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白泉省级森林公园范围调整与资源整合探讨分析

2013-05-29 02:46侯洁
河南林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林州市森林公园资源整合

侯洁



林州白泉省级森林公园范围调整与资源整合探讨分析

侯洁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郑州 450045)

针对当前国内大肆兴起的森林公园范围调整与资源整合,结合安阳白泉省级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探讨资源整合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质量影响及意义,为公园环境景观的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白泉省级森林公园;范围调整 ;资源整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集约型中国的提出,资源整合是这一概念的主要途径方法。我们通常看到行政资源整合、煤炭等天然资源整合,城市建筑空间与景观的整合等等,而旅游资源的整合由于范围广、面积大、间隔远等特点,有着诸多不便。而安阳白泉省级森林公园依托有着独特的政策优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使得旅游资源的范围调整和资源整合有了保障。在白泉省级森林公园范围调整中,我们针对白泉省级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具有白泉省级森林公园特色的资源整合方案,具有范围调整合适、整合力度强、资源整合度高等特点。

1 项目调整由来

近年来,安阳市按照建设林业生态市的目标要求,加快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产业建设步伐,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批建国家、省、市三级森林公园12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市级森林公园7处,总规划面积8 244 hm2,已初步形成森林公园布局合理,国家、省、市三级森林公园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增强区域森林公园及森林生态旅游整体竞争力,安阳市对森林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把建设较好的市级森林公园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把精品申请批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是优化整合全市森林旅游资源,如将林州白泉省级森林公园和林州占元市级森林公园重组为林州淇山省级森林公园;三是突出本地特色,建设精品森林旅游景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处绝好的休闲、游乐场所。

安阳市森林旅游重心集中在林州市的太行山区一带。近年来,林州市为深入贯彻河南省旅游立省、安阳市“三阳开泰”的旅游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苍山奇峰为骨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出“春季灿烂、夏季清凉、秋季多彩、冬季冰雪”的四季均衡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旅游抓城建,围绕旅游抓文化,围绕旅游抓交通,围绕旅游抓生态,围绕旅游抓体育的旅游发展主题。

在此背景下,2012年2月林州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指挥部,下设规划建设、宣传营销、山地休闲度假项目、水上漂流项目、旅游体育项目、旅游生态项目、红色教育培训、环境综合整治和天平山景区建设、洪谷山景区建设、五龙洞景区建设、万泉湖景区建设、柏尖山景区建设、万宝山景区建设、白泉森林公园建设等14个分指挥部,力争实现林州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名市、旅游强市的转变。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太行山大峡谷为龙头,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体,以各类景区为补充的生态旅游格局。2011年,该市共接待游客38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和22.6%。

2 森林公园概况

林州白泉省级森林公园是河南省林业厅2005年12月批准建立的,森林公园位于林州市具有“中州名镇”之称的临淇镇南部山区,属太行山脉淇南支脉,地质构造属太行山断块的东部终端,是典型的多台阶切割式嶂石岩地貌,平均海拔800 m左右,植被覆盖度90%,总面积为400 hm2,主要由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部分林地组成,白泉村也是国家绿化委员会命名的“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之一。森林公园北距林州市40 km,东与五龙洞国家级森林公园相邻,北接建设中的辉鹤高速,西距新(乡)林(州)省级公路10 km。

森林公园内高山耸立,山势奇峻,怪石嶙峋,陡壁如削,是典型的多台阶切割式嶂石岩地貌,具有“雄、峻、险、绝”的北方风光和太行山特有的雄浑、朴实风貌。整个山体为水成岩,酷似画家笔下的水墨画。夏季,清泉、深潭、飞瀑遍布山涧,景点连串,如入画廊,既具有北方山势的雄浑、厚实,又有南方山水的玲珑剔透,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美术写生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风光地。

白泉森林公园与五龙洞国家级森林公园相邻,境内风景秀丽,民风朴实,但由于开发较晚,宣传滞后,长时间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近年来经初步开发,白泉森林公园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并以独特的魅力和森林绿色资源吸引游人纷至沓来。通过几年的实验性开发,森林公园的缺陷逐步体现出来,如景观资源相对单一,主要以山、林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主,缺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冬季,由于森林公园雨量小,山泉、溪流干枯,缺少水体景观等诸多不足。为了增加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扩大对外影响,更有利于招商引资,加快森林旅游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走上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林州市政府决定增加白泉森林公园经营范围,整合吸收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景观资源,增加森林公园在旅游开放中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森林公园扩大经营范围申报成功,能够加大对周边区域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

3 范围调整与资源整合

3.1 新增范围基本条件

主要包括地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森林资源环境条件、环境质量、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分析这些资源条件,准确把握新增范围的基本情况,使其更好的与原范围进行资源整合。下面以白泉省级森林公园进行分析。

地文条件:森林公园新增范围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海拔较高,地势险要,山峰突兀孤耸,壁立万仞,峰顶云雾萦绕,山间溪水、泉水、怪石众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区内有多处地貌景观一年四季可供游览,其中,主峰海拔高1 096 m,顶峰可眺望森林公园全貌,晴则观日出,阴则观云海,深秋可赏满山红叶,冬可赏雪景,夏季清凉为避暑胜地。此外,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森林公园开展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新增区域内孤峰、悬崖、峡谷等地文景观众多,地质构造复杂,在雨、雪天气容易对旅游活动造成危险,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应加强各种安全措施予以防范。

气候条件:森林公园新增范围属于北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水集中、秋高气爽温差大、冬季严寒雨雪少,四季分明的特点。

水文条件:森林公园新增范围的水流属淇河流域,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绝大部分潜入深地层,只有少量地下水上升为泉。如欠十步泉、梨林泉等。夏季雨水充足,山间瀑布,龙潭泉涌,汇入沟底,形成较大的季节性溪流。此外,区域内建设有中型水库一座(石门水库),水库四季绿波荡漾,与周围青翠的群山相映成趣。

森林资源条件:主要包括新增范围内的植物资源条件和动物资源条件。森林公园新增范围区内森林植被经过几十年来的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逐步形成了多种森林植被类型和较为丰富的植物种类。据调查统计新增区域内有种子植物580种,分别隶属于274属,75科,其中裸子植物4科,l1属,15种,被子植物71科,263属,56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1科233属486种;单子叶植物10科,30属79种)。

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此外,区域内分布着古老的孑遗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太行花()。

环境质量:主要包括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声环境质量等。通过对森林公园内新增区域的环境质量分析,得出新增区域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I类标准。

社会经济条件:2011年河南省统计局发布“2010年河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林州市首次进入前10强排名居第8位。2012年2月23日林州市委旅游工作会议为旅游大发展拉开序幕。林州市市长在会上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林州市“三产”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林州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培育增长点,全面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基础设施条件:主要包括内部交通、通讯条件、水电条件、周边食宿条件、周边医疗条件、周边商业条件等。森林公园新增范围内的交通条件、通讯条件、水电条件、食宿条件、医疗条件均能满足目前游人的需求,商业条件不发达。

3.2 新增范围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包括自然景观资源调查、人文景观资源调查、可借景观资源调查、旅游开发条件调查。通过对森林风景资源的调查,进行新增范围森林资源质量评价、评估。

自然景观资源:森林植被景观有低山褐土人工林景观带;中低山褐土落叶阔叶林带;灌木丛和灌草丛;在谷底环境优越、水湿较好地段还分布着漆树林、野核桃林、刺槐林等。野生动物景观系属华北区系,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300多种。

地文景观资源方面,森林公园新增范围属太行山脉淇南支脉,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不仅有刀削斧劈的悬崖,又有千奇百态的山石。

水文景观资源方面,新增区域内水文景观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公园内雨水集中,清泉流淌、甘甜可口,在沟底形成众多溪流,形成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石门水库可控制流域43 km2。

天象景观资源方面,有雪景、云雾、云海等。

人文景观资源:有龙泉寺、孙占元故居纪念馆历史遗迹;有国术、花棍等风俗民情;有二龙打赌等史事传;有小米、小磨香油、大红袍花椒等旅游商品。

可借景观资源:周边有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等。

通过以上对白泉森林公园新增区域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的评价,并综合其分值,得出新增区域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分(N)为38.1分。符合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应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3.3 新增范围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影响评估

包括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生态效能的影响、对景观风貌和环境质量的影响等。

3.3.1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新增面积不仅对原有景观有着较好的衬托作用,同时也使这些林木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导致森林资源大面积扩大,造成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明显丰富和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的提升。

3.3.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森林公园的扩建将使区域内的植物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茂密的森林植被和丰富的水资源为野生动物特别是为林栖鸟类创造优越的栖息生活环境。同时,也使区内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

3.3.3对生态效能的影响

森林公园的扩建使区内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再通过封山育林、风景林改造和对林分的整理等工作,最大程度的增加森林公园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环境、改善气候特征等5个方面的功效。

3.3.4 对景观风貌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森林公园的扩建有效地整合了周边旅游资源,对区域内自然景观协调性和完整性带来积极的影响,将改善和提高本区域的原有景观风貌。

4 探讨与分析

白泉省级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的增加,不会给森林公园周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造成破坏性影响。相反,整合后的森林公园必将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再经过森林的恢复与营建,能够创造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空间,对森林公园规范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整合方案具有范围调整合适、整合力度强、资源整合度高等特点。

Analysis of Baiquan Linzhou Provincial Forest Park Range Adjustment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HOU Jie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Henan,Zhengzhou 450045,Chin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wantonly rise of Forest Park range adjustment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combin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nyang Baiquan provincial Forest Park, explore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of Forest Park scenery resource quality and significance,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park.

Baiquan provincial Forest Park; adjustment range; resource integration

TU986.5

B

1003-2630(2013)03-0028-03

2013-06-28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林州市森林公园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Chinese musician preserves folk art through music
坚持三业并举 实施总部经济——河南省林州市建筑业实现四个60%
林州市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森林公园游记
龙架山森林公园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