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分析

2011-07-12 09:24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帕罗西强迫症不合理

徐 青

河南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 商丘 476000

强迫症较多发病于青春期,是治疗和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精神疾病。11%~14%可有完全缓解的间歇期,24%~33%病例病程波动,54%~61%的病例逐渐发展,常有中度及重度社会功能障碍[1]。本研究对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效果不佳的30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结合认知疗法,并用量表评定。旨在此方面做一探索,以期为临床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系2009-10~2010-10来我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入组标准为:(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强迫症的诊断标准。(2)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分≥16分[2],患者当前服用帕罗西汀20~60 mg/d,疗效不佳。(3)排除精神分裂症及物质依赖,器质性精神障碍,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者。(4)患者有较强烈救治愿望,并对心理治疗合作。共收集青少年强迫症32例,2例脱落,共有 30例完成 8周治疗,其中女13例,男17例,年龄 12~ 16岁,平均(13.9±1.6)岁,病程 1~ 5 a,平均(2.5±0.8)a。

1.2认知疗法治疗组加入认知行为疗法。开展一对一式沟通交流,开始治疗阶段,要求每周会晤1次,每次不少于1 h;1个月后,视病情变化每月会晤1~2次。(1)改变不合理信念的训练:在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其找出不合理信念,不急于否定。假定其观点正确,帮助患者进行针对性验证。(2)合理情绪疗法:根据ABC理论,探讨与患者有关的生活事件、认知方法和情绪之间的相对关系,找出不合理信念的产生原因,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正确信念,纠正不良情绪,达到自信心的重塑。(3)认知行为训练:主要是鼓励患者对其不合理信念进行纠正的行为措施,通过参加实践否定不合理认知成分。(4)思维日记:每次会晤,患者要谈出领悟经过及行为治疗实践的体会,并有书面记录。(5)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不仅促进患者个体认知行为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促进患者主动寻求社会(主要是家庭)的全面支持。认知疗法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服用帕罗西汀,剂量范围20~60 mg/d,平均(41.67±12.38)mg/d。

1.3疗效评价以 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Y-BOCS[3]评分做为疗效评价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作量表的评定。Y-BOCS减分率>50%为显效;Y-BOCS减分率50%~25%为进步;YBOCS减分率<25%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作χ2和t检验。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治疗 2周末:显著5例(16.7%),进步9例(30%),无效16例(53.3%),有效率46.7%;治疗4周末:显效 10例(33.3%),进步 12例(40%),无效 8例(26.7%),有效率73.3%;治疗 8周末:显效13例(43.3%),进步11例(36.7%),无效6例(20%),有效率80%。治疗 4周与2周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44,P<0.05);治疗8周与2周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18,P<0.01);治疗 8周与4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7,P>0.05)。提示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大多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后第4周即可出现明显的治疗效果。

2.2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见表 1。认知行为疗法治疗2、4、8周CGI-SI、HAMA 及 Y-BOCS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0.01)。

表1 各量表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s)

表1 各量表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P<0.01

项目 治疗前 2周末 4周末 8周末Y-BOCS 22.3±5.4 18.6±4.6▲ 14.3±4.2▲ 12.1±3.3▲HAMA 24.5±8.6 20.3±7.8▲ 16.4±7.1▲ 12.8±6.5▲CGI-SI 5.8±2.1 4.1±0.8* 3.2±0.9▲ 2.1±0.8▲

3 讨论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发病与其多疑、敏感、内向等神经质素质有关,以此为基础,以偶发的生活事件为导火索,自我强迫和反强迫的矛盾心理作用下,强烈冲突使病人产生较持久的焦虑和痛苦。帕罗西汀是目前治疗青少年强迫症最为有效的药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一线抗强迫药物治疗无效。合并认知行为疗法,让患者认识到症状产生的深层原因,发现其思维或行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自己思维不合理之处达到理解和领悟,从而指导患者把注意力转移到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去,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应用帕罗西汀。由此可见,患者的不健康心理与其认知过程有关[4]。

采用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30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效果显示,治疗8周有效率为81%;CGI-SI、HAM A、Y-BOCS量表评分分别在 2、4、8周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在治疗的第2周即可出现效果,在治疗的第4周效果更明显,焦虑体验和强迫症状显著减轻,而且随着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时间的加长,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好。

[1]李红远,刘富会,刘传芝,等.氟伏沙明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24.

[2]张理文.神经症(神经官能症)现代诊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5-158.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3-150.

[4]李素英.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84.

猜你喜欢
帕罗西强迫症不合理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