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4-04-25 07:15吴熙
高考·中 2024年1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散文阅读高中语文

吴熙

摘 要:高中散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审美困境,学生对经典散文缺乏兴趣,无法真正体会其中的美感。现代社会的信息爆炸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忽视了散文的审美价值。为应对困境,教师可引入适合学生兴趣的当代散文作品,激发阅读兴趣。设计互动的阅读活动,如小组讨论、创意写作,提升学生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解读和分析散文的语言技巧、情感表达,提高欣赏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教学

散文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阅读散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真实,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散文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散文作品,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高中散文阅读审美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文精神。

一、高中散文阅读审美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高中散文审美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真实生活为素材,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学习散文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和情感的渲染,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同时,散文作品常常涉及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通过对散文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培养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散文是一种具有独立修养和文学素养的文学形式。通过学习散文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散文作品,了解散文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同时,通过分析散文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散文常常注重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学习散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才能。

(三)培养思辨和批判意识

散文往往涉及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等,通过学习散文,学生可以培养思辨和批判意识。学生可以通过对散文的阅读和分析,思考其中的观点、价值取向和立场,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散文往往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的思考,通过对散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高中散文阅读审美教学的挑战

(一)学生审美水平差异大

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对散文有浓厚的兴趣,具备较高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到作品的美感和情感。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散文理解较为肤浅,对于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难以领会。这可能是由于学生阅读经验的不足、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所致。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理解能力。

(二)文化传承困境

散文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常常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多元化,学生对于古典散文的理解和接受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对于古典散文的阅读兴趣和耐心有所下降。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加深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和欣赏。

(三)教师专业素养和教材选择

散文审美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教师不仅需要对散文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还需要对散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解读和解构作品。同时,教师需要挑选合适的教材和经典散文作品,确保内容丰富、质量高,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实例分析、写作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高中散文阅读审美教学的策略

(一)引入当代散文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引入当代散文作品,可以使学生更加贴近现实,感受到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从而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审美观念。当代散文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个体特色和思想性。与经典作品相比,当代散文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生活经验和情感表达。这些作品通常较为直接、真实,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作者情感并产生共鸣。通过阅读当代散文作品,学生可以加深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培养出开放包容的审美意识。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发展,散文形式已经趋于多元化。通过引入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审美视野,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经典散文可能因其语言风格和题材内容与学生产生距离,容易导致学生对散文阅读产生抵触情绪[1]。比如,在讲到《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可以从一个与教材相关的话题或情境入手,引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思考和猜测。比如,在介绍《故都的秋》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都”代表着怎样的城市形象,秋天又代表着何种情感和意境。通过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期待与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导读相关背景知识。针对《故都的秋》,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作者与作品的背景,如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和艺术追求。同时,可以介绍故都的历史和人文特色,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描述的城市和情感。然后,教师可以进行整体阅读。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过程中,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表达方式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阅读能力,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形象描写。可以通过朗读、解读段落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的语言和艺术特点。接着,教师可以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作品中的意象、象征和意义,以及作者对城市和秋天的感悟等。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表达观点。最后,教师可以进行创作和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写一篇自己对城市和秋天的感悟或描写,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呈现学生对作品的解读。通过引入当代散文作品,如《故都的秋》,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学生也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体验到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变革。

(二)设计互动的阅读活动

阅读散文不仅是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情感。通过互动活动,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散文的意义。互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散文作品的情感联系,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散文往往存在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活动的讨论和辩论来尝试不同的解释和观点。这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和评析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这种批判思维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审美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文学作品[2]。

比如,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在介绍《荷塘月色》之前,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或现场布置,营造出荷塘的情境。学生可以观察图片或实地感受荷塘的环境、气氛等,以激发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例如,询问学生观察到的细节和感受,让学生猜测主人公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或发生怎样的故事情节。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停顿点,要求学生停下来反思和交流。例如,在关键情节或描写生动的部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理解。在学生阅读完《荷塘月色》后,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对话和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分享。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情节或描写,进行续写、改编或创作其他形式的作品,如诗歌、短篇故事等。然后,学生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分享,相互交流并展示作品。通过设计这样的互动阅读活动,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参与到散文阅读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和感悟力。同时,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散文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和艺术表达。通过散文的阅读和欣赏,学生可以深入体验文字的美感、情感与思想的表达。通过散文的审美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提升其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散文作品往往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想象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活跃性。学生将从散文中汲取灵感,形成自己的独特审美观点和艺术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通过对散文的审美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将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类的美好与困惑,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意识。

例如,在《边城》的教学中,沈从文巧妙地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教师可以结合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深度,以此提升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散文中对形象的细腻刻画是审美鉴赏的核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形象细节,探究其意象和特质,通过作者对自然、人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致刻画,感受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让学生从这些具体形象出发,分析文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形象分析技巧。文本的中心思想是学生审美理解的巅峰。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字面上深入到文本的内层意义,沈从文在作品中通过对边陲生活的描绘,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对生计的热爱以及对人性的深思。学生应从探讨文本的主旨出发,挖掘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价值,以此锻炼文本解读能力。通过对情感、形象和主旨的讨论,学生能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审美水准。进一步地,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边城》为灵感,创作一篇散文,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中的风景、角色和中心思想的理解。这不仅锻炼了写作技巧,也进一步提升了审美能力。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的散文教学中,注重情感共鸣、形象分析、主旨解读、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等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边城》这一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体验文学的美,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四)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散文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包含了丰富的题材和风格,可以涵盖不同的主题和情感。通过接触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学生有机会领略到不同的文学风貌,了解各种文化背景和社会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和兴趣爱好,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散文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向学生提供与《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刘和珍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等。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散文的内容和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阅读做好准备。接着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与《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如刘和珍的照片、音乐等。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以生动地呈现散文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在学生阅读《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例如,可以设置小组合作阅读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等,并通过小组报告的形式分享彼此的观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交流,丰富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此外,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和分享。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撰写一篇与《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的文章、诗歌或读后感,并鼓励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分享。通过个人创作和分享,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散文阅读审美需要多样化的作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培养出独立的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和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散文作品。只有在真正感兴趣的散文作品中,学生才能够深入探索和体验,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閱读心得和感受分享给同学,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文献

[1]符应权.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高考,2022(2):45-47.

[2]徐小娜.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实践思考[J].新课程,2021(31):160.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审美视域下高中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jhkt20228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散文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
细品杨绛的“愧”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