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

  •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进展
    张航 石凤梧三尖瓣反流(TR)最常见的类型为继发于右心室扩张、瓣环扩大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占TR 患者的70%~80%[1-3]。FTR 病程进展缓慢[4],加之既往研究对FTR 的误解[5-6],导致临床对FTR 的治疗方案较为保守,患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对FTR 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针对FTR 的多种治疗方法。1 FTR的外科治疗FTR 的外科治疗方式有三尖瓣成形术和三尖瓣置换术。对于TR,三尖瓣成形术是最有效、最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3期2023-08-09

  • 微创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比较
    分患者出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时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机制尚未明确,但三尖瓣反流影响右心超负荷和体循环淤血,如无有效治疗,患者会逐步出现右心衰、肝肾淤血、肝脏增大、下肢水肿、纳差并吸收障碍、严重水肿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时有效处理左心瓣膜机械置换术后的三尖瓣反流非常必要。临床常用的三尖瓣置换术术中容易引起传导阻滞,且其术对术者水平要求较高,术后的死亡率相对较高。而通过微创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能用尽量小的创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0期2023-06-10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后叶缺如1例
    右房显著扩张,三尖瓣隔叶未见异常,前叶靠后部分瓣叶纤薄,脱向右房,后叶似未显示(图1,2),多普勒探及重度反流(图2),下腔静脉显著增宽,随呼吸变化率明显减低,心包腔见少量液性暗区;三维超声三尖瓣短轴右室观及右房观均可见三尖瓣后叶位置无瓣膜结构显示(图3),超声提示三尖瓣前叶部分脱垂、后叶缺如,三尖瓣重度反流。术中可见右心显著增大,三尖瓣后瓣缺失,且前瓣及隔瓣靠近后瓣区域脱垂。患者行三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图1 心尖四腔心(图1a)、右室两腔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7期2022-12-10

  • 改良DeVega 成形与人工瓣环成形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比较*
    更加积极地处理三尖瓣,能减少围术期心肺功能不全的发生,术后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更加显著。三尖瓣病变临床多见,可单独存在,表现为狭窄或关闭不全,但更多的是和其他心脏病变或肺部病变并存,特别是左心系统瓣膜疾病、慢性肺组织疾病。三尖瓣外科手术包括瓣膜成形、瓣膜修复及瓣膜置换术。本研究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行改良DeVega 成形与三尖瓣环成形术后三尖瓣反流及右心功能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6 月—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1期2022-05-09

  •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胸腔镜下右胸小切口三尖瓣手术
    换术后出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需再次行三尖瓣手术治疗。目前,传统胸骨正中切口仍是外科医师最习惯使用的手术方式,但是传统二次正中开胸行三尖瓣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预后差。随着外科技术及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胸腔镜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行三尖瓣手术,近年来受到很多心外科医生关注。我们对28例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三尖瓣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索胸腔镜下右胸小切口行三尖瓣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临床优势。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我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11期2022-01-01

  • 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脂肪瘤1例
    ,似以蒂附着于三尖瓣后叶,随后叶活动往返于右心室与右心房间;三尖瓣瓣环回声增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见该团块以细小瘤蒂与三尖瓣后叶瓣根部相连(图1B),三尖瓣瓣环处另见2.2 cm×1.5 cm均匀强回声团;三尖瓣前向血流速度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右心房占位,三尖瓣起源可能性大。行右心房肿物切除术,术中见黄色肿物以细小瘤蒂连于三尖瓣后叶(图1C),凸入右心房腔内,质地较韧,三尖瓣后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8期2021-09-01

  • 人工环成形术与改良De Vega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上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较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更为常见,而行经典的三尖瓣成形术后仍有15%以上的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再次出现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三尖瓣环成形术包括De Vega成形术、Kay成形术与人工环成形术,人工环成形术可保持瓣环的相对正常解剖形态,疗效可靠持久,但费用较贵;Kay成形术可使三尖瓣二瓣化,术后长期反流率偏高,目前已很少使用;De Vega成形术费用低,操作简单,但缺乏对三尖瓣环有力支持和加固,远期效果不理想[2

    广西医学 2021年11期2021-08-18

  • 三尖瓣成型环治疗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方法及效果
    王培松三尖瓣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主要作用是防止右心室血液倒流至右心房,从而引起心房颤动等症状[1,2]。目前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主要方法为瓣膜置换手术、三尖瓣瓣环成形手术[3,4]。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在手术后部分患者极容易再次发生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右心功能不全,严重影响生活水平,给社会、家庭、医疗带来负担。本文即分析在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中采用三尖瓣成型环的具体方法和实际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 年2 月~20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2021-07-16

  • 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
    缺损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时,需慎重选择治疗方法[4]。关于室间隔缺损和三尖瓣反流的关系、三尖瓣反流的成因,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反流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的疗效,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机制及介入封堵的可行性,并评估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138例,其中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53例,男性22例,女性31例,年龄3~37岁,中位年龄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7-06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SD,当其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时以往多选择外科手术。本研究通过深入了解VSD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机制,分析三尖瓣反流形成的原因,发现经严格筛选适应证的膜周部VSD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行介入治疗在VSD封堵成功的同时三尖瓣反流减轻或消失,为此类疾病介入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6-01至2017-12我院共介入治疗膜周部VSD合并三尖瓣反流123例,其中经严格筛选适应证的膜周部VSD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44例患者,男18例,女2

    中国循环杂志 2021年1期2021-02-04

  • 自体心包瓣叶成形在严重三尖瓣病变修复中的应用
    病可导致功能性三尖瓣病变,多与左心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室间隔形态改变导致右心室压力升高等相关,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也可同时合并有器质性三尖瓣病变。对于大多数患者功能性三尖瓣瓣膜疾病,三尖瓣成形技术被广泛应用,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但对于严重的合并瓣叶显著增厚融合或挛缩的三尖瓣病变,常规修复方法效果欠佳,既往我们对于修复困难或效果不佳的患者,多实施三尖瓣置换术,但三尖瓣置换术后远期疗效仍不理想[1,2]。结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8期2021-01-04

  • 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三尖瓣反流的临床意义
    发现病理性胎儿三尖瓣反流与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胎儿心律失常、胎儿水肿等有关[2]。超声检测三尖瓣反流并判断反流原因对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非常重要。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兰大二院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454例孕妇,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0.1±5.6)岁,孕周20-35周,平均孕周(23.5±3.5)周,均为单胎。孕妇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均于孕20W-24W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所有三尖瓣反流阳性胎儿均

    甘肃科技 2020年17期2020-10-20

  • 房颤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右心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其机制探讨
    合并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而严重的三尖瓣反流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2]。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房颤患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右心超声心动图改变,从而为临床对患者进行预判提供依据,提高患者预后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心电图诊断为持续性房颤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房颤年限,既往史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其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1期2020-04-27

  • 超声诊断三尖瓣闭锁1例
    800)图1 三尖瓣闭锁超声表现 A.左心房、左心室体积增大,右心室体积较小,三尖瓣处见较厚肌性组织(箭),房间隔及室间隔见回声脱失; B.室间隔见左向右红色分流信号 (LA:左心房;LV:左心室;RA:右心房;RV:右心室)患儿女,双胎之一,出生3天,因紫绀、听诊心脏杂音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房、左心室增大(横径分别约18.0 mm、21.2 mm),右心室偏小(横径约10.1 mm),右心室、右心房连接处未见正常瓣膜回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1期2020-03-24

  • 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策略分级及其手术效果
    手术的同时矫治三尖瓣反流。但在众多长期随访左心换瓣术后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术前仅微量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仍有7.3%会发展为中量及以上程度反流;20%的少量三尖瓣反流会有病情进展[1-3]。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指南针对合并中量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左心瓣膜病变患者建议同期进行三尖瓣成形手术[4]。但仅根据反流程度判断手术时机是否准确,选用何种手术方式尚无定论。随着对反流机制的认识,一些新的超声心动图参数(三尖瓣瓣环直径、瓣叶闭合高度、闭合长度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2期2020-03-05

  •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导线相关三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张文成 姚亚丽三尖瓣反流是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三尖瓣病变,使三尖瓣环扩张,导致三尖瓣在心室收缩期不能完全关闭的一种心脏瓣膜性疾病。严重的三尖瓣反流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无论肺动脉压或左室射血分数如何,中度及以上三尖瓣反流均与死亡率增加有关[1]。目前,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永久性心脏起搏器(PPM)和心脏同步化治疗(CRT)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右室心内膜电极导线引起的三尖瓣反流受到重视[2-3]。1 流行病学研究心内膜导线植入引起的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3期2020-03-03

  • 三尖瓣成型环在矫治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患中产生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病症为临床常见症状,因病情发展较缓,大部分病患在首次行左心瓣膜置换术时关闭良好,无需再行其余处理,伴随病情进展产生三尖瓣关闭不全症状,预后较差,对病患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对三尖瓣成型环在矫治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分析,详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9年1月间本院行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诊治病患中选取46例,包括15例男性病患,31例女性病患,年龄介于27岁-68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2019-12-27

  • 微创治疗三尖瓣功能不全
    进行了微创治疗三尖瓣功能不全患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三尖瓣充当着心脏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止回阀,防止血液流回右心房。三尖瓣功能不全患者,瓣膜无法正常关闭,从而导致血液回流到右心房。如果不加以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三尖瓣渗漏的处理极其复杂且难以治疗,一直是心脏病专家面临的主要挑战,除了心脏直视手术外,几乎没有其他治疗选择。尼克尼格教授指导团队利用“TriClip”方法修复三尖瓣,结果显示,微创手术后的前30天内没有患者死亡,至少

    微创医学 2019年6期2019-12-22

  • 自体心包软环应用于三尖瓣成形术的长期随访研究*
    常常伴有功能性三尖瓣反流[1-3]。左心瓣膜病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是引起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原因[4-5],进而导致三尖瓣环的扩张,改变肌腱牵拉瓣叶的力学方向,三尖瓣的正常对合点发生错位,但三尖瓣本身及瓣下结构均未发生结构性改变[6]。目前,左心室瓣膜病继发三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尖瓣成形术(tricuspid vavuloplasty, TVP)和三尖瓣置换术。由于人工瓣膜存在各种缺点,除非三尖瓣受到严重影响,一般不进行三尖瓣置换

    广东医学 2019年17期2019-10-12

  • 心血管植入式电子器械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影响因素
    内膜电极引起的三尖瓣反流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1]。有学者经过一系列相关研究表明,植入CIEDs后对三尖瓣反流的发生或加重有影响[2,3];并且经前期的动物、人群试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明确,右心室植入电极后会出现或加重三尖瓣反流[4,5]。目前研究认为,右心室电极的机械作用导致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引起三尖瓣反流的主要发生机制[6,7],但对植入右心室电极患者三尖瓣反流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尚不统一。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植入CIEDs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的患者临床资料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3期2019-03-27

  • 胎儿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超声随访观察
    6000)胎儿三尖瓣反流在产检超声检查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之一。根据有关资料证实,胎儿三尖瓣反流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涨。大多数三尖瓣反流现象为少量反流,也称其为生理性反流[1]。与此同时也发觉个别没有器质性心血管改变胎儿存在三尖瓣高速反流情况,其程度为三度,而且反流压差出现明显的增高现象[2]。情况严重者有明显的右侧心腔扩大现象,以及出现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右心室衰竭情况[3]。在临床中常被认作为较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为此大多数医生会劝孕妇进行引产,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2期2019-02-19

  • 经导管介入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研究进展
    左心瓣膜疾病的三尖瓣病变(逾90%为三尖瓣关闭不全)却长期被忽视[1]。右心室对增加的后负荷有较好耐受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进行性加重的进程缓慢,容易被忽视。此外,既往人们认为左心系统瓣膜外科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可逐渐缓解[2],低估了解除三尖瓣病变后右心系统的中远期获益[3],故对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干预治疗较为保守。伴随对三尖瓣关闭不全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认识的逐渐深入[4]及瓣膜病领域微创介入技术的成熟,经导管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成为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就三尖瓣关闭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2期2019-01-11

  • 两种硬质三维成形环用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效果比较
    ,肖颖彬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严重的三尖瓣反流可引起心慌、疲乏、活动耐量降低及肝脾大、腹水、双下肢水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合并左心瓣膜疾病患者的远期生存[1]。FTR主要由三尖瓣环扩张所致,不伴有结构性病理改变,常继发于左心瓣膜疾病[2],临床在行左心瓣膜手术的同期进行三尖瓣成形手术,可取得良好疗效[3]。对于中度以上的FTR或轻度的FTR伴三尖瓣瓣环扩张的患者,目前普遍认为采用硬质三维成形的手术效果好于其他三尖瓣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11期2018-11-28

  • 硬质三维成形环治疗中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
    037)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FTR)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严重的三尖瓣反流可以引起心慌、疲乏、活动耐量降低,以及肝脾大、腹水、双下肢水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严重影响合并左心瓣膜疾病患者的远期生存[1]。FTR主要由于三尖瓣环的扩张所致,不伴有结构性病理改变,常继发于左心瓣膜疾病[2]。随着对FTR认识的提高,对于继发于左心瓣膜病变的FTR,在左心瓣膜手术的同期进行三尖瓣成形手术,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9期2018-10-13

  • 个体化改良国产三尖瓣成形环治疗继发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5200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I)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一般好继发于左心瓣膜病,对左心瓣膜手术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在治疗TI中起到良好效果[2-3]。但临床数据统计[4],采用三尖瓣人工瓣环治疗仍然有约15%的患者再发中重度TI,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更有效的治疗TI成为临床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个体改良佰仁思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对我院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9期2018-06-14

  • 人工瓣环成形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观察
    518020)三尖瓣为右房室口上以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支架上的3个三角形瓣膜,其只能向心右心室开放,保证血流的流向为右心房向右心室。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FTR)是由于肺动脉血压的升高及右心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环的扩大和关闭不全,临床上发病较多[1-2]。其致病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风湿性瓣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性心肌炎及其他疾病。中重度的三尖瓣反流导致患者血液动力学长期改变,造成右心功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5期2018-06-14

  • 三维成形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观察
    ~30%将继发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患者病情发展[1-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三尖瓣成形术对该病进行治疗,其中Kay法和De Vega成形术是传统三尖瓣成形术,均有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但其远期效果不佳[3]。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心脏瓣膜造成机体的心脏瓣膜病变,其中以二尖瓣病变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研究发现,临床近四成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均为中度、重度二尖瓣狭窄,或者以二尖瓣病变为主[4],且患者常并发三尖瓣返流。近些年,三维成形环在临床治疗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3期2018-03-08

  •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梁湘源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又称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多种病因可引起,如风湿性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退行性疾病等,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病是首要病因。其共同特点是因肺动脉高压、右室扩大而导致三尖瓣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从而引起关闭不全,而三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本身并无明显病变。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 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因功能性三尖瓣返流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共11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带4个垫片的改良Devega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2018-02-08

  • 三尖瓣环大小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功能性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610072)三尖瓣环大小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功能性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左明良a,尹立雪a,李春梅a,邓 燕a,王斯佳a,徐 云a,于 涛b(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a.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b.心脏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目的评估和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环。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中心接受因功能性三尖瓣返流行三尖瓣成形的146名患者。完成左心手术后三尖瓣缝线成形或成形环成形,并分为缝线组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5期2017-09-13

  • C形软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价值※
    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价值※钟汝核 袁云娣 黄健宏 梁 清 李 华 李志连目的探讨C形软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入治疗的49例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按照成形术方式分为C型组(26例)及DeVega成形组(23例)。DeVega成形组接受传统的DeVega三尖瓣成形术,C型组采用C形软环行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C型组患者术后1年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D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6期2017-07-18

  • 三尖瓣成型环在矫治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663000)三尖瓣成型环在矫治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张思源,吴兴建,陈锡霖,尚忠忍(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云南 文山 663000)目的 探讨三尖瓣成型环矫治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7例经彩超确诊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采用三尖瓣成型环矫治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结果 术后7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术后7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心脏停跳而死亡,无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全组病例随访3个月至1年,再次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2017-03-07

  •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综述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苏力德1,刘宏宇1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是指无三尖瓣结构器质性变化的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左心系统瓣膜病)所致的左房压增高,逆向传导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室腔变形、三尖瓣环扩大、瓣下结构移位,造成继发性三尖瓣反流[1]。许多国外研究者报道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多存在着中、重度的三尖瓣返流[2],实施二尖瓣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伴有中、重度三尖瓣返流者高达30%[3],二尖瓣病变是造成功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11期2017-01-12

  • 66例三尖瓣置换术近、中期临床效果分析
    血管外科66例三尖瓣置换术近、中期临床效果分析赖锋华 曹勇 欧惠芬 陈凯明 刘浪 朱伯卫 林世廷作者单位:525200 广东省高州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目的 总结三尖瓣置换术近、中期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6例三尖瓣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类:风湿性心脏病47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再次行三尖瓣置换12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瓣膜退行性病变4例,胸部外伤1例,起搏器安置术后1例。术前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5期2017-01-12

  •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鹏 李志朋综述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樊国亮 陈铁男 郭志鹏 李志朋三尖瓣返流; 三尖瓣成形术; 成形环; 三维结构三尖瓣曾经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或者是“神秘的瓣膜”[1-4]。以往认为只要左侧瓣膜修复完好,三尖瓣返流就会自行减轻。长期随访左侧瓣膜病变术后病例发现三尖瓣返流没有减轻,甚至进一步加重。鉴于引起三尖瓣返流恶化的因素仍持续存在,以及三尖瓣手术的适应证,三尖瓣手术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将就功能性三尖瓣返流治疗进行描述,同时对使用不同类型环在外科手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8期2017-01-10

  • 右心室电极相关的三尖瓣反流
    100853)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致三尖瓣病变、三尖瓣环扩张,导致三尖瓣在心室收缩期不能完全关闭的一种心脏瓣膜性疾病。右心室电极相关的三尖瓣反流是指右心室电极植入后新出现的三尖瓣反流或原三尖瓣反流加重。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1]。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永久性心脏起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0

  • 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进展
    44)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进展王建铭1陈锦铷1,2韩秀敏1综述(1.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 辽宁沈阳110016;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116044)三尖瓣病变中最常见的是三尖瓣反流,发生率较高,仅次于左心瓣膜病变[1]。通常认为其他瓣膜手术后,三尖瓣反流即可明显缓解,因此三尖瓣的相关病变长期被忽视。现有大量证据显示中重度三尖瓣反流在三尖瓣修复或置换术后需再次治疗,促使三尖瓣干预治疗的指征增多[2-3];但多数情况下三尖瓣的二次手术风险和病死率均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6年5期2016-11-21

  • 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超声特点和临床意义
    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超声特点和临床意义谢霆, 刘聪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

    放射学实践 2016年8期2016-10-18

  • 三尖瓣切开在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魏东明临床研究三尖瓣切开在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朱海龙 孙国成 顾春虎 彭岚刚 魏东明目的 探讨三尖瓣切开在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1例1岁以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术中暴露情况判断是否需切开三尖瓣修补VSD,分为3组。A组:VSD暴露清楚,不需切开三尖瓣。B组:VSD暴露不清楚,需切开三尖瓣。C组:VSD暴露不清楚,需切开三尖瓣,但未实施切开。采集术后12个月的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3期2016-09-11

  • 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三尖瓣成形外科手术
    腔镜下体外循环三尖瓣成形外科手术张晓慎1,刘 菁1,陈寄梅1,曾庆诗1,雷 迁1,李小辉1,2(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广东 广州 51008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182)目的 探讨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及手术并发症的三尖瓣手术方法。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5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根据三尖瓣病变类型分为房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1期2016-06-21

  • 先天性短腱索致三尖瓣大量反流一例
    先天性短腱索致三尖瓣大量反流一例程显声 ,柳志红, 熊长明, 倪新海 ,罗勤 ,何建国多种原因可引起三尖瓣反流,下面是一例很少见的先天性短腱索所致大量三尖瓣反流,其诊断历程十分崎岖,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活动气短、乏力10年余,加重1年于2015-03-02住院。缘患者2005-01初感冒,咳嗽,X线胸片发现心脏扩大, 1月13日安贞医院经胸/食管超声心动图(超声) 检查显示:三尖瓣隔瓣轻度下移,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房室明显扩大,肺动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1期2015-12-08

  • 涤纶条加固改良De Vega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De Vega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郑州 450003)张国报 乔 刚 夏东升目的:探讨涤纶条加固改良三尖瓣De Vega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意义。方法:116例风心瓣膜病患者应用涤纶条加固的改良De Vega三尖瓣成形术治疗。对传统的De Vega瓣环成形术进行了进一步改良。第2条缝线为围绕第1条缝线的螺旋状缝合,并在缝合第2道缝线时将一条宽度约4~5 mm的涤纶条通过第二道缝线缝合加固在三尖瓣瓣环上,起到人工瓣环的作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2015-04-03

  • 国产瓣膜成形软环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瓣膜成形软环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刘 健 曹旭丹 宋 然 张 健目的 分析国产瓣膜成形软环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术式分为两组,其中46例行瓣膜成形软环成形术为三尖瓣成形环成形组,40例行De Vega成形术为De Vega成形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分级(NYHA)情况和心脏彩超检查情况,并分析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及并发症

    安徽医学 2015年2期2015-02-27

  • 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进展
    王继相 佘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进展吴旭 王继相 佘凯三尖瓣返流; 三尖瓣成形术; Kay法; DeVega瓣环成形术; 人工瓣环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sufficiency,TI)引起的返流多继发于左心疾病或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会导致患者右室功能不全。具体而言,这样的损伤最终会导致左室输出量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及死亡率增加。因此,我们亟需解决左心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年10期2015-01-21

  • De Vega成形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观察
    湿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观察张靖 李军 贺猛目的 探讨De Vega成形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接受De Vega成形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1年、2年随访, 观察心功能、三尖瓣瓣环直径及反流变化情况, 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同术前相比较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肺动脉高压得到明显改善, 三尖瓣反流消失或是明显减轻, 术后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De Vega成形法经济、实用,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瓣环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期2014-09-04

  • 左心疾病继发功能性三尖瓣返流的外科治疗现状
    存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返流[1]。功能性三尖瓣返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FTR)是指在无器质性三尖瓣病变及相关心肌损伤的情况下,由于三尖瓣及其相关结构的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三尖瓣返流,常由左心系统瓣膜病变引起,是三尖瓣最常见的疾病。文献报道,至少1/3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存在中、重度三尖瓣返流[2],在实施二尖瓣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伴有中、重度三尖瓣返流者高达30%[3]。左心疾病继发的FTR病变,如未进行适当的处理,将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04-15

  • 超声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
    ,室间隔完整。三尖瓣前叶宽大、冗长。三尖瓣膈瓣距二尖瓣前叶约12mm,后瓣下移约43mm,下移瓣膜发育不良、回声增粗、活动度差。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三尖瓣重度返流,返流起源点低,余心瓣膜中度返流。超声提示:宫内孕单活胎,超声孕龄约21+周;胎儿后瓣及隔瓣位置低于正常,右心房相对较大,而右心室相对较小,三尖瓣隔瓣附着点与二尖瓣前叶附着点距离>5mm,三尖瓣关闭不全。行引产术产出一女死婴,病理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2 讨 论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2014-04-03

  • 应用硬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修复术后早期资料分析
    ,郭林静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常继发于左心系统疾病,如二尖瓣狭窄等。三尖瓣反流是影响左心瓣膜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近年来人们开始应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环成形术,其近、中期效果令人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3年12月共应用三尖瓣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58例,年龄28岁~74岁,平均48岁;男32例,女26例;房缺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7期2014-03-29

  • 利用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治疗Ebstein畸形
    200032)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是一种先天性三尖瓣畸形,发病率很低,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0.5% ~ 1.0%[1]。既往认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为三尖瓣隔瓣及后瓣下移,并伴有前瓣叶发育异常,通常前瓣帆状扩张。但近年研究发现三尖瓣瓣下结构多有异常,包括各种程度的乳头肌和腱索发育不良,以及右心室结构的改变。Ebstein畸形的手术方式多选用三尖瓣成形术或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由于其更好的远期生存率和免除再手术率而受到重视[2]。Daniel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2013-11-19

  • 10例三尖瓣置换术近期临床结果研究
    李继峰10例三尖瓣置换术近期临床结果研究李继峰目的总结10例三尖瓣膜置换术近期临床结果与随访研究。方法2007年至2012年间,10例病人行三尖瓣瓣膜置换。男9例,女1例。年龄48~69岁,平均(53.73±1.29)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瓣膜粘液退行性病变1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Ebstein畸形)1例;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者8例,II级者2例。1例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8例为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置换。1例为三尖瓣置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1期2012-08-15

  • Carpentier成形环与经典De Vega环缩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临床疗效分析
    系统瓣膜病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在行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24例应用Carpentier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22例行经典De Vega环缩术。我们就两种手术方式的近中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Carpentier成形环组24例,男7例、女17例,年龄(53.1±10.0)岁,体质量(54.3±13.9) kg,左室射血分数(57.3±6.4)%,中重度反流6例、重度反流18例,右室舒张末径(2

    山东医药 2012年40期2012-04-13

  • 三尖瓣下移畸形外科治疗42例
    525200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malformation)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复杂性心脏畸形,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我科从2003年1月~2010年12月共对4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三尖瓣成形术34例(包括6例加双腔腔肺分流术),三尖瓣置换术8例;矫治合并畸形中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30例,室间隔缺损4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 2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4期2012-01-29

  • 三尖瓣成形环在风湿性瓣膜病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现状
    300051)三尖瓣关闭不全多由肺动脉高压及三尖瓣扩张引起,常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及慢性肺心病。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轻者在原发其他瓣膜病变纠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由于右心室压力下降,右心缩小,其关闭不全的程度大多减轻,甚至消失。中度、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一般都需手术治疗。现就目前常用手术方式及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的三尖瓣成形环介绍如下。1 缝线成形术1.1 Kay二瓣化成形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变为瓣环扩张。Kay二瓣化成形术将后瓣环去除,利用前瓣和隔瓣

    医学综述 2011年11期2011-12-09

  • 二尖瓣主动脉瓣并功能性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42例
    可能继发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左心瓣膜病变纠正后未明显减轻,反而继续进展,导致病人术后远期右心功能恢复不良或进行性恶化,残余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甚至死亡。左心瓣膜手术如何正确诊断和处理合并的三尖瓣病变已成为心外科医生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 42例左心瓣膜病变同时三尖瓣伴有不同程度反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总结对这一病变的治疗体会。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27例,年龄36~68岁,平均52.32±

    陕西医学杂志 2011年12期2011-11-22

  • 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病中,常常继发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sufficiency),发病率在25% ~30%〔1〕。目前,三尖瓣成形术是治疗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首选外科手术方法。经典的三尖瓣成形术为Kay法及De Vega成形术,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但远期效果不确定。近年随着科技进步,人工瓣环逐渐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手术治疗69例老年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16例采用Kay法,20例采用De Vega成形术,33例行人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9期2011-09-12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对比研究
    病中,常常继发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sufficiency),发病率在25%-30%[1]。目前,三尖瓣成形术是治疗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首选外科手术方法。随着心外科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三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良和更新,手术指征更趋完善,手术远期效果不断提高。经典的三尖瓣成形术为Kay法及De Vega成形术,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但远期效果不确定。近年随着科技进步,人工瓣环逐渐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手术治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9期2011-08-20

  • 超声检测胎儿三尖瓣反流及评估临床转归的再认识
    之一。由于胎儿三尖瓣反流的检出率不断上升,备受临床关注。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4810例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评估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测胎儿三尖瓣反流及预测其临床转归中的作用,为产前检查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0年共4810例在本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孕周18~4l周,平均(30±4.6)周。孕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1.2 方法 应用GE Voluson 730、Philips iE33彩超仪,凸阵探头4C

    浙江实用医学 2011年3期201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