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物流信息化应用研究

2012-08-21 10:15王良莹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信息

王良莹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引言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城市和农村的纽带.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现代物流业务已成为降低运营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传统意义的“物流”概念仅涉及物质资料从供给方至需求主体间的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等情况.现代物流业是传统物流业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它由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等要素构成,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体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等特点.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1 物流信息化概述

物流信息化是指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1].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业的核心能力,是其主要技术支撑.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自动化设备技术、动态信息采集技术、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等.具体技术有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2]以及一些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如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货代管理系统(F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

2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进步.2009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中型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其中76.3%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80.2%的企业拥有企业邮箱;一大半企业有独立的IT部门;70.3%的企业有专职的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大约 67.2%的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3].但在同期调查中,占80%的中小型企业同类数据比例还不到一半,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而且物流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相对封闭,缺乏与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平台.由此可见,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尚处在起步的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不高,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程度,我们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

第一阶段:单点应用.在本阶段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基础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并且主要针对个别功能引入各种软件工具,建设单点应用系统,如办公套件、企业邮箱之类的通用工具软件以及自动识别软件、物流仿真软件工具等.

第二阶段:流程优化.在本阶段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主要集中于流程信息的存储、交换和共享,针对企业的管理职能或个别业务流程,实施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建设.该阶段的建设内容既包括如 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一般企业通用信息系统,也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管理系统(DMS)、网上跟踪查询系统等物流企业专用的信息系统.

第三阶段:综合管理.在本阶段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整个企业的综合管理和决策,实施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建设.该阶段的建设内容包括一般企业通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行业专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

第四阶段:公共平台.公共平台所要解决的是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问题,如物流信息的发布与共享,物流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和行业主管机构的信息交互.这些信息化需求不可能由某一家物流企业单独承担,而应该由政府部门或外部的服务供应商负责满足.该阶段的建设内容包括搭建各种区域性或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并与GPS系统、GIS系统、CA认证中心等平台或政务系统互联,从而完成数据交换和服务整合.国内知名的物流行业信息平台有锦程物流网和中国物通网.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大多停留在运营管理的单点信息化,只有少数物流企业初步实现了业务流程优化和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

4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要想提高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企业是物流信息化的主体,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行业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合的技术路径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4.1 独立发展模式,“量身定制”企业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

独立发展模式即企业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包括条形码、RFID、GPS、GIS等信息技术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等在企业物流中的应用[4].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物流信息化系统,从而满足不同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尤其是专业化的物流系统如食品冷链、医药、危化品、煤炭物流等;企业依靠自己的投入完成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建设和流程优化等各阶段的发展,系统完全为企业所掌控,物流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好.但是独立发展模式资金投入大、风险高、需要专业的研发和维护人才,有时还存在重复建设问题,因此比较适合大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

4.2 合作发展模式,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合作发展模式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建立企业间战略联盟,共同出资建立共享共用的物流信息化系统.比如,在供应链中企业与上游的供应商以及下游的分销商、零售商之间合作共建物流信息化系统,或者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形成一个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其他中小企业为依附的合作格局,中小企业充分共享大型企业的现有物流信息化系统[4].合作发展模式可避免软硬件资源的重复建设,节省资金投入,降低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进程;通过联盟,可实现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合作双赢;通过共建共用物流信息化系统,还可密切业务关联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但是,供应链中两家或多家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一旦某企业由于某种原因退出,合作关系的中断必然会使相关企业受到牵连和遭受损失.如果将更多同类型企业纳入合作关系中来,形成“企业群之间”的合作模式,将有利于整个合作关系链的维系.

4.3 基于ASP的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

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一直都被认为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较好模式.ASP是指一些提供专业软件服务的公司,他们以门户网页为媒介,为客户提供配置、租赁和管理应用的解决方案.他们拥有自己的服务器,部署、管理和维护各种服务系统,然后通过网络向远端客户提供应用软件和技术服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业务量不大、处理频度不高但要求服务种类比较齐全的中小企业[1].ASP模式降低了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门槛,节约了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的成本,使得企业可以花费更多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依赖网络的业务租赁方式,企业业务调整导致的系统变更比较受限,而且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中小企业运作模式是有区别的,对解决方案的需求也不相同,ASP供应商应尽可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个案,避免方案过于模式化.

4.4 大力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对于物流企业仅仅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改善个体节点绩效的模式潜力有限.通过政府出资或大力扶持提供统一物流信息资源服务,包括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相关基础设施、制定相关信息共享交换的标准和接口,将是解决当前企业各自为阵,整合行业信息资源,改善物流链整体绩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分国家级、区域级和行业级三大类,它依托标准规范,广泛互联各种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园区以及交通运输、空港、邮政、铁路、银行、商检、税务、海关、GIS等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物流链上各方基于平台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业务交易、协同作业、在线监管、服务整合和决策分析.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一站式门户提供物流供求信息的发布与查询服务,起到了活跃市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作用,实现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有机结合.中小物流企业通过会员方式加入平台,就可以较低成本获得平台提供的企业信息系统,并共享物流业内部信息,拓宽业务范围[5].下面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信息平台组网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组网模型

现在我国比较成熟优秀的物流信息平台还很少.多数物流信息平台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缺乏严格的注册审查机制,缺乏足够的信息量支撑和品牌影响力,从而导致信息有效率低,赢利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以政府为主导还是由企业自主经营的平台运营模式都各有利弊,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4.5 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体系

物联网是指按照预先约定好的协议,通过一系列信息采集和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把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6].目前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是经济、技术、产业领域关注的热点,其具体应用领域包括物流、保险、食品溯源和交通运输等.开放式、动态化和信息的集中管理将是物联网时代物流信息化的重要趋势,这样一种发展方向和所产生的空间,无疑会使得物流活动更加的智能化.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物联网会进一步提升物流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智能物流是指将无线网络、3G网络、RFID、传感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IT技术充分应用到物流行业中,将物联网和互联网整合起来,从而对物流服务各环节运作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实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跟踪和智能控制.智能物流是集信息服务、业务协作、口岸通关、供应链管理、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结算、统计决策等功能为一体的完整信息化支撑体系[5].其建设目标应涵盖水、陆、空港、物流园区等主要的物流功能区域及物流业务形态,实现政府相关部门、物流企业、上下游企业、金融服务企业等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5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物流信息化是提升中国物流业现代化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途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要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以信息化以及物流一体化作为主线;要正确把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企业自身实际,加大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高效的信息化的物流平台;要抓住物联网发展的机遇,探索物流信息化管理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向智能物流方向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必将会迎来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 胡 波.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7):7~9

[2] 鲍吉龙.物流信息技术[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苗书元.浅析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28):34~35

[4] 余兴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58~259

[5] 范 春.区域性智慧物流信息化的规划与设计[J].电子政务,2012(7):96~103

[6] 刘 娜.物联网时代下的物流信息化应用展望[J].中外企业家,2011(6):129~130

猜你喜欢
物流信息化信息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订阅信息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