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桡动脉穿刺及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对比分析

2011-08-17 11:51丘鸿凯贺雄军刘亚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经股桡动脉卧床

丘鸿凯 贺雄军 刘亚杰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神经科 中山 528403 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科 珠江 510280

2009-02 ~2010-02我院开展了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与股动脉穿刺行DSA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00例行DSA住院患者,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桡动脉组)48例,男25例,女 23例,平均年龄(56.0±8.0)岁。造影前诊断:急性脑梗死 25例,TIA 10例,颈动脉狭窄10例,脑血管畸形1例,动脉瘤2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股动脉组)52例,男 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5±6.5)岁。造影前诊断:急性脑梗死28例,TIA 8例,颈动脉狭窄12例,脑血管畸形2例,动脉瘤2例。

1.2 方法

1.2.1 桡动脉侧支循环检查(Allens试验)[1]:以双手拇指分别压迫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其余四指置于前臂背侧,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然后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然后松开尺动脉压迫,继续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若手掌颜色10 s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示桡动脉和尺动脉存在良好侧支循环,可以经桡动脉穿刺。

1.2.2 手术方法:术者均可熟练进行经皮穿刺股动脉行DSA。常规碘伏消毒右侧腕关节区,铺巾,取右侧桡动脉处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侧桡动脉,穿刺成功后,利用置换导丝置入5 F导管鞘,静脉推注肝素30 mg。顺导管鞘置入5 F“猪尾巴”造影导管,送至主动脉升部行主动脉弓造影。再顺导管鞘置入5 F Simen3造影导管,送至主动脉降部,依次插入双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行上述血管颅外段、颅内段造影。造影结束后拔除造影导管,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拔除导管鞘加压包扎。手术结束后立即拔除动脉鞘,压迫止血,加压包扎4~6 h拆除绷带,患者走回病房。股动脉穿刺采用seldinger法。术后压迫10~20 min后以绷带压迫止血,平车送回病房,穿刺点沙袋压迫6 h,卧床12~24 h解除绷带。

1.2.3 观察指标:分别观察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及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出血)。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应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2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和确切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与股动脉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股动脉组1例因腹主动脉明显迂曲而放弃手术,1例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2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出血。桡动脉组1例造影导管进入上臂后血管痉挛无法进入,3例反复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行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见表1。

表1 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s)

表1 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s)

注:与股动脉组比较,﹡P<0.05

组别 n X线曝光时间(min)手术操作时间(min)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h)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股动脉组 52 15.32±3.25 40.84±10.30 98.1 15.89±3.18 9.6桡动脉组 48 16.35±3.208 41.30±12.48 91.7﹡ 1.58±0.96﹡ 0﹡

3 讨论

桡动脉为腕部浅表动脉,易于触摸,其下方有骨性平台作为支撑,穿刺的最大优点在于容易压迫止血,现在广泛用于冠脉介入诊断治疗[2]。本研究尝试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与传统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比较,结果显示无论经股动脉还是桡动脉途径行DSA,两者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经股动脉途径高于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桡动脉较细小,刺激血管容易引起痉挛,动脉穿刺和置管的成功率低于股动脉[3],主要原因是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穿刺不成功,很容易血管痉挛,摸不到动脉再穿刺就很困难。同时,经桡动脉途径,右锁骨下动脉与颈动脉、椎动脉几乎垂直,单弯造影导管很难送入,须选择特殊的Simen3造影导管才能进行DSA,因此,桡动脉穿刺和导管操作难度较股动脉途径高。但和股动脉相比,桡动脉比较表浅,周围无神经和静脉,具有穿刺损伤小、易于止血、局部并发症少、活动限制少、恢复快等优点,病人术后可以走回病房。而经股动脉途径,须平车送回病房,穿刺点肢体制动6 h,卧床12~24 h解除绷带,病人很不方便,增加痛苦。我们拔除桡动脉鞘管时,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止血,先在上臂绑袖带充气至稍高血压约20 mm Hg,然后弹力绷带包扎桡动脉,导管鞘拔除后,逐渐放气,放完气后无出血,再一层弹力绷带包扎。本组未出现桡动脉血肿,而经股动脉途径1例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2例穿刺部位血肿。

综上所述,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神经介入诊断技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且术后卧床时间短,减少了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危险,在已能熟练股动脉穿刺行DSA的基础上,可大力推广应用。

[1]Freed M,Crines C,Safian RD,et al.The new mannal of interventio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M].Michigan:Physician’s Press,1996:65-73.

[2]王仁球,肖瑞,李学生.不同入路冠脉介入诊疗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45-46.

[3]黄群英,刘卫华,黄晓明.经皮桡动脉穿刺及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J].山东医药,2007,47(26):123.

猜你喜欢
经股桡动脉卧床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效果分析
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 临床价值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