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的那些事

2024-04-25 09:45孙燕超
美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乡愁爷爷文学

我的大学是到外省读的,从口音到口味,我都不习惯。但我知道那是一个发展之地、实现之地,是迈向人生巅峰的一个方向。

第一次大学放假,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奶奶烧的家乡美食,满足了我的眼福与口福。在家的日子都是美好和欣悦的。相比之下,学校的经历让人饱尝异乡冷暖。

又到了去学校的时间。我草草地吃完饭,奶奶在背后叮嘱着:“去了要好好学习啊。”我都没有回头,生怕眼泪夺眶而出。事实证明,克制还是没用的,到了屋里,我一下子放声大哭。

爷爷急着围过来:“怎么了,路边小狗咬你了?”

“哎呀,不是,我又要去上学了,去那么远。”

爷爷被我弄得哭笑不得,也好言宽慰道:“上学就是这样的,谁也帮不了你。”

我的眼泪就像隔壁家的井水,一个劲地往外冒。我和爷爷坐在一起,一把鼻涕一句话地说了一下午。

孤独是从启程开始的,我坐过满车厢异味的大巴车,即使睡着也会保持警惕,到站后拖着笨重的行李箱,勉强赶上回学校的末班车,有两三次中途堵车了,一个人打车从城东到城西,心里既心疼路费,又担心自己会变成荒郊野外的新闻头条。到了学校也要打起精神来。

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在我的人生里,青春是一条河流。这条河像一个任性的女孩子,无穷尽地耍脾气,每年都要改变环境,选取新的河道。

在这青葱的年纪,憧憬行路时,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

世上没有感同身受的事,针不戳在你身上,你永远体会不到相同的疼痛。

十八岁的我,和上一次写下日志十五六岁的我,当然会有所不同。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秀晶十六岁出道的时候,整天挂着笑容,而到了十九二十,突然便不爱笑,并确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强烈风格。明白了她受委屈自己跑到厕所哭的心境,别人误解自己,而尝试改变自己,最终发现,还是坚持自己,我就是我,不必要解释什么。

总是想成为自信满满的krystal,为何不自信。总而言之,理解了她这几年来经历的心境,并对她对于自我风格的确立表示佩服。以上说的,并不只是krystal这个人,而是我自己。

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且,看到她,知道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读高中的时候,有次看见一句话,很爱笑的人,最终会变成很冷漠的人。

当时,我想都不敢想,总觉得怎么可能。直到上了大学,第一次离家,我竟一点也不难过到想哭,和爸妈打电话,都是点到为止。对于感情的事,向来手起刀落,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

住校,大三了,也还是坚持跑步、读书、写作,则是我内心所喜爱的事。也许我一点都不是独立自主有个性,但这些,仿佛也是我与生俱来的特质。但那个倔强一直坚持自己的小女孩,她在质疑自己的坚持,质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

在与别人交谈时,我们总能侃侃而谈,以至于咄咄逼人,去证明我们的存在感,然而真的静下心去交谈,竟然也会发现自己言之无物,纸上谈兵。这样影响至生活方式,会太过于依赖网络虚拟世界,久之,悲哀地发现,没有追求,没有生活质量,内心的底像是被掏空了,即使外表光鲜,又有何用?

我在寒冬的时候独自跑步,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是不同的。在泄气的时候,电话微信一个也不想与人联系,但我还是觉得我很孤独。曾读过余光中《乡愁》这首诗,记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的心境却没法体会作者的心情。而如今的自己却是真真切切地在写着自己的乡愁!乡愁是一张高铁票,乡愁是一个小长假,乡愁是一通意犹未尽的长途电话……

大学里的友情和爱情是我们学习之余的主色调。我处于集体之中,总是会不快乐。我总希望自己保留善良天真,总希望追求着生活,过自己文艺的生活,总是会没主意依赖人,总是不care很多事。

直到昨天,我发现自己还是不会看人,我明白了自己的傻白甜,自己的装疯卖傻,别人对我没有足够多的尊重和理解。我被说成单纯,我哭了好几个小时,厌恶这么脆弱的自己。

有一次我坐在路边,电话里倾诉着点点滴滴的小事积攒的恩怨,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宽容忍让,我有那么一刻像是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提高分贝地说,我不要再做那样的人了,别人不让我,我也不能再退一步了,好说话不等于好欺负。

爸爸说,是你把生活想得太理想化了,你把情緒写在脸上,希望从来不和不关心的事,不喜欢的人有交集,你只想过自己的,你只想和你喜欢的人和事物在一起。

不得不承认的一句话是,你可以模仿得来一个人的穿着打扮,神态表情,生活作风,但当面临同样的事,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不同,这些带来的面对同一件事的判断力和决断力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人是没法模仿一个人的。我也明白了秀晶所说的,有喜欢的风格,再融入自己的风格,要成为独一无二的krystal。

既然自己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不适应环境,那只有改变。你自己的坚持,保留,这些可以不变,你依旧可以守护你心中的少女。所以,长久以来,我总算突然地开窍,明白了,改变也不是件坏事。

每次同爷爷通话,我总是将自己心中的烦恼像竹筒倒豆子说给他老人家听,爷爷接过我的话,他没有否定我的烦恼是小儿科的,他也没有夸大自己的生活标榜是艰辛伟大的。只是告诉我,祖母在45岁高龄生下了他,自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祖母瞎了一只眼睛,祖父在他读初中那年便离世了,4个哥哥、2个姐姐都各自成家。养儿防老,没有退休金的祖母和自己面临着生存压力,读完初中,他便去工作了。

长期伴随在县委朱书记身边工作生活,爷爷养成了十分严谨的作风,做事一丝不苟。对人恩怨分明,那种清风傲骨加清晰的工作思路,使得他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

爷爷对我说道,如果你真实地活在生活里,就会远不如你预想的完美,没有恰到好处的伙伴,没有不费力气就得到的结果。倘若与不同的人交流便是逃避孤独的解药,这不是解决的办法。人际交往不是只遵循喜好去交友,相反你需要与你相悖相反的朋友,向他人学习。同时你要接受你自己,有目标就要去实现。

他继续教导我,在学业工作上需要精进,这需要合作也需要独自前进;你有兴趣爱好要培养,要去发现你谋生的本事,这需要花时间去打磨自己,你依赖不了别人。你要求的是你自己,这要耐得住性子,如果你暂时发现自己没有,你要不停地去找,直到找到为止。如果找不到,就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在爷爷循循教导中,我体验不一样的“强大青春”。在人生每一个台阶,看似稳步提升的背后平时进展都未必会顺利。没有谁会真正意义上陪你一生,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在孤独中自洽,是根植于人心的力量,你会获得内心的平和。

后来,我每次在大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回到寝室看爷爷赠给我的“上善若水”这幅墨宝。须臾间顿悟出,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随遇而安,存心像水那样深沉,交友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地颤抖。

很喜欢《局外人》里的一句话:“想要快乐,我们一定不能太关注别人。”当你学会取悦自己,生活才会眷顾你,当你学会哄自己开心,快乐自会靠近你。无论什么时候,讨自己欢心,才是生活的王道。

所以,在心里,我还是那个热爱生活,有赤子之心,喜欢跑步、读书,爱文学电影,这些可能我自己都说不清,甚至说懂的人会懂,这本来就不是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类型,但这就是我,一个有点文艺青年,有点难懂,在追求生活质量,喜欢有思想有主见的人。

这个时候,文学的作用出现了,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被照亮了。我为什么会对文学感兴趣,自己会掏钱买小说,或试着写小说、散文,不正是为了求得这种精神的拯救与摆脱吗?不正是感到在文学中,自己可以释放浪漫,获得心的平静和自由吗?

我喜欢这样的风格,这种风格本身也是我自己。所以我不再是傻傻哭,遇到问题觉得难,会慌,逃避问题的人。我是头脑清晰,来去自如的人。

对于家人真诚善良,普通朋友大方得体,至于孤独,只有在书中找到自己了。这才是上大学,教给人最大的东西吧。

孙燕超

女。95后,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入围第七届“紫金山文学新人奖”。江苏省作家协会2020年“紫金文化优青人才”推荐人选,江苏省第六次青年作家会议代表。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中国校园文学》《北京文学》《美文》《奔流》《散文百家》《延河》《散文选刊》《星星》 《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欧洲时报》等。

猜你喜欢
乡愁爷爷文学
永远的乡愁
我们需要文学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回头一望是乡愁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