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艺术

2024-04-25 09:45赵中夫
美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神明神灵名利

赵中夫

诗人布莱克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艺术作品无论是如沙如花,如鸿鸟冲上云霄,还是家燕飞入厅堂,都是美。

“艺术应该是给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如是说,的确,美是有力量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绘画可以驱散疫情阴霾,歌曲可以打动人们内心,苏轼凭借艺术之棹走出生命的泥淖。

高尔基说:“艺术对于因生活和劳动而疲倦的心灵是一种可口的良药。”正因此,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让我们知道了坚守理想的可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砥砺着我们不屈不挠的奋进之志。而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总让我们回想起西西弗斯般不屈的奋斗者,他们身上熠熠闪耀着坚韧与壮烈之美。这份美,是我们健全人格的重要力量,是我们面对人生岐路时能够坚守自己价值观的压舱石。

艺术之美的力量源自灵魂,王羲之在兰亭的流觞曲水中寄托了人生兴怀,苏东坡在赤壁的清风明月中体悟出世间哲理,梵高笔下流转的星空、金色的向日葵成为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璀璨、热烈人生的明证。人们对美的孜孜以求,让我们成为了“大写的人”,也汇成人类文明滔滔不息的万古江河。

散发出美的力量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感悟:“所谓艺术就是反映在人间的大自然,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擦镜子。”他之所以有这番感慨,是因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献给自然献给神灵的,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洞藏宇宙,内涵日月。

不显、不露、不争、不扬,展其永恒而不朽的美……

对艺术的追求,不在表面,不在炫耀,而在其对艺术骨子里的透析,去领悟其真谛,用自己的心去呈现就够了,艺术之精,在于心,心之所知,华美于世。

艺术是无欲无求、傾心于自然神灵的。

因为无欲无求,所以才能够捕捉到艺术的微光,才能够用心倾听美。像黄公望那样在富春江畔隐居,偶尔一天闲来无事,随兴所至成一卷无用之作《富春山居图》,竟引发后世人无穷无尽的追赶和向往。陶潜种豆南山,庄子隐于人间,他们的心间没有名利的躁动,笔下流淌出来的数语思索,就为后世人打开通往田园艺术的大门。他们醉心于自然,与神明交流,才能采撷自然的花朵,编织耀眼的光环,为人类的艺术增添自然俏丽的色彩。

如果无欲无求是艺术的根,那么随性而至、变化于无穷便是艺术的本。

想当年斐旻剑舞一曲,怀素草书一壁,吴道子画图一卷皆以快意著称,更有甚者张旭每至酒酣之际便以发濡墨,在粉壁和屏风上东抹西涂,一笔狂草,天地舞动,风云迭起。那一瞬间,他达到了艺术的的巅峰。心随意至,笔随意到,那一刻,他们的思维跃出了神性,他们只跪倒在作品前喃喃自语,感谢神的赐福。艺术的三个死敌:平庸、千篇一律、粗制滥造。如果他们也束缚于世俗的眼光与名利的缰索,恐怕他们不能快意于笔锋,那么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稀世珍品。如果他们不是把作品投献给神明,那么世人的目光和非议早就使他们遍体鳞伤了。

怀着希望,带着虔诚,川端康成发现海棠花未眠,汪曾祺采摘硕大的蘑菇,东山魁麦在白桦林里歌唱,于是那些文学史、美术史上多出了些许永恒的经典,为浮躁的现代社会注入一股清泉。反观当下,那些割裂自然,舍弃神性,为了金钱和名利而写作绘画的人,有几人创作出了令人交口称赞或值得流传百世的作品?蔓殊菲尔曾坦言:“真正的艺术是献给神灵的。”

如果一两个人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是艺术家的悲哀,然而一个国家不能够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那就不仅是艺术家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这是艺术之殇,更是信仰之殇。这个多元化的年代,既包含大众艺术又有非主流艺术,那么为什么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呢?也许是时候,我们该重拾寂静,回归自然,与神明漫步了。

猜你喜欢
神明神灵名利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画地为牢
修心
阎戈 名利对我没有吸引力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岭南那些与水相亲的神明
神灵迷宫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
倘若,这世上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