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2024-04-14 19:40胡湘梅罗一
知识文库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胡湘梅 罗一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当前高校对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资源比较有限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难以保证。本文从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困境出发,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成为共识,早在2005年1月,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2007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中,进一步明确了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开展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2008年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教监〔2008〕15号)中强调要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此后,在一系列文件精神指导下,高校开始探索将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体系中来,廉洁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1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价值意蕴

1.1 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历年以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国对德育尤其重视,在人才评价的标准上将“德”居于首先,追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廉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孟子注疏》曰:“廉,人之高行也。”《管子·水地》载:“鲜而不垢,洁也。”可见,古籍中“廉”与“洁”都有品质高洁,言行端正的含义,后世便逐渐将二者合而用之,《楚辞章句》中将“廉洁”定义为“不受为廉,不污为洁”。“廉洁”一词作为形容不贪不污、清白守正的高尚品行便逐渐被确定了下来。古往今来,世人一直将“廉洁”作为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普遍道德标准,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也必须具备廉洁的品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意味着党对教育培养人才的“德”的重要性予以明确定位,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通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教育。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高等教育工作明确了使命,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统一于高校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立德”是方法和前提,“树人”是目的和意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使其树立廉洁价值观念,成为有德之人,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这就决定了高校教育必须将廉洁教育落实在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构建美丽和谐的良好教育生态。

1.2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效实施廉洁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廉洁素养为党和国家发展奠定了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在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引导,否则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违法违纪的问题,遏制腐败向低龄化蔓延。

当前,年轻干部贪腐案件不断发生,梳理近年来的典型案例,腐败低龄化现象非常值得警惕。甚至有些高校当中,学生干部的官僚化现象也偶有发生,学生干部利用职权搞“微腐败”“过官瘾”。青年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和高校学生干部的不当言行,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青年干部和高校学生干部往往思想敏锐、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但同时也容易出现信仰不坚定,难以抵制外界诱惑等问题,“理想信念”这个核心不稳,就会还没起跑就摔倒。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廉洁教育,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根植清正廉洁思想,培养廉洁自律理念,引导他们自觉将廉洁教育内容转化为廉洁意识和思维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3 实现大学生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的使命不仅要培养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才,更要筑牢学生成长成才的道德根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青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重点推进。高校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状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学生中将涌现出包括年轻干部在内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材,要引导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严于律己,坚守纪法底线。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分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可以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承担着中国梦的重任。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与学校的教育引导息息相关。高校廉洁教育的目的就是以清廉校风推动良好学风,以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涵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提高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明辨是非曲直和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能力与定力,帮助他们锤炼正直担当的人格品质。

2 当前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

2.1 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尽管现在高校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已有不少高校在大学生中开设廉洁教育课程,个别高校也相继编写了廉洁教育相关教材。但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廉洁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种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高校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重点依然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比如对人事、财务、资产、后勤等廉政风险点集中的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干部的廉洁教育。他们往往认为学生在学校中只是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手中沒有权利,开展廉洁教育无非就是学学文件、讲讲口号,没有必要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廉洁教育。因此,导致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腐败问题仅存在于领导和干部层面,与自身无关,从而轻视了廉洁教育的重要性。

部分高校认为廉洁教育的重点在于社会而非学校,廉洁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国家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只要抓好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就能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从而能影响大学生自觉将这种良好风气内化为廉洁的道德品行。

(2)对廉洁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推进离不开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然而大多数学校没有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建立专门的体制机制,也没有将其作为学校党委工作要点来统筹推进,甚至没有将廉洁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导致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缺乏组织实施、评价反馈和工作保障等,教学积极性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廉洁教育也很难真正在校园落地生根。

2.2 廉洁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近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师资建设不断被指明新方向,并提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动力,高质量的师资方能产出高质量的教育。因此,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但就目前现状而言,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配备专职从事廉洁教育的师资队伍。

各高校承担廉洁教育课程的部门不同,有些高校把课程建设与实施放在纪检部门,由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为主体承担廉洁教育课程授课任务;有些高校把课程建设与实施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由思政课教师为主体负责廉洁教育课程。实际上,不管哪种方式,都表明廉洁教育方面的合力不够,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往往有一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经验的行政干部缺乏教育技能和教学经验,而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在廉洁素养和廉洁文化知识方面又有所欠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廉洁文化知识培训。总而言之,缺乏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面临的挑战。

2.3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资源有限

尽管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文件中,明确了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开展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但并未刚性明确将廉洁教育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纳入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因此各校在开展廉洁教育方面缺乏统一的、系统的和规范性的教学资源,较少有高校设置专门的廉洁教育课程,更少专门选取或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廉洁教育教材。

有的高校廉洁教育的形式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和教育讲座为主,教学方法集中在讲授法和讨论法等传统教学手段上,缺乏实践性、沉浸式和场景化的教育运用,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难使学生产生教育认同感,导致许多教育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有的高校廉洁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有些高校在开展廉洁教育时,多以政策文件的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或将重点放在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理论知识上,案例也大多数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等,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有较大距离,具有强烈的说教色彩,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廉洁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4 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其一,监督评价反馈机制尚不健全。任何一项工作能否落到实效,都离不开严密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目前许多高校在廉洁教育的成效监督方面都缺乏完整严密的监督考评制度,如对廉洁教育的工作评价、对大学生现有廉洁认知程度、校园整体廉洁文化建设水平等的评价。高校内部缺乏评价反馈机制,或针对性不强,都导致廉洁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无法查漏补缺,最终导致教育内容难以得到完善和创新。其二,受教育的价值共鸣还有待增强。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目的就是让他们接受廉洁自律方面的道德教育和约束,使得他们在学校和踏入社会之后能形成并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但经过与部分高校在校学生访谈得知,一些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廉洁教育价值认同感不强,对廉洁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的理解较为偏颇,对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不够,这些都将影响廉洁教育的教学效果。其三,受教育者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方面还有待加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理论知识和警示教育,如果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内在的意愿,缺少廉洁内驱动力,或未能完全外化为实际行动,随着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一些不良的社会倾向和社会风气就很容易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当他们面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行为就容易回避或忽视,甚至难以抵制诱惑陷入其中,那就违背了廉洁教育初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解决路径

3.1 完善制度建设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建立一套持续可行的长效机制。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学校应整合不同主体力量,协同推进廉洁教育。就高校实际工作情况而言,大学生廉洁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形成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党委要将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各二级单位积极主动将廉洁教育纳入部门常规工作,明确各自在课程建设、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舆情)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责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多方参与、统筹兼顾的廉洁教育新格局。二是建立评价机制。加强廉洁教育各个环节教育质量的监督评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制定以老师考评、同学互评、企业参评的多维度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大学生评优评先、入党推优、就业创业等各领域,逐步形成稳定的廉洁教育成果。

3.2 形成育人合力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整体来看,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赖学校及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动其高质量的发展。学校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体,将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大框架,建立“大思政”育人体系,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开端,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家庭建设,强调家庭教育对良好家风形成的重要作用。社会氛围对廉洁文化建设同样也非常重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土壤,对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廉洁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众廉洁意识的养成,不断推动形成崇德尚廉、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

3.3 丰富教育内涵

高校要注意及时更新和丰富廉洁相关知识,使其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思维习惯。廉洁教育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也不能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那一套教育内容生搬硬套,而是要与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以及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比如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干部竞选、常规学期测试、推优入党、论文撰写、优秀毕业生评选、毕业生就业推荐和违纪学生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事实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廉政风险,教师在分析与此相关的注意事项时,学生也会有较高的接受积极性和实践主动性。

除此之外,高校还要落实课程思政的要求,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鼓励专业课教师把廉洁文化与专业知识的讲授相结合,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廉洁文化知识融入专业教学中去,从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廉洁元素。比如對教育学专业学生开展“廉洁从教”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开展“不做假账”教育等,融入专业需求,丰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廉洁素养,端正他们的廉洁行为。

3.4 创新教育方法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要做好结合文章。首先要将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廉洁教育从正面进行教育,培育大学生廉洁意识,涵养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增强其抵制腐败的拒腐定力,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以反面典型警示警醒,敲响警钟,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也必不可少,使其存戒惧知敬畏。其次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内容再丰富具体,对大学生而言终究还停留在纸面上,真正学深悟透还要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可充分利用所在地区和校内的相关基地、场馆等教育资源,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廉洁教育实践活动,在真实可感的情境中现场体悟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第三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高校发挥宣传引领作用,通过在师生中开展各类廉洁主题活动,比如以主题班会、主题征文、创意作品征集、微视频创作等形式,丰富廉洁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形式,培育清正廉洁的校园新风尚,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领略廉洁精神。最后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录制廉洁教育微视频,建设课程在线资源,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大学生常用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推送廉洁文化故事、最新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等,在潜移默化中将廉洁文化传播到学生群体中,推动廉洁教育走深走实。

3.5 优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动力,要做好廉洁教育必先优化师资队伍。一要整合校内资源,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高校从事廉洁教育课程的教师,可以从临近专业或校内党政干部中选择。比如法律专业的教师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把握相对更加准确,思政教育专业的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熟悉,纪检监察干部则能及时准确掌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最新动态和要求等等,是组建队伍要考虑的因素。优化教师队伍,就是要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优势互补。二要建立校企合作“双师库”,实施校企双育人机制。高校开门办学,主动与合作的企业一起遴选素质好的企业导师担任廉洁教育的课程,用企业文化熏陶学生,涵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现和社会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具有廉洁素养的后备人才。三要遵循师德为先原则,育廉者必先有德。“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道德修养,做廉洁自律的典范,方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