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集团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究

2011-02-14 19:43杨尊献闫作厚
中国煤炭 2011年11期
关键词:体系质量建设

杨尊献 闫作厚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山东省济南市,250100)

枣矿集团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究

杨尊献 闫作厚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山东省济南市,250100)

阐述了枣庄集团探索安全质量管理新途径的具体实践过程,10年间,质量管理经历了硬性管理、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3个阶段,深化了“三基”建设并完善了“九大”体系,全面提升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煤矿安全质量管理 五大自然灾害 精细化管理

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枣庄矿务局,源于1878年创办的“中兴矿局”,具有130多年的开采历史。现本部所属矿井7座,东部老矿区破产改制矿井4座,年生产能力超过2100万t。近年来,枣矿集团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发展,依靠管理创新、文化强企,在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了以“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三化”(准军事化、精细化、市场化)、“三个亮点”(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构建了以“三基”建设为根本,以“九大”体系为保障的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持续好转。

1 立足企业实际,探索安全质量管理新途径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井下煤炭生产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五害并存”,尤其是东部矿区的水患、西部矿区的煤层自然发火和煤尘,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安全质量管理的难度和风险较大。2000年之前,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事故连年多发,较大事故时有发生。集团公司新领导班子组建之后,在企业经济举步维艰、安全生产低谷徘徊的双重压力下,打破陈规,连施重拳,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企,实施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安全防线前移,开始了安全质量管理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和艰辛探索,大力实施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建设,迅速扭转了安全生产被动局面,人身事故、非人身事故逐年下降。10年间,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管理经历了3个阶段。

1.1 推墙铺路、硬性管理阶段

2000-2003年,集团公司及各个矿井痛下决心、从严管理,把管理的重心逐步下移到区队班组,以高压的态势严惩各类违规生产和违章作业行为,强化了基层单位尤其是区队班组的现场管理。

1.2 完善机制、规范管理阶段

在2004-2007年期间,随着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内部市场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质量标准化精品工程创建等创新举措的成功推行,枣矿集团各项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基层、基础和基本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制约+自觉”和“三基”、“三化”、“三个亮点”、“四个质量”系统性建设理论,构建了理念先进、引领有力的安全文化体系,完成了一大批管理创新和革新改造成果,促进了企业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综合保障能力的持续增强。

1.3 创新提升、科学管理阶段

2008年之后,拓展提升、丰富内涵,进一步总结多年的安全质量管理经验,着力打造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将安全质量管理划分为9个工作体系,每个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紧密联系,既具有理论的严密性、指导性,又具有实践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围绕“九大体系”建设,创新推行了季度安全质量系统考评、管理干部安全履职考核、“三化三制”管理、岗位标准流程操作法、安全生产系统专家评估、安全环境准入评定、设备检修“点检制”、“区域图·点数”管理法等工作措施,将安全质量诚信考评、职业卫生健康和“五好六型”班组创建融入“三基·九大体系”,实现了由“抓结果”向“抓过程”、由“被动治理”向“超前防控”的提升和转变,提高了企业超前预警、预防和预控能力,促进了安全质量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2 深化“三基”建设,稳固安全质量管理基础

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和主管部门“双基”建设的要求,枣矿集团针对本企业实际,把“基本功”建设单列出来,形成了“三基”管理理论和管理机制。

2.1 抓基层,强化区队班组建设

枣矿集团开展了五个“十佳”(十佳区队、班组、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评选和“五好六型”(团队建设好、责任落实好、学习技术好、安全质量好和任务完成好;学习创新型、自主管理型、专业技能型、安全高效型、精品创建型和文明生产型)班组创建活动。建立区队长隐患落实闭合卡、支部书记薄弱人物帮教卡、班组长现场工作写实簿“两卡一簿”和跟班干部、班组长、安监员“三位一体”现场安全隐患治理、安全质量验收、交接班制度,确定了正班长主抓安全、副班长主抓生产的班组管理模式,并与班组长收入分配直接挂钩,进一步完善了区队班组的安全质量管理机制,促进了区队和班组的规范管理。

2.2 抓基础,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集团公司和各矿井都成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各专业责任小组,实行业务部处室专业包保制度,专业部处室对分管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负责。结合企业实际,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标准细化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悬挂到现场,执行到过程,把标准内容列入“安全质量定制检查表”,作为各级管理人员日常规范性检查的依据。实施“流程精品”创建,推广实施了工程质量工序流程验收,将班后验收延伸到施工过程各道工序的验收,干一步,验一步,保证了质量标准在现场的严格落实,促进了文明生产、物流有序和定置管理。推行工程质量动态分析预警制度和五级交互式监察和一周七查制,先后组织召开了原生态质量标准化创建、岗位标准流程操作、安全质量信息网络系统演示和采掘工作面工序优化精细管理等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推进会,不断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水平。

2.3 抓基本功,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要求管理层提高管理素质,操作层提高操作技能。出台了加强全员培训、加快人才培养、严格从业准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网能大学、实景培训基地为载体,建立了“搭建6个教育平台”(个人、班组、区队、专业、矿及外部培训机构)、“实施六个一学习培训机制”(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旬一赛、每月一考、每季一评、每人一档)、“优化3类培训”(管理人员、专技人员、操作人员)、“实施3种考试”(全员轮考、月度抽考和现场考试)和实景、实物培训为主要内容的“6633+实景”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严格能力素质和工作业绩“两维度”考核,在167个岗位工种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每年坚持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组织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机构、师资、教材“三项”基础建设,推行“一档两证”管理,重新编制教材,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超强执行力、一流管理水平的管理团队和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职工队伍。近年来,他们把“三基”建设与节能减排、安全质量“九大体系”建设、班组“三自”管理和个人行为养成等结合起来,形成了管用、实用的企业安全质量管理模式。

3 完善“九大”体系,全面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九大”体系是在“三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细化和延伸而形成的操作体系。

3.1 建体系,形成严密框架

由于“三基”建设缺乏操作体系的支撑,落实的自由度较大,加之个别矿井理解上的偏差、执行力上的差异,导致矿井之间落实程度不一、管理水平出现反差。为此,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根据实践操作和工作流程,划分了“九大”体系。

3.1.1 法规制度落实体系

为加大安全质量法规、制度和指令的落实力度,实施了安全质量法规、制度、标准和执行过程的档案化管理,规范完善了安全质量管理26项基本管理制度和各级管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了层级管理体系。

3.1.2 教育培训体系

严格全员安全资格准入制,不断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行培训方与送训方“双向验证”制度。组织开展了“诚信安全、道德安全、系统安全”和安全诚信承诺活动,全面加强防灾避险知识教育,增强了广大职工自主保安能力。

3.1.3 目标管理体系

建立了刚性落实、先进可行、运行可靠的目标落实考核机制,把安全质量目标由“保障生命安全”上升到了“保障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在全国、山东省煤炭系统率先提出了“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同等重要”的理念,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实施了节能减排系统工程建设,努力提高煤炭回收率,开展无尘化矿井建设,加大职业病的防治,强化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开展有害气体、辐射、温度以及噪声的综合治理,改善了井上下生产生活环境。

3.1.4 安全质量监管督查体系

开展了准军事化、精细化安监处创建工作,严格执行安监员准入和动态管理制度,坚持安监处长工作例会和季度述职,实施安全质量监察绩效考评。推行了薄弱时期、特殊时期矿与矿之间互派专职安监员制度。建立了外部开发单位安全联络员制度和月度汇报制度,坚持每季组织一次安全巡查。开展了“区域图·点数”安全质量检查,不断加大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十检查十治理”活动,集中整治安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3.1.5 危险源预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严抓“六级六步”隐患防控机制的运行,实行安全隐患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坚持现场重大隐患挂牌管理制度。推行隐患计价回购制度,按照“制造隐患有代价,处理隐患有报酬”的原则,所查问题当场对照隐患等级执行扣罚,回购单自动生成。同时,严抓危险源的辨识和防控措施的落实,认真执行学习和公示制度。

3.1.6 安全技术支撑及安全投入保障体系

健全各级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认真落实技术保安责任制。成立安全生产专家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系统评估和重大隐患、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安设了水位水量报警系统和紧急撤人报警系统。实施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极薄煤层和厚煤层机械化、掘进机械一体化以及机电运输集控化的技术改造和升级,自主研发的系列综采支架、薄煤层机械化开采装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骨干矿井供电、供风、排水、带式输送机主运系统均实现自动化集中控制和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

3.1.7 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实施应急管理示范点的建设,建立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和考试制度,开展了事故应急救援和应急避险演练。加强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建设,推广了现场救护峒室和业余救护队员制度。明确授予各矿调度人员的紧急处置“十项权力”,都能够通过紧急撤人报警系统,达到“3分钟通知井下所有地点”的要求,增强了应急救援、紧急避险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3.1.8 安全质量文化建设体系

以“三三三”管理文化为核心,完善了安全文化“理念、行为、视觉”3个识别系统建设,组织了安全管理理念的更新,强化了职工“十二种安全行为”的养成训练和系统管控,开展了井上下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和安全文化宣教,增强了广大职工对安全质量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了共同的安全质量价值观。

3.1.9 安全质量工作绩效考评体系

改变以往各专业分头考核、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重视静态不重视动态的问题,采取“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考评方式,将日常检查作为动态考核,按照所查问题的性质、条数和检查次数加权平均,作为动态考核分,占整体考核的60%。季末,由公司安监局牵头,所有处室人员参加,到各矿进行全覆盖式的系统考评,得分占整体考核得分的40%。考评内容按照“九大”体系设置,每个体系、每个专业占一定的分值,整体分值为1000分。其中,“三基”建设和安全管理占440分,各专业(采掘、机、运、通风、防尘、地测、调度、火工品和支护专业)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占560分。按照所得总分排定矿井等级,以等级确定奖惩,实现了考评的全面、公开和公正。同时开展安全监察履责绩效考核,强化各级安全监察机构职能作用。目前,又把安全教育培训单列出来,作为一个专业进行动静态考评,实施专业化管理。近年来,一直坚持安全奖励基金、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保证金“三项制度”,执行“三三三一”(安全、质量、生产、安全教育分别占30%、30%、30%、10%)结构工资制度,充分发挥了经济杠杆的激励作用。还创新实施了安全质量有限责任公司运作,把安全质量工作的好坏和职工收入连接起来,实现“连薪、连利、连心”,调动了全员参与安全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九大体系”涵盖了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每个体系都有责任部门、工作制度、执行标准和独立、完善的操作体系,与煤矿行政管理、技术管理体系相对应,形成了责任明晰、运行规范并严密高效的管理体系。

3.2 抓运行,完善管理机制

“九大体系”建立之后,枣庄集团把着力点放到了操作运行上,不断完善机制、丰富体系。首先,完善操作标准。明确了“三大”系统(三基)、“九大”体系和79项操作内容及步骤、270多项操作标准和要求,编写了《枣矿集团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细则》和《矿井安全质量系统考评标准》,使各单位、部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其次,开展对标贯标活动。各处室和矿井根据工作细则、考评标准,针对各自实际进行了全面对标和规范,重新明确了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程序,使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第三,严抓工作落实。建立了“三化三制”(工作落实军事化、行政工作具体化、流程管控精细化;首问制、复命制、问责制)工作推动机制。各项工作都列入年度、季度、月度行政工作计划,每项工作均责任到人、明确时限。接受任务的第一人即为第一责任者,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就负责到底,按照工作时限及时复命,对工作质量不高或落实滞后的人员执行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3.3 抓提升,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重点抓了“六个提升”。(1)岗位责任制落实和责任心的提升,逐级加强履职考核;(2)专管人员职业素养和现场管控能力的提升,加强班组长、安监员、质检员和瓦检员等专管人员的培训和现场管控、职能转变;(3)基层区队班组执行力、落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完善班组管理体系和机制,重点抓制度落实和机制运行质量;(4)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大力开展全员培训和练兵活动,着力提高职工实践操作能力;(5)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营造创建氛围;(6)高管层超前意识、超前防范和超前控制能力的提升,重点提高矿井副总工程师以上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结论

通过“三九”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枣矿集团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典范企业”。荣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企业效益200佳、中国企业纳税100佳、中国煤炭工业20强、山东省企业100强、山东省纳税企业第7位。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先进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公司”等荣誉称号。

[1] 李苏龙.安全文化向安全管理渗透的途径初探[J].中国煤炭,2005(11)

Strengthening three basic constructions and improving nine systems to build long-term mechanism of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Yang Zunxian,Yan Zuohou
(Shandong Energy Group Co.,Ltd,Ji’nan,Shandong 250100,China)

The new methods for the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s applied to Zaozhuang Group were described.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the quality management underwent rigid,planning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deepening three basic constructions and improving nine systems.The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was enhanced in the round.

safety management in coal mine,five natural disasters,fine management

TD7

B

杨尊献(1961-),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副总经理、安监局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安全生产优秀矿长、全省煤矿十佳矿长、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等称号,并被授予“振兴枣庄立功奖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荣记三等功。

(责任编辑 梁子荣)

猜你喜欢
体系质量建设
“质量”知识巩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质量投诉超六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