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理论对现代基础教育的启示

2010-08-15 00:44余韩英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陶行知创新型素质教育

余韩英

(长丰县城关中学,安徽 长丰 231100)

创造教育理论对现代基础教育的启示

余韩英

(长丰县城关中学,安徽 长丰 231100)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强调“教学做合一”,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培养学生的“四敢”精神,以造就“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其真谛对而今的基础教育科学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启示

创造教育理论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历经岁月沧桑,弥足珍贵,于当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创造教育的涵义

1933年3月陶行知在 《教育建设》上发表了《创造的教育》一文,系统地阐述了创造教育的涵义。他认为所谓“创造”就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1]246应该运用环境的影响,培养、加强、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受教育者成长的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他在后来的教育文论中,对“创造”教育又多有论述。概言之,他所提倡的创造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在教育内容上要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做合一”,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口、空间及时间,使学生能看、能想、能干、能问,感悟所学,消化所学;培养学生的“四敢”,即要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怀疑、敢于表达、敢于实践。可见,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的精要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在“知行合一”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尽管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是针对当时国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但却揭示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的影响,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形式上却往往影响了对儿童和少年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极为不利。21世纪,欲在种类竞争中抢占先机,创新型人才是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基础教育中对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追求、创造方法、创造能力的培养,往往影响着创新型人才最终的创造能力与创造质量。故而,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关乎国运,关乎民族大计。对此,全国上下早已形成共识,改变基础教育状况已成为时代的呼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展开了一场推进素质教育的热潮,在此过程中,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显示了历久弥新不竭的生命力。

二、创造教育理论的现代启示

首先,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无论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在追求教育效果上都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他们今后能真正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而进行思想、道德、知识和实践等方面的有效培育。这一内在的逻辑联系,必然使二者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有着相通之处。因而,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汲其精华,身体力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使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这一宝贵的教育文化遗产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着力构建一支善于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1]159但学生不能自行解决所有的疑难问题,有时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而“解惑”。基础教育的对象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不断进步,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无创新之教师,何来创新之教育;无具有创造意识的教师,何以引导学生的创造兴趣;无创造能力的教师,何以培养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具有创新理念和创造能力,必然会在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去营造创新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充满求知的激情和创造的欲望而勇于实践。如此,“教学做合一”就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就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只有教师的创新教育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师范类学生的培养中必须根据基础教育对师资的现实要求,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师资。相关教育行政机构应切实组织好相关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进行创新教育的能力。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更要主动地修练,提高创新教育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之本,惟其如是,才能在素质教育中把创造教育的理念、方法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把素质教育中的创新追求转化成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懈追求,才能建立符合创新教育需求的和谐师生关系,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夯实基础。这样,我们追求的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才能在广大教师逐渐形成,所提倡的层次性、基础性、开放性教学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才能科学地得以实施。所以,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创造教育理论得以发扬广大,素质教育得以科学推进的最重要的因素。

再者,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系。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理论中重点地阐述过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见解,他极为重视社会、学校和家庭等要素在创造教育中的综合作用。这一认知,得到广泛的认同。现今,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某些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充分说明了教育综合因素的重要性。所以必须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系,才能使创新教育有效地进行。为达此目的,必须全面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进的社会环境。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类媒体应加强正反面的典型的宣传,正面典型引而学之,反面典型引而鉴之。必须创建学校内部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致力于创新教育的教师勇于探索,鼓励那些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勇于创新。给创新型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舆论支持,对创造型学生给予必要的奖励。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既具有对立性,也具有统一性,把二者看作绝对的矛盾体,显然有悖于二者的哲学蕴义,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因而要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联系,探索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又能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较好成绩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改革既往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把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考核科学地融入考试中,全面测试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我们尊重客观,就会发现,创造力较强的学生往往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不能把现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应试教育。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较为客观公平的形式。我们要努力探索的是如何把提高素质与应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把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相关教师以及相关学生的共同努力,把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有效运用到素质教育中去,使素质教育与应试获得双赢,而不是以此诋彼,或以彼诟此。如此的教育氛围,才能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校内环境。除良好的社会、学校环境外,还应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首任教师,其言传身教的影响是极大的。孟母三择邻的经典事例阐释的是邻居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邻居尚且有如此影响,何况父母呢?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农业文明,封建家长制至今仍有着一定的生存空间。某些家长的专横、独断直接影响了孩子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一个民主而又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天性,去探究各种问题,特别是具有创造性且又民主的家长,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培育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系才能科学地构建。如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真谛的现实之光应能五彩缤纷。

教育为千秋大业,立国之本。有识于此,代有贤达,或为之奔走呼号,或为之身体力行。某些教育理念,经大浪淘沙,穿越时空而熠熠闪光,陶行知先生的创造理论为其中佼佼者。挖掘其真谛,传承其要义,对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G456

A

1009-9530(2010)05-0143-02

2010-06-12

余韩英(1983-),女,安徽岳西人,长丰县城关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陶行知创新型素质教育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教育名录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