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转换

2024-04-24 17:04卓莎郑佩仪王诗虹陈韬
书画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写生当代笔墨

卓莎 郑佩仪 王诗虹 陈韬

内容提要: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山水画面临着现代转换的问题,岭南山水画家以回归传统和贴近生活来做出回应,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化特征。当代岭南山水画家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为指导,保持了严肃的艺术态度和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精研传统山水画,“折衷中西”,或扎根岭南真山真水,或深入当代城市景观,锤炼出有个人风格的笔墨语言,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换贡献出新的岭南图式。

关键词:岭南山水画;当代;写生;传承;笔墨

由于岭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当代岭南美术与西方文化有着频繁的交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而广泛。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山水画面临着现代转换的问题,岭南山水画家以回归传统和贴近生活来做出回应,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化特征。本文拟以林丰俗、李劲堃、方向为例,分析当代岭南山水画的创作特色。

一、实景与写生

“师造化”是画家成长的必由之路。当代岭南画家普遍重视写生,他们坚持在写生中锤炼技法,力求发掘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语言图式。岭南地区的真山真水和画家的生活环境,是当代岭南画家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面对实景,画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将眼之所见转化为具有个人风格的图像,这是对画家巨大的考验。从当代岭南山水画创作来看,有的画家注重实景山水生命气息与诗意化审美理想的融合;有的侧重提纯实景山水的形式特征,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突出作品的表现性,彰显笔墨的美学价值。他们将自己在岭南地区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心理转化为纸上的意境,作品具有鲜明的岭南地域特征。

以林丰俗为例,自然、田园是其绘画的一条主线。早在20世纪70年代,林豐俗的作品就表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抓住了真实、优美的环境所给予人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林丰俗面对新的美术思潮和时代环境的变化,坚持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和风格取向[1]。林丰俗曾说:“我希望于平凡的景物中找到情趣并体悟到诗一般的意境,俯拾即是,触目会心。然而,景随情移,情随时迁,应该不断地对意境有所发现。”[2]林丰俗的观点可以在其画作中得到印证。作为写生之作,《绿竹之乡》(图1;1990)以俯视的角度刻画了绿树、流水、人居的景象。画作用笔草草,繁简安排有巧思。画家于近景处细致刻画,展现了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将寻常之生活场景与自然联系起来,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画作施以大片的绿色,为避免起轻浮之气,遂融合墨色以调和,意境朴实清新,气息平和雅正。可以说,林丰俗在寻常的生活景象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于朴实无华的景色中营造出了平淡天真的境界。

李劲堃曾到雁荡山、峨眉山、太行山等地进行写生,也曾创作一系列域外山水画。《欧洲写生印象》系列作品将欧洲城市实景入画,力求真实,重视将笔墨与欧洲城市新景象融合。这充分说明了他敢于在融汇中西的道路上大胆前进,也体现了他积极开放的艺术态度,是笔墨现代演绎的可贵探索。

方向《去看南溪春水生》(2014)表现了临河村居一景,画面以大胆、鲜丽的设色来营造意境,是一幅以质朴的乡村景象和优美的色彩取胜的作品。《满溪春雨涨》(2001)以苍润墨色真实表现出岭南雨景之美。方向的这类作品受到了林丰俗的影响,融入了传统文人的审美意识,表现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方向还有“庭院”系列作品体现了他的新探索。庭院是一个个人化的私密空间,方向将普通的庭院景观入画,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庭院景象和庭院中各种物品的“诗意化”和审美创造,表现出生活的惬意与舒适,契合岭南人普遍的生活感受。

从师造化的角度讲,岭南地区的真山真水和乡村城市建设,为当代画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于现代社会条件便利,许多岭南画家得以走出岭南,到其他地区进行写生,域外的山水景象使得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而城市发展成为人们新的视觉经验,许多山水画家将城市与山水进行结合,创造出了“都市山水”这一新题材。艺术家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岭南山水的塑造呈现出多样的风格特征。

二、传承与融合

当代岭南山水画家大多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他们继承了美术学院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种创造态度使得他们能够在变动不居的时代静下心来钻研绘画,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严肃的艺术态度也使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中保持理性的判断,找到契合自身的语言和风格。同时,当代岭南画家不回避外来文化的影响,大胆探索,积极应对,将其作为拓展自己创作的养料。这种严肃的艺术态度、扎实的绘画基础和开放的创作态度,使得他们能够坚持住自己的艺术理想,不为浮躁的风气所侵染,不拘泥一家一派,敢于取众家之长,又能以个人性灵为主导,勇于探索个人风格。

林丰俗的山水画非常重视对高山巨岭的整体性表现。如《鼎湖幽胜》(2010)描绘了高山密林的景色,密林将山石遮掩,山势仿佛不得见,但密林层层而上,表现出高山的形态。画家用大量笔墨表现出林木的掩映、交错关系,用多层次的墨色或浓重的绿色来表现密林的苍润,然后用鲜丽的色彩提亮,强化山林集聚的体积感和整体气势。山下溪水、顶部烟云与密林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使得画面饱满密实,又有疏松透气的效果。整体来看,《鼎湖幽胜》以山石为里,以密林为表,以仰视的视角表现了高山仰止的效果,繁密松秀中有壮气,画面有力地表现出自然山林的繁茂,令人感到盎然的生机。画家用墨、用色之沉着,笔墨施用之老辣,令人过目不忘。林丰俗《溪山清远》(2010)突出设色与墨色的融合,强化了线条和色彩的形式美感,反映了他对当代美术盛行的形式美感的思考。

李劲堃的创作有很强的理性精神,这与他精研范宽山水画有直接关系。同时,他早年对西方油画的研究,使其画作的精神性表达与西方现当代艺术存在联系,具有“综合性”和“探索性”的特征。李劲堃认为自己的创作并不追求某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注重多样性探索,力求建立起自己的绘画形象。《入冬之前》(2005)充分体现了李劲堃对中国古代山水画色与墨的掌控能力。他大胆地运用青绿、浅绛与水墨的特性,赋予画面笔墨苍润、青绿沉着鲜亮、浅绛醇厚的特征。画面中道路、烟云的留白,强化了光感,有通透之美。画面虚与实互相成就,暗合了山水画的画理。如果说从《入冬之前》中能看到李劲堃有着高度控制力的笔法和墨法,《摸着石头过河》(2005)则表现出更为外向和开张的创作手法。李劲堃在此画中非常注意对山石质感的表现,力求避免细节的空疏。《入冬之前》《摸着石头过河》体现出他对范宽笔墨的精研,对范宽山水画蕴含的文质兼备气象的深刻领悟,以及范宽山水画中那种高度纯熟的控制力。

方向的绘画继承了文人山水画的核心价值,但在形式方面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方向的“庭院”系列作品以重彩为之,气氛多是安宁、恬静的。作品中不画一人,却无空疏、孤寂之气。有学者指出,方向“将中国传统绘画丰富的墨色与西方印象派浓烈的色彩相结合,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岭南风格的作品”[3]。其实,“庭院”系列说明了方向绘画中所包含的文人气质,以“小物”营造“大雅”品质反映了他内心个人化的审美心理。值得注意的是,方向近几年在欧洲和埃及等地的系列作品描绘了大量的城市景观。由于是实景写生,这类作品的构图更像是西方的风景画,但笔墨则是由传统化用而来,这种探索可视为他对“折衷中西”的一种实践。

综上所述,当代岭南画家大胆继承唐宋山水画或文人山水画的形式元素,根据个人的审美理想和实践经历,形成了风格鲜明的艺术图式。近三四十年,岭南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颇为频繁,许多画家能够到西方游学,他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向西方现当代艺术学习。林丰俗、李劲堃和方向的绘画都体现了岭南画学的当代传承与发展,他们或重视“诗画一体”的传统法则,或强调山水画内在的理性精神,或注重文人气息的传达。与此同时,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外来文化有所吸收,重视形式法则和表现性。这些都体现了他们面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积极心态,能够有所化用,不拘一格。

三、笔墨与化用

当传统的笔墨运用到当代题材的画作中,笔墨便需要有所改变,以适应当代的景象。可以说,笔法、墨法的选择与画家个人的审美理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林丰俗借鉴了黄宾虹等名家的笔墨技法。为了追求画面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他很重视笔法的松弛、墨色的苍润,以及设色的鲜亮、沉着。林丰俗《清远峡飞来禅寺》(2006)笔法自然率性,轻松中有肯定,使得画作中有一种稚拙的趣味。这应是从黄宾虹的笔墨中化用而来,以表现气勢恢宏的峡谷和令人亲近的景色。

“李劲堃在学习传统、师从造化、借鉴外来、形成自我的笔墨功力基础上,努力将中国画创作从原有的程式中解放出来,打破几近固化的组合,通过传统艺术语言的结构和重组,来创造新的现代的艺术语言与艺术表现的方式。”[4]李劲堃的《千年结》(图2;2003)印证了他的新探索。这类风格的绘画在其早年的《幻象》(1994)中便出现了。《幻象》精工细致,观之如壁上影。树影经过审美创造而成为块面,树枝的质感被舍去,笔墨被弱化,光影成为营造画面效果的重要手段,墨色与光影共同营造出静谧的审美感受。《千年结》是将树枝的局部作为表现对象,比《幻象》更为抽象。画面借助光强化了树枝的错综复杂关系,有剪影般的效果,也形成不同层次的光感。李劲堃在《幻象》《千年结》这类风格的画作中,对笔墨与色彩进行了简化、提纯,注重对不同色阶的韵律化表达,尤其是局部细节上的色彩层次清楚,笔墨干净纯洁,可见其构思设色时的严谨程度。《万籁百泉相与秋》(2000)更为明确地反映了李劲堃彩墨绘画的中西融合倾向,画家吸收油画的质感与色彩层次的表达,使画面色与墨融为一体,整体感强烈,色彩沉着、有厚度感,表现性强。

方向有一类将山水画元素与城市景象相融合的景观作品,如《香港街景》(2011)、《九龙塘街景》(图3;2014)、《赤柱》(2015)、《无锡寄畅园》(2015)、《浅水湾》(2015)等,对传统笔墨进行化用,以表现当代建筑材料的质感。《九龙塘街景》描绘的是香港车水马龙的街景,画中前景开阔疏朗,吊车正在工地作业,中间有大大小小的汽车,远景是层层叠叠的高楼。由下往上,画面物象越来越繁密,用线也更加厚重,给人密不透风的视觉感受。《赤柱》描绘了远山衬托下城市的一角,画面以环形路中的几株松树为中心,围绕环形路刻画了石头、建筑、远山和河水。《云水之间》(2007)则表现了山顶浴池的景象,松树布置四周,缆车、云雾并置。此景视野开阔,观之似有开阔胸襟之气。画面的大部分内容是人造景观,画建筑要多用平直的线,其表面也多是平面的,而其中的树木、山石多是传统山水图式。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这类景观,以取得画面的协调统一,是画家需要直面的问题。方向在《九龙塘街景》《赤柱》中以干净利落的笔法刻画现代建筑景观,使其产生自然松动的效果,与山石树木融合一体。他很好地掌握了淡墨的微妙变化,画家的个人情绪就在松秀、醇厚的淡墨中表达出来。在方向的《九龙塘街景》《赤柱》《云水之间》等同类型画作中,体现了画家作为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观察,他将观察所得入画,与宋元那种远离世俗喧闹的大山大水有很大距离,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市民阶层的审美理念。

山水画讲究性灵的自由抒发,画家要在生机勃发的山水烟云流水中表达自己对艺术、生活的思考。在当代多元化的艺术环境和宽松的创作条件下,画家的个性表达成为当代岭南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现象。由于画家们身处现代化社会之中,受到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若想在画作中有所突破,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进行创作,必然要对传统的笔墨进行“革新”。林丰俗则坚持从传统笔墨出发,在浑厚华滋方面有所发展。李劲堃在笔墨上虽源出于宋画,但融入了表现性,也融入了他对当代水墨的思考。方向在笔墨上则坚持了墨色润泽、渲淡之美。他们在笔墨上的努力探索,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结语

“岭南社会地处亚热带,面向海洋,传统的‘雄直文风与近代的开放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岭南文化热情开朗、流畅明快的艺术风格,无论诗文、影剧、音乐、美术都共此特点。”[5]林丰俗画作的清新,李劲堃绘画的综合开放,方向山水画的明快松秀,都可视为对岭南文艺总特点的回应。林丰俗坚持以岭南地区的真山真水为基本素材,锤炼笔墨,以出世心态来表达诗意的审美理想。李劲堃则追求以范宽笔墨为代表的,具备高度理性、高度控制力的笔墨,并将西方表现主义的特质与山水画精神相融合,走出一条新道路。方向从市民生活角度切入,从喧闹的城市生活中提炼出安谧、雅静的境界。简言之,当代岭南山水画家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为指导,保持了严肃的艺术态度和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精研传统山水画,“折衷中西”,或扎根岭南真山真水,或深入当代城市景观,锤炼出有个人风格的笔墨语言,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换贡献出新的岭南图式。

参考文献

[1]林夏瀚. 岭南的桃花源:论林丰俗山水画的画境诗意[J]. 艺术与民俗,2021(3):94-100.

[2]许晓生. 大家: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作品集:2014:林丰俗卷[M].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4:2.

[3]张涵. 论山水画家方向的绘画风格[J]. 艺海,2021(9):44.

[4]陈瑞林. 清风徐来:李劲堃国画探索与广州国画未来[J]. 美术,2018(4):61-62.

[5]许翼心. 关于岭南文化艺术的历史观察与美学思考[J]. 学术研究,1986(5):97.

本文为广州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基于岭南文化内涵的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20GZQN60)的结题成果、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广东新中国建设主题山水画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GD20XYS26)的阶段性成果。

策划、组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猜你喜欢
写生当代笔墨
笔墨童年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探讨素描教学三种基础能力的培养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