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松梢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2013-05-29 02:46张延华王红敏
河南林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蜕壳松针触角

张延华,王红敏



中华松梢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张延华,王红敏

(1.栾川县潭头镇农业服务中心,河南 471512;2.栾川县林业局,河南 471500)

介绍了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监测调查方法,在初步摸清其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的基础上,采用营林措施、喷施化学药剂、施放烟剂等方法可有效防治该虫。

中华松梢蚧;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

中华松梢蚧,属同翅目绵蚧科。国内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陕西、河南、甘肃等省市,寄主在油松等松科植物。是我省油松主要害虫之一。

1 生物学特性

1.1 识别特征

1.1.1成虫

雌虫体倒卵形,长1.5~1.8 mm,橙褐色。虫体被黑色革质蜕壳所包围,蜕壳末端有个圆形交配孔。体节尚明显,体壁柔软而有弹性。单眼1对黑色,触角9节串珠状。口器退化,胸足3对,趋于退化,小而弯曲,足部各节完整或部分愈合,足节上有断续横纹。生殖孔形小,开口在腹部末端的凹陷内。雄虫体长1.3~1.8 mm,翅展3.5~4.0 mm,头、胸部黑色,腹部淡褐色。触角丝状,10节,基部两节粗短,其余各节细长,上着生多根刚毛,复眼大而突出,紫褐色。口器退化。胸部膨大。足细长。前翅发达,膜质半透明,翅面有羽状纹,后翅退化为平衡棍,端部有钩状刺3~7根。腹部9节,第8节背面有个管腺簇,分泌白色腊丝10~12根,腹部末端有个钩状交尾器。

1.1.2卵

椭圆形,微小,初产时乳白色,后转为淡黄色,孵化前可透见两个黑色眼点。

1.1.3若虫

可分为1龄初孵若虫、1龄寄生若虫、2龄无肢若虫和3龄雄蜕壳若虫。

1龄初孵若虫:微小、长卵圆形,金黄色。单眼1对黑色,突出呈圆珠状。触角8节,口器发达,口针细长,寄生前卷缩在喙内。胸足3对发达,腹部分节明显,8节,末端狭窄,呈圆锥状。

1龄寄生若虫:长椭圆形,体长0.35~0.4 mm,宽0.25~0.3 mm,体色深黑,背面被有白色腊质层,触角单眼各1对,胸足3对,体节分明。

2龄无肢若虫:触角和足等附肢全部消失,口器发达。虫体全被黑色革质蜕壳所包围,有光泽,外被白色腊质层,末端有个1龄寄主若虫蜕下的皮层。雌虫体较大,倒卵形,长1.4~1.8 mm,宽0.8 mm;雄虫体较小,椭圆形,长1.2 mm,宽0.6~0.8 mm。

3龄雄若虫:长椭圆形,体长1.2~1.5 mm,橙褐色。口器退化,胸足和触角发达,腹部背面无背疤,末端不向内凹陷。

1.1.4雄蛹

分为前蛹和蛹,均包被于长椭圆形的白茧中。前蛹橙褐色,胸部背面隆起,形成乳白色翅芽。蛹的头部和胸部淡黄色,腹部褐色,眼紫黑色,附肢和翅芽灰白色。腹部9节,末端呈圆锥状。雌蛹为潜蛹型,终生潜伏在蜕壳内。

1.2 生活史

中华松针蚧在洛阳市每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松针上越冬。4月3日雄虫开始结茧,4月13日左右为化蛹盛期,4月22日雄成虫开始出现,4月27日左右为羽化交配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期,一个雌成虫产卵量平均为50~60粒之间,6月份为若虫孵化期,孵化后若虫由母体圆形生殖孔爬出,卵壳留于雌虫体内,雌虫为一空壳。

1.3 生活习性

3龄雄若虫出壳后2个小时在树下枯枝落叶、石块下、土块下结茧,一般出壳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4时;1龄若虫爬行迅速,在当年新生油松松针的叶鞘内或两叶间隐居取食,随针叶伸长取食部位逐渐移至针叶中部,随后扩散整个针叶,是危害油松针叶的主要害虫之一。

2 监测调查方法

2.1 全面踏查

确定调查路线、范围和重点调查区域。对不同林龄、不同组成的林分进行全面调查。踏查每年进行5次,包括越冬后危害盛期调查、卵期和孵化期调查、1龄若虫期调查、滞育期调查、越冬前调查等。

2.2 标准地调查

选择具代表性的林分设立标准地,调查记载标准地基本情况,设立标准株,定期调查样株上中华松梢蚧数量。同类型标准地总计调查株数不少于20株。

2.2.1标准地设置

在中华松针蚧发生的轻、中、重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按上述方法设置5~10块固定标准地,根据需要,在危害较重的林地也可设立一定数量的临时标准地。标准地建立后,根据林地状况,填写中华松针蚧固定标准地概况调查表。

2.2.2若虫期调查

按上述一般虫情调查方法对若虫进行调查

2.2.3蛹期调查

中华松针蚧雌蛹为潜蛹型,终生潜伏在蜕壳内,雄蛹分为前蛹和蛹,均包被于长椭圆形的白茧中。在4月上旬3龄雄若虫脱离蜕壳化蛹期内,在固定标准地内选择2株带有固定若虫的枝条并做好标记,逐日统计雄蛹的数量,调查中华松针蚧的化蛹情况。

2.2.4成虫期调查

结合蛹期调查,逐日检查标准株上成虫羽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并可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成虫产卵高峰期,调查成虫产卵情况。

3 防治措施

3.1 化防措施

4~6月中上旬成虫羽化期采用烟剂防治,幼虫孵化期,采用25%敌马油剂或40%杀扑磷1 000倍液喷雾,也可用25‰奎硫磷乳剂600~800倍液加1%洗衣粉进行喷雾。

3.2 营林措施

改变现有油松成林结构、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地卫生条件,提高林分质量。

4 结束语

通过对中华松梢蚧实验观察,已初步掌握中华松梢蚧生物学特性,为今后中华松梢蚧监测,制定技术方案提供依据,在掌握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供有效防治方法,为今后指导中华松梢蚧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The Pine Shoot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ZHANG Yan-hua,WANG Hong-min

(1.The center of agriculture serive of tantou town,luanchuan county,Henan 471512,China; 2.Forestry office of luanchuan county,Henan 471500,China)

It describes the Biology of Chinese pine needles, monitoring survey method, initially to find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based on the use of silvicultural measures, spraying chemicals, cast smoke and other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est.

China pine shoot Kuwan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tegrated control

S 763.712

B

1003-2630(2013)03-0010-02

2013-07-15

张延华(1970-),男,河南洛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蜕壳松针触角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夯实为侨服务机制 多方触角深入基层
松针扫把
螃蟹
溥心畲山水画谱(九)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试探着向硅谷伸出触角
松针是另一种时间
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