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纵合化和弦在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中的运用

2012-11-07 12:15彭浩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谱例和弦小节

彭浩宇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湖南湘潭411201)

论纵合化和弦在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中的运用

彭浩宇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湖南湘潭411201)

纵合化是中国作曲家探索与尝试和声技法民族化时常用的一种和声手法,本文主要以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为对象,通过分析各类不同形态的纵合化和弦在其作品中的运用,来展现出这些纵合化和弦对作品意境营造的作用以及作曲家对和声技法民族化的探索。

纵合化;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五声性

在多声部音乐作品中,把横向的调式音列、旋律材料(包括主题动机或可以体现为和声内涵的旋律骨架以及旋律本身等)作纵合上的结合,使之构成和声形态,即形成了纵合化结构的和声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构成的和弦结构中可能包含了某些类似其他结构原则的结构形,如:三和弦、七和弦以及四、五度结构的和弦等,但它们并非由三度或四、五度叠置原则构成,其和弦中的大二、大七等音程并不作为需要解决的不协和音处理,而看作和弦中具有独立意义的结构因素。

五声纵合性和弦在我国建国初期的一些作曲家作品中已被有意识的使用,如桑桐先生1952年作的《东蒙民歌主题钢琴曲》,已大量使用五声纵合性结构的和弦。这种为中国五声性旋律寻求合适的民族和声语言的和声手法,王建中先生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也作了许多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尝试。

王建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教育家。从50年代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并留校以来,40多年的创作生涯,留下了几十首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如:《云南民歌五首》、《陕北民歌四首》、《梅花三弄》、《百鸟朝凤》、《浏阳河》、《彩云追月》等。他创作的这些钢琴改编作品已经成为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代表作,因而常常在国内、国际舞台上演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民族风格,更是因为他的作品还显示出很强的专业性和颇高的艺术价值。

因为在王建中先生的许多钢琴改编作品中,都有运用到纵合化的和声手法,且这些纵合化和弦的运用对于作品意境的营造与渲染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这些和弦在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中的运用来进行分析。

根据桑桐先生关于五声性纵合性和弦结构的理论(见《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探讨》一文)可以把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分为许多种类,现把这些种类在王建中先生钢琴作品中的运用情况作如下归纳:

1.包含3个不同调式音的三音和弦:

在王先生的早期作品中就对五声纵合性的和声作了许多尝试,如在《云南民歌五首》中就大量运用这种和声。如例1是《云南民歌五首》中的《跟哥》前四小节,第二小节高音#F与低音模仿声部同前一小节延留下来,内声部2个音一起构成纵合化四度三音列式和弦。

2.包含4个调式音的四声音列:

谱例2:

例2中第二小节切分音的“C”与下方三声部纵合成大三和弦的四音列式的变体;第九小节第二拍G与A、C、D纵合成五度四音列式的变体。

这些纵合化手法与低音的持续以及其中变化音所引起的色彩变化使整个音乐形象清新委婉而又民族风味浓郁.

谱例3:

上例是《云南民歌五首》中的《跟哥》片段,在第二小节中,第一拍上方三声部延留音与下方旋律纵合成小七和弦四音列式。

3.包含5个调式音的五声音列:

《梅花三弄》结尾和弦(见谱例4)把5个骨干音全部纵合起来,既起到总结全曲的作用,同时旋律与低音又落在徵音(属音,主调为F宫调式)上,因而造成了一种曲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谱例4:

4.特性调式的纵合性结构:

在王建中先生的钢琴作品中,调式音列是构筑和声大厦的基石。某些富于特点的音阶调式的特性调式音列或音程予以纵合化将会产生一些与调式风格相适应的音响效果。

王建中先生的钢琴作品中有两首根据日本歌曲改编的作品,《樱花》与《五木摇篮曲》。这两首歌曲都是采用的日本都节调式,其调式音阶的主要特点是主音上的小二度与增四度(如下):

谱例5:

谱例6:

《樱花》(例5)的间奏部分,下方声部是对上方声部旋律音进行纵合而成和声形态,到第二小节后,用快速琶音将它分解,在第一拍中由A、降B、D、F组成的和弦包含了都节调式的调式特性音程:小二度与增四度,这样通过纵合和声使旋律与和声风格更统一,从而使乐曲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歌风味。

《五木摇篮曲》(例6)也有多处把这两种特性音程纵合成和声形态(如第一、二小节中升G、A、升D构成小二、增四),如果把此例第一、二小节把A音换成B音使之成为常规和弦,则音响效果与整体风格大不相同,原来的民族风味将减弱许多。

综上所述,在王建中先生的改编作品中,几乎穷尽了所有可能的纵合化结构的和弦来塑造音乐形象,此外,在他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一些作品中也运用了这种和声方法,如下例:

谱例7:

上例选自运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诙谐曲》的开始部分,这两小节中的和弦结构是直接把旋律音纵合化而获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王建中先生改编钢琴作品当中,对纵合化和弦的使用不拘一格,既有五声纵合化和弦(包含有三、四、五调式音列)的运用,又有特性调式纵合化结构和弦的运用,同时这一和声手法还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这些和弦的运用都并非单纯炫技,而都是与作品的意境自然的融为一体,这些都体现了作曲家对和声技法民族化的有益探索。

[1]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刘学严.中国五声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3]论文集.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魏廷格.论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J].中国音乐学,1999(2).

[5]宋 捷.王建中钢琴作品研究[EB/OL].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博士论文库.

J624.1

A

1674-5884(2012)04-0177-02

2012-02-09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科研资助项目(G30749)

彭浩宇(1976-),男,湖南益阳人,讲师,主要从事作曲理论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校 晏小敏)

猜你喜欢
谱例和弦小节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