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2010-08-15 00:44罗鸿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普遍性特殊性中国化

罗鸿

(淮南联合大学 马列室,安徽 淮南 232038)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罗鸿

(淮南联合大学 马列室,安徽 淮南 232038)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理论创新,把理论创新视作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看作党引领革命、建设、改革沿着健康和正确的道路前进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矛盾问题的精髓、群众路线是紧密相联的,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基础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存在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能否根据中国实际进行重大理论创新,能否引领革命、建设、改革沿着健康和正确的道路前进的关键问题之所在,解决这个重大而基本的问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智慧和历史智慧。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谈谈拙见。

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类认识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发展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其中实事求是是最主要的,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一是把中国的丰富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提炼,使之理论化、马克思主义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是一致的,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和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客观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条件。毛泽东思想就是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国情(中国革命最大的实际)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立足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保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至于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标相背离。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共产党宣言 》发表160多年来,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这些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成为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2]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基本原则,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3]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目标。毛泽东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4]28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实现了取得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胜利的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 80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丰硕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体现。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武器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环节。经过总结的历史经验已经不是历史的经验材料,总结就是反思、加工、概括、提炼、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武器是什么?答案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视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认为“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4]320。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同“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回应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挑战的过程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哲学智慧,这就是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这说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如何结合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从而找到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道路。可见,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因为它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道路、前途、领导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左”倾教条主义。而邓小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回应“左”倾教条主义的思想武器,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论断的辩证法武器之一,就是毛泽东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矛盾辩证法。这里的“社会主义”,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里的“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是矛盾的特殊性,说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反映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而不是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和模式。可见,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理论成果,是因为它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沿着毛泽东、邓小平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了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实践哲学,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思想,这里的 “市场经济”、“法治国家”是矛盾的普遍性,“社会主义”则是矛盾的特殊性,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顺应当代世界走向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潮流,一方面又指出了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特性。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成果,是因为它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世纪之交面临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相结合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这里的“和谐社会”是矛盾的普遍性,“社会主义”则是矛盾的特殊性,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构建一个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一方面又指出了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也不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而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可见,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因为它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三、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观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走群众路线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就是向人民群众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集中起来,经过加工提高,形成党的方针和政策,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把中国的丰富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提炼,使之理论化、马克思主义化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党的方针政策再拿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宣传教育,化为群众的意见,付诸于群众的行动,并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检验这些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的历史过程,由此,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力量源泉,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因而,它当然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以人民群众为物质武器,人民群众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为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同人民群众的这种内在联系,是它指引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

群众路线既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之一,就是说,群众路线既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又是贯穿、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理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就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走群众路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延安时期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不仅从理论上深刻论述了群众路线,而且把群众路线贯穿在党的全部活动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项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表明群众路线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大力恢复和发扬了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6]邓小平理论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表明群众路线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表明群众路线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条件。胡锦涛说:“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7]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天,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体现,表明群众路线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力量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矛盾问题的精髓、群众路线是紧密相联,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哲学基础,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经验和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指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突出的就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为指导,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的国情,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就要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正确制定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路径。中国共产党只有打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会避免重大失误,领导人民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1]中国共产党章程[N].光明日报,2007-10-26

[2]列宁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3]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本书编写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2

[6]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5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D05

A

1009-9530(2010)05-0061-03

2010-04-22

罗鸿(1966-),男,安徽六安人,淮南联合大学马列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普遍性特殊性中国化
何不炳烛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