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

2023-04-25 17:57曹钰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交流会整本书小说

曹钰佳

1931年,学者夏丏尊提出“整册书的阅读”,被认为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概念的源起。后来,叶圣陶、朱自清、顾黄初等学者都在语文教育领域先后提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研究者更加明确地将“整本书阅读与探讨”设定为一个任务群,并将其列为任务群的首位,由此,“整本书阅读”广泛地进入到高中语文教师的视线。

一、小说类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

自新课标提出“整本书阅读”以来,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独特的育人优势。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明确提出要求:“加强学生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该标准还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列出了具体的推荐书目,其中提及的小说整本书阅读的书目最多,具体包含的小说类型有: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等。小说类整本书集人物、情节、环境于一体,对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小说类整本书往往集议论、抒情、描写、记叙于一体,融合多种艺术手法,传达作者深厚的情思。在语言的表达与建构方面,学生在阅读时会自觉或潜移默化地积累小说作者的文学表达方式,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构建自己的语言框架;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方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作者完整的行文逻辑和掌握小说情节连续的发展脉络,对其刻画的人物有更形象而立体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在审美鉴赏与表达方面,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和鉴赏语言,可以体会到语言美、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传承,阅读本身也是理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时扩展了文化视野,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小说作品中的文化特色。

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践行新课改理念,从而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这也是新课改强调的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新课改得到真正的落实。伴随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高考也在进行改革,高考语文全国卷卷面字数已由原来的七千字增加到一万字左右,考生卷面阅读量增加而考试时间仍为两个半小时,对考生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整本书阅读可以更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思维等,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

小说类整本书阅读,在进一步践行中小学新课程改革、适应国家新高考、促进广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等许多方面也都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相较于碎片化阅读和精读类小说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

二、《百年孤独》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节选了《百年孤独》小说片段,因此,《百年孤独》广泛地进入到高中语文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视野,被众多中学列为高中生整本书阅读必读篇目之一。《百年孤独》阅读有多个难点,如人物关系复杂、情节叙述“混乱”、主题深奥等,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引导学生完成对《百年孤独》的整本书阅读,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板块,以探索《百年孤独》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路径。

(一)明确目标

《百年孤独》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第一,通过运用人物关系网和思维导图厘清《百年孤独》人物关系,概括主要故事情节;第二,运用略读、跳读、随文批注、读写结合等方式,结合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孤独”主题;第三,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小说的素养。

(二)導入激趣

《百年孤独》整本书阅读教学采用“知人论世”的导入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者都是生活在特定时代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到当时现实社会环境影响,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体现在作品中。马尔克斯的故乡哥伦比亚原本是印第安人与世隔绝的“乌托邦”。新航路开辟时期,西班牙人发现了哥伦比亚,给那里带去了文明和灾祸,哥伦比亚沦为了西班牙殖民地、奴隶国,充斥着无尽的战争。马尔克斯创作《百年孤独》时,哥伦比亚的内战风暴仍未停歇,在此社会背景下《百年孤独》具有深沉的社会历史内涵。

通过对《百年孤独》“知人论世”的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对《百年孤独》小说故事和内涵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走进文本,在自主阅读中将小说中虚构的马孔多世界与哥伦比亚现实对比分析,从而探究小说背后的深蕴,分析其主旨。

(三)引读定向

《百年孤独》叙事手法被学者们定义为“魔幻的叙事”,马尔克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布恩迪亚家族由兴到衰的历史,但对于家族每一代人经历的叙述却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重复、回环等多种叙事手法,频繁地转换叙述视角,这是该小说的闪光之处,也是学生整本书阅读时的障碍。受作者叙事手法影响,学生在阅读时被拉进小说所创设的过去、现在、未来多重时间线里,妨碍学生将情节进行串联,使学生忘却情节之间的关联。

为解决该问题,笔者设计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法,以辅助厘清情节。学生在阅读时,先跳读找出在本章出现的人物,把他们写在思维导图框架内;再读本章节,边读边思考,将本章节的主要情节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出来,最后将概括的情节串联在思维导图上对应的人物上,由此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法来应对小说叙述视角多变、情节跳跃性强的问题,帮助厘清小说情节。学生可以对小说中的人物经历有系统的认识,对小说情节有整体的把握。

(四)自读聚焦

在对《百年孤独》进行了“知人论世”的导入并教给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和思考《百年孤独》。通过设计《百年孤独》整本书阅读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以促使学生深入阅读。

任务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边读、边写、边思考自主完成《百年孤独》“思维导图”;任务二:梳理《百年孤独》人物和情节,锻炼速度、略读、跳读、梳理概括等阅读能力;任务三:结合具体文段,分析《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任务四:思考《百年孤独》的主题。学生在完成任务三时,通过赏析和精读小说的部分情节,将小说中魔幻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进行对比,提高对小说的细读、鉴赏分析能力。通过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对《百年孤独》人物、情节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思考,为学生分析小说主题奠定坚实基础,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从布恩迪亚家族七代每个人的命运分析中得出“孤独”的主题,同时再结合“知人论世”对《百年孤独》小说背景的导入,探究《百年孤独》深沉的社会内涵。

(五)交流反馈

完成上述任务后,设计《百年孤独》“人物交流会”“情节交流会”“艺术特色交流会”“主旨交流会”。“人物交流会”主要让学生谈谈《百年孤独》中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说出原因;“情节交流会”主要讲述自己最感动或最喜欢的情节;“艺术特色交流会”强调《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小说中的体现;“主旨交流会”强调学生对《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及其现实意义的把握。鼓励学生积极把自己对《百年孤独》的思考和见解在小组和班级里进行分享交流。交流会上,教师合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倾听其他人的想法,深化对《百年孤独》的认知。交流会后,让学生撰写关于《百年孤独》思考的小论文。教师通过交流会和小论文,可以检验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果,从而达到阅读、思考、写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

三、对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反思

明确目标、导入激趣、引读定向、自读聚焦、交流反馈的“五步教学法”以引导学生对《百年孤独》的小说阅读和理解,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等方面的教学价值和育人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理据性

小说类整本书阅读在教学目标设置上,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设定:首先,2017年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需要达成的目标有明晰的规定,这是教师确定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首要依据。其次,需调查高中生现有的关于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方面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并研究学生的思维、心理等发展水平,预设的目标要让学生通过教学有实现的可能。最后,要依据所要进行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篇目的文本特征,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三方面,确定学生通过小说类整本书的阅读应该达到的目标,使教学目标有依据,才能保证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会“走偏”,真正地实现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和育人的价值。

(二)导入方法趣味性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提倡“以兴趣为先导”,兴趣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小说整本书篇幅较长,教师在组织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时,需要采取一定方法,调动学生对小说类整本書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对小说类整本书的阅读期待。针对不同小说类型,采取的导入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具体的方法有知人论世法、影像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漫画导入法、古诗导入法、设疑导入法……针对《百年孤独》这种社会背景陌生的小说,设计“知人论世法”进行导入。针对散文化小说,可以采用影像导入法,如沈从文的《边城》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因此可以播放《边城》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对湘西自然风光影像的观看中,感受《边城》中大自然的美,从而“以美激情”导入到小说中来。针对古代小说,可以采用古诗导入法,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导入。针对具体的小说类整本书特点,教师要在多种导入方法下,设计出最适用的方法,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

(三)引读方法针对性

进行小说类整本书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小说类整本书的特点,预设学生在自主阅读小说类整本书时可能遇到的阅读障碍,设计出能有效解决小说类整本书阅读问题的阅读方法,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给予他们在阅读方法上的启发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保证学生阅读质量。针对人物数量众多、人物关系复杂或小说和人名难记的小说,如《红楼梦》,可以采取“人物关系网透视法”来分清人物;针对情节复杂、多条线索并行的小说,如《四世同堂》,可采取“思维导图法”来厘清情节;针对带有特定历史背景、不同社会阶段等专有名词的小说,如《平凡的世界》中“工会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可采取“资料结合阅读法”;针对小说中存在生拗语词的小说,如《水浒传》中对人物兵器的介绍,可以采取“上下文猜读法”或“跳读法”。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同时在不影响预定小说类整本书阅读书目的情况下,也要尊重学生已有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新旧阅读方法的融合中,建构起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搭建起终身阅读的桥梁。

(四)自主阅读可测化

2017年新课标规定:“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不能随意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教师进行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既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类整本书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加以监督指导。学生完成小说类整本书阅读大部分是在课下时间,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达到事先设定的小说类整本书阅读目标,教师需设计规划好学生的阅读任务,既要有弹性地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又要针对具体小说类整本书的特点设计任务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师要定期了解学生阅读进度,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和阅读效果,对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时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释疑。

(五)反馈形式多样化

反馈是小说类整本书教学的最后环节,其反馈形式既要关注“信度”,也需兼顾“效度”,注意采取多样化的反馈形式。小说类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馈形式,被广泛运用于交流会、小论文、人物演绎、人物立传、情节扩写、情节续写等语文教学领域,反馈形式的不同,其反映的学生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效果的侧重点也不同。设计反馈形式时,教师要针对所教学小说类整本书的特征,考虑如何检验预定的小说类整本书阅读目标达成与否,检验学生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深化、迁移,采取丰富多样的反馈形式。

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尤其要注意设计的教学目标有理据性、导入方法有趣味性、引读方法有针对性、自主阅读可测化、反馈形式多样化,将“五步教学法”与具体小说类整本书结合起来,教师在充分研读小说类整本书后,创设最佳的教学活动,以达到小说类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和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交流会整本书小说
《论语》整本书阅读
期末复习交流会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创新她力量 筑梦新海峡”交流会举行
第三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2015)在京召开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