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4-04-14 18:19龙美绪崔洁
知识文库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劳动资源

龙美绪 崔洁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而生活化资源就是指教师能够借由生活中所挖掘的素材,进而开发出相关教学的教材。因此,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将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对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深化。因此,本文将阐述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以及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分析,探求出相关的具体策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发展与进步。

1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针对生活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和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劳动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素质教育能够进一步地得到提升,就应该重点关注劳动方面的教育,打好双向配合,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教育。除此之外,劳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劳动通用技术教学和劳动思想教育,旨在解决只劳动不教育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为本的理念。由此,在农村小学教学阶段,针对其劳动教育课程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劳动教育与生活资源的结合,从而能够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更好地开展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主要是通过课程的开展和劳动基地的建设两种方式,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身边的生活化资源,从而做到有效的开发。除此之外,能够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与此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理,继而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做到有所创新。此外,还能够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学习到相关的劳动实践的技能,继而能够更好地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能够进一步使学生在自己动手能力的帮助下顺利解决生活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不论在集体方面,还是在个人成长方面,都能够促进自我能力的突破,实现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成长目标。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领悟到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内涵,进一步促进社会良好的劳动教育风气。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劳动教育素养

在当今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下,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指到劳动基地去参加劳动活动,而是还包含了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这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对于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让学生立足于日常生活,从而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挖掘出生活中的素材,将其作为劳动教育的教材,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教育的深层次的内涵,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劳动教育素养。除此之外,这一举措还能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劳动意识,继而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学生也能够促进自身劳动意识的进步。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众所周知,新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农村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能够帮助学生借助生活化资源的辅助,进一步地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索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从而实现自身全面综合发展的核心目标。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以生活化资源构建出趣味性十足的劳动教学活动,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劳动方面的兴趣。由此可见,这能够在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于劳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劳动最光荣”的含义,顺应当今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要求,继而能够弘扬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良好风气。

2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分析

在目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其现状存在着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为了祖国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我们应该对其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能够让教师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所思考。

2.1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力度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第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以综合实践课或者是劳动技术课的形式体现;第二,部分农村小学并未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第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的学校,课时存在不同。然而在实际劳动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未能按照课表来进行劳动教育,或者是所谓的劳动教育课也只是让学生去打扫教室卫生、种树浇花等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做到深入开展。除此之外,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得准备不足,教学设计存在不完善和不整体等缺点。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名存实亡,农村小学对于其课程的开展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解,使劳动教育不能发挥出最大程度的教学效果。

2.2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

对于农村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而言,其所存在的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因此,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完备的问题。一方面,针对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培训,大部分学校要么是没有进行组织,要么是偶尔组织,经常组织或者系统性组织相关培训的学校很少,另一方面,在教师劳动教育这方面就已经存在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步骤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农村教师对于劳动教育方面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培训,所以导致教师在开展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深入开展,使得开展过程较为混乱,缺乏逻辑性,继而使学生不能领受到开展劳动教育的深层精神内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

2.3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层面单一

在小学教育階段,针对劳动教育这一方面,教师需要采用实践、体验和创新等形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多种多样的劳动体验和实践机会,课程内容趋向单一化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需求,从而不利于自身的发展。除此之外,单一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无法激发出自身对于劳动教育的强烈兴趣,进而降低了学生对于劳动的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学生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产生偷懒的消极行为,进而影响了自身在劳动教育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与进步。

2.4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缺乏有效评价

劳动教育是否能够有效地开展,还要得益于是否存在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及时评价。然而在农村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评价,进而使学生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候,对于自己所做的劳动方面,不能够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对于自己在劳动课程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完善也不得而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针对劳动教育方面的有效交流,这也不利于教师达到高质量的劳动教育目标。

3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具体策略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针对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应该采取具体的策略来进一步地推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与发展,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实现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使学生能够做到立足于生活化资源,提高自身劳动方面的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3.1 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针对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可开展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形式,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劳动教育阶段,能够切身感受到劳动的独特魅力,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自身在劳动方面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还能够让学生深入领会到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内涵,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培养自身的劳动意识,由此能够让学生做到全方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劳动教育,从而能够在顺应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需求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应的劳动技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家里生活的小能手”的劳动教育活动,时长为一周。让学生回到家后,帮助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学生需要帮家里的其他成员做满5件事,然后由该家庭成员对于其表现在相应的打分表上进行打分(以10分为满分),家长还需要在表格的下面写上对于该学生做事的评语。分数高的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以及奖励一个本子作为鼓励;分数不高的学生需要在改正了自己不好的行为之后,让家长再做二次打分,这类的学生将会得到一颗糖作为鼓励进步奖,奖励他们能够积极努力改正。在这个活动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帮爸爸倒水,帮妈妈收已经晒好的衣服,帮爷爷在田地里除草,帮奶奶择菜洗菜等等,由此,能够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劳动教育活动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劳动能力以及劳动素养。除此之外,以奖励性的机制来促进年幼的学生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了,因此,教师可以开展“走吧!一起去种蔬菜水果”的校园活动,在劳动基地里给每个班级划分出一块土地进行种植体验。之后,每个班学生分为五个小组,轮流对隶属于班级的土地进行种植管理。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劳动教育课堂上,带领学生来种植区进行相关作物种植技巧和注意事项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相关劳动教育方面种植的知识,在教师细心耐心的指导下,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展开种植体验。之后,教师再仔细观察学生在种植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并及时指出纠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播种、施肥、养护管理等种植的完整流程。最后,在学校里进行各个班级劳动教育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欣赏或者品尝蔬菜瓜果,从而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增加对于劳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劳动教育收获,进而能够让学生对于劳动教育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为今后个人的成长发展打下了一定良好的基础。

3.2 教育支点因地制宜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针对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在生活化资源的选取上,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劳动能力为尚未发育发展,因此,对于生活化资源的选取上,应该选取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适合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需要。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农村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顺应当地的生活化资源,挖掘出劳动教育相关的素材,使劳动教育的支点能够立足于当地生活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而能够让学生在适当的生活化资源下,更加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编织”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内容,在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自行寻找编织的素材,进行劳动教育课程活动的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重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发展。借此,在所在的地区里,有的学生找来了妈妈做针线活儿需要用的棉线,有的学生找来了麦秆,有的学生找到了竹条,还有的学生找到了藤条,甚至有的学生找到了麻叶等等。之后,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所找来的编织材料,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编织。就此,能够让家长也参与到劳动教育的活动中,从而能够让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增加自身的见识,得出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编织素材,居然真的能编出东西来,进而为学生在完成劳动教育课程任务的过程中增添了几分趣味,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积极性。由此,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用棉线编织出小动物,用麦秆能够编织成草帽,用竹条能够编织成背篓,用藤条能够编织出小板凳,用麻叶能够编织出麻鞋和麻袋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因地制宜”带来的便捷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编织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劳动的手工技能,继而能够对先辈们用劳动创造世界、改造世界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感悟,从而进一步实现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

3.3 注重有效劳动评价

劳动教育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观察、了解并总结出他人在劳动过程中所收获的实践经验,从而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劳动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针对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应该注重有效的劳动评价,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劳动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能够做到及时纠正和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得到他人的有效评价,进而打破“当局者迷”的不利局面。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注重对于每个学生劳动技能的及时评价,从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劳动能力。例如,在进行农田病虫害防治和田间杂草处理的劳动任务中,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能够了解农药工具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同时还需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农药喷洒过程中的教学纪律,防止有的学生玩闹,造成意外伤害。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五个不同的劳动小组,并且按照每个学生实际的劳动能力选取出能力最强的同学作为小组长,带领其他学生分别进行农药喷洒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以及操作行为是否得当,从而做到及时纠正。因此,在教师和小组长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很快上手,做到准确掌握喷洒农药的位置和使用量,从而能够深化相关的劳动技能。最后,再由教师和小组长们对其他学生是否理解掌握这项喷洒农药的劳动技能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开展的信心,培养自身的劳动意识。

3.4 开展社会劳动服务

对于劳动教育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还存在着社会劳动。公益性的社会劳动服务活动能够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和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继而使学生能够在个人层面做到全方位的发展。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针对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开展社会劳动服务,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社会奉献的劳动意识,让学生能够做到与社会进行有效的连接,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清扫村里街道上的垃圾,共同维护整个农村的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老人的家里进行采访,帮助老人打扫家里的卫生,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从而帮助老人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一时慰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为当地留守儿童送去一些温暖,将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为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学习上的辅导,陪他们进行娱乐活动,同时帮助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打扫卫生,处理田间杂草等。由此可见,通过开展社会劳动服务,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让学生能够为社会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从而为社会的良好风气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与此同时,还能够让教师实现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教學目标,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需求,使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自身的帮助,进而在借助生活化资源的辅助作用下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劳动优秀品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阶段,针对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借助生活化资源的辅助,能够让他们以生活作为支点,从而能够深入探究劳动教育,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对于教师而言,能够让教师实现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促进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让学生领悟到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内涵,进一步促进社会良好劳动教育风气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得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生活化劳动资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资源回收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