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形象法的催化作用
——以其修正英语口语输出中的他、她错误为例

2010-01-10 13:30李玉平韩丽娜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直观

李玉平,韩丽娜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我们注意到,口头交际时,学习者已具备的某些事实性知识并不能正确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导致他们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形式错误。其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一个极其常见的形式错误是,许多人即使其英语口语已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在交际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he、she、him、her、his时还会出现错误,导致上下文语义混淆,表达不清;而且这种形式错误在他们的语言输出中趋于固化。那么这种错误是否呈现一定的规律呢?它们是否真的像化石一样永远存在于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呢?笔者认为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更正练习,这种错误是可以减少并最终得到纠正的。

一、直观形象法研究的理论框架

依据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信息在大脑中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络阶段和自动无意识阶段[1]。输入到大脑的语言信息要经过大脑的加工,通过主动选择和接受成为“摄入”进入到认知结构中。

从联络阶段要发展到自动无意识阶段需要学习者调动自身的积极情感,发挥其想象力。学习者通过想象,借助于积极情感可以使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组形成一个个影像,众多影像的组合则是语义网络形成的必要条件。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基础材料是语言信息。语言信息通过视觉、听觉等渠道进入学习者大脑,大脑再对这些外界信息产生反应,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对比等过程,形成基本的信息影像。影像是语言心智图谱构建的基础[2]。Stevick[3]将影像看作是我们所存储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直观形象法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大脑中形成影像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用“心目”去看,在头脑中产生影像,而且与其他多个感官(如听觉、嗅觉等)共同发生作用[4]。利用这个过程将影像在学习者头脑中进行强化或修正,进行知识的存储,并创造出新的神经联络点,形成稳固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习者能在语言输出中正确应用,这对语言习得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目前国内外的语言研究者对直观形象法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应用研究不多。Arnold[4]274利用心理影像缓解学生在英语听力考试时的焦虑,经过八周培训,实验组学生的焦虑程度降低,自尊心增强,听力成绩也提高了。瑞典学者Francisco和 IES Nuevo[5]的研究表明,心理影像练习还能挖掘学习者的认知潜能,给予适当引导会促进学习者的创新能力。Seville大学对大学生进行听力对比测试实验,安排学生进行考前想象练习,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影像进行想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能激活学习者的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2]132。

本文根据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理论,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中的直观形象法把学习者大脑中的影像与已有的事实性知识联系起来,进而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改进第三人称单数在口语输出中的使用准确度。

二、研究设计

1.微变化研究法

本文采用微变化研究法。该方法是最近20年来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究认知发展的轨迹与机制,侧重研究群体或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性。在某个相对短的时间段内,通过高频度观察、记录受试者学习和掌握某个观念、某个知识点,或某项微技能的过程,并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精细分析,揭示群体内部与个体本身所表现出的变异性。这种方法可用于分析频率对二语学习者学习某个微型语言项目的过程或改正某个固化错误的过程的作用[6]。

2.研究对象

微变化研究法用来研究群体或个体的变化路径,需要对受试者进行高频度观察、逐点详细记录。本试验是一项新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口语语料分析研究直观形象法是否能对英语口语输出中的固化错误起到修正作用。受试者为南开大学一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二本科女生。该受试者19岁,英语口语水平中等,语音清晰,具有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把英语学习视为兴趣;实验过程中配合积极,精神饱满。

3.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1)第三人称代词he、she、him、his、her的使用错误有无规律?2)直观形象法的强化训练能否有助于减少口语输出中的第三人称代词he、she、him、her、his的使用错误?

4.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故事复述的形式对受试者分别进行前测、中测和后测,了解受试者在不同阶段的口语输出中第三人称他、她的使用状况。实验总时间约130分钟,我们获取了近20 000字的口语语料。实验期间,受试者在研究者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四周的直观形象练习,包括图像强化练习、想象和高密度浸入式强化练习。

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浅层直观形象练习,为期两周,每周2次,每次45分钟。其中图像强化练习工具为男女图片各30幅,首先受试者先根据图片用he、she进行简单描述,然后再用简单句(如“She is very pretty”、“I like him or her”等)描述图片。强化练习后要求受试者每天能够按照上述图片练习的方法以“心读”的方式高密度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受试者还通过有声思维的方式对某个人用第三人称进行描述,并写练习日志,作为辅助研究数据进行定性研究。之后对受试者进行中测。

第二阶段为深层直观形象练习,为期两周。研究者引导受试者每天运用想象来描述一个她喜欢的男、女形象,先在头脑中形成影像并用英语以有声思维的方式进行描述,受试者每次的复述和练习被录音并整理成书面文字,之后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在两个阶段完成后对受试者进行访谈,了解其主观想法。最后进行后测。

三、结果与讨论

1.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错误分析

首先,受试者在用单个第三人称代词描述图片时无任何错误,说明学习者已具备有关第三人称单数的事实性知识;当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该语言信息时,语言输出中不会出现错误。然而,在连续话语中,受试者却在输出中出现了明显错误。我们发现,受试者在前测的故事复述中往往把she误用为he,该用her的时候却用his或him(见表1)。

表1 前测中第三人称代词在故事复述中的出错频率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了母语影响。美国语言学家Lado[7]发现,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就是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差别最大的地方。两种语言相同之处的迁移,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迁移,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是二语习得中“负迁移”现象。汉语中“他”和“她”两个字的读音相同,虽然在书写上完全不同,但在语音上没有区别。因此,中国学生在书写中不会出现这种错误,而在进行口头输出时经常把he和she、him、his和her混淆使用。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这些错误呈现一定的规律:受试者的许多第三人称代词错误往往是在受到干扰时出现。在图片描述中,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错误时往往受到其他语言信息的影响。

(1)受相邻词义的影响,例如:

例1)She is very angry and want to come to hishusband and know what was going on.

例2)“Oh,I'm his mother”she wondered,“Could he said the truth?”He…She recalled the memory that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she gave birth to a baby…

在例1)、例2)中出现了his/her的使用错误。例1)中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husband的词义上,受其语义影响而将her误用为his;学习者甚至未能觉察到出现此错误。而例2)中的错误则是受到前一个句子的主语he的影响,但是受试者却及时更正,说明受试者在涉及到代词时有了格外的注意,部分是霍桑效应的结果。

(2)受心理观念的影响

在语言表达中,心理观念对语言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例如:

例3)Maybe her mother took her to a party.They have dinner together because he dresses… she dresses very beautiful and there is a necklace on her neck.

在例3)的he/she错误中,就是受同一句子中主语they(他们)的影响而出现的。而在汉语中,如果没有特别所指,一般不使用“她们”。这被称为男性语言的泛化[8]。值得注意的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素顺序中,与男性有关的词总放在前面;英语语法中并未规定男先女后,但几千年的语言习惯却形成了男先女后的潜意识,如husband and wife,son and daughter,host and hostess,king and queen等等,而像Ladies and gentlemen这种固定搭配却极为少见[9];在汉语中,男子优先的表达方式也比比皆是:男女、夫妇、夫妻、父母、叔婶、夫唱妇随、男尊女卑、男耕女织,这种词语安排暗示了男性优先于女性[10],意识形态对语言的影响可见一斑。

(3)受相邻单词语音的影响

语音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

例4)She is a sexy girl and she has golden hair.I could see she…there is a gun in her hand.He maybe shoot something.I think this condition is very nervous.I don't know what's wrong with her.

例5)he is the man that…he is a young man who is wearing black suit.There is big flowers in herhand.He seems very happy.

在例4)、例5)中,同样都是she/he错误,句意虽然不同,但因为前面都出现了hand这个词,受其语音和趋简的心理影响而采用了更易于发音的he。

(4)受到语言结构的影响

复杂的语言表达也对错误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

例6)she is very happy too,I think he…she is skiing,maybe doing some exercises is good to her.I like her very much.

例7)she is an actress and she is very beautiful.She has black hair and I think the play he acted…she acted may be very good to see.I like her very much.

例8)she is a pretty girl that…who has golden hair and wearing orange coat.She is smelling somet hing and I think he is concentrate on doing this.

在这三个句子中出现了he/she错误,首先,此类错误大都是误将she用为he;其次,该类错误出现在复杂句中,一旦受试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语言意义表达时,不自觉地用he来替代she。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句子复杂程度的提高,错误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例如:

例9)When she gave birth to it,she was told she was stillborn.

在复杂句中,当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语言意义的组织和词义选择上,因而,在缺乏有意识地注意时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而犯错。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Weinreich[11]就在他的著作《语言的联系》中讨论了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体系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干扰。大脑在加工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因为人类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往往为了赢得注意力而相互竞争[12]。在汉语中,他、她语音相同更增加了中国学习者在口头输出中正确使用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难度。但总的来说,he/she错误率明显低于其他类错误,且通常只是在输出复杂句时出现错误。

2.直观形象法对第三人称错误的修正作用

两周的浅层直观形象练习后,我们对受试者进行了中测,结果发现he/she错误最终改正,she/he错误大大减少,而his/her错误却增加了(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在干预前,学习者的错误大多是将该用“she”、“her”的地方误用为“he”、“his”或“him”。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出现了泛化的现象。受试者过度地使用了“her”。这种泛化现象说明注意对语言输出的影响,同时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更正固化错误的难度。

四周的深层直观形象法的训练后,我们发现受试者的错误率明显降低。he/she、his/her错误消失,she/ her、her/his、her/him错误也大幅下降(见表3);而且大多数错误会出现在较为复杂的句子中。访谈中,受试者也提到,当她“去想该怎么说时,就出错了”,说明了语言形式和内容在语言输出中是相互竞争的。

表2 中测中第三人称代词在故事复述中的出错频率

表3 后测中第三人称代词在故事复述中的出错频率

研究结果表明,直观形象法对更正中国学习者英语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错误方面是有效的。影像与语言的直接联系有助于学习者更正该错误,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强化联络练习的过程是一个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我们从访谈中了解到,受试者最初在初中开始学习有关第三人称单数的语法知识时,很少直接在口头表达中使用,大多只是停留在阅读或写句子这种语言学习层面,因而该语言知识的影像和语音信息在学习者头脑中未能形成正确有效的神经联络点;在以后的口头输出中受到母语知识等干扰时就出现了口头语言输出错误,更因为口语应用机会的缺失而趋于固化。这种固化错误的出现也说明了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在大脑中创造出该语言信息的新的神经联络点,形成正确稳固的语言信息网络,避免因某些存在的或缺失的语言现象带来的“负迁移”的影响。

四、结 语

本研究表明:1)中国学习者英语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错误因受到母语的干扰而呈现错误,并存在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同时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语言习得中“负迁移”现象的存在;2)直观形象法对第三人称代词错误更正方面是有效的,对语言习得有重要的催化作用。本研究作为一项新的探索性研究为一线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增强语言输出的准确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念,同时扩大了直观形象法的应用范围,使之不仅仅局限于听力练习和测试等方面;本研究也因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其结论有待进一步推广和论证。

[1] Anderson J.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Mass:Harvard University,1983:18.

[2] 屈社明,梁文华.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想象与情感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4):131.

[3] Stevick E W.Images and Option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 Arnold J.The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60.

[5] Francisco J Á,Nuevo IES.Mental imagery:A tool to promote creativity in the FL classroom[J].EliA Journal,2002 (3):187-202.

[6] 文秋芳.微变化研究法与二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3(3):312.

[7] 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1957.

[8] 李 琎.谈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中的表现与发展[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1):94.

[9] 景亮亮.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之比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1):58.

[10]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9.

[11] Weinrich U.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M].New York: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1953: 91.

[12] VanPatten B.Input Processing and Grammar Instruc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Ablex,1996:16.

猜你喜欢
第三人称代词直观
代词(一)
代词(二)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