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 浅析《针灸大成》中章门穴的临床应用
    0355)《针灸大成》是由我国明代著名医家杨继洲总结的明代以前各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著作[1],对章门穴主治功用有丰富详尽的记载。本文通过分析《针灸大成》中关于章门穴的文献记载,总结章门穴的定位、操作方法与主治病证,以期为现代医家提供一定的理论及临床指导。1 腧穴定位章门穴的详细定位记载于《针灸大成·足厥阴肝经主治·考证穴法》,其言:“大横外,直季胁肋端,在脐上二寸,两旁六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1]302该定位与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8期2023-12-31

  • 2013—2023年度《针灸大成》现代研究❋
    0117)《针灸大成》是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是我国影响深刻,流传广泛的一部针灸巨著。《针灸大成》成书于明嘉靖万历辛丑年,共计10卷。此书内容丰富精彩,图文并茂,既便于初学者入门,又有助于研究者深入探索,对针灸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均有重要意义。1 医史文献研究1.1 作者考究对于《针灸大成》作者的探究,中医文献专家范行准1957年在《秘传常山杨敬斋针灸全书》的跋里第一次怀疑《针灸大成》作者非杨继洲后[1],立即引起中医学者对此的关注。张缙、黄龙祥等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2023-12-15

  • 针灸大成》大陵穴临床应用规律浅析
    10000《针灸大成》[1]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杨继洲所著,杨继洲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基础上进行扩充编篡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对明代以前针灸学术的一大总结,至今对现代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大陵穴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根据其在《针灸大成》中所涉条文,笔者对《针灸大成》中大陵穴的归经、穴性主治、刺灸方法及临床主治进行归纳,以期对现代临床应用大陵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扩宽临床思路。腧穴定位大陵穴又名“鬼心”,关于大陵穴的定位,《针灸大成》中对此的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9期2023-11-08

  • 浅析章门穴在《针灸大成》中的应用规律
    10003《针灸大成》[1]是明代医家杨继洲充分展露出自身创新与见解[2]的著作。该书总结归纳前人所著针灸名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针灸学术的总结,且创立了“十二字分次第手法”等多种杨氏独创[3]手法,有“精取穴、两组处方、多处方、多病症、几种配穴法”等特色[4],内容广泛而全面,具有巨大的临床诊疗借鉴意义。章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带脉交会,是脾募,亦是脏会,以调控脾胃和肝胆类病的气机为主。此穴可刺可灸,单穴应用与多穴配伍各有优势。章门穴在《针灸大

    新中医 2023年14期2023-07-31

  • 针灸大成》中天枢穴的临床应用浅析
    补辑重编的《针灸大成》[1]不仅汇集了杨继洲本人的针灸临床经验,还广泛采辑了明万历以前的针灸学术发展成果,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更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文与注解相得,文字与图谱相辅的针灸百科全书,书中系统论述了针灸临床的理、法、方、穴。自成书以来一直被针灸学者学习沿用,对我国针灸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2]。本文通过对《针灸大成》中有关天枢穴的论述进行整理,总结其临床刺灸方法及治病规律,以期为天枢穴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1 穴位命名与定位《针灸大成·头不多灸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3期2023-03-22

  • 针灸大成》中对于关元穴的应用探析
    1000)《针灸大成》是以《玄机秘要》为借鉴,补充编撰的针灸学集大成之名著。它被称为“针灸百科全书”,即囊括了《玄机秘要》中的针灸经验,还将明朝以前的学术成就广而纳之,详述各穴取穴法、各病用方选穴法、针刺手法等[1]。关元穴是从古至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穴位之一,无论是单独取穴还是与其他经穴配伍,均疗效卓著。本文以关元穴为挖掘点,探究《针灸大成》中对于此穴的相关论述,以期更好地为临证治疗提供参考借鉴。1 关元穴的命名与定位在关元穴的命名上,“关”指门,出入之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期2023-03-21

  • 针灸大成》风池穴配伍及应用研究
    应用广泛,《针灸大成》[1]为明代医家杨继洲对针灸学科集大成之作,有关风池穴的记载颇多,达72 次,其中2 条条文关于风池穴的定位,56条关于疾病的治疗,其中问答6 则。在治疗条文中,有4 条独取风池治疗疾病,另52 条涉及与100 个穴位合用。涉及治疗的疾病有偏正头风、中风、伤寒、风疟、耳目鼻、妇科等多种病证。本文以《针灸大成》为基础,对风池穴的基础理论与用法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与总结。1 基础理论1.1 腧穴定位 在书中,风池穴的定位有2 处提及,其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3期2023-02-03

  • 针灸大成》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探析
    0014)《针灸大成》[1]1为明代靳贤奉赵文炳之命,在杨继洲《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堪称我国古代针灸学百科全书。该书除涉猎针灸论述外,还设置专卷载小儿按摩,后世又称为《保婴神术》《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在推拿学史中占据重要的学术地位。该卷对小儿疾病的诊断、取穴、手法和调护等采用歌诀的形式进行表达,其编写内容和编写体例对小儿推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本文从“重望诊、调脾脏、手代针、重调护、兼针药、疗惊风”六个方

    江苏中医药 2022年7期2023-01-05

  • 针灸大成》神门穴的临床应用探讨
    男 冯国湘《针灸大成》[1]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的著作,该书记载总结了各种理论、针刺手法以及各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其内容既有系统的针灸理论又有丰富临床经验方法。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神门穴的相关内容,并对其分析、总结。由此了解书中对于神门穴的认知及应用,结合现代的相关文献及研究,为现代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1 腧穴定位《针灸大成》中对于神门穴定位的记载共有4处,位置及取法均相同。《针灸大成·百穴法歌》云:“神

    光明中医 2022年2期2023-01-04

  • 针灸大成》中的临床诊疗特色及其时代价值※
    病案,撰成《针灸大成》一书[1]。学习《针灸大成》,我们不难发现杨继洲医术高明,针药兼精,对内、外、妇、儿各科病证都有深刻见解,临床诊疗特色突出,对现今针灸研究和临床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其临床诊疗特色阐述如下。1 治疗范围广杨继洲临证经验丰富,善于运用针灸或针药结合治疗各科疾病,除了在卷八临床各科病证的针灸治法、卷九《治症总要》等内容中加以介绍外,在医案部分也有集中体现。医案共存33则,患者包括男女、老幼,病证涉及手臂屈伸不利、腰痛、两腿风、痹证、痿证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6期2022-12-13

  • 针灸大成》中百会穴定位探析
    0355)《针灸大成》是明代杨继洲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参考明代及明以前20多种针灸学著作并且结合其针灸临床经验汇编而成的针灸学巨著,该书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影响巨大,还被国际针灸学家翻译成德、法和日等文字[1],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书中有关百会穴定位的条文如“去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直两耳尖”“顶中央旋毛中”等至今依旧是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深度剖析《针灸大成》中的相关条文,并且结合对古今文献的研究,为百会穴的定位取穴提供理论依据,并协助临床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9期2022-12-13

  • 针灸大成》肾俞穴临床应用浅析*
    0208)《针灸大成》[1]是一部非常具有权威性的针灸著作之一,作者为明代杨继洲,它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对针灸学术进行总结的伟大著作。其内容丰富,囊括了腧穴定位、刺灸手法、主治病证及针灸处方,从形式上运用了诗词、歌赋、图解等一系列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针灸大成》中对肾俞穴相关记载众多,本文通过梳理著作中关于肾俞穴的记载,浅析杨继洲对肾俞穴的定位、理解与应用,为现代针灸临床与科研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 肾俞穴定位肾俞又称“高盖、少阴俞、肾念”[2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6期2022-12-07

  • 针灸大成》关元穴的临床应用浅析
    文献[1]《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的著作,该书收集了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术文献,并总结了其学术经验,是针灸医籍中内容最全,涉及最广,临床应用最多的总结性专著之一[2]。“诚稽此而医道指掌矣”,其对于针灸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为后世历代医家所借鉴。关元穴又名“丹田”“大中极”“小肠募”,始见于《黄帝内经》,如寒热病中:“身有所伤血出多……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脐下三寸关元也”。《针灸大成》中多处提及关元穴,笔者将书中对于关元穴的相关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2022-11-28

  • 针灸大成》关于气海穴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气海穴在《针灸大成·聚英·同穴异名》中提出“气海:一名脖映,一名下肓”,如《百穴法歌(神应经)》中描述“任脉中行正居腹,关元脐下三寸录,气海脐下一寸半,神阙脐中随所欲”。气海穴归为任脉经穴,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1]。“气海为男子生气之海”,《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将气海穴这样解释:“总之,各部凡有脂膜皆属三焦之形。由气海而化元阳之气,出关元,化卫气,属下焦,营卫宗三焦气互相贯溢,统先天肾气、后天卫气交会之所,统摄原气。贯各部分,名气海。”气海穴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9期2022-11-19

  • 针灸大成》治疗泄泻浅析*
    10005《针灸大成》[1]是我国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根据家传《玄机密要》,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及先人的思想汇编而成[2]。本书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得到了历代医家的认可,目前仍对针灸学有重要影响[3]。笔者总结出书中有关泄泻的论述及其临床意义,为针灸治疗泄泻提供参考。1 《针灸大成》对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1.1 外因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对泄泻产生的外因描述共有4段,分别是《针灸大成·标幽赋》中的“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指出在春季若感受风邪会在夏季发生泄泻;《针灸

    河南中医 2022年2期2022-11-15

  • 浅析《针灸大成》中的后溪穴
    10075《针灸大成》[1]成书于1601年,是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了诸家理论和实践精髓编撰而成,是对我国明以前针灸学术成果的一次总结。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声誉之高,意义之大,在针灸专著中是无与伦比的。笔者通过对《针灸大成》中后溪穴相关条文的整理,总结出后溪穴的定位、刺法灸法以及临床应用特点,以期更好地发挥后溪穴的临床价值。腧穴定位《针灸大成》中有关后溪穴的定位记载共有四处,描述基本一致,如《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指出:“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5期2022-11-15

  • 从《针灸大成》论天枢穴探析其当代临床应用规律
    10007《针灸大成》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杨继洲的经典巨著,是继《黄帝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后针灸学发展史上的又一大里程碑。其成书以杨氏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历经多次补辑重修重刊,始成今之《针灸大成》,共10卷207篇。其内容涵盖明代万历前的几乎所有针灸论著,如《灵枢》《难经》《千金方》《资生经》《针灸聚英》等等,全面详细地论述了针灸理论及刺灸方法,总结记录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名家针灸医案,为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笔者精心研读《针灸大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6期2022-11-15

  • 针灸大成》神门穴临床应用规律浅析
    华 徐 福《针灸大成》成书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 年),是杨继洲在《卫生针灸玄机密要》基础上,汲取《黄帝内经》《难经》《神应经》《针灸聚英》等多部医籍中的针灸思想,结合亲身临证经验汇编而成[1-2]。全书共十卷,二百余篇,其广罗针灸歌赋,考订腧穴名称和定位,阐释经络腧穴理论,阐明针灸操作手法,记载病证针灸处方,是我国现存中医药文献中记载针灸内容最多的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针灸学专著[3]。神门穴为心经原穴、输穴,具有宁心安神、调和阴阳、通络止痛等功效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12期2021-12-23

  • 针灸大成》中悬钟穴临床应用探析
    家,其所著《针灸大成》[1]汇集前人精华并融入杨继洲本人临床见解[2],是历代针灸医家学术经验的集大成者,观此书可见其针灸治法强调针灸药物结合,且极为重视经络,穴位力求精准,该书还详细记录了经穴的定位、取穴、针刺艾灸法及其主治病证[3]。《针灸大成·足少阳胆经·考正穴法》中记载:“悬钟,一名绝骨”,查阅《针灸大成》,书中关于“悬钟”或“绝骨”的记载十分丰富,在《针灸大成》中共提到73次,涉及65条条文,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对《针灸大成》中悬钟穴的应用加以整理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5期2021-12-02

  • 针灸大成》丰隆穴选穴规律探析
    0005)《针灸大成》[1]成书于明代,为杨继洲所著,靳贤校补编而成。杨继洲在其家学《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基础上汲取了《医学入门》《神应经》《针灸聚英》等众多医籍中针灸之精要,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注解。其汇集了众多针灸歌赋;考订了穴位名称及定位并辅以图注;归纳了穴位刺灸手法。全书具有系统完整的针灸学理论,书中所著皆为历代大家临床经验总结,是我国明代及以前针灸学术的集大成者,对临床针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丰隆穴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足阳明根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8期2021-12-01

  • 针灸大成》情志致病思想与现代心理学关系探讨
    5-6]。《针灸大成》虽然是针灸学著作,但同时其汇集《素问》《儒门事亲》《抱朴子》等关于情志致病的相关内容,记载了大量情志所致疾病的治法与案例,完善了以九气、十多为主的情志致病理论。因此本研究以《针灸大成》为切入点,从中医学和心理学学科交叉的角度来探讨《针灸大成》情志致病理论的内涵。1 九气1.1 概述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卷九·医案》中曰:“人禀天地之气,五运迭侵于外,七情交战于中……此轩歧所以论诸痛皆生于气,百病皆生于气,遂有九窍不同之论也。而子和公亦尝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1-25

  • 针灸大成》中神门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目的:探討《针灸大成》中神门穴的应用规律及理论依据,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方法:整理《针灸大成》与神门穴相关的所有条文,系统分析其定位归经、刺法灸法、配伍补泻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探讨神门穴的临床应用规律。结果:神门穴的定位在掌后锐骨端陷中,常针三分,灸可三壮或七壮,通常用原络配穴及同名经配穴等配穴方法,常用神门穴泻法治疗心经实证。神门穴善治神志病,神门为心经原穴,多用于治疗脏腑病,以心系病症应用较多,如心痛、心烦失眠、健忘失记、惊悸怔忡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6期2021-08-06

  • 针灸大成》论治头痛探析*
    0005)《针灸大成》[1]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针灸典籍,对现代针灸的临床与研究具有宝贵的指导、借鉴与启发作用[2]。头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患者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3],在《针灸大成》中有大量相关文献记载。笔者通过对该书中头痛相关条文的整理,以期了解古代医家对于头痛的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法,为当代针灸临床诊疗头痛提供一定借鉴。1 头痛的病名《针灸大成》中头痛有多种命名,如《针灸大成·头面门》将头痛称之为“头风”“脑风”“脑痛”等。同时根据发病部位、病因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期2021-04-17

  • 针灸大成》阳陵泉穴临床应用
    10005《针灸大成》[1]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参照《神应经》《古今医统》《医学入门》《针灸节要》等针灸著作而写成,可以说《针灸大成》是我国明代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总结。此书内容丰富,考究严谨,对继承和发展针灸学术,推广针灸疗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书中关于“阳陵泉”或“阳陵”的记载有80处,其中4处为他穴定位借用,余76处涉及阳陵泉穴的定位、归经、主治、手法操作等,书中对于阳陵泉穴的应用包含四肢肿痛、麻木、手足挛急、

    河南中医 2021年6期2021-04-17

  • 针灸大成》中脘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10005《针灸大成》[1]成书于明万历29 年,是杨继洲在《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在靳贤的协助下,汇集明以前重要的针灸论著而成。针灸学术的发展在明代达到全盛,此间相关人才辈出,相关典籍不断涌现。而《针灸大成》至今仍是针灸学界流传广、影响大的著作之一[2]。该书共分十卷,囊括针灸的理论、歌赋、刺法、灸法、子午流注、脏腑经络腧穴、针灸治疗案例、小儿推拿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全面。本文通过对《针灸大成》[3]中中脘穴相关论述的整理分析,探究明以前针灸名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4期2021-04-17

  • 针灸大成》中尺泽穴临床应用探析
    10005《针灸大成》[1]为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所著,是对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术发展成果的总结,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针灸学专著,对后世影响深远[2]。笔者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尺泽穴的文献记载,总结其临床刺灸方法及治病规律,以期为现代针灸临床医师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及理论依据。1 穴名与定位关于尺泽穴的命名,孙思邈《千金翼方》云:“凡诸孔穴,名不虚设,皆有深意。”尺泽穴是古人根据水流大小命名的,其中,“尺”为长度单位,古时将前臂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称为一尺;“

    河南中医 2021年4期2021-04-17

  • 针灸大成》后溪穴临床应用浅析
    10005《针灸大成》[1]为明代著名医学家杨继洲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取精用宏,广集各位医家经典著作之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撰而成。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是继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部针灸巨著,至今对现代针灸学的发展仍有指导与借鉴意义。后溪穴作为目前临床使用较广的穴位之一,在《针灸大成》中有大量相关文献记载。笔者通过整理分析该书中后溪穴相关条文,以期了解古人对后溪穴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从而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及理

    河南中医 2021年2期2021-04-17

  • 手到病除
    效果。根据《针灸大成》中记载:“治少气不得卧”最有效。从中医的病理来说,“少气”即气不足的人,此类人大多喜欢静卧修养,“不得卧”是因为气淤积在身体上半部分,所以,按摩此穴位可以使淤积之气疏利升降而通畅,对于通畅内脏抑郁淤积之气,即现在说的“郁卒”最有效。【取穴技巧】正坐或仰卧,将右手三指(食、中、无名指)并拢,放在胸窝上、中指指腹所在的锁骨外端下即是。【功用】肃降肺气,和胃利水。【伍配治病】◆胸热:中府配大杼、膺俞、缺盆、背俞。【自我按摩】右手食、中、無名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1年3期2021-04-08

  • 针灸大成》中风池穴临床应用规律浅析❋
    0005)《针灸大成》[1]是我国明代时期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根据其家传的《玄机秘要》一书,并结合历代名医及自身的思想与经验所著[2]。其实用性和权威性得到了历代医家的推崇和认可,不仅是明以前针灸学文献资料库,也是针灸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至今仍对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3]。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在本书中也有较多的记载,临床上风池穴也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笔者通过分析总结书中关于风池穴的理论以及临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3-28

  • 针灸大成》中神门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10000《针灸大成》[1]是我国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由靳贤补辑重编,首刊于明万历29年,共十卷207篇。其所述内容非常广泛,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医家积累的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对针灸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指导有重要意义。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是治疗失眠病的“一级主穴”[2],可调脏腑,通经络,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治疗中。笔者通过研读《针灸大成》中关于神门穴的文献,加以归纳总结,分析其定位归经、刺灸方法、配伍补泻及临床应用规律,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1期2021-03-28

  • 针灸大成》常见脾胃病穴位处方规律探析*
    10005《针灸大成》(以下简称《针》)是我国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明朝以前诸家的针灸资料编撰而成。其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流传度高,影响深远,具备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双重价值,深受针灸学子的喜爱,是针灸学习必备之书[1]。《针》共十卷,其中关于脾胃病的记载十分丰富,包含了二十余类脾胃病,详细地记录了常见脾胃病的发病症状、治疗法则等。本文主要通过整理《针》中与常见脾胃病相关的针灸穴位处方,探求针灸治疗常见脾胃病的用穴规律,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2期2021-03-20

  •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0000)《针灸大成》[1]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是我国针灸医籍中内容丰富、资料全面、影响最大的一部针灸专著,其辑录的歌赋是较全面的。吕景山[2]教授首创的“对穴”是指2个穴位的配伍使用,其精简取穴、提高疗效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针灸工作者所重视。通过查阅《针灸大成》所论及有关对穴的歌赋较多,所以笔者对《针灸大成》中有关对穴的歌赋进行总结并探讨其配伍规律,希冀为临床提供依据及建议。1 资料1.1 数据收集以《针灸大成》书中所载有关对穴处方的条文为研究对象,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2021-02-12

  • 针灸大成》太渊穴临床运用规律*
    4000)《针灸大成》是在杨继洲所编之书《卫生针灸玄机秘要》3卷之上,由靳贤奉命补辑重编而成,并由3卷扩充为10卷,同时改名为《针灸大成》[1]9。《针灸大成》广泛采辑明代之前针灸文献并记载大量针灸医案,堪称中国古代针灸百科全书,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针灸临床的必读之书。该书资料丰富,既有医学图谱又有针灸歌诀,既传承古典要旨又有个人临证发挥,既有论道又有案例,是一部流传甚广、影响颇大的针灸专著,为针灸学的传承和承上启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研究 2021年6期2021-01-04

  •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通過研究《针灸大成》中与合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条文,总结合谷穴的主治疾病及其配穴规律。方法 检索词包括“合谷”“虎口”“含口”“合骨”“四关”,采用电子检索及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的条文,通过建立数据库和频次分析,总结合谷穴的主治疾病及其配穴规律。 结果 在《针灸大成》中,关于合谷的条文共有265条,符合纳入标准的条文共246条。合谷穴治疗中医病症出现的频次为292次,主治病症范围包含:中医内科、中医头面五官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9期2020-12-14

  • 针灸大成》外关穴的临床应用探析
    依媚 张宏《针灸大成》是靳贤在杨继洲《玄机秘要》的基础上,补辑重编而成。该书不仅集中反映了太医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还广泛采辑万历以前的针灸文献,堪称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1]。《针灸大成》不仅详列诸门疾病的选方用穴,且详述各经考正穴法,明确各穴定位、刺灸法及主治病证。外关穴是从古至今临床上的常用穴位之一,其治疗范围广泛,独取外关穴或配伍其他穴位,皆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外关穴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 命名与定位命名上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0期2020-11-09

  • 针灸大成》月经病的诊治规律探究❋
    0014)《针灸大成》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由明·杨继洲所著。杨继洲根据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参考明代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自己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全书共10卷,内容涉及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临床、名家及杨氏医案、小儿按摩等多个方面,并记载《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及歌赋等经典医籍中的针灸学内容,是继《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后针灸学术的又一大总结,是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月经病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与女性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7期2020-08-25

  • 试析《针灸大成·医案》中的施治方法与诊治思路
    张琪棋《针灸大成》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由杨继洲所撰,该书参考明以前二十多部针灸学著作,正如该书《针道源流》中提到的“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书后还记载了杨继洲行医多年来的医案以及临床经验31则,共33例,涉及了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症,是《针灸大成》中临床分量最重、价值最高的部分[1]。因此,本文通过整理杨继洲医案中诊治方法和学术思想,以期为后世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方法和思路。1 《针灸大成》33例医案的展示与比较1.1 根据治疗方法分类整理《针灸大成·医案》

    环球中医药 2020年7期2020-08-07

  • 论《针灸大成》治眼疾的学术特色及常用穴位
    超源 张宏《针灸大成》[1]共十卷,该书不仅反映了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且广泛收纳了明万历以前的针灸文献,堪称是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2]。中医眼科学的萌芽远在上古时代,其发展源远流长,由宋代至金元时代,对于眼的生理解剖及病机学说等基础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眼科学进入独立发展阶段[3]。明清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也是中医眼科学走向发展成熟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成书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的《针灸大成》记载了关于眼疾论治的丰富经验,成为研究针灸治疗眼疾的重要

    环球中医药 2020年4期2020-06-08

  • 针灸大成》中列缺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0005)《针灸大成》[1]是我国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是其根据家传的《玄机秘要》并结合之前名医的著作和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汇编而成[2]。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高,流传至今并在针灸界受到历代医家的认可和推崇,对当今针灸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指导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笔者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关于列缺穴的文献,并对列缺穴的相关理论依据以及临床运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当今针灸学中关于列缺穴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1 列缺穴定位《针灸大成》中关于列缺穴定位的论述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2期2020-05-13

  • 针灸大成》中膻中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痈等病证。《针灸大成》[1]为明朝著名针灸医家杨继洲所著,是在祖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增辑而成。全书共10 卷,汇集了明以前针灸著作及各家经典学说,系统论述了针灸临床的理、法、方、穴。该书阐述详实、博采众长、见解独到,不仅对明以后针灸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膻中始见于《灵枢·根结》:“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难经·二十六难》云:“玉堂下一寸六分,两乳见陷者。”现代针灸词典[2]解释:“膻中为两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12-10

  • 针灸大成》然谷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10405《针灸大成》是由靳贤在杨继洲《玄机秘要》的基础上补辑重编而成,此书纳入了明代以来包括《黄帝内经》《难经》《针灸聚英》《神应经》等多部针灸文献,并反映了杨继洲的针灸临床实践经验,具有内容丰富全面、流传广泛、临床应用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古典针灸影响最大的一部针灸学专著[1]11。笔者拟通过对《针灸大成》中论及然谷穴的相关条文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分析,并试述其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然谷穴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及理论参考。1 基础理论1.1 腧穴定位 然谷穴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9期2019-09-24

  • 针灸大成》耳内虚鸣方结合腹针治疗肾虚型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
    采用杨继洲《针灸大成·治症总要》耳内虚鸣方结合薄氏腹针治疗肾虚型神经性耳鸣62例,疗效尚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患者62例,均源于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衢州市中医医院针推、神内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照《实用耳鼻咽喉科学》[3]和德国《耳鸣诊疗纲要》[4]中耳鸣的诊断要求:(1)临床主要症状:主观性耳鸣,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4期2019-05-05

  • 针灸大成》眼病选穴规律探析
    2,马冉《针灸大成》眼病选穴规律探析郑清1,孔立红1,2,余超超1,沈峰1,2,马冉1(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2.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1)总结、分析《针灸大成》治疗眼病的针灸选穴及其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针灸治疗眼病提供选穴参考。以《针灸大成》一书中所载治疗眼病的针灸选穴及处方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用穴数目、常用穴位、穴位归经、穴位分布及特定穴应用,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频次分析。纳入针灸处方共118个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1期2019-01-17

  • 针灸大成》中照海穴探析
    0080)《针灸大成》为明代靳贤在杨继洲《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补辑重编而成,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及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等,对明代以后的针灸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现笔者通过对《针灸大成》中照海的文献整理,以了解明代之前对照海的认识及应用,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 命名与定位命名上,《说文·火部》记载:“照,明也”。“照”为明亮、光明之意。肾属水脏,以海喻之。天一生水,水生万物,泽被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4期2019-01-07

  • 针灸大成》内关穴临床应用探析
    0193)《针灸大成》[1]为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汇集明代以前医家学说编写而成的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针灸学专著,对于中国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内关穴为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穴位之一,在《针灸大成》中亦有大量相关记载。笔者通过对该书中内关穴相关的论述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并初步探索其腧穴配伍规律,以期为内关穴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1 腧穴定位关于内关穴的定位,《针灸大成》中有多处论述且基本一致,例如《针灸大成·手厥阴心包经

    吉林中医药 2018年2期2018-02-12

  • 从《针灸大成》探析灸法调护
    题。故今就《针灸大成》中有关灸法调护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如下,以期为目前艾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提高艾灸临床疗效。1 灸量调节关于艾灸的施行,与口服药物一样,需要达到一定的“药效浓度”,也就“艾灸热量”才可以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艾灸热量,即灸量的调节是保证艾灸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2]。刘兰英等[3]认为,决定灸量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艾柱的大小、艾柱的壮数、艾灸的时间及艾灸的频次。如马氏[4]探讨不同灸量灸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屏障的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4期2018-02-09

  • 以太极阴阳试析阴陵泉在《针灸大成》中的应用※
    穴位之一。《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针灸著作于一体,是我国现存最为丰富与全面的古典针灸专著[1-2],对现今针灸临床影响深远。书中有关阴陵泉的记载共计55处,涉及定位归经、刺灸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多方面。笔者从太极阴阳角度探讨阴陵泉在《针灸大成》中的临床应用,深入分析其内在机理,为针灸临床提供理论指导。1 太极阴阳及五脏关系《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无极,一者太极,二者阴阳,三者阴阳与中气也。阴阳者,少阳(木)、太阳(火)、少阴(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8期2018-02-09

  • 针灸大成》灸法临床经验探讨
    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十卷,包含容括了关于针灸理论操作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详实,见解客观精辟,其中很多内容依然值得当今临床学习与借鉴。以下就《针灸大成》中关于灸法的内容作一探讨。1 灸法的选穴方法1.1 辨证选穴,脉理为要:杨氏在《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篇中有98条条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作出分析,在治疗上先辨证后列出针灸处方,如在头痛篇中将头痛分为“正头大痛”“偏正头风”“头风目眩”“头风项痛”“醉头风”五种证型,根据证之不同选择不同的主治穴位,又依据患者的兼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期2018-01-18

  • 针灸大成》证治思想刍议
    0006)《针灸大成》证治思想刍议张曦元,柴铁劬△(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针灸大成》诸卷中,杨继洲运用大量篇幅论述其证治原则及内涵,阐述详实,见解独到。分析整合其证治思想为明析辨证,审因论治;诸法并重,通权达变;善用手法,总结创新;取穴精当,执简驭繁。付诸于实践,疗效卓著。针灸学;针灸大成;杨继洲;虚实;补泻手法《针灸大成》为明代针灸学著作,蜚声针坛,意义深远,原著为杨继洲,由靳贤补辑重编,赵文炳主持刻印而成。《针灸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11期2017-01-15

  • 杨继洲三阴交穴临床应用规律浅析*
    临床应用 针灸大成杨继洲,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他在其家传之学《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总结明以前针灸经典著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成《针灸大成》[1]一书,对后世针灸学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书内涵丰富,其所记载的针灸医案突出体现了杨氏治病辨证准确,用穴精炼的特点。笔者发现在诸多医案中,三阴交穴应用较为常见,因此本文就杨氏临证运用三阴交穴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如下。1 腧穴定位关于三阴交的定位,《针灸大成》中有四处记载,取法相同。《针灸大成·足太阴经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6期2017-01-14

  • 浅析《针灸大成》中内关穴的临床应用
    053浅析《针灸大成》中内关穴的临床应用谈佳红 郭晓 杨丹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目的]研究《针灸大成》中内关穴的相关文献记载,为扩大内关穴在现代针灸临床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针灸大成》有关内关穴的条文,系统分析其定位、刺灸方法及临床应用规律,探讨内关穴的古今临床应用差异。[结果]《针灸大成》中内关穴定位在掌后横纹上二寸,两筋间,可针入三分、五分及一寸二分。内关穴为心包经之络穴,主治心胸虚实病证,配合阳池穴为主客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01-11

  • 试述《针灸大成》对针灸晕针的新认识
    专栏·试述《针灸大成》对针灸晕针的新认识吕中茜,陈波,陈泽林,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过去认为晕针现象与患者过饥过饱、精神紧张、身体虚弱,医生针灸手法操作不当,以及诊室空气不流通、声音嘈杂等密切相关。一旦出现晕针现象,应立即起针,使患者平卧,服温热糖水缓解。而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有3方面的论述,即不良的气候可导致晕针、晕针急救穴及穴位配伍、出现晕针现象不应起针。该文对此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找到避免与解决临床晕针现象的方法,从而更好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7期2016-04-05

  • 针灸大成》对《针灸甲乙经》针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钱会南《针灸大成》对《针灸甲乙经》针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禹佳孙鑫钱会南《针灸大成》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继承与发展了《针灸甲乙经》所构建的针灸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针灸大成》原文,从经络腧穴、针刺手法、针刺临证理论、灸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大成》和《针灸甲乙经》进行对比,介绍《针灸大成》对《针灸甲乙经》针灸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运用,说明二者在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针灸甲乙经》;《针灸

    环球中医药 2016年10期2016-03-10

  • 杨继洲诊疗思维探析
    对杨继洲及《针灸大成》中所体现的部分学术思想进行了阐述,认为杨继洲诊疗思维的精髓是辨证审因,参脉论证,重视脾胃。杨继洲重视井穴、效穴、奇穴和对穴;善用手法,针有补泻;重视针、灸、药、摩合用。杨继洲的诊疗思维在辨证审因思想的指导下,付诸临床实践,施穴、用药独具特色,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杨继洲;针灸大成;诊疗思维杨继洲(约公元1522—1620年),名济时,浙江三衢(今浙江衢县)人。据《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王国光叙称,他“幼业举子,博学绩文”,“祖父官太医,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2-11

  • 针灸大成》中治疗耳鸣耳聋经穴考辨
    0847)《针灸大成》中治疗耳鸣耳聋经穴考辨戴俭宇,陈以国,苏 妆(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沈阳 110847)目的 基于知识发现技术,对《针灸大成》中治疗耳鸣、耳聋条文进行系统整理与数据挖掘,揭示古代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用穴规律。方法 输入“耳”等检索词对《针灸大成》全文进行检索,将检索出条文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逐一筛查,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分析等方法揭示数据中蕴藏的一般规律。结果 纳入《针灸大成》中治疗耳鸣、耳聋条文85条,见于23个篇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9-18

  • 针灸大成》治疗脾胃病特色探讨
    0208)《针灸大成》治疗脾胃病特色探讨张红果1李定祥2*(1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临床7年制2007级,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长沙410208)《针灸大成》集明以前针灸医学之大成,对脾胃病的诊治独具特色。通过整理、总结及分析《针灸大成》中对脾胃病的论述,从针灸处方取穴、配穴、针刺手法以及论治特色等方面论述《针灸大成》治疗脾胃病的特色。《针灸大成》;脾胃病;取穴;配穴;针刺手法;论治特色《针灸大成》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2014-02-05

  • 针灸大成》中申脉穴文献浅析*
    0014)《针灸大成》[1]是明代杨继洲所编,内载经络穴位资料丰富,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3 次总结[2]。该书既有经典医著原文,又有撰者注解;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临床实践。它是一个明以前针灸学文献资料库,堪称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3]。通过对《针灸大成》中申脉穴的文献整理,以期了解明以前对申脉穴的认识和应用方法,为现代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方法,从而服务于临床。1 定位《针灸大成》中关于申脉定位的论述,较为详细的出处是在《针灸大成·足太阳经穴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9期2014-01-24

  • 针灸大成》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影响探索
    0001)《针灸大成》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影响探索马秋平 广西中医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530001)《针灸大成》;学术思想;影响;应用;发展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时期,《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本文就《针灸大成》所体现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并探索该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临床上对其理论的应用与发展。1 《针灸大成》成书背景及其内容概要1.1 《针灸大成》成书背景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时期,《针灸大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7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