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

2011-07-17 07:01刘之明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布鲁氏菌种猪

刘之明

(重庆市璧山县七塘畜牧兽医站,重庆 璧山 402773)

1 临床症状

母猪患病后流产,病猪流产前不食或厌食,体温升高至40℃以上,部分母猪皮肤发红或发紫。本病多发生于母猪怀孕第4~12周。流产前母猪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有的阴道内流出红色或粉红色的黏样分泌物,有的流产前无明显症状。流产的胎儿大多为死胎,若胎衣滞留,则引起子宫炎。早产母猪常产出弱仔,产后2~4 d母猪毛焦、体瘦,有的出现跛行、后肢麻痹、屡配不孕。

公猪患病后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病猪开始表现为全身发热,局部疼痛,关节僵硬,不愿配种,急性型表现为局部热痛,睾丸萎缩、硬化,性欲减退或丧失配种能力。

2 病理变化

腹股沟浅淋巴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黄白色,子宫黏膜增厚,黏膜上附有灰白色脓性物,死胎胎膜有黄色胶冻样浸润,并有水肿和小出血点,有的覆盖着一层灰黄色的渗出物。患猪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3 流行特点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发病季节。

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猪,病菌可通过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尿、粪便及被污染的土壤、水源、饲料等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患病公猪精液中也有大量病原体,其可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途径引起传播。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结合胎儿的病理变化、胎衣滞留情况及母猪不育等现象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血清凝集试验或细菌分离培养。但要注意本病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体的区别。

5 防控措施

5.1 坚持自繁自养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控制该病的最好方法是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猪,必须引进种猪或补充生猪时,要进行严格检疫,引进的猪隔离饲养30 d以上,确认健康无疫后方可入场。

5.2 严格消毒

5.2.1 每周用1∶200菌毒敌或3%来苏儿对饲料库及饲料加工车间,生产区净道、污道,猪舍和猪舍周围环境进行常规消毒。

5.2.2 生产区及猪舍消毒池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消毒液每周更换1~2次。

5.2.3 被污染的猪栏、场地、饲槽及饲养用具用3%苛性钠溶液彻底消毒,死胎、木乃伊胎及母猪产道分泌物等进行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5.3 加强管理 流产母猪和同舍母猪与其他猪严格隔离,定期消毒,专人管理,严禁猪只流动,防止饲养员和助产员串舍及互用用具。

5.4 净化猪群 培育健康后备种猪,逐步建立无病猪群,实行严格隔离饲养,防止健康新群与其他猪混群或接触。同时,病猪或阳性猪一律淘汰,以除后患。

5.5 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健康无病种猪用猪布鲁氏菌Ⅱ号疫苗进行预防免疫,且最好在配种前 1~2个月进行免疫,首免后3个月再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年免疫一次,可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接种。

5.6 药物预防及对症治疗

5.6.1 药物预防 全场所有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及种公猪饲料中添加适宜抗生素。

5.6.2 对症治疗 该菌对常用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可选用敏感药物进行皮下注射,并结合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进行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同时口服四环素,连用2~3 周,还可将益母草、黄芩、川芎、当归、熟地、白术、金银花、连翘、白芍研末,冲调灌服。

6 小结

6.1 布鲁氏菌病是人兽共患病。饲养场的饲养人员及助产员要加强个人防护,严防发生职业性感染,同时饲养场应谢绝参观,以防带入病菌。

6.2 发生本病后,养殖场应尽快采样送检,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6.3 规模化种猪场在淘汰病猪的基础上,应连续进行3年预防接种。待全场母猪不再发生流产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测,直至所有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布鲁氏菌种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