力排阻力,创办了通商银行。他不惧与外商抗争,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外商对中国的垄断。他的实业和商业实践,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近代化,促进了近代经济思想的进步,将民族的开放性与独立性有机结合,对今天的改革开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

    西部学刊 2019年20期2019-02-06

  • 红顶商人盛宣怀与胡雪岩的恩怨情仇
    另一位红顶商人盛宣怀。01盛宣怀1844年生于江苏常州,不同于穷小子胡雪岩,盛宣怀是个官二代,出身官宦世家。据他爷爷盛隆称,盛宣怀出生前他做了一个梦,梦见盛家老宅中一棵枯萎已久的杏树一夜之间繁花似锦,所以给盛宣怀取字“杏荪”。因为此吉祥之兆,盛宣怀自幼就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光宗耀祖。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盛宣怀连着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全都名落孙山。倒不是盛宣怀不聪明,只是他对这晦涩难懂的八股文实在提不起兴趣,不是考试型人才,也算是吃了

    记者观察 2017年11期2018-05-16

  • 汉冶萍公司1907—1913年招股述论
    萍公司;招股;盛宣怀;重工业;资本社会化作者简介:郭莹,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62);陈锴,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62)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18.06.019 近世中国的社会转型,首先从本质而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而重工业的发展当然是国家工业化的核心选项。在清末民初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运用股份公司这一来自西方的经营方式迅速集

    求是学刊 2018年6期2018-01-08

  • 官商矛盾中的盛宣怀
    之风的影响下,盛宣怀的思想也随之转变。原本欲以科举进入仕途的他,走上了一条与天下士人不同的道路,而正是这条通向实业的道路让盛宣怀在清末迅速崛起。盛宣怀于1844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他出生的那一年,父亲盛康考取了进士。盛宣怀的祖父盛隆是1810年举人,曾任浙江的一个知州。因此,盛宣怀出身于一个官绅家庭,虽然在全国不算显赫,但是在常州当地则名声颇著。现在常州城内嵌着“盛宣怀故居”大理石牌子的地方,叫马园巷。窄窄的巷道,仅一人可容,左右对开的小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52期2017-12-28

  • 盛宣怀执掌轮船招商局始末(1883—1885)
    710119)盛宣怀执掌轮船招商局始末(1883—1885)秦 文 平(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轮船招商局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一家自办的民用轮运企业,也是第一个采行“官督商办”组织形式设立的民用企业。一八七三年成立伊始,李鸿章即主张实行官督商办的组织形式。然而,这一形式的正式确立却迟滞到盛宣怀就任督办的一八八五年。盛宣怀是招商局创办的发起者、参与者,也是招商局内“亦官亦商”的特殊人物。从一八八三到一八八五年盛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12-18

  • 盛宣怀:教育救国才是我的事业
    任 艳开卷有轶盛宣怀:教育救国才是我的事业◎任 艳盛宣怀长期从事洋务运动,而实业发展中高级人才的缺乏常常使他力不从心,加之甲午战争战败,盛宣怀“实业救国”的理念受到严重冲击,这时,他真正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而“教育救国”才是根本。盛宣怀很快给朝廷上书,申明“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还指出,列强人才济济,正是因为有学堂的培养造就。对于盛宣怀设立新式学堂的上奏,光绪御笔钦准,并指示经费由户部直拨。可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哪有银子拨下来?拨款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6期2017-09-03

  • 张之洞与盛宣怀铁路筹办策略异同评析
    末年,张之洞和盛宣怀在筹建铁路干线方面的策略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在粤汉铁路筹建之初,盛宣怀倡导的“干线国有,借款筑路”之策成为官方主流意见。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深知清廷民心基础已趋坍塌的张之洞则力主“干线商办,安抚民意”之策,甚至在其遗折中叮嘱慎行“借款筑路”之策。由于强行推进“干线国有”“借款筑路”之策,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关键词:张之洞;盛宣怀;粤汉(川)铁路;筹建策略中图分类号:K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

    中州学刊 2017年7期2017-08-11

  • “西学东渐”背景下盛宣怀的教育救国
    ”的大背景下,盛宣怀敏锐的认识到教育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的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方法,并进行不遗余力的教育实践,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我们即对“西学东渐”背景下盛宣怀的教育救国进行简要的分析。关键词:盛宣怀;教育救国;“西学东渐”引言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清末官员和官办商人。盛宣怀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通过参加各种洋务活动,盛宣怀开始逐渐的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在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教育制度落后,人才严重匮乏,整个国家都处

    神州·中旬刊 2017年5期2017-07-28

  • 盛宣怀:教育救国才是我的事业
    任艳盛宣怀长期从事洋务运动,而实业发展中高级人才的缺乏常常使他力不从心,加之甲午战争战败,盛宣怀“实业救国”的理念受到严重冲击,这时,他真正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而“教育救国”才是根本。盛宣怀很快给朝廷上书,申明“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还指出,列强人才济济,正是因为有学堂的培养造就。对于盛宣怀设立新式学堂的上奏,光绪御笔钦准,并指示经费由户部直拨。可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哪有银子拨下来?拨款的谕令不过是一纸白条。盛宣怀于是借着自己办理洋

    百家讲坛 2017年11期2017-06-28

  • 盛宣怀用人观浅析
    410006)盛宣怀用人观浅析谭淑雅(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他在经营洋务实业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用人的重要性,在用人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唯才是用,绝不任人唯亲,并且用人不疑。他还坚持“任其所长、久于其任”的用人原则,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在用人过程中要求严格,奖惩分明,并制定了轮流坐办的方式。盛宣怀独特的用人观促进了晚清实业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盛宣怀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年5期2017-03-28

  • 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债务关系之双向考察
    债务;张之洞;盛宣怀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106-09有关汉冶萍公司与日本的复杂债务关系,史学界已有一些探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有的论述了汉冶萍公司对日大宗借款之始末,并从公司向日本预售矿石生铁和日本对公司预借矿价铁价两方面的经济关系。分析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有的考察了外债对汉冶萍公司发展的促进和破坏作用,还有的分析了汉冶萍公司对日借款的内外原因以及公司内部在借款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对

    江汉论坛 2016年9期2016-11-29

  • 寂寞斯人
    我驱车前往拜谒盛宣怀墓。盛墓在江阴马镇老旸歧村,午后的一天,我驱车十多分钟后就进入旸岐西路村道。小村幽静,不见人影。停车之后,我独自一人向东走去。在密密的树林里,有几间旧平房坐北朝南,平房外有一院子,三边砖墙围住,南西各有小门,门扉紧掩。正好有老妪路过,我问这是否为盛宣怀祠堂。她说不是,是供老爷的庙。我再问盛墓,她说不清楚。绕过小庙,走到庙的东侧,见一老年男子在收割尺把长的野草。我敬烟给他,借机搭讪。他朴实热情,自我介绍姓薛,75岁,住村最西边一家。我说明

    太湖 2016年2期2016-11-26

  • CROSSED WIRES
    nhuai (盛宣怀) to work with Great Northern Company to construct and operate telegraphs throughout China.Under the banner of “government control and merchant managed,”Sheng and Li founded the first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 in China,

    汉语世界 2016年2期2016-09-22

  • 盛宣怀教育思想的剖析及其启示 ——以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教育模式为视角
    35002)盛宣怀教育思想的剖析及其启示 ——以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教育模式为视角寻舒珊,邓李梅(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摘要〕鸦片战争后,西方新型教育模式的传入、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及文化教育的改革实践促使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活动家盛宣怀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和主张,并且取得了成功实践。盛宣怀丰富的办学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模式至今仍对办学与教育改革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本文通过透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而从教育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3-16

  • 盛宣怀与萍乡广泰福*
    35002)盛宣怀与萍乡广泰福*张实(湖北师范学院 汉冶萍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摘要]盛宣怀与萍乡广泰福商号的交易,是利用土法生产焦炭以维持汉阳铁厂钢轨生产的权宜之计,是中国钢铁工业创建初期的一种特殊现象。文章拟以采购运输体制变革为主线,分阶段再现这一合作的全过程,以及广泰福终于被归并的结局,旨在为研究中国近代化初期引进机械化与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关系、洋务企业与民间资本的关系提供一个具体的实例。[关键词]盛宣怀;文廷式;汉阳铁厂;广泰福;焦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盛宣怀与“中日合办汉冶萍”事件考
    盛宣怀与“中日合办汉冶萍”事件考孙波(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 日语系, 安徽 芜湖 214000)摘要:盛宣怀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实业之父”。在其一生,特别是晚年时期,与日本关系颇深。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为发端的辛亥革命爆发后,盛宣怀被清廷罢黜,开始了逃亡生涯。盛宣怀虽政治失势,经济界实力仍极其雄厚,各列强为了获取既得利益争相拉拢盛宣怀。日本觊觎汉冶萍的利益,积极拉拢盛宣怀,诱其亡命至日本后,日本随即提出“中日合办汉冶萍”借款问题,以谋取利益。闻此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6-01-15

  • 盛宣怀与汉冶萍日本借款问题新论
    盛宣怀与汉冶萍日本借款问题新论孙波(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功绩卓著的实业家,也是清末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当时称雄亚洲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公司便是由他一手操办建立的。1903年始,公司因发展需要而举借外债,其中以向日本借款最为甚。日本方面觊觎之心昭显,借借款之际向盛宣怀提出诸多借款条件和要求。盛宣怀也因此备受瞩目和争议,以至于被扣上了“资本主义大买办”的帽子。而以其记述的史料来看,实际在向日本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4期2016-01-12

  • CROSSed WIRES
    nhuai (盛宣怀) to work with Great Northern Company to construct and operate telegraphs throughout China.Under the banner of “government control and merchant managed,” Sheng and Li founded the first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 in China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6年2期2016-01-10

  • 论晚清政府的保护与萍乡煤矿的开发*
    开采历史悠久。盛宣怀接手汉阳铁厂后,为解决燃料匮乏的问题,决定使用机器大规模开采萍乡煤矿。由于有官办的背景,盛宣怀及汉阳铁厂在进驻萍矿、扩张矿权、减免税厘、军事保护方面均获得了江西地方政府和晚清政府一定的支持,推动了萍矿的开发,促进了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关键词]汉阳铁厂;萍乡煤矿;政府;盛宣怀;开发;支持[收稿日期]2015-09-07*[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钢铁与政治:近代中国政治环境变迁与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命运”,项目编号:15Z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28

  • 清末铁路功臣为何被判死刑
    廷对邮传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天天高喊宪政与法制,却越过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基本界限,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以一百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判处一位国家高级领导人死刑。这当然是世界议会史上的一个奇观。消息一出,震撼世界。当天,英国公使朱迩典、美国公使嘉乐恒、德国公使哈豪孙、法国代理公使斐格威紧急觐见大清国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 ,对盛宣怀的人身安全表示极度的关注。庆亲王保证,朝廷绝不会处决盛宣怀,其生命安全完全有保障。

    时代人物 2015年12期2015-01-12

  • 张之洞、盛宣怀和翁文灏与近代湖北重工业
    开创性的作用。盛宣怀接办汉冶萍公司,使湖北钢铁工业达到历史的辉煌。翁文灏主持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规划与发展中国重工业,促进了汉冶萍公司国有化。他们选择兴建以汉冶萍公司为核心的大冶重工业基地,实现了近代湖北重工业的崛起。关键词:张之洞;盛宣怀;翁文灏;大冶;重工业1 张之洞在大冶开创中国钢铁工业先河,湖北重工业诞生张之洞于1890年设立湖北铁政局,在大冶兴建大冶铁矿、大冶运路等,招商兴建湖北水泥廠,使大冶成为中国重工业的摇篮。1889年12月,张之洞就任湖广

    卷宗 2014年8期2014-09-25

  • 论晚清兴学群体中的 “士”——以盛氏教育幕僚为中心
    大实业家著称的盛宣怀及其教育幕僚们就是鲜明的案例。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亦官亦商亦教”的重要人物,然而,学术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洋务实业、政治外交为主的“官、商”两个领域,对其近代教育的开创之功与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空白点较多①关于盛宣怀研究主要成果有:美国学者费维恺 (Feuerwerker Albert)著《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 (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1958年);台湾学者谢世佳著《盛宣怀与他所创办的企业——

    社会科学 2013年8期2013-11-27

  • 盛宣怀兴学动因探析
    大吏陈夔龙在为盛宣怀撰《神道碑》中说:“公起诸生,所治皆未有故事,非素习者,徒以明敏勤恳,为中外商人所敬服,故终身锐意兴学。”①一般而言,神道碑、行状之类多有溢美过誉之辞,然纵观盛宣怀生平事功,此段论述应属公允确切,创兴各类新式教育是盛宣怀终其一生的重要活动内容。其教育活动以1895年创建北洋大学堂为界限,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860年代末到1895年前,是盛宣怀从事技术实业教育时期,先后主持创办或参与兴办电报、轮船、铁路、矿务等技术实业学堂十余所,倾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2期2013-04-01

  • 简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盛宣怀与清廷的关系
    31)学术界对盛宣怀在义和团运动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互保”和商约谈判等方面,对义和团运动时期盛宣怀和清廷之间关系的研究则稍显薄弱。早期研究盛宣怀的学者往往将盛宣怀当作买办,认为其在义和团时期的活动是为了迎合帝国主义的需要和维护清廷统治①。近年来,随着对盛宣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盛宣怀在义和团运动期间活动的认识逐渐客观,一些学者从现代化和民族大义层面出发认为盛宣怀的活动有其合理性②。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盛宣怀凭借在官场上的人脉关系对地方督抚、西方列强,甚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年2期2012-04-02

  • 盛宣怀:近代官僚资本第一人
    文/言夏盛宣怀一生主要致力于洋务企业,是在张之洞、李鸿章的洋务大旗下成长起来的早期企业家,他是近代亦官亦商的官僚资本第一人。电报网络 掌控信息命脉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184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盛家世代官宦,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曾先后任湖北、浙江道员。按照家族的传统,盛宣怀的人生之路必然是通过科举,求功名,入仕途。但他从22岁童子试之后屡试不第,三次落第之后,不得已另谋他途。1870年,他在李鸿章幕僚杨宗濂的推荐下,投在李鸿章麾下,任行营内文案兼充

    决策与信息 2011年10期2011-09-20

  • 盛宣怀与中国早期航海教育
    术学院 杨千菊盛宣怀 (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洋务运动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目前,教育界关于盛宣怀的实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救国思想、高等教育的研究很多,但关于盛宣怀对中国早期航海教育的专门研究却不多,仅有的研究多是在其实业教育中提及一二,而盛对中国早期航海教育贡献却少人涉及。本文抛砖引玉,介绍了盛宣怀参与中国早期航海教育的一些事迹。一、盛宣怀涉足航海教育的历史背景——其洋务事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19世纪 70年代起,盛宣怀先后创

    航海 2011年4期2011-07-09

  • 盛宣怀档案中盛宣怀与唐文治信函看盛唐关系(1907—1914)
    200030)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江苏武进人。盛宣怀是位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事业几属开创性,有“实业之父”之称。而其创办的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滥觞,他于1896~1905年担任南洋公学督办。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江苏太仓人。1892年中进士,1907~1920年担任交通大学校长,后又创办无锡国学专科学校,被誉为“工科先驱,国学大师”。从盛宣怀和唐文治分别掌校的时间节点看,他们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交往,唐文治的著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6期2010-04-04

  • 晚清洋务大商人盛宣怀
    晚清洋务大商人盛宣怀/王贤辉插画 媛媛最近在CCTV8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民主之澜》,第一集说的是盛宣怀给朝廷出馊主意,将民办的川汉铁路路权收归国有,以抵外债,激起民变,促成了辛亥革命。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别号愚斋、止叟,公元1844年生于江苏武进。是清末中国的洋务派商人。盛宣怀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吏家庭,祖父盛隆是举人,当过浙江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是进士,任过多种官职,因而他受封建教育甚深,这为他后来亦官亦商,最后成为中国著名的洋务派大商人奠定了基础。18

    产权导刊 2010年4期2010-03-10

  • 重识“中国商父”盛宣怀
    王良先盛宣怀,清末著名官商,曾官至邮传部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赏头品顶戴,成为“皇族内阁”成员。同时,他总理经营矿物、电报、铁路、银行,创办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创造了中国近代商业文化史的奇迹,他也因此成为了洋务运动的中流砥柱,被后人誉为“晚清官商第一人”。对于盛宣怀的研究,历来不多,现在市场上主要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夏东元教授的《盛宣怀传》,有3个版本,最近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盛宣怀传(图文版)》,另外夏教授还著有《盛宣怀年谱长编》,较全面的描绘了

    全国新书目 2009年7期2009-05-27

  • 中国第一私人档案传奇
    人档案”之誉的盛宣怀档案(亦称“盛档”)终于整理完成。一个浩瀚如海的“盛档”正向社会大众徐徐打开,围绕着盛宣怀及“洋务派”人士周围的历史烟霾随之缓缓散去。尘封多年的“盛档”收藏于上海图书馆的盛宣怀档案之所以有“中国第一”之誉,皆因其规模巨大、史料丰富——共有178633万件,约1亿字。按照已故文化大师王元化的说法,“其存世数量之大,内容之丰,涉及面之广罕有匹配”。然而自1939年被张元济收入合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前身之一)之后,“盛档”在人间难闻其声。究其

    凤凰周刊 2009年6期2009-05-09

  • 盛宣怀打垮胡雪岩内幕
    时 光胡雪岩与盛宣怀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胡的后台是左宗棠,盛的后台是李鸿章,而左与李有极深的矛盾。这就是胡、盛争斗的缘由。盛宣怀击溃胡雪岩的案例非常精彩。他采用直击要害的手段,使胡雪岩的财富大厦在短时间内訇然倒塌。盛宣怀先来了个“掐七寸”。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积大量生丝,以垄断生丝市场,控制价格。盛宣怀便从生丝人手,发动进攻。他通过密探掌握胡雪岩买卖生丝的情况,大量收购,再向胡雪岩客户群大量出售。同时,收买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让他们不买胡雪岩的生丝。致使胡雪岩

    民风(上半月) 2009年4期2009-04-26

  • 洋务巨擘盛宣怀
    发出开发整理“盛宣怀档案”的呼吁——“中国商父”盛宣怀在晚清时期的中国商界,有一个人曾经创下11个中国“第一”:第一个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个全国勘探总公司;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第一条南北干线铁路——芦汉铁路;第一个内河航运公司;第一所工业大学——北洋大学;第一所正规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中国五所交通大学的前身);上海第一个私人图书馆;中国红十字会第一任会长。这个人就是曾

    中国中小企业 2007年7期2007-07-31

  • 盛档的耐心和信心
    管 沧盛宣怀的一生,可以说是盛名与诋毁并存,争议是很多、很大的,1949年之后,对他个人的评价,和对近代历史许多重大问题---农民运动、洋务运动、外交关系和资产阶级革命纠缠在一起。在历史评价上看上去,对盛宣怀更是一片詈骂之声。这是十分奇特的现象。原因众所周知。这种偏颇的历史评价,不是历史学家的史料不足造成的,也不是学者惯常的政治偏好而导致的学术分歧。但盛宣怀遗留在后世的近18万件档案,颇有耐心也颇有信心地在故纸堆里等待,等待着自身价值重新被发现、被整理和被

    新民周刊 2007年22期2007-06-13

  • 悲剧人物
    商 非盛宣怀是位悲剧人物。他曾有过光辉的一页。他为中国的工商业、金融和教育事业做出过卓有成效的贡献。他于一八七二年参予创办了湖北煤铁开采总局、电报局和华盛纺织总局等工业企业,一八九六年及以后数年,几乎独揽了全国铁路修建权与煤铁矿的开采与冶炼,又与近代工商业发展相适应,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和中国第一所工业大学堂——天津北洋大学堂,紧接着又创办了始为中等专科学校后发展为大学的南洋公学。盛宣怀的这些非常之举乃自一八四○年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非常

    读书 1989年5期1989-07-15

  • 盛宣怀为官之道
    鸿章郁郁而终,盛宣怀也灰溜溜地回上海丁忧,虽然头衔未变而且还能在上海继续作借款谈判,实际上无职无权,而又不甘望空兴叹。于是派出一名得力的探子,名为陶湘其人,常驻北京,及时密报政情,企图再起。此人虽属一名芦汉铁路监督,但有职有权,善于打入机要部,摸宫廷动态,有时还在洋人处走走,来头并不为小。他以快马向盛及时交出密报名为“齐东野语”(代号)约数十件(大部已为盛宣怀毁掉)。从《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一书中,可以看出盛当年为官之道。那时候,铁路这个不

    读书 1983年2期198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