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一)

2011-02-09 14:16常章富毛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1年8期
关键词:泻下水谷症见

常章富 毛敏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2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100029)

1 概述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则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泄,是“泄漏”的意思,指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是“倾泻”的意思,指大便如水倾注而下,病势较急。然而,就临床所见,二者难于截然分开,故称泄泻。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证,虽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多见。

历代对本病论述颇多,最早可上溯至秦汉以前。秦汉以前,《内经》称其为“泄”,《难经》始有五泄之分。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病机称“暑泄”、“大肠泄”者。

对其病因病机的的论述,可上溯至西汉以前。《内经·素问》有“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等,表明风、寒、湿、热皆能引起泄泻,且与饮食、季节有关。汉代,《金匮要略》提出虚寒下利的症状、治法和方药。宋代,陈无择认为情志失调可引起泄泻。明代,《景岳全书》指出本病病位在脾胃,治疗当“以利水为上策”,提出“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医宗必读》则在总结前人治疗泄泻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医学中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其他疾病伴见泄泻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亦可参照本病辨证对症治疗。

2 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各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则为发病的关键。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果脾胃受病,则饮食的消化、吸收发生异常,致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形成泄泻。外邪内侵、过量饮食、肝脾不和、肾阳不足,以及脾胃本身的功能虚弱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而发生泻泄。具体如下:

2.1 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均能引起泄泻,以寒、湿、暑、热为常见,其中尤以湿邪为最。因脾喜燥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阳,使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水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肺卫皮毛之外,虽也能直接伤害脾胃,使其功能障碍而引起泄泻,但仍多与湿邪有关,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

2.2 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

2.3 情志失调

平素脾胃虚弱之人,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忧思伤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2.4 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使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2.5 肾阳虚衰

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致使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总之,脾虚湿盛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谓“湿盛则濡泄”。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肝气横逆、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情况下发生。脾虚失运,可造成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急性暴泄以湿盛为主,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胃不和,水谷清浊不分所致,病属实证。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多由脾虚健运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肝气乘脾,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多在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3 类证鉴别

本病与痢疾的病变部位都在肠间,应予以鉴别。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者为痢疾;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如水样者为泄泻。泄泻者亦有腹痛,但多在肠鸣脘胀同时出现,且便后痛减;而痢疾之腹痛,则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且便后痛不减。

本病与霍乱的病变也都在肠间,虽都有大便稀薄或便次增多的表现,但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与泄泻有明显的区别。

此外,便常规、X线、肠道内窥镜等辅助检查也有助于与痢疾和霍乱的鉴别诊断。

4 辨证要点

泄泻按发病的缓急及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慢性两类。辨证时应抓住以下几点:

4.1 辨急性与慢性

急性泄泻起病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慢性泄泻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4.2 辨虚证与实证

急性泄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泄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4.3 辨寒证与热证

寒证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热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4.4 辨证候的特征

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泻多鹜溏;湿热泄泻,舌苔黄腻而脉象濡数,泻多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

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

5 治疗原则

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病湿盛,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

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应着重化湿,参以淡渗利湿。根据寒湿、湿热与暑湿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清利湿热、清暑祛湿之法,结合健运脾胃。

慢性泄泻当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运脾气为要,佐以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以抑肝扶脾;兼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

6 分证论治

6.1 感受寒湿(或风寒)

症状: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是风寒外束之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象。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方中重用藿香为君,既辛温发散风寒,又芳香而化湿,且兼升清降浊,善治霍乱吐泻;配以辛香发散之苏叶、白芷,既助藿香外解风寒,又可芳化湿浊;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宣肺利膈,既利于解表,又利于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调脾胃、和药性。诸药相合,使得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诸证自愈。

若表邪较重,症见周身困重、骨节酸楚者,加用荆芥、防风、桂枝,以疏风散寒、温经止痛。

若湿邪偏重,气机不畅,症见胸闷腹胀尿少、肢体倦怠、苔白腻者,当着重化湿、利湿,可改用胃苓汤(厚朴、制苍术、陈皮、茯苓、桂枝、白术、猪苓、泽泻等)加减,以健脾燥湿、淡渗利水。

若内伤生冷所致,症见吐泻交作、胸膈痞闷、舌苔白滑者,当以健脾化湿、升清降浊为主,可以六和汤(砂仁、半夏、苦杏仁、人参、白术、藿香、扁豆、茯苓、木瓜、厚朴、甘草)加减为治。

6.2 湿热内蕴

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伤及肠胃,传化失常,故发生泄泻。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粪便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银花,以助其清热解毒之力;加茯苓、木通、车前子,以增添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可止。

若热邪偏重者,可加金银花、苦参、胡黄连等,以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若湿重于热,症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者,可合用平胃散(制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等),以燥湿宽中;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木通、车前子,以增强利水、实便、止泻之功。

若挟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以消食化滞;若腹痛者,可加木香、白芍,以行气和血、缓急止痛。

6.3 暑湿困脾

症状:夏季盛暑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伴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自汗面垢,口渴尿赤,舌质红,苔黄厚而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此证为暑热之邪困遏于脾,下迫肠道,脾失健运,腑失通降,分清泌浊失职,水谷糟粕混杂而下,发为泄泻。暑热与火同类,故泻下暴急量多,粪便色黄褐。余下诸症,皆为暑热夹湿伤于气分及湿邪郁于中焦,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所致。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加减。方中以辛温芳香之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以除寒热;配以鲜扁豆花、金银花、连翘之辛凉芳香,取其清透上焦气分之暑热,以除热解渴。“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又佐以辛温之厚朴,以合香薷化湿和中除痞,解胸闷,去腻苔。诸药相合,能解暑化湿、和中止泻。

若兼胃气上逆、小便不利者,可加半夏、陈皮,以和胃降逆;茯苓、车前子、泽泻,以健脾燥湿、分利二便。

若兼暑湿伤气,膀胱气化不利,小溲短赤者,可加六一散(滑石粉、生甘草),以清暑利湿。

若兼湿阻中焦,症见胸脘痞闷、泛恶欲吐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以芳化湿浊、理气和中。

若暑热伤津重,症见口渴引饮者,酌加白茅根、芦根、天花粉等,以清热生津。

6.4 食滞胃肠

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嗳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均为宿食内停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方中用山楂为君,以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更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共为臣,以消各种食积。佐以陈皮、半夏,以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食积易于化热,故又佐以连翘,以清热消积。诸药配伍,食积得化,胃气得和,泄泻可止。

若食积较重,症见脘腹胀满、泻下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加大黄、枳实、槟榔等,或改用枳实导滞丸加减,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兼呕者,加半夏、砂仁降逆止呕。

若积滞化热,见苔黄、脉数者,加用黄连、黄芩;兼小便黄者,加栀子、芦根;兼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等。(待续)

猜你喜欢
泻下水谷症见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养咽止咳桑叶方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太阳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