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兼与章辉教授等商榷

2010-08-15 00:52刘继平
关键词:本质马克思美学

刘继平

(贵阳学院中文系,贵州 贵阳 550003)

辩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兼与章辉教授等商榷

刘继平

(贵阳学院中文系,贵州 贵阳 550003)

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与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是对以往实践概念扬弃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丰富与发展的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应结合实际,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以偏概全,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实践美学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赋予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指出整个人类世界就是实践活动的总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辩证发展的,它的发展有一条明确的线索。然而,当前文论与美学界部分学者简单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马克思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实践的理解当作教条,否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仅仅规定在物质生产范围内。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实质和科学内涵做进一步阐述,以便我们能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观点,拓宽哲学思维的视野,对当代美学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渊源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从古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一些哲学家把实践的内涵仅仅限于伦理道德上,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及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也有一些哲学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实践,如培根认为人对自然的改造的前提在于认识自然;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践是在认识范围内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费尔巴哈却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现实的感性主观的活动。诸如此类的实践观都有其局限性,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实践进行了革命的科学的阐述: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揭示了实践的真谛。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酝酿到成熟的过程。

(一)酝酿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过程,是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直观唯物哲学进行改造的结果。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将实践纳入认识论,他把实践活动归结为绝对理念的精神活动,把人的实践看成是概念的外化。在他看来,实践只是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一个环节,真理是理念通过实践再回复到自身的辩证过程。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实践不具备本体论意义,它只是被看作理念自身实现的一个中介环节,是将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抽象的精神活动,是在纯思维的范围内进行的。

受黑格尔实践观的影响,当时马克思把实践当成纯粹的理论批判,强调实践即理论批判对于预见未来、改造世界的意义。经过《莱茵报》时期的实践,到《德法年鉴》时期对宗教异化根源的探索,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并加以改造。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生理活动、利己主义活动,他的实践活动是直观的感性活动。在他看来,实践不是主体去积极地改造客体的活动,而是客体强加于主体,主体消极被动地去应付客体的活动。当然,这种直观感性的物质活动,尽管是低层次的实践活动,毕竟把实践从遥不可及的天国拉回了现实生活中。从费尔巴哈这里,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一种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实践具备革命性等特征。

此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理论上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实际中通过对英国状况和英、法、德三国革命运动的考察,逐步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束缚,向创立科学的实践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阶段的实践观局限于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对国家和社会制度进行革命的物质活动,未能从更广泛的主客体角度来理解实践的内涵。

(二)形成阶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大大深化了在此之前的实践思想,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雏形:首先,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其次,阐述了实践的客观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等特征;再次,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及实践对于认识的意义;最后,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其后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最终得以确立。马克思对实践的社会性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强调指出实践是革命的改造活动;同时对实践的诸形式进行了阐述,指出生产实践是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实质是:人类实践是以生产实践为最基本的形式、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而形成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能动的社会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活动,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创造性、超越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一开始就是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形成之后更是辩证的运动发展过程:主体的天赋与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客体也愈客观地显示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实践的范畴也由以物质生产为主发展为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二、革命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确证,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说人本身就是他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正如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24在马克思看来,整个人类世界就是实践活动的总体,在实践中包含着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实践具有创造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本质,是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唯一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只有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的本质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而人和人的本质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系统,因此,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活动也就必须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实践不但应该作为物质生产为人类提供了满足生理需要、维持生命存在的物品,而且应该作为精神生产,使人类自身的知识、能力及情感、信念等精神生活也得到提升。同时,由人类改造后的外部世界的对象物,又为新的活动提供了新的条件或手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类不断地向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也越来越有深度和广度;实践的形式也由最先开始的单一的物质生产活动发展为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许多革命领袖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了拓展:首先,在内涵方面,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把实践归结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桥梁;毛泽东指出,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次,在形式方面,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主要强调“生产”这一最基本的实践形式,那么毛泽东则对实践的形式作了全面、具体的论述:认为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遍及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生产劳动只是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建立在它之上的一切意识形态都是实践活动。他在《实践论》中作了明确的论述:“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 (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种种关系。 ”[2]260在这里,毛泽东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一样强调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同时,毛泽东已经看到并且非常重视物质生产以外的实践形式的当代意义,明确地将科学实验同生产活动、阶级斗争一起称为三项“基本实践”。他指出,人类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之外,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于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以外,还会产生多种其他的形式,整个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毛泽东认为:“人类的实践形式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低级阶段,实践活动的规模相对狭小,实践手段落后,实践形式也较单一。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向高级发展,实践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实践手段也不断进步,实践形式便日益多样化。”[3]30这样,毛泽东就从事物发展变化的递进规律和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现实情况阐述了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先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实践,这是人类实践活动最早、最基本的实践形式;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精神生产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实践形式。

三、实践美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美学思想体系,以社会实践为逻辑起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做指导的美学流派。80年代后,实践美学发展迅速,先后形成了李泽厚的社会积淀美学、周来祥的和谐自由论美学、蒋孔阳的自由创造美学、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及朱立元与张玉能等的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主要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从实践与自由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等观点出发来探讨美的本质,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李泽厚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提倡用“人类历史本体论”之说,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回答了美的本质问题:认为美的本质是外在自然的人化——外在事物的性能和形式是由于它们跟人类的客观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合规律的性能,形成同构对应才成为美,美感则是内在自然的人化。李泽厚讲:“在我看来,自然的人化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美学上(实际上也不只是在美学上)的一种具体的表达或落实。就是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因此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这就是主体论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4]63李泽厚主要强调了实践对于美的本质与根源的决定性作用,但他的后期,由单纯的客观的人类实践转入主体性实践,对实践的内涵已经开始有所发展。

蒋孔阳的“美在创造中”、“美是自由的形象”的美学观点,提出了“恒新恒异的创造”和“多层累的突创”,打破了传统美学的观念。同时,蒋孔阳把美的形成和创造归结为 “自然物质层”、“知觉形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等交互作用的结果,把多因素的创造与人的实践联系起来。于是,蒋孔阳对实践的范畴辩证地拓展开来,他指出:实践的范畴是多样化的,不仅仅限于劳动实践,凡是自然与人发生了关系,都可理解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这样实践就既包括物质实践,也包含精神活动。

周来祥的“美是和谐”的观点,指的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感性和理性、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5]73。他的美学观点强调实践是人的劳动实践,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美产生的根源和一般的本质;同时,周来祥认为,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根本:“事物无不从和谐统一开始,统一经过分化、差异、矛盾对立的相反相成、互补互动、协调有序地运动,再达到新的和谐。事物在和谐中诞生,在和谐中运动,和谐贯穿于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正因为和谐是普遍存在的,正因为和谐存在于一切事物自始至终运动的全过程,和谐才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才是事物存在的内在根据。”[6]51也就是说,他的“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的观点既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同时包含了一切实践活动在内,因此,可以说和谐自由的美学观点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拓展。

刘纲纪先生认为对美的本质的分析就是对人类如何从必然王国跃到自由王国的分析,美是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创造中所取得的自由的感性具体的表现,是个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的表现。在刘纲纪看来,马克思所讲的实践就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使人的感性的本质得以生成和实现的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活动。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和最根本的活动是人类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他指出,实践之所以是美的本体,之所以能产生美,关键在于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自由的活动, “人类生活的创造不论是在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领域,还是改造社会的其他领域,都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使人的目的获得实现的过程”[7]317。 他说:“美作为实践的产物当然不能只限于生产劳动这一种实践,但由于生产劳动实践是最终决定其他一切实践的东西,因而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劳动正是美的最后的根源。”[8]58可见,刘纲纪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样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指出生产劳动实践是最基本的形式,它具有决定其它一切实践形式的终极意义,但它只是实践的最原始形态,建立在它之上的是诸多更高级的实践形式。

朱立元指出:“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9]他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在世方式,这和马克思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有点殊途同归,但从总体上而言,又丰富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与内涵。他说:“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和改造 ‘人生在世’的观点,实践活动显然就是人的在世方式,或者更准确地说,人生在世的基本方式就是实践。”[9]

张玉能认为美是显现人类自由的肯定价值,审美则是对美的价值的自由体验的感受。从实践层面来看,美的存在本体在于人类的实践创造的自由的对象化,审美的存在本体在于人类在自己的自由的实践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愉悦。张玉能对实践的范畴更是做了详尽的阐述与开拓性的创新:实践在类型上可以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三种,在实践的整体之中,这三者是内在统一的,组成一个以物质生产为核心、以话语实践为中介、精神生产为显象的交叉作用的立体网络系统;从发展程度的角度来考察,实践可分为获取性实践、创造性实践和自由(创造)性实践三类;同时,张玉能还详细分析了实践的内在结构,他把实践分为三个层面——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和价值评估层等。[10,11]所有这些,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化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四、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性思考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质疑,2009年,《学习与探索》杂志就刊登了几篇关于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评述“新实践美学”的文章,这些文章从某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所深化,但同时也片面强调了实践的物质性,未能从辩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他们把“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看成是把实践观的泛化,章辉在《实践范畴与当代中国美学》文中便这样说:“新世纪以来,朱立元和张玉能泛化实践的内涵,偏离历史唯物主义更远。”[12]同时着意强调“存在论的存在讲的是个体精神性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观讲的是人类群体改造自然的物质性的客观活动”[12]。从而认为二者没有任何关联。这些都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因为马克思曾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实践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指了物质方面,同时也涵盖了精神方面;同时他说:“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13]强调了个体的活动,同样具有群体性与社会性,二者是统一的。

总之,实践概念的内涵必然是历史性的,随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是人类能动地协调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全部活动,它应包括生产劳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一切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活动。[14]以上有关实践范畴的变迁告诉我们,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与继承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应当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去把握,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以客观全面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死教条,断章取义:把马克思强调的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全部;把马克思特定时期的某些观点当作科学真理,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辩证发展;不能灵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而是从字面意义上去强调;不了解我们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重要的是在确立一种理解和把握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的角度才能深刻地理解人和世界。第二,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只有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才能超越现实的生存困境,改造世界。因此,社会发展的同时,实践的内涵与范畴必定会随之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必须把继承与发展两者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物质生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同时还要广泛吸收、整合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和国际学术界各个学派在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用新的论点、新的语言来充实和阐发与时代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才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来解决哲学、美学及其他相关的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何焱.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

[4]李泽厚.美学四讲[M].上海:三联书店,1989.

[5]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6]周来祥.三论美是和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7]刘纲纪.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9]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J].人文杂志,2006(6).

[10]张玉能.论不同类型实践对美和审美的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2008(3).

[11]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章辉.实践范畴与当代中国美学[J].学习与探索,2009(3).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6.

[14]季水河.阅读与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3.

Dialectical Evolution of Sense of Practice of Marxism

LIU Ji-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Guiyang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03)

Practice theory is the core and the basis of Marxist philosophy,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xist conception of practice is the result by discarding the previous concept of practice. As a dynamic and open-ended system, Marxist conception of practice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eriod process of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In studying Marxist concept of practice,we should take the reality in consideration,and look at it from the dialec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rather than as stagnant dogma.

Marxist conception of practice;development;practical aesthetics

B 83-02

A

1001-4225(2010)03-0005-05

2010-03-12

刘继平(1969-),男,湖南新邵人,文学博士,贵阳学院副教授。

翁奕波)

猜你喜欢
本质马克思美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盘中的意式美学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外婆的美学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纯白美学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