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常见寄生虫病

2012-01-29 11:28马守庆严若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囊尾蚴姜片蛔虫

马守庆,严若峰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由于大多生猪养殖户仅仅重视传染性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而常常忽视了寄生虫性疾病的预防,所以一旦生猪寄生虫病发生,即对生猪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养殖户在治疗猪寄生虫病上的花费增高,造成养猪成本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因此,笔者针对以下4种常见的猪寄生虫病进行简要综述,旨在提高养殖户对寄生虫病的重视程度,及时开展生猪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以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常见的生猪寄生虫可分为蠕虫类、昆虫类和原生动物类三种。对生猪影响较大的蠕虫类寄生虫有姜片吸虫、猪囊尾蚴、猪蛔虫、猪鞭虫、猪钩虫、猪肾虫、猪胃线虫和猪浆膜丝虫等;昆虫类的寄生虫有螨、蚊、蜱、虱、蝇等,对猪生长危害最大的是螨虫;原生动物类的有猪弓形虫、猪巴贝斯虫、猪球虫等。寄生虫的致病性主要表现在它以吸收宿主的营养、血液为生;消化、吞咽或破坏宿主的组织细胞;堵塞寄主肠管造成机械性障碍,引发其他病变等;尤其是寄生虫在寄主体内移行时会对组织造成严重伤害。生猪感染寄生虫病后,成猪的食欲下降,生长速度降低;仔猪的发育变缓,消化不良;怀孕母猪则会出现胎儿发育不良、死胎和流产等严重病理现象。

1 猪姜片吸虫病

致病源为片形科的布氏姜片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和人的十二指肠,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的各省、市、自治区,如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和广东、云南等,长江以北的山东、河南等也有发生。刘伟等人随机抽取了湖南省295头生猪的猪粪便作虫卵检查,发现姜片吸虫的感染率为7.5%,但在我国尚缺少猪姜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生猪主要是通过吞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感染布氏姜片吸虫,所以在长江以南水生植物丰富的地区极易发生布氏姜片吸虫感染。感染后的生猪主要表现出贫血,眼结膜苍白,水肿(尤其以眼睑和腹部较为明显),同时伴有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1)每年在春、秋两季要定期驱虫,常用的驱虫或杀虫药有敌百虫、硝硫氰胺和吡喹酮等。(2)以水生植物为饲料的地区应做到务必消毒、务必发酵和务必驱虫,以确保将附着在食物上的感染性囊蚴杀死。(3)对中间宿主扁卷螺也要采取杀灭措施。有报道称:长期使用低浓度的Yurimin、硫酸铜和“贝螺杀”可控制扁卷螺,而且对其他生物较安全。(4)加强粪便管理,养猪场应建立贮粪池,猪粪应堆肥发酵,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5)保持猪舍清洁,应杜绝舍内的粪尿直接流入水生饲料池塘内,以免扁卷螺受到毛蚴的感染。

2 猪蛔虫病

致病源为蛔科的猪蛔虫。猪蛔虫主要寄生在猪小肠中,流行和分布极为广泛,加之其生活史简单,繁殖能力和抗外界干扰能力强,所以在我国生猪养殖中感染率较高,达到17.3%~85.71%。该病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严重,主要引起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发育速度可下降30%;严重时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曹谦等的调查显示:198头生猪中总计蛔虫感染率为33.84%。其中,未驱虫生猪86头,感染率59.3%;经过驱虫的(驱虫1~3次)生猪112头,感染率为15.18%。 谈斌等抽检192头生猪,其中75 kg左右的生猪96头,感染率为64%;50 kg以下的小猪96头,感染率为57%,平均感染率达60.5%。

生猪主要通过采食遭感染性虫卵污染的水和饲料等感染蛔虫,母猪的乳房也容易沾染虫卵,可使仔猪在吃奶时受到感染。感染猪蛔虫后,仔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缺乏,营养不良,贫血和全身性黄疸等症状,严重时生长发育受阻,变为“僵猪”;育肥猪常有一定的耐受性,但蛔虫过多时,容易阻塞肠道,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生长速度减缓等;怀孕母猪由于被寄生蛔虫夺取了大量营养,同时蛔虫在猪肠道内分泌多种免疫性抗原,而导致怀孕母猪发生死胎或流产。

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1)每年进行两次预防性驱虫,常用药物为伊维菌素,按15 mg/kg体重投服,每天1次,连用3天。(2)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仔猪在吃奶期应保证母猪乳房的清洁;猪圈和运动场要勤换垫草,清除的粪便和垫草集中处理,进行生物热除虫。(3)感染后的常规治疗药物有左咪唑、丙硫咪唑和噻苯唑等。

3 猪囊尾蚴病

致病源为链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链状带绦虫的成虫只寄生在人的小肠中,而幼虫(囊尾蚴)可寄生在人和猪的横纹肌内,甚至还可寄生在脑、心、眼等重要器官中,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全球性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亚、非、拉洲。至今我国在29个省(区、市),共671个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例发现。流行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以及云南、广西等地,其余各省均为散发。

猪囊尾蚴来源于带绦虫患者,他们每天向外界排出孕节和虫卵,污染生猪的生存环境。成年猪对该病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只有在中毒感染时表现出营养不良,贫血,水肿,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幼龄猪则表现为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有的眼底或舌下有突起结节,有的两肩明显外张,臀部外观不正常,呈肥胖宽广的狮体外形,个别猪逐渐瘦弱、衰竭,甚至死亡。另外,根据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果寄生在脑部,可引起严重的神经扰乱;寄生在眼部时,可导致视力减弱或失明。

防治该病的常用药物有丙硫咪唑和吡喹酮。对该病的有效预防措施有:(1)加强人粪管理和改善猪的饲养管理方法,禁止猪摄入人排出的粪便及被粪便污染的饲料、饲草、饮水,变散养为规模化圈养。(2)人们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猪肉,以防感染猪带绦虫。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的防治措施开始出现,蔡亚南等成功制备出猪囊尾蚴头节抗原,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来治疗猪囊尾蚴病猪;张中庸等人研制的猪囊尾蚴虫细胞系疫苗免疫保护率较高。Jing Z Z 等发现, IL-4和 IFN-γ的重组质粒对猪的囊尾蚴免疫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这也为今后的疫苗研究和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4 猪弓形虫病

弓形虫源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人、畜、野生动物、鸟类及一些冷血动物的体内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我国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分布十分广泛。调查证实我国各地均有人和家畜弓形虫病。2010年,唐山市报道一猪场弓形虫病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40%;另一猪场发病率高达60%以上,死亡率达50%以上,且病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两猪场都是仔猪和怀孕母猪先发病,而后育肥猪相继发病。从各个门诊收集的2 325份猪血清样品中,检测到304份为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为13.1%。保育仔猪和母种猪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3.2%和15.1%。江涛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湖北省部分猪场的弓形虫病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阳性血清103头份,平均阳性率为35.2%。其中,母猪的感染率最高(53.8%),育肥猪次之(42.6%),仔猪最低(12.8%)。

生猪主要通过摄食遭猫或猫科动物粪尿污染的水或食物等感染弓形虫,感染后,子孢子溢出侵入血液或淋巴系统,从而扩散至全身而侵犯组织器官。生猪感染弓形虫后,呈隐性感染,外观不见明显症状,但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发育缓慢。急性弓形虫病会引起母猪死胎、流产或产弱仔,仔猪感染后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症状;急性腹泻型弓形虫病多发于30日龄左右的仔猪,患病仔猪水样腹泻,病程短促,多在1~2天内死亡。

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磺胺类药物,应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猫或猫科动物是该病的重要中间宿主,所以在猪场内应禁止养猫,避免猫进入圈舍,严防猪的食物和饮水接触猫粪。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弓形虫DNA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该疫苗操作简便,既具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又具有减毒活疫苗的高效、持续诱导全方位免疫应答的优点,是预防生猪感染弓形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1] 马成炳,杨剑锋,费超群,等. 常见猪寄生虫病浅谈[J]. 吉林农业,2011,(10):191.

[2] 于晓慧,严若峰.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9):1-3.

[3] Jing Z Z,Dou Y X,Meng X L,et al.Adjuva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Plasmids of Porcine IL-4 and IFN-γ to Cysticercosis cellulosae Vaccines in Mice and Pig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10,9(1):130-137.

[4] Aaron R,Shiping L,Bo Li,et al.Ascaris suum draft genome[J]. Nature,2011,(24):529-533.

[5] 李熙,罗冬生,王喜军,等.一起猪蛔虫病感染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0,27(1):63-64.

[6] 甘立新.猪姜片吸虫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技服务,2011,28(5):677.

[7] 曹谦,娘先才让.同仁县保安地区猪蛔虫感染情况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 41(6):28.

[8] 谈 斌,李海金,耿树林. 对金湖县散养猪蛔虫病流行的病因调查与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2009,26(2):52-53.

[9] 张发忠,李振.猪囊虫病的诊治与预防[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92-93.

[10]蔡亚南,杨桂连,徐鹏,等. 猪囊尾蚴头节抗原的制备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 中国畜牧兽医学报,2010,30(2):222-224.

[11] 王海燕.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株基因型鉴定[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

[12]陈 佳,吴松明,朱兴全,等.寄生虫蛋白酶体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报,2012,43(1):7-13.

猜你喜欢
囊尾蚴姜片蛔虫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囊尾蚴病的发病原因、检疫方法及防治措施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糟三样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蛔虫堵塞2例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隔姜灸治疗网球肘
隔姜灸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