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配合点穴治疗尿潴留38例

2013-04-07 22:46王红梅指导周志杰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癃闭气海点穴

王红梅 陆 鹤 指导 周志杰 西安市中心医院 (西安710003)

尿潴留是指尿液贮留在膀胱内,难以排出的一种疾病。尿潴留属于祖国医学“癃闭”证中的一个类型。小便不利,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为“闭”,统称为“癃闭”。本病的病位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是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笔者应用秩边、气海、关元等温针灸为主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38例尿潴留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脑血管病11例;年龄18~75岁。病因分类:产后尿潴留14例,肛肠术后10例,普外手术后尿潴留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尿潴留3例,外伤性截瘫3例,本组病例病程为12h~2月,膀胱充盈采用药物、热敷、更换体位或各种导尿等方法均无效,不能自主排尿者。

治疗方法 取穴:秩边、气海、关元、曲骨、水道、归来、阴陵泉、三阴交。湿热下注者加中极、行间以清热利湿;肝郁气滞者加太冲、支沟以疏肝解郁;瘀浊阻塞者加血海、膈俞以化瘀散结;肾气亏虚者加肾俞、太溪补肾利尿。操作:患者思想放松,穴位处常规消毒,俯卧位,6寸不锈钢毫针速刺秩边穴得气,捻转30s起针,再取仰卧位,用1.5~2寸的不锈钢毫针直刺,以得气为度,平补平泻。在关元穴上套一段为2cm长艾柱点燃,以病人感到温热为度,热甚者加纸垫,灸1柱。30min/次,10min行针一次,治疗结束后,以掌摩法顺时针方向指摩小腹2min,再选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诸穴,施以一指禅点穴法,每穴2min,1次/d,10次/疗程。针刺腹部穴位前应触诊膀胱充盈程度,不可进针过深,点穴时则应力度柔和均匀,以患者耐受为度。

疗效标准 痊愈:1个疗程内可自行排尿,每次排尿至少500mL;显效:2个疗程内能达到上述标准;有效:2个疗程内可排尿,但排尿量为100~500mL;无效:2个疗程内不能排尿或尿量少于100mL[1]。

治疗结果 本组38例温针配合点穴综合治疗5次后痊愈者9例,温针灸10次后痊愈者23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4.2%,总有效率为97.4%。痊愈后未见复发。

讨 论 尿潴留在中医属“癃闭”。《灵枢·本输》云: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癃闭,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癃闭泽泻之。该病病位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的关系密切。肺失肃降,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气虚弱,则不能升清降浊;肾阳亏虚,不能温化水液,肾阴不足,湿热蕴结,均可引起膀胱气化失常而形成癃闭。因此对癃闭的辨证首先要分清虚实,再判断轻重缓急,进行治疗。

本组穴位中,秩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疏通膀胱经脉的作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深层为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气海乃先天元气之海,既补元气不足又兼行气之效,关元为补益元气之要穴,促膀胱行“州都之官”的职权,在肾的气化功能推动下正常排尿,温针此穴可加强其固本培元,行气利水之功。曲骨穴别名尿胞穴,任脉水湿在集聚,为任脉足厥阴之会。阴陵泉为脾经合穴,五行属水,又“合治内腑”,故本穴善治因脾失运化所导致的多种水湿之证。三阴交系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具有疏泄、开合、运化作用,能疏通三经经气,通调下焦气机而利小便。

现代通过局部解剖学研究已经证明针灸穴位与解剖的关系,其穴位所在位置的下面,传入神经的走行与支配膀胱尿道的神经存在很高的重合度。采用针刺穴位的方法,可以对神经的兴奋性起到调节作用,从而起到对膀胱尿道功能的调节作用[2]。其对泌尿系统的作用途经可能有:直接刺激腰骶部神经根,对位于腰骶部的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产生影响;刺激远部神经,影响位于腰骶髓的排尿中枢;刺激膀胱及周围,作用于逼尿肌、括约肌等,促进排尿。

[1]李丽娟.温针灸治疗尿潴留32例临床观察[J].ACMP ,2003 ,31(4):34.

[2]肖晓华,徐明芳,李瑞春.电针为主治疗顽同性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26-27.

猜你喜欢
癃闭气海点穴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宋氏扁针点穴拔罐验案举隅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杨健武主任临证验案举隅
葵花点穴手
癃闭舒胶囊辅助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五苓散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经验总结
全新经络点穴 教你长远赚钱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