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2024-04-25 04:45郑都爱
高考·中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核心素养

郑都爱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下我国教育学者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改革导向,其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人才的全面成长,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方法为研究内容,探究当前我国数学学科教育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数学关键能力的培育、数学品格的养成等方面入手,探索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学科教学方式的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意见参照。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创新

数学课堂是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阵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还要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并深化二者融合,从而让学生在提高自身数学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而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核心素养是指当下学生应当具备的,且能够满足其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能力。其体现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特点,学校应当深入研究核心素养,设计相应的教学课程,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尤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的启蒙和奠基阶段,教师应重视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念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积累经验,巩固数学

基础。

从理论角度来看,当下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维度:一是数学思维方式,即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将数学应用到其他知識领域的一种辩证思维。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数学思维,突破一般思维的限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二是数学关键能力,具体包括数学抽象能力、数学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这些皆与数学学科知识息息相关,并决定着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数学品格,具体是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价值,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和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展开持久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策略。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要想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结合课程、教学任务、学生特点等因素设计相应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实效。从现实来看,当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应采取以下教学方式。第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学生生活与科学的沟通桥梁,是学生数学知识转变为核心素养、数学理念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渠道,其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学科,强化数学应用,形成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积极展开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实现同社会、自然的沟通,以进一步探索数学本质。第二,活动教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仅需要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或是学生在书本上看到知识结论,更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即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展开活动教学,为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第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依赖到独立、从被动到独立的角色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知识的探索,并在其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从而促使其成为数学课上真正的学习主体。与此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习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思维问题

第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核心素养培育已成为当下教师教学的工作重点,但大多数教师对其缺乏明确、深入的了解、认知,在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未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教学实际中,而依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导致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未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将无法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育。

第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基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不尽相同。而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干扰,导致其在数学课上无法深入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实效。与此同时,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仍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法获得学习成就感,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这给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造成了新的困难。

第三,家长缺乏核心素养培育意识。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是帮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认识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以便能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学生这一能力的获取并非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也应予以相应的支持。但从现实来看,大多数家长缺乏数学思维培育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仅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分数高低作为孩子数学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这会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忽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很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其全面成长[1]。

(二)数学关键能力问题

第一,数学应试化教学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学课程大多仍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分数的提升上,而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得到合理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仅仅通过知识传输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未能让学生在新知识的自主探索中形成完善的数学逻辑,因而学生只是掌握了相关的一些数学结论,却没有掌握结论的推导方式,这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尽管部分教师开始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在课堂上预留了较多时间供学生展开自我学习,但其教学任务过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导致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而进入无序状态,影响了学习实效。

第二,缺乏对建模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并借用数学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具体来说,即搭建数学与现实之间的沟通桥梁,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建模思想,从而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从现实来看,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强化,往往以数学知识结论的讲述代替数学建模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建模思想,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第三,教师对核心素养认知不清。当前,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从现实来看,大多数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还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认知,并未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实际价值,在日常课程中仍有部分教师认为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上,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也存在学习独立性较差的问题,其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在遇到问题时无法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三)数学品格问题

数学品格具体包括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情感、动机等,影响着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当下数学教育中,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加快学生数学品格的培育,但大多数教师却忽视了这一品格的实际价值,也未能将其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课程中,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知识的灌输上,认为学生数学品格的培育是德育课的教学任务,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品格,给学生的数学发展造成了诸多阻碍[3]。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数学思维的形成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施以相应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适合学生当下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掌握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其在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因材施教,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将其划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个层次,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制订三个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知识的探索,以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其次,重视数学思维的培育。数学思维方式的培育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向,教师要明确数学思维培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教学实际中,而要想达成这一目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际中;另一方面,需要探索新的教学发展模式,既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还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形成发散性思维,从而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其也应当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摒弃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家长在生活中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问,加强数学同生活的联系,激励学生以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借鉴成功学校的数学教学经验,结合本校特点进一步创新教学,提升教学实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还要组建校内科研团队,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及本校优势进行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科学的数学课程[4]。

(二)数学关键能力的培育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在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而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出发展开教学,强化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一方面,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思想、思维的培育,深化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探索数学,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以往的知识讲述转向理论成果的探索,通过设定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思维,进一步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要正确认识数学关键能力对于孩子数学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核心素养的实际价值,不断提高自身对数学关键能力的了解,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为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应优化教学评价,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一方面,应创新评价方式,将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习得、素养培育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应完善评价内容,将原先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转变为数学知识应用,并设立多维的评价目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这样即可以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不断改进自我,提升自我,推动自身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5]。

(三)数学品格的养成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品格。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科特点入手展开教学,搭建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自我感受去认识、理解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独立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理论推导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一方面应加快信息技术建设,以信息技术赋能数学教学,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方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学校、教师、家长等多个育人主体合力,共同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并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数学关键能力的培育、数学品格的养成等方面入手,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荣.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74-275.

[2]范惠英.基于核心素養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20(12):3-5.

[3]楼燕燕.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及教学方法研究[J].亚太教育,2019(4):41-42.

[4]高晓晨.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91.

[5]孙晓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究[J].甘肃科技,2018,34(5):60-61,82.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创新核心素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