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构建探究

2024-04-14 13:01黄彦宁郁春风
知识文库 2024年3期
关键词:劳动监测素养

黄彦宁 郁春风

为发挥劳动教育中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开展劳动素养动态监测十分必要。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时代新人的劳动素养应具备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思想性和实效性等突出特征。结合这些特征设计高职院校劳动素养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分为五个一层指标和十个二层指标,围绕指标开展监测还需要搭建监测平台、建立学生劳动成长档案、设置多方参与机制,以此构成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

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国家高度重视开展劳动教育,高职学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人才资源,他们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关系到社会劳动者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2020年7月9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因此,开展劳动素养动态监测对劳动教育的开展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建构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可追踪的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以其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打造职业院校劳动育人高地。

1 新时代劳动素养的突出特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所从事的劳动行为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明显标识,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就是以人为主体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行为活动。素养一词在教育评价中并不鲜见,诸如体育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以及劳动素养等等,它展现了受教育者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习得的个人素质,并且强调后天培育。劳动素养一般是指人对劳动的整体认知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劳动行为和结果。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素养不仅是劳动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现,更是规范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指南。进入新时代后,劳动教育被纳入国家基本教育方针,新时代新使命,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劳动素养的科学内涵,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素养应具备以下几个维度的基本特征。

1.1 理论性

劳动素养的培育包含习得劳动知识、培养劳动能力和感悟劳动精神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劳动理论性知识是学生劳动素养的基础,劳动素养的理论性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劳动知识体系,完备的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指导劳动实践,也可加强学生在日后实际工作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维权,是时代新人融入市场环境必不可少的核心素质。

1.2 实践性

新时代的劳动育人观念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往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课程存在被严重压缩占用、形式化等现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又普遍的重理论轻实践,从知识传授到课程考核都以理论为重,体现在劳动素养上便是忽略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真实体验,造成学生接受大量劳动教育后依旧存在敷衍劳动、厌恶劳动、不擅劳动等现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关键转型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人才结构的优化,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更应该将实践育人观念贯穿到整个劳动教育过程中,在课程设置中采用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的逆向设计,加强实践能力考核比重,强调“做中学”,校内校外形成合力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1.3 创新性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应该体现时代特征,增进劳动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步入新时代之后,我国想要在高精尖领域有所突破必须着力于增强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技术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劳动实践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学生往往通过清洁校园卫生、整理寝室内务等这种简单劳动内容获得劳动课程的实践学分,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实践体验基本流于形式,极少接触复杂劳动更难实现劳动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是学生劳动素养创新性培育的基本前提,劳动教育开展应该让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劳动场景和劳动过程,可以依托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体验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也可以协同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和创造性。

1.4 实效性

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是指高校劳动教育基于社会需要和大学生个体需求实现目标的程度和效果。在社会需要方面,过去的劳动教育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劳动教育成果转化为社会生存技能程度偏低;在个体需求方面,在本研究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学生展开了大量的问卷调研和座谈走访,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不够深刻,学生的学习目的大多停留在获得学分上,未能把学校习得的劳动知识与日后的工作、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劳动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新时代的科技人才战略要求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与市场接轨,全方位培养人的各项技能,劳动教育的目标应该更具有实效性。

1.5 思想性

劳动教育贯穿我国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从战略出发重新调整劳动教育理念和定位,劳动教育已经上升到了新的国家政策高度,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依托。当前的青年学生正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也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引领。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将“三种精神”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各个课程教学中,像构建“大思政课”体系一样构建“大劳动课”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宗旨不偏离社会主义建设轨道。

2 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指标设计

在本研究开展过程中,我们针对广东某职业院校财务金融学院全体大一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劳动素养动态监测,发现他们对劳动知识认知肤浅,劳动实践流于形式,对劳动精神领悟不够深刻,未能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我们在劳动素养监测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劳动素养指标体系,以不断改进劳动教育工作、研判劳动教育成果。结合上述分析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劳动素养五大特征,根据美国运筹学教授萨蒂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反向设计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本评价指标共有两个层次,五个一层指标分别反映五个劳动素养评价维度,十个二层指标,具体如下表1。

2.1 劳动知识

劳动知识反映的是劳动素养的理论性维度,是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学习而习得的劳动政策、劳动法律方面的具体知识,是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指标1:课程知识

课程知识指劳动教育课程传授给学生的劳动理论知识,根据《纲要》要求劳动教育依托各省份学校自身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不统一组织编写教材,但大部分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涉及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安全与健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理论等内容。

指标2:生活知识

生活知识是指学生成长为独立个体所需具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基本知识,并且应该结合家庭教育开展。

2.2 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反映的是劳动素养的实践性维度,是学生通过校内校外资源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习得的个人操作能力,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

指标1:专业劳动技能

专业劳动技能是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必备的生存技能,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习得的专业技能不一,因此劳动实践的开展要结合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劳动实践夯实专业能力。

指标2:一般劳动技能

一般劳动技能是每个人都应该普遍具备的生活能力,进入大学后学生都会开始独立生活,这一阶段正是检验学生生活劳动技能的重要时期,也会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劳动创造

劳动创造反映的是劳动素养的创新性维度,是学生在习得劳动知识、锻炼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培育出的创新创造能力,是劳动教育的关键内容。

指标1:劳动过程创新

劳动过程创新是指劳动者在日积月累的劳动中总结提炼出的新劳动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实现劳动过程中资源成本的节约,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创新。

指标2:劳动成果创新

劳动成果创新是指劳动者经过反复调试检验完善生产成果的一种创新能力。

2.4 劳动品德

劳动品德反映的是劳动素养的实效性维度,是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养成的个人行为习惯和行为品行。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反映劳动教育效果投射到大学生中的一种直观参照,对检查和反馈劳动教育实施状况具有直观性的效果。

指标1: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能够积极主动劳动,包含职业道德修养、劳动规范意识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视等等。

指标2:劳动品质

劳动品质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包含艰苦奋斗、勤奋务实、不懈努力、自食其力等优良品质。

2.5 劳动情感

劳动情感反映的是劳动素养的思想性维度,是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中养成的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观的价值观念和领悟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精神。

指标1: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是指尊重和热爱劳动,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指标2:“三种精神”

“三种精神”是指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优秀劳动文化。

3 新时代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构建

为了实现新时代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升,全方位开展学生劳动素养动态监测必不可少。高职学生的劳动素养水平不一且变化多端,想要全面准确地进行监测,劳动素养指标应作为动态监测主线,还需要借助信息手段建立可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监测平台和反馈机制,教育者、学生主体和社会各方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监测过程。

3.1 劳动素养监测指标

劳动素养指标设计是整个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的核心构成,本文梳理了大量文献并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实际情况验证了上文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此指标设计还具有充分的理論依据和内容依据。一是理论依据。指标设计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自身发展,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对人体力和智力双重发展的强调反映了劳动素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基于社会需要的发展,“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社会属性要求劳动一定要具有实效性,社会需求的不断升级则需要劳动创造去满足。我国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因此劳动素养的培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思想宗旨。二是内容依据。本指标设计参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发布的劳动教育文件,以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基本指南。《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纲要》指出,“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的监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围绕加强劳动教育和弘扬劳动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例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探究劳动素养具体指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3.2 劳动素养监测平台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平台是整个动态监测体系构建的关键,平台的搭建应遵循具体原则。一是科学性。统计劳动素养水平需要有科学的数据支持,首先是量化劳动素养指标体系,这将有助于数据采集和分析,针对采集到的劳动素养数据应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研判,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学、教育学、与学生专业相关专家等,形成科学的数据研判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反馈机制以发挥劳动素养的导向功能。二是全面性。全面性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维度上,劳动素养监测平台应该全方位覆盖所有劳动教育的参与者,除了该课程教师和学生主体之外,还应包括管理学生日常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活动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纵向维度上,平台监测过程应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甚至学生毕业后学校可以对有意愿的学生继续展开监测,这样才能系统地体现学生劳动素养水平的变迁。三是动态性。首先体现在监测指标权重的变化上,针对不同学业阶段的学生应设置不同权重的指标体系,例如,大一学生注重劳动理论知识的习得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二学生可以依托各种竞赛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性,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可以关注他们的实效性,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想要动态把握学生劳动素养变化除了常规指标检测外还应不定期地采集学生劳动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程随机测试、实践项目等方式进行,了解一定阶段内的教育成果。

3.3 学生劳动成长档案

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也是整个动态监测体系的核心,入学初通过问卷调查、谈话和测试等确定学生劳动素养的基本状况,每个学生在检测平台自主建立劳动教育成长档案,平台根据学生参与情况监测成长数据、反馈短板。档案记录全部劳动教育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的劳动实践项目,总体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校内实践,包含劳动课程、校内实训、竞赛活动、日常劳动等。除开设足时足量的劳动教育课程外,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竞赛、劳动周和劳动月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讲堂等活动提升学生劳动创新能力。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教师应大胆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思政课、体艺课和创新创业课程等,充分发掘劳动的各项育人功能。二是家庭实践,在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也是一门必修课。简持家、孝父母、讲卫生、勤打扫,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家风,每位家长都义不容辞,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能磨炼劳动意志、培育劳动情感。三是社会实践,包含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顶岗实习等。社会劳动实践的真实场景和经验感受是校内教育无法替代的,学校应该大力拓展社会实践各种渠道,鼓励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利用暑期“三下鄉”、义务支教、科技服务等项目让学生体验多样化的劳动过程,收获丰富的劳动感悟。

3.4 多方参与机制

立体全面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跨越多层次、全方位,设计校外与校内、家庭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等多个方面、多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作为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多方参与支持。一是政府指导。政府需要出台适配劳动素养监测的相关政策,监督贯彻落实,优选监测技术完善、监测成果突出的院校,将其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二是学校组织。高职院校筹备劳动素养监测小组,院校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参与,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形成合力,明确分工,协调联动,定期分析监测平台数据,及时反馈改进,形成完整畅通的监测合作机制。三是公众参与。邀请劳动模范、工匠能手参与劳动素养监测平台的设计和数据分析,邀请相关合作企业参与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其他影响劳动素养培育的因素。当然,不同院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确保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多方参与机制。政府发挥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构建的引导责任,学校作为体系搭建主阵地,企业、家庭等提供全方位支持,这样才能营造出劳动素养培育的良好氛围。

文章分析了进入新时代后当代中国青年应具备的劳动素养特征,结合这些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了高职院校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以评价指标为核心探究劳动素养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路径。在劳动素养动态监测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研究需求对评价指标进行删补和修正,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情况进一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监测平台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测试、座谈等方法采集学生劳动素养数据。劳动素养的动态监测体系构建能够让我们客观地认识大学生劳动素养变化,充分地挖掘其中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劳动监测素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