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本开新: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进路研究

2024-04-24 07:48魏宝宝席海容王庆霞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师德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魏宝宝 席海容 王庆霞

[摘要]立德树人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话语,可在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中获得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认识与实践的启发。立德树人回应“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之最终目的,遵循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基本特征,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应然要求。结合新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当下任务,在于:培养能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有理想”的人,使其成为自信而坚定的实践者;培育学生的和谐品质与自主精神,使其成为可应对当下时代挑战的“有本领”的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使其成为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有担当”的人。基于系统视角探索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进路,在于:增强主体动能,融通“道”“德”提升教师育德本领;活化载体功用,立足“校本”高质量使用教材;坚守核心阵地,锚定“素养”提高课堂质量;优化育人环境,以“德”领航建设学校氛围。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核心素养;德育环境;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C41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6120(2024)04-0001-19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高质量人才培养需要的迫切性也愈发凸显。高质量人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依靠。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也成为学界讨论的重点与热点话题。已有研究涉及立德树人的文化溯源、指导思想、教育内涵、目标任务,“立德”与“树人”的关系,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等问题。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于不同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行动。”在当下,如何“落实”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研究者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能仅喊喊口号,需要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并最终落实到每所学校和每位教师身上”。学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场所,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主体。立德树人作为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话语,可从传统文化沃土中追溯立德之“本”,并获得立德树人的实践启发。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新中国教育历程的回顾,坚守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经验之“本”,以此明晰立德树人的实践方向。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最简洁、最深刻的回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可在对新时代精神的理解中深化学校培养目标任务的认识。本文结合追溯文化内涵、吸收历史经验、解读时代精神所获的认识,从教育活动系统的视角,提出学校立足日常工作的根本系统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方略。

一、溯源: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追寻立德树人的内涵意蕴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立德、立功、立言”被称为“三不朽”。“立德”最初的涵义是指一个人因道德高尚被后世效法学习,达到人格的不朽。“树人”的本义就是培植人才。作为教育话语,立德树人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关系、道德教化中的人性讨论等,给予人们立德树人的实践启发。

(一)尊道成德:从“道”“德”关系理解立德内涵

当今时代,人们把“道”“德”合起来讲,习惯用道德去衡量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德”涵义不同。“道”在传统文化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到底什么是“道”?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并不容易界定。而“德”则是与“道”紧密联系的概念。现代学者在“道”与“德”上具有以下共识。一是“道”被视作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道德经》中将其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足长示天地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法则。张岱年先生指出,“道是宇宙之基本大法,而亦是人生之至善准则”。如天道指的就是天象、自然运行的规律。三是“德”是“道”在万事万物中的体现。诚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天地万物将道或性体现出来就是‘德,而它得以充分体现就是大德或至德”。有研究者对“道”“德”关系作了这样的总结,“道”是超越宇宙万物的本体,但它又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现于具体事物中的道,称为‘德”。由此,“道”与“德”的关系就比较清晰了:“道”为“德”之源,“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体现。对于人而言,按照“道”的法则与规律行事,即为“德”。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地、人,事关系的考察,具有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道”也源于对天地万物及其运行规律的朴素认识。先贤从天地万物呈现的各种“象”中获得启发,认识万事万物的形成、运行之“道”。进而,依天地之“道”而成万物之“德”成人之“德”。如“天行健”“地势坤”,就是对天地之“道”的认识,天的“刚健不息”与地的“博大厚重”就是一种“道”,从“道”获得启发对应到人(君子)之“德”,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古代先贤在社会秩序、人倫纲常的建构中,也以天地万物之“道”为重要依据。社会秩序与人伦纲常一旦构建,就成为人行动的“标准”,成为衡量人是否有“德”的重要标准。叶澜先生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与智慧的研究中指出,天人关系包括人应依天道之法而行,包括立序和立德。所谓立德,是指人应以天地之德为榜样立自身之德。文化溯源与“道”“德”关系的厘清,帮助人们打开理解立德内涵的思路。立德需要充分认识领悟“德”背后的“道”,切忌机械地道德灌输与说教。立德过程是于源头、从根本上对人进行疏通开导,引导人在理解中获得道德知识,规范道德行为。基于“道”的理解获得的有关德性的知识,也才是苏格拉底所讲的“德性就是知识”意义上的知识。立德过程是存“道”于心、化“道”于心的过程,最终表现为人能依“道”而行,尊重“道”的法则、按“道”的原则做人做事。

(二)察性立德:基于“人性”讨论探寻立德途径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指出:“德,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若其所固有,故谓之德性。”如前所述,人的德性养成,是道之内化与获得的过程。道内化于心,以修养、行动表现出来,外化于行即为德。立德首先需懂“道”、知“道”。人之德性养成的过程,就是从无“道”到有“道”,从缺“道”到得“道”,按照“道”的规律与准则为人、做事。正如黄济先生的观点,“德”是遵循“道”,也就是宇宙客观规律和社会基本准则的实践和行动。人并非生而有德,德性养成需要后天的学习与践行。贤良品格并非天生而就。在古代,平民要成为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才,也就是君子,就得通过教育的提高。古代先贤在人的德才培养之教中,将人性讨论与考察作为重要的基础。《中庸》开篇即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說“天赋与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性”“道”“教”之间紧密相连,先天禀赋的“性”是“教”的起点,“教”则要遵循天性而行这一“道”的基本原则;至于“德”,则是基于“性”、按照“道”进行“教”之结果。

立德始于“道”,察于“性”,而成于“教”。为实现立德之教,先贤讨论了“教”之起点与基础的人“性”。比较著名的有孟子的“性善论”,即人皆有善心,人天生具有“善端”,人生而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养成的先天起端。荀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在人性认识上与孟子却截然不同。荀子认为趋利避害才是人的天性,他在人性认识上明确提出“性恶论”。到汉代,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在人性认识上,董仲舒提出了不同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性三品论”,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筒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在“仁”,斗筒之性在“贪”,而处于中间的中民之性则在“仁”与“贪”之间。并且,他认为圣人之性与斗筒之性不会变化,位于中间的中民之性可以通过教育向“上”发展。显然,在人性论上,董仲舒有着浓厚的阶级社会的等级色彩。纵观中国教育哲学史,关于“教”之基础的人性讨论还有很多,如王充的“性有善恶”等。人性认识为“德”性教化奠定了基础。在德性养成上,孟子在其“性善论”基础上提出通过内省,以及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完善品格;荀子则出于“性恶论”的立场认为良好德性的培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应注重道德教育;董仲舒认为,对于可变化的中民之性,通过教化而“成善”,也就是“性待教而为善”“为善去恶”。不管是内省、养正还是改变的方式,都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总而言之,先贤基于人“性”考察与认识,提出了立德之道。

(三)鉴往知来: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及其当下启示

在人类社会,首先存在不分地域、超越种族、跨越时空的,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道德,如真诚、善良等。然而,道德又具有时代特征。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不同阶段,道德具有不同的“标准”。在与传统文化相对的具有鲜明等级性的古代社会,道德也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不管在统治阶级内部,还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当个人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的“秩序”“治理”的要求,就是有“德”的表现。古代教育本身也具有浓厚的等级性,课程与教学内容也偏重思想教化与人文熏陶,教学方法较为注重传授、问答与记诵。这在根本上符合所要“树”之人的要求,就是具有古代社会所要求的有“道德”的人。

时至今日,道德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传统文化蕴含的立德、立德树人的思想方法对当下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当下探讨立德树人命题提供了丰富的智慧。首先,学校立德树人要建立在学生对“道”的理解之上。就是说,学生要理解学校的各种道德规定、道德要求,从源头上疏通道德学习的障碍。其次,真正的立德,需要从“规范”背后的“道理”用力,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规范背后的“道”。对于教师而言,则需要对“教之”道””的体悟,也就是按照“教”应有的方法育人,走出道德规定、道德灌输的粗放模式。再者,立德教育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之个“性”充分研究思考,因势利导施之以教。而立德作为养成过程,需要学校把德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始终,以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立德所要达到的存道于心、化道于行,则需要走出书本局限,重视学生言行的教育,在知行统一中开展立德树人实践,衡量其成效。

二、守正:回顾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明晰立德树人的实践方向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前提是“守正”。“守正”就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的宝贵教育历史经验,坚定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正确理论的指引,坚持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基本经验,坚守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内在属性。也就是,守“理论”“经验”与“属性”之正。“理论守正”使立德树人回应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终目的,“经验守正”使立德树人延续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宝贵特征,“属性守正”使立德树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应然要求。

(一)理论守正:立德树人回应“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之最终目的

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面学习苏联教育教学理论,并以之指导教育实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大量译介西方教育教学理论成果。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积极尝试建构“本土”教育教学理论,如“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但总的来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发展与实践的根本指导理论,这一点在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中同样得到了体现。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是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以及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了人很难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生产力不发达、阶级存在的社会,人很难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超越先前形态社会的优越性之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理论。全面发展教育是对等级社会与剥削社会中人发展的片面化甚至人的工具化、异化的超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含了人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是人不断走向自由和解放的过程”。“自由发展”教育,在目的上是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根本地位的发展;在过程中是蕴含了人的主动、自主、独特性与个性化的发展;从结果来看则是具有人的解放旨趣的发展,也就是人走出物的奴役、他人的奴役以及自我奴役的发展。立德树人是在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总的目标框架下进行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虽然经历了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劳”的丰富发展,但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未变。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体现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的同时,最终指向人的需求。事实上,立德树人教育支持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内在机理也是对“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培养。

(二)经验守正:立德树人遵循德育为首

的学校教育基本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德育始终处于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有关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性指导方针和纲领性政策表述(内涵),规定了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强制性(性质),是各项教育决策、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以及学校具体教育活动的政策根据(作用)。”党的教育方针是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开展的根本指导,具有权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随时代发展而丰富,而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一以贯之(详见表1)。

从党的教育方针来看,始终坚持以全面发展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全面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具体经历了从“德智体”“德智体等”“德智体美等”到“德智体美劳”的不断丰富,而德育的首要位置從未发生变化。七十多年来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的历史,促进人们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理解,七十多年来“以德领航”的教育实践是当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经验。

(三)属性守正:立德树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应然要求

人的成长与发展,当然包括他能接受的学校教育,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现实基础与外在条件相关。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的不同阶段,学校教育在教育教学理念、媒介、组织方法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特征。但是,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体现在社会主义道德培养这一特征上。在道德教育目标上,注重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就是,通过教育引导人成为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道德的“国家人”与“社会人”。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相融。在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上,使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革命历史等内容素材,培育新一代的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学校教育教学是在国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人才培养活动”,具有政治实践属性。我国教育旗帜鲜明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立德树人的重要特征。通过“以德领航”的全面发展教育使个人融入社会与国家的建设发展,培育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如前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史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属性的,在根本上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的历史。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就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内容载体,这也是立德树人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活动属性的主要体现。也只有“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才能走出“主知主义”等教学,摆脱功利化教育,也才能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良好德性与才能。“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将人的充分实现与解放的教育之内在目的,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统一的教育。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坚持了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根本指导,坚持“以德领航”的全面发展,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属性根本原则,是当下立德树人教育的宝贵经验,也是准确把握立德树人教育方向的重要方法。

三、开新:结合新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当下任务

如前所述,“守正”体现在坚定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引领地位,坚持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基本经验,坚守我国教育应有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属性。时代发展对人的素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而,立德树人伴随时代发展也具有“开新”的内在需求。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人们正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元文化共存、各种思想意识相互博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存在各种“冲突对立、血腥掠夺、贫富分化以及生态危机等”,我国则处在发展不均衡、亟需在高精尖技术领域获得突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迫切的时代。“开新”就是综合分析新时代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发展、新机遇、新可能,正视面临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也就是,通过立德树人培养能够迎接新阶段任务、回应新时代挑战、胜任新发展要求的,当今中国、当下时代、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如前所述,立德树人作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当下中国教育的一种凝练式表达,既指明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实践方法。换言之,我国教育在目标任务上是以德领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实践方法上,是以“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方式,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凭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目标的基本载体。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20年修订《方案》)中,将普通高中培养目标表述为:“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以下简称“三有”)的时代新人“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方案》)及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方案》明确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作为培养目标。有研究者指出,分析“‘三有的内涵可以发现,其将党的教育方针中‘立德树人的涵义进行了具体化、明晰化、丰富化”。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国家层面对教育工作任务的凝练概括,课程目标则是立德树人任务的“具体化”。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任务目标的凝练表达,“三有”时代新人是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而在课程层面则是更为具体和细化的各学科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有”时代新人培养目标与各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内在一致,共同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准确深刻地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当下任务,需要结合新时代背景深入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三有”培养目标、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校层面按照“三有”要求培养时代新人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对新阶段任务、新时代挑战、新发展要求,综合分析2020年修订《方案》、2022年《方案》及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反思“三有”的关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当下要义。“有理想”要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关键要培养新一代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自信与坚定”的价值观念;“有本领”需要在当下时代的挑战中去理解,重点是培养新一代“和谐与自主”的能力;“有担当”则要在个体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中去考察,关键在于提升个人的“责任与合作”品格。

(一)自信与坚定:培养能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有理想”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有理想”就是能够“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想和实践中去。诚如有的研究者所言,“新时代青少年应自觉把追求个人理想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结合起来,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彰显人生价值”。培养“有理想”的一代新人,需要培养其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在自信中坚定理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帝国主义列强欺凌,这一段屈辱史也是削弱中國人自信的历史。为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很多仁人志士进行了制度、道路等方面的艰苦探索。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才走上了一条真正的通向民族复兴之路。一百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富强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重建自信的历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学校就要培养新一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几方面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接受了革命与建设实践检验的、科学可行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在学习、阐释、深化、应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因时、因地、因情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实践中丰富发展起来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大的先进性与优越性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以及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滋养、充盈中国人精神生命的先进文化。通过自信培养,确证新一代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引导他们做“自信豪迈的中国人”。

“有理想”的人绝不是空想的人,而是在身份认同和文化等方面自信的基础上,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坚定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人,坚定地实践是有理想的现实表现。也就是说,培养愿意为国家发展尽心尽力、踔厉奋斗的中国人。“‘中国人意味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自觉,并在其中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与确证。”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年青一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坚定的中国心与中国精神,能坚定投入到国家与社会建设中。这样,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才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培养“有理想”的人作为立德树人新时代目标,就是引导新一代立志明志,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宏远理想与气魄,将个人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成为自信而坚定的实践者。

(二)和谐与自主:培育可应对当下时代挑战的“有本领”的人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新时代既带来了各种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存在各种挑战。回应新时代挑战需要“有本领”。真正“有本领”的人是能够调节自我、身心和谐,具有做事能力且正确做事的人。具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积极心理”的身与心的和谐是“有本领”的基础。如前所述,步入新时代,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难以避免遭遇时代病的影响。人们正处于一个越来越高度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社会,人如同在既定轨道上的行走者,个人成长遭遇片面化危机,不利于身心的和谐整全发展。人们也陷入了物质生产力提升,精神与文化生产力发展却相对滞缓的困境。物质的丰裕使有的人陷入物的牢狱,面临内心空虚、精神空洞,追求更高生命境界的意识被遮蔽,身心和谐发展受阻的挑战。和谐还指物质占有与精神发育的和谐,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能以文化滋养个人精神世界,人能够摆脱“物”的束缚,寻找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立德树人以“五育”并举方式,培育人的强健体魄、良好心智、美好心灵,使人内在和外在、精神与身体和谐统一。

人的本领源于主动成长。积极自主是获得本领的基本方法,需要人具有主动精神与乐观向上的人格。社会层面客观存在的就业机会不足、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使一些青年人态度消极,甚至开始怀疑努力进取的意义。受社会环境影响,一些中小学生也面临人生方向迷茫、价值与意义感缺失的成长困难。根据时代产生的新问题新挑战,培育人的自主精神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自主是人的一种自育、自觉能力,是自觉打开生命多种可能的精神与态度。面对发展机会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等现实挫折,应保持积极进取态度,发挥个人能动性而不断拓宽人生广度、增加人生厚度。“有本领”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任务,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和谐品质与自主精神,教育学生积极寻找人生价值与真谛,积极成长,具有自主生活能力,进而为国家与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能。

(三)责任与合作:培养能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有担当”的人

时代呼唤担当,社会进步需要有人担当,我国社会的新发展要求需要年青一代“有担当”。2022版《方案》在对“有担当”这一目标的阐述中,涉及个人与长辈、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等关系中的责任。“有担当”就是人能够走出“为自我”的狭小空间,能站在他人的立场、社会的层面、国家的高度、世界的范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界甚至天地自然的境界,来思考、定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有研究者指出,“我们今天的教育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技能、聪明能干却缺少深度文化价值陶冶的‘空心人”。滋养人类的文化是为人类不断进步奠基的文化,引导人类进步的价值是包含了真、善、美与责任等永恒要素的价值。古今中外在思想文化、科技哲学等方面的有大成者,很多都抱有对整个人类的同情与怜悯,具有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感。他们能走出低级生活趣味,站在超越自我的高度,本着为人类谋福祉的胸怀,投身于其所从事的物质或精神的生产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责任感与远大抱负有助于激活个人创造、求新、担当的精神勇气。责任感培养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合作是社会人的本质属性,也是担当的实现途径。当前社会是一个各行业、各部门、各人群高度协作的社会。作为社会的一员,个人在“社会化”中获得个人发展与价值实现。社会人需要在社会中合理定位自我,在利众的实践活动中追求生存与发展,获得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分工的细化,使当前社会具有高度协作特征。很多时候,个人对于社会而言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的生产,需要在与他者合作中实现,因而,合作精神也是个人“有担当”的基本表征。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个人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与合作精神,培育个人利众合作的思想观念。总之,面对教育的个体竞争功能被放大等困局,强调立德树人就是引导教育重回育人本质,就是要回归教育培根、铸魂、启智、育心功能,教人学会协作,培养人的担当精神。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品格,是“社会人”应有的基本要求。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突出学校教育的“育人”属性及教育本身的“公共”属性,培养青少年成为“有担当”的一代新人。

四、基于系统视角探索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深入观察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与方法。从系统视角分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构成及影响要素包含教师、学生、内容、方法、目的、媒介、环境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抓住教育活动组成要素系统推进。其中,教师发挥育人主导作用,内容是育人核心凭借,而教材又是内容的核心载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学校育人环境或显性或隐性地对师生的教与学产生作用。可以从教师育德本领提升、教材的高质量使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与学校育人环境优化几个要点着力系统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内涵意蕴与实践方法的追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宝贵教育经验的梳理总结,基于新时代特征对立德树人当下任务目标的理解把握,从思想理论与实践经验层面为系统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见图1)。

(一)增强主体动能:融通“道”“德”提升教师育德本领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最为本质的特征是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承担者,“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是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有教育学生的能力,即育德能力”。广大教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教师队伍整体“育德”本领的提升是关键,也就是说,需要提升学校立德树人行动主体整体的“动能”。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很多教师陷入了技术主义陷阱,成为蜷缩在自我专业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丢失了师者应有之“道”。道的丢失使师德养成与发挥缺失本源支持。教师育德本领的基础是教师作为师者的德性修养。师德修养又源于教师对师道的体悟觉察。教师的育德能力是在对师道具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养成良好师德,进而在实践中将师“道”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真实行动的能力。师道体现在“教”的目的上,就是教师知道为何而教?教的根本在于教以成人。而成人又体现在自主人、社会人、国家人不同层面。师道体现在“教”的方法中,就是如何施教,教的关键在于启发、诱导、培育、唤醒。

从“道”与“德”关系来看,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者,就要把师道转化为师德、师能。也就是把教以成人的目的,启发、诱导、唤醒、培育的方法转化为个人日常的育人实践。教师需要以专业发展为依托提升育德本领,在师德、师能提升中承载师道,成为良善的育德者。作为育德者,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提升专业精神,在专业实践中追问和反思教师角色的文化意义,确证个人身份的政治属性。从教师成长的培训提升、实践反思、互助合作几条主路径来看,在培训内容及活动组织中,可加重教师政治素养、社会责任、专业自觉等内容,重建教师教育教学价值观。教师在日常育人实践及同伴合作交流中,则要主动超越知识传递层面,从自主人、社会人、国家人的培养反思重构自我育人行动。综合言之,要充分利用各条专业发展路径,在“明师道、强师德、提师能”中增强自我育德本领,成为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具有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价值自觉的中国教师与人民教师,提升为社会进步培养具有生产能力与协作品质的社会人的责任意识,成为能够按照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组织教学、培育学生生命自主自觉的教育者。

(二)活化载体功用:立足“校本”高质量使用教材

课程包含了教育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课程既是实现国家教育目的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载体。教材是最为核心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社会主流文化,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与教学的核心媒介,在内容安排上既要遵循知识的逻辑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教材,完成课程目标,进而促成更加上位的学校培养目标和国家教育目的的实现。有研究者指出:“教材建设是百年大计,教材既要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信念,又要反映科技进步,知识增长,还要体现科学育人规律,涉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如统编教材就“是国家意志、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学科化的载体,它承担着传递主流价值思想、传承人类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科知识的承续创造等使命”。教材作为国家事权,融入了学科专家、课程与教学专家、专家型教师的智慧。教材所选择学科知识是学科知识系统中基本的知识,也是后续深化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在知识编排上,教材所呈现的顺序与方法既要符合知识的逻辑,又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逻辑。在我国,教材研究、教材建设、教材开发已上升到“学科”高度,“教材学”成为学界的重要关注点,教材质量不断提升。然而,未经充分使用的教材只是“静态”的存在,僅仅具有育人的“潜能”。经过充分活化使用的教材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要发挥教材的育人载体功能,就需要教师深度理解并高质量使用教材,使蕴藏于教材中的育人价值获得实践转化。要培育“三有”时代新人,就要求教师立足“校本”,深度挖掘和充分使用教材,理解教材的逻辑与思路,因情因地组织实施教学。

立足“校本”首先意味着教师立足地域、校情、学情加工开发教材。就目前而言,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需要立足地域、校情、学情,二次开发、加工教材,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对教材进行文本转换,结合地方文化特征、学生生活经验、当地生产实际,呈现给学生能够“活学、活化、活用”的知识内容,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能力与修养。立足“校本”深度挖掘高质量使用教材,可以利用校内同伴资源以合作备课等“校本”教研形式开发教材。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引导教师通过合作备课等方式,在集思广益、交流互动中深化理解、加工、高质量使用教材。课程方案与标准研读对于教材的理解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开发文本,是将标准具体化、内容化的结果。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对国家课程的理解非常重要,教师高质量使用教材也需要理解国家课程。因而,研读课程方案与标准也是教师合作备课等校本活动的重要方式。

(三)坚守核心阵地:锚定“素养”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坚守课堂这一根本阵地。如前所述,“立德树人”是国家层面教育指导思想的凝练式、概括式表达,“三有”时代新人是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制定教学目标、组织开展教学。自上而下是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实践,自下而上则是教师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见图2)。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三有”时代新人、发展核心素养三者之间内在地一致,自上而下一脉相承、联系贯通。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出发点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包含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理想”高度概括了时代新人应有的价值观念,“有本领”是对时代新人应有关键能力的总体描述,“有担当”是对时代新人应有的必备品格的浓缩表达。对于各科教师而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就是落实课程目标、培养“三有”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教师要走出“育分”式教学,积极吸收国家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建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积极促进学生生命自主自觉、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等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来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自信坚定、和谐自主、有责任善合作的“三有”时代新人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对于学校与教师而言,立足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守住根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教学是学界认可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深度教学超越肤浅理解、机械记忆、简单重复的浅层教学,具有“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师生、生生深度合作与对话,学科知识向实践深度转化,学生具有深度的学习自主与自觉”,教学和地方性知识与文化深度融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等特征。“察性立德”的传统立德思想方法,启发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情与人格而因材施教。学生内心都具有求知、探索、主动、发展的“人性”特征。通过深度教学,引导其感受深度学习的本真意义,提升学习投入度,养成积极人格,激活探究欲望。也是在深度学习中,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背后的方法、本质及文化意义,而能够转识成智慧,化知为品行。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责任感等得到培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任务在课堂中的实现过程。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堂教学需注意以下关键。一是突出实践。注重学科知识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在“学以致用”中活化知识,而且在“用以致学”中引导学生寻找“学”的更高价值,追求“学”的更高意义,确立学习者主体角色。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价值辨识力、文化自信心,以及国家认同感。在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学中,通过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生活中深化理解、运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兴趣,达到化知识为素养的目标。二是重视跨学科主题教学。教师要坚定学科育人立场、坚守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本着育人为本的理念组织教学,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尝试不同学科教师合作的跨学科教学,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方案与标准的重要理念。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锚定“素养”,培养发展学生参与国家建设、融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路径。

(四)优化育人环境:以“德”领航建设学校氛围

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学校应当具有以德领航的教育教学氛围。只是,教育工具主义以及功利化教学环境遮蔽了学校本有的育人环境氛围。生物学中,自然环境对生物性状具有筛选作用,总的表现为“适者生存”。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根本上也是对基因的选择。区别于一般生物的是,人构建了具有各种道德、规则的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形成了对个人具有普遍导引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如真善美就是超越了肤色、民族的普适性道德标尺。如同自然环境对生物性状与基因的选择一样,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人的行动与内在品质的“筛子”。现代生物学发现,环境在具有筛子作用的同时还是能动者,就是说,环境不仅仅选择生物的性状与基因,还激发生物基因的表达,使生物某些潜在的性状表现出来。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也具有这样的作用,在选择人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当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如诚信、友善)的人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发展生存的时候,首先意味着社会对其道德的肯定与选择。同时,还意味着对道德的激活,也就是鼓励人养成道德。社会环境对人的德性养成不仅是筛子,还是能动者。人文环境不仅“筛选”人的美德,还激活促成人养成美德。从人的成长发展来看,就是环境育人。

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选择中,要把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营造作为重要抓手。其一,可着力建设蕴含德育意义的校园物质文化。学校可在文化墙、校史馆、长廊等硬件建设中,充分融入德育元素(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以物质文化环境育德。其二,超越、扬弃“智育中心”的学校教育氛围。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在优秀学生评选中,在学校学期内、学年内活动的计划开展中,综合考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学期中、学期末在全校范圍内,评选“道德之星”“文明学生”,这也是很多中小学一贯的做法。总之,要努力营造积极的精神文化育德氛围。其三,发挥班集体德育阵地作用。学校引导班主任探索丰富多彩的班集体生活,积极探索班集体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课等,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增强集体意识、提升集体责任感。

学校作为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常常陷入功利主义和立德树人的矛盾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还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人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生活并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上过分注重学历、出身的用人标准,诱使学校教育陷入分数至上与竞争主义的泥沼。因此,还要营造更好的社会量才用人的环境,这在间接上也是一种“社会教育力”。国家层面通过宏观调控、价值引导,积极建构更多元包容、更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在人才选拔中加重品德及综合素养考查,为不同出身、具有不同技艺的人开辟广阔的发挥空间,以此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回归立德树人本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2]冯永刚.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7):11-21.

[3]陈始发,朱格锋.论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5):15-21.

[4]冯建军.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J].人民教育,2019(18):39-44.

[5]李宜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取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7):1-10.

[6]刘娜,杨士泰.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2014(5):141-143.

[7]蓝进.道德经导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6:124.

[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7.

[9]江畅.本体概念的含义及其与“道”“德”的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8,172.

[10]丁祯彦,臧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11]叶澜.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J].教育研究,2018(6):4-7,23.

[1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

[1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21.

[1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75.

[15]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

[16]李世忠,王毅强,杨德齐.《大学·中庸》新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01.

[17]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57.

[18]陈超群.中国教育哲学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0.

[19]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33.

[20]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3-8.

[21]郭文安,田友谊.培育时代新人:新时代主体教育论的历史使命[J].教育研究,2022(11):31-41.

[22]石中英.关于贯彻落实教育方针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國教育学刊,2017(10):36-40.

[23]程良宏,赵建梅.教学的政治实践属性及其深化体认:兼析教学作为政治实践的历史传统、当下表征与深化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93-102.

[24]王德胜,马和民.向善之心,何以可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2-57.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7]朱旭东,李爱霞.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全面贯彻[J].课程·教材·教法,2022(12):4-13.

[2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9]吴安春,姜朝晖,金紫薇,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十[J].教育研究,2022(10):4-13.

[30]孟庆涛,齐媛,侯金芹,等.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一[J].教育研究,2022(1):11-22.

[31]刘铁芳,王晖.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立德树人的当代使命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76-81.

[32]刘铁芳,黄继勇.培育价值:当代中国教育的返本开新[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6.

[33]刘霞.中小学教师育德能力及其培育[J].中国电化教育,2022(7):127-133.

[34]魏宝宝.教师成为专业能动者的角色重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71-119.

[35]曾天山.我国教材建设的实践历程和发展经验[J].课程·教材·教法,2017(12):17-23.

[36]程良宏,黄晓茜.统编教材的载体属性及其学校化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28-35.

[37]崔允漸,郭华,吕立杰,等.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标准与实践向度(笔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现代教育管理,2022(9):6-19.

[38]魏宝宝,孟凡丽.我国近四十年教学改革特征与教师专业人角色审视[J].当代教育论坛,2021(3):19-31.

[39]李祥,吴倩莲.民族地区教育内生发展:问题生成、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J].民族教育研究,2022(4):39-46.

[40]李亚娟,李建会.环境在适应中的作用:从“筛子”到“能动者”[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3):13-18.

(责任编辑:李文玉)

Keeping the Foundation and Opening the New: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School

WEI Baobao?2 XI Hairong WANG Qingxia?

(1.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17,China;

2.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Xinjiang,Urumqi,Xinjiang,830017,China)

Abstract: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s an educational discourse rooted i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 tional culture,which can be used to obtain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inspira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from the trac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It responds to the ultimate goal of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follow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education with moral education as the first priority,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political practice.The current tasks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are to cultivate "ideal"people who can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 ation,so that they can become confident and determined practitioners;to cultivate students'harmonious qualities and au- tonomous spirit,so that they can become "competent"people who can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current era;and to culti- vate students'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operative spirit,so that they can become "responsible"people who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ety.The practical way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 vating people based on a systemic perspective is to:enhance the motivation of the main body,integrate "morality"and "ethics"to improve teachers'moral education skills;activate the function of the carrier and us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 high quality based on "school-based";stick to the core position and anchor "literacy"to improve classroom qualiy;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o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atmosphere with "morality".

Key words: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teacher's vitue;core literacy;morality education environ-ment;traditional culture

猜你喜欢
师德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