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影像艺术的产业化流变
—— 以近代影像工业发展进程为例

2013-03-09 04:47粟丹倪SUDanni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430070Wuhan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产业化动画艺术

粟丹倪SU Danni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动画影像艺术的产业化流变
—— 以近代影像工业发展进程为例

粟丹倪SU Danni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动画及其相关产业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点,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现实发展潜力,而所形成的“动画”产业链条与集群系统几乎触及主流消费市场的多个方面。产业化进程是动画影像艺术的重要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影像科技和资本市场的参与密切关联。通过对近代动画影像艺术产业化历史进程的梳理,认为动画艺术的产业化流变过程有其自身内涵及其属性的必然性,进而阐述了这一进程对当代中国动画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动画;影像科技;大众媒介;产业化进程

一、小引

“动画”是一个具有多元含义的概念。早期,它是一种基于影像科技的纯艺术形式,并一直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为影像艺术家所掌握和应用。然而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动画也和其他的影像艺术形式一样兼具了产业化的商业性质,成为“文化产业化”的一个类型。动画的产业价值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并深受资本要素的影响。创作主体已不再是纯粹的艺术家、观众欣赏却被市场消费所代替,创作过程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撑,产业化发展成为动画影像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显然,这与传统艺术门类的发展演进历程是不相同的。笔者认为:动画既具有深刻内涵的影像艺术特征,也具有表象层面的影像科技特征。动画这一独具艺术门类的特征使其拥有了产业化的天然属性。因此,本文通过对近代动画影像艺术产业化历史进程的梳理,论证了动画艺术的产业化流变有其自身的内涵及属性的必然性,并阐述了这一进程对中国当代动画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二、动画文化产业的内容与概念

动画产业在内容上属于国家文化产业的范畴,学术界目前对于文化产业的标准定义并没有一致的认同。“文化产业”一般认为来自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道尔诺和马克斯·霍克海默等人提出的文化工业的概念。阿道尔诺等人在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中同时也强调了“文化工业-文化产业”的表象特征,即文化生产方式的标准化、齐一化或程式化。这一认识被其进一步推导为以下四个层面[1]:

第一个层面,艺术表达的工业化流水线方式,产品可以被批量复制,反复使用;

第二个层面,艺术产品的商业化,并承接大众消费;

第三个层面,文化产业有其特定的传播形式,艺术产品的内在属性在传播过程中背离了原本意义。

第四个层面,艺术的个性化性质被异化,文化产品提供的是工业标准化的伪艺术个性。

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的,但是后来的发展证明,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标示的这一文化嬗变形式在全球掀起的产业化浪潮。阿道尔诺等人关于文化产业特征的描述也为后来的学者所引述,并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发展,而动画产业便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产业化成为主导动画艺术发展走向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直观感受到的各个国家动画风格的差异,表面上看是艺术风格指向的差异,而实质上却是不同产业化发展模式下的制作结果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动画产业实践的各个具体环节之中,包含创作主体、消费主体、资本市场和文化国情等诸多方面,而这些都与各个国家独特的动画产业化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三、影像科技的演进:动画艺术的产业化流变

1.动态视觉艺术形式的追求

动态印象(还不能说是“影像”)再现,一直是人类对视觉艺术形式的追求目标,最早期人类的大量原始壁画就反映了这一特点,我们看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精美岩画、希腊瓶画艺术、埃及情景式的侧面壁画,虽然史前人类描绘对象的手段并不细致,但是我们依然会被各种生动的形象动态所吸引。人类视觉对动态物象比对静态物象敏感度和关注度要高得多,这是生理的本能反应。但是,直到工业革命之前,技术手段还不足以以时间段的概念,来复制与再现动态情节。虽然通过个人的努力,静态物象的表现可以达到超级写实的纤毫毕现,但是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这还只能是一种个人艺术的表现形式。

2.动画艺术的影像科技演进

影像艺术是人类技术与科学的结晶,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推动下人类工业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动画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人类影像科技进步的历史。

17世纪法国人阿塔纳斯·柯切尔(Athannasius Kircher)发明了一种新的游戏装置:通过灯光和一组透镜,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就可以把描绘在玻璃片上的图像投射到墙面。人们惊叹于给他们带来此种奇妙视觉体验的装置,因此把这个装置称作为“魔术幻灯”(见图1)。可以说,这是人类最早的放映设备和影像艺术形式。

图1 魔术幻灯

影像动态情景的实现是以摄影为代表的科技进步的结果,放映机的前身“魔术幻灯”到了19世纪便有了各种改良,人们喜欢这个充满了“游戏”性质的好玩装置。它被大量运用在音乐厅、杂耍戏院等场所以取悦大众。19世纪中期“视觉暂留现象”的发现进一步从科学理论上证明了动态影像实现的可能性,法国工程师埃米尔·雷诺(Enile Reynaud)据此发明了“光学影戏机”并申请了专利[2]。这个装置之所以被称作为“影戏机”是因为观众通过它可以获得连续运动图像的视觉体验,虽然图像是由人工手绘的,但是机器在动态上模仿了真人的动作表演,并完成了时间序列的播放过程。因此,无论是内在原理还是在表现形式上,“光学影戏”都可以被定义为早期动画的雏形。可以说,动态影像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纯艺术的形式,而是充满了影像科技和商业消费的味道。

1882年,法国的朱尔·马雷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摄影机,用它可以拍摄真实飞鸟的连贯性动作,由此就诞生了摄像技术。这种摄像装置形状像枪,在扳机处固定了一个大子弹仓式的圆盒,前面装上口径很大的“枪管”,圆盒内装有表面涂着溴化银乳剂的玻璃感光盘。拍摄时,感光盘作间歇圆周运动,遮光器与感光盘同轴,并且不停地转动,遮断和透过镜头摄入光束。整个机器由一根发条驱动。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张的频率拍摄出连续的动态影像。

从依靠手绘的光学影戏机到能够拍出真实动态影像的摄影机,如果单纯地从影像科技的角度上看,动画甚至就是真人版电影的先驱,当图片连续动态体验的原理和摄影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动画艺术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在影像科技的推动下,人类的动态视觉艺术第一次找到了科学和技术的载体。影像可以被工业化的量化以及复制使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形式,在影像科技的语境下,欣赏艺术的行为被添加了文化消费的味道。从这个意义上说,“魔术幻灯”不仅仅是用技术照亮了工业时代的墙壁,同时也可以说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滥觞。

四、大众媒介特征:动画艺术的产业化流变

1.大众消费媒介形式的形成

摄影技术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然而影像艺术是流媒体的艺术,除了拍摄这个环节,还需要重放环节的支持,也就是说需要能够与摄影技术对接的放映技术的匹配。

第一台电影放映机即是在摄影技术的基础上,由美国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这是一种长方盒状的个人观赏装置,10部电影分装在10台机器中,观看者支付25美分就可以欣赏其中的五部电影,半美元则可以观看这10部电影。显然,一部电影在同一时段内只能供一个人观赏。因此,作为一种媒介传播形式,爱迪生放映机明显的显得小众、小气。

图2 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机和卢氏兄弟的投射电影机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推出了第一部供大众观赏的电影放映装置,并公开放映了《火车进站》、《园丁浇水》等自己拍摄的多部动态影片,从而获得了轰动效应(见图2)。卢氏放映机的最大特点是投射式放映,这个技术特点使他们得以完成人类电影史上首次大众的媒介传播。他们还公开售票,进行商业性宣传,持续几年放映了多达50余部的影片。卢米埃尔兄弟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部电影从策划到生产,再到媒介传播的全过程,并获得了历史上第一笔商业票房收入。如果说“光学电影机”还是个技术性“玩意”的话,那么,卢米埃尔兄弟的这次电影公映行为就可以说是“电影产业(商业)化”的开端。

2.动画影像艺术的产业化开端

真正实现剧情动画电影公演并大获成功的是早期电影大师法国人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 )。1902年,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影片《月球旅行记》上演(见图3)。梅里爱的贡献在于:他无意间发现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用暂停动作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特殊效果——在同一个场景中拍摄的主体可以随时消失和再现。具有魔术师经历的梅里爱马上意识到摄影特殊技巧的巨大魔力。凭借过人的天分,他随后创造出一连串的以摄影机为基础的特技拍摄方法。如慢动作、快进、倒拍、叠映、多次曝光等。《月球旅行记》就是大量运用了这些技巧的一部神奇魔幻影片。虽然这部片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动画片,但是,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动画表现手法,比如以定格的方式拍摄的运动场景,跌跌撞撞的太空船,会眨眼睛的大月亮等。因此大大地拓展了作为电影表现语言的摄影特技表现手段。

图 3 梅里爱和他的《月球旅行记》

不仅如此,梅里爱为了更好地推销他的电影,他将电影制片厂、电影胶片洗印车间、拷贝销售店进行整合,创立了“明星电影公司”这个集电影制片与发行于一身的新机构。为了扩大影响,梅里爱还为新电影举办首发仪式,举办影展,印发各种精美的海报宣传品。梅里爱的这些具有现代产业意识的电影经营方法,使他不仅仅是一位电影艺术大师,更是电影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先驱。他和他的作品在电影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现代影像产业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特效技术和产业运营的参考体系标准。

这个时期的电影拍摄还只能算作一种影像的技术提炼和艺术的创作形式,但是,当把拍摄的成果拿到观众眼前,并从获得一种付费式认可的那一瞬间开始,影像艺术的产业化进程就因此开始了。资本和技术使影像可以被量化性的生产,同时使传播方式也得以量化。公开放映的影像即大众消费方式使拍摄的成本投入回收要比一般艺术形式来的快得多。商业市场形成了,同时也使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能够投入影像艺术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产业化”进程。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一个什么新兴的概念,可以说当人类的艺术行为可以被技术和资本进行量化生产的时候,这种行为就已经是一种产业行为了。产业属性是包括动画在内的影像艺术的天然属性 。

五、产业机制形成:动画艺术的产业化流变

影像艺术的大众媒介特征为动画艺术的产业化发端提供了支撑,因此,资本市场的介入成了必然。在资本的助推下,对更高品质的动画技术的追求和更大消费市场的开拓,使动画艺术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1908年,法国人埃米尔·科尔(émile Cohl)拍摄了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动画片《幻灯戏》。他采用了一种被称之为“停格拍摄”的技术:将绘制在胶片上的图像首先一张一张的拍摄下来,然后连续播放。每个动态一组图像,整部影片由多组这样的图像构成。在每一组图片的绘制中特别针对动作的连贯和规律确定了绘制的标准,这样就能够控制动作表现的节奏和准确性。整部动画连续播放时,动态画面看起来就十分的流畅。埃米尔·科尔开创了动画片中最具技术含量的动作绘制方法,同时,采用逐格拍摄技术与之相匹配。直到今天,这依然是动画片制作的基本原理。“逐格拍摄”也就成为了界定动画影片的标志性方式——《幻灯戏》被公认为世界首部动画片。

美国迪士尼动画的发展更能说明产业机制的强大助推力量。20世纪20年代,动画的商业应用虽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同时期的真人电影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动画作品往往是一些正规电影放映前博人一笑的加演小短片,或者是一些商业的广告片。在美国庞大的影像工业中处在一个非主流的配角位置。正如当时的好莱坞影评家所言:没有人愿意花90分钟去看一部动画短剧。

为了搭乘上好莱坞这个影像工业的快车,美国迪士尼努力使动画能从小品类型的短剧形式向电影正剧形式发展,为此,他投下了巨资,并几乎导致公司面临财务破产的边缘。为应对由此产生的巨额成本,迪士尼对整个生产结构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将类似于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移植到动画这样的艺术制作之中,因此彻底改变了动画手工作坊式的低效率生产状态,走上了在规模经营的高效率中寻求利益最大化的道路。

正是迪士尼这种针对制作主体的生产结构组织形式的变革,使得美国动画产业能够在比真人版电影成本高出许多的动画电影正剧领域站稳脚跟,使美国一贯的高成本、大制作风格的影像工业发展模式在动画产业中得以实现,并能够始终维持高产出的产业效益。迪士尼的动画生产流水线模式已经超出了单一的企业的运营体系,它已经成为了美国动画产业化发展的缩影。现代电影的奠基人爱森斯坦曾经说过, 美国对人类文化作出的唯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迪士尼的动画片[3]。

动画艺术内在的产业化机制实际上是被庞大的受众需求所激活的,是这种商业市场需求改变了它的艺术气质并被裹挟进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影像艺术“大多数是无深度、无景深但却轻松流畅的故事、情节和场景,一种令人兴奋而又晕眩的视听空间,这些文本内容是供人消费而不是供人阐释的,是供人娱乐而不是供人判断的[4]。这种兴奋的消费迅速地换化成了现实的产业价值。

六、结语

大众消费影像的热情比他们消费文字的热情更为高涨,他们投入影像的精力也远比投入文字的精力为多。因为它用图像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消除了人的知觉与符号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消除了文字那种因为需要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消除了从符号的所指到能指的思维过程[4]。

动画影像艺术产业化的根源是其所具有的大众媒介与影像科技的本质,这种本质能够使这种艺术形式的大众化传播获得足够的技术性保障,因此传播也被技术化了。动画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一种大众化的精神情感的宣泄管道。文化在新的载体上被成倍的复制与放大,各种资源在这个管道中涤荡,最终汇集成一种产品形式而表现出动画的产业化特征。正如霍克海默等人描述的那样,其技术性、大众量化、传播、艺术个性异化是动画影像艺术的全部产业化的内涵属性。

[1]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 [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7.

[2]李四达.迪士尼动画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3]谭玲,殷俊.动画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8.

[4]尹鸿.镜像阅读——90年代影视文化随想[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15.

[5]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民间及其工业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2.

Industrialization Evolution of Animation Ar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ilm Industry

Animation and related industries worldwide are the important fulcrum for cultural creativity industry, and they have huge potential in economic benef i t and development in reality. Formed by which the “Animation” industrial chain and cluster system almost can touch all the aspects of the main consumption market. Industrializ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rocess for Animation art development, and this progres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imaging technology and capital market participants. By comb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history progress for modern animatio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gr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animation art has its own meaning and attribute and it expounds the revelation to China modern ani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by this progress.

animation; imaging technology; media; industrialization progress

J023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3.06.010(0053-05)

2013-10-22

粟丹倪,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产业化动画艺术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纸的艺术
系统产业化之路
我是动画迷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