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要旨及其启示

2013-08-15 00:54
军事体育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攻击性原生态

向 军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两个单词sport和athleticism你最熟悉哪个呢?两者都曾经被翻译成中文的 “体育”,为什么两个单词拼写不一样而又具有相同的中文含义呢?它们到底有区别吗?为何前者的使用比后者更流行?《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一书能够给我们精确的解答。该书作者赛莫斯·古里奥尼斯是希腊人,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 Athleticism—a strange love,中文译名就是 《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他运用讲故事的形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类比、独特的隐喻让我们重新欣赏了原生态奥林匹克的崇高形式和精神意蕴。该书作者表现出对古希腊体育精神强烈的向往和对当前奥林匹克运动变异的蔑视;认为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才是真正的体育:在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中,体育的价值是在知识、艺术之上的,体育是美德,是人类文明的另一侧桨手;认为体育不仅是个人强健身体的手段,更是道德教育的典范;认为体育比赛让人能够欣赏到的不仅是比赛和搏斗,更是展示公平正义、拒绝邪恶、惩罚欺骗等社会道德伦理法则的教育盛会。在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被罗马皇帝下令禁止千年之后,文艺复兴让人们重新了解了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艺术,但作者认为人们忘记了体育。虽至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再次兴起,但作者认为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远非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其道德教育和精神价值远逊于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古希腊人心中的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

1 体育运动——攻击性本能转化的最自然的形式

作者从荷马史诗的 《伊利亚特》的开篇所产生的疑问开始,从心理学角度认识了人类的一种本能——攻击性,认为人类掌握了化解这种本能的有效方式,如音乐、绘画、诗歌,但最自然的是体育。“因为人类有伪装的本领,在一场戏剧中会带来与众不同的享受和益处。在剧院之外如果这种伪装得以普遍化,并且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的话,那么就会转化为一场真实的噩梦。”[1]因此,人类需要美德。但是,当人类经过苦苦寻觅,如通过法律手段、宗教组织、艺术和科学的学习、警察的维护以及逻辑的分析等等方式,都无法战胜人类本能的攻击性,无法挽救社会道德的日渐衰落。人类为了克服和消除这种本能带来的伤害,避免社会成为尔虞我诈的竞技场,创造出了体育运动这一神奇的活动来化解人类的苦难。自从体育运动被创造出来后,美德开始形成了。

人类社会从野蛮发展到文明,逐步形成了社会法则,相对于动物本能地遵守丛林法则,只有人类才能有效地战胜本能的驱使。作者认为是体育运动开启了人类文明竞争的形式。通过文明竞技,自然地转换攻击性心理为对超越、胜利的内在需要,同时又不丧失这种本能性。但在满足这些内在需要之前,首先要经历一场以战胜自己、提高自己为首要目标的战斗洗礼。因为,体育运动与其他游戏不同,体育运动要 “拒绝一切侮辱、虚伪、谎言和狡猾”。人类的本能不可消除,只能转移或转化。转移只能把攻击性本能的危害转移给其他人,游戏就是这样;但体育运动是把攻击性进行了转化,升华乃至消除。

2 超逻辑性——体育运动的智慧

有哲人云: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2]知识是逻辑的,智慧不是。因此,靠知识、靠逻辑是不一定能引出智慧的,智慧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没有人能够说找到了人生的规律,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体育运动中有知识,也有逻辑,但其主要不是逻辑。“逻辑只是对人的意愿进行建议而无法改变人的意愿”[3],但体育运动做到了。这是因为体育运动中蕴藏了人生智慧。

2.1 体育运动没有权谋欺骗

有人说,“一个谎言,就要有1 000个谎言去弥补”,这充分说明,权谋和欺骗是有严密逻辑的,只要有一步逻辑混乱,整个就站不住脚。但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用逻辑是无法解释如下现象的:运动员在没有丧失理智的情况下激烈竞技;运动员是以裸体参加竞技;边上的人 (裁判)不但不阻止争斗,还鼓励他们;还互相给对方加油;争夺的目标是毫无价值的野橄榄枝;获胜的运动员并不在体育比赛中占据首要位置,而道德规则占据主导;赛马比赛的胜利者不是赛马者,而是饲养和驯服马的人;比赛的目的是把战胜自我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其它;标枪不是为了威胁人或者是动物,而是获得距离;比赛中互相扭打,最后还互相拥抱,祝贺获胜者;他们不记录成绩;他们奉行业余竞技原则;耗费力量却产生不出任何物质形态的东西等等。多么不可思议啊!在古希腊人心里,计谋只能使获胜者带来短时间的得意,而不能获得哪怕是半点的幸福。在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中,没有人会仇视场地跑的运动员,失败者和获胜者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他们竭力奉献出公平竞争的美德。但在当今的足球比赛中,却会产生一半仇视另一半的现象,甚至还会导致流血冲突。我们也可以回忆一下中国历史,在与古希腊同时代的春秋战国,那个计谋盛行的年代,战争是多么的频繁,人们的幸福何来?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却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4]古希腊人的体育运动只为了争夺一个毫不起眼的野橄榄枝环,其中又没有奸计、欺骗,只有公正、努力、诚实,以及比赛带来的对对手的敬意、自己的愉悦、观众的欣赏、世界的和平以及人民的幸福。

2.2 体育运动追求信仰

原生态体育运动是竞技而非竞争,他们享受竞技,为快乐而竞技,而不是致对手于死地。德国哲学家席勒曾说:“希腊各民族在奥林匹斯赛会上寻欢,是通过不流血的力量、速度、灵巧的比赛以及更高尚的智力竞赛,而罗马民族则是通过一个倒在地上的格斗士或他的利比亚 (狮子)垂死挣扎得到满足的。”[5]克里特岛的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去抚摸牛背,只是为了一个善意的爱抚,而不是杀死牛而后吃牛肉,这种不是为了寻欢举动,不是高尚的行为又能是什么呢?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只是为了更快,奋力丢出标枪只是为了获得更远的距离而不是猎物,它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胜利和荣誉,是为了奉行一种人类信仰——公平公正,它具有简单、纯洁、高尚的品质,它远离逻辑。有哲人云:逻辑越复杂,就离信仰越远。体育中的运动技术也一样,它越复杂,就越有技巧性,就越有游戏的成分;反而越是简单,越是具有公正性、神圣性。比如短跑比赛,它方式简单,但没有人会因为对手获胜而迁怒对方,反而热情地祝贺对手,观众也绝不会在运动员比赛的时候发笑。比赛的时刻所有人是严肃的,只会在赛后给予运动员们欢呼的掌声。反思我们的现实社会,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拥有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但相比古希腊人,当今人们在精神上并没有比他们富有多少,相反,我们还在不断地向古希腊的智者寻求智慧,文艺复兴就是明证。即使到了现在也是如此。顾拜旦先生复兴的奥林匹克运动,“旨在发展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人生哲学,建立一个和平的、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6]。这同样是向古人寻求精神财富,寻求治理社会的智慧。物质财富的增长指向外部的拥有,而精神财富的增长指向人的内心,想搞清楚它,须追根溯源。精神财富越指向人的内心,就越凝炼,就越纯粹,就越崇高,直至成为信仰,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就追求这种精神信仰。

2.3 体育运动能带来美德

孟德斯鸠有句话:有商业的地方就有美德。其实商业本身不代表美德,是商业的运行机制——竞争,能带来美德。然而,自从体育产生后,有体育运动的地方,就有美德,因为体育运动是 “希腊文明的典型要素和内在体制”[7]、是 “社会竞争的理想模式”[8]。通过归纳,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同点,体育运动和商业竞争都能带来美德。在小农经济年代,我们曾经鄙视商业,我们否定商业,也否定竞争,吃大锅饭,老百姓深受其苦。但自从几个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按下了手印搞起承包后,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充满了活力,这难道不是带来了美德吗?带来了文明吗?“包产到户搞承包”就是肯定了竞争。体育运动呢?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的前提就是公平竞争,这与商业是多么的相似。然而,体育竞争比商业竞争更纯粹,更能带来美德。商业是利益的竞争,冠冕堂皇的规则背后充满了尔虞我诈,有失公平。然而,体育运动就不一样了:它是公平竞争,是理想的竞争,这里 “没有人会感到不公平或受侮辱、人类的尊严高于一切”;“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例外都鼓掌示意,毫不保留地表达他们的认同,没有嘀咕,没有抱怨”;运动员们 “道德地追求胜利,超越对人类尊严、对自由权利的任何形式的威胁”[9]。

2.4 体育运动中蕴藏着现代和谐社会的智慧

原生态体育运动的追求不是战胜或征服对手。在体育比赛中,失败者也是光荣的,也是荣誉的获得者。没有失败者,哪有获胜者?没有失败者的努力,哪有获胜者的佳绩?没有失败者的参与,哪有比赛呢?观众的掌声是奉献给整个比赛和运动员的。在比赛中,运动员们追求的是胜利而不是征服,是交流而不是对抗,运动员之间是朋友而不是对手,是互相欣赏而不是互相排斥。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这种和谐共赢的思想,时至今日,这种思想又得到世界的认同和推崇。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早已在几千年前就献给了人类一种和谐共赢的智慧,我们还不应该好好珍惜它,维护它,继承它吗?

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变异

在现实社会中,体育和游戏难以分辨,这种特征使体育与游戏的界限变得模糊,体育被称作游戏,并纳入了游戏的体系,游戏甚至成了体育的本质属性,就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都成了“Olympic games”。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让我们清楚地辨别了体育与游戏的区别。“没有人能够声称游戏是典型的人类行为”[10],动物也会游戏,但体育只有人类才有。体育与游戏的本质区别在于游戏是本能行为的结果,人人不用教就会玩,体育运动是人类的发明,不是本能行为,不经过持之以恒的教学,是无法产生的。体育是 “使身体变得出众的努力行为,倡导有道德、有尊严、完全尊重对手的比赛方式”,“游戏是使身体出众的努力行为,但是方式充满伪装、狡诈、虚伪、谎言和讽刺。”[11]古希腊人照样爱玩游戏,而且还拥有很多游戏,但是古希腊的游戏是不能登上体育场这样的大雅之堂的。这样的操守现代奥林匹克遵守了吗?

明晰了体育与游戏的区别之后,如果再将奥运会称为游戏 (games),那么就是将奥运会放在一个伪装、虚伪和各种形式的狡诈占据上风的框架内。作者辛辣地指出,如此杂交出来的 “体育游戏”一词前半部分是美德,后半部分是狡诈,犹如人们无法将马蜂和蜜蜂区别一样。“伪善、欺骗、愚弄是游戏的实质和内涵。”[12]游戏是人类的需要,它有一定的益处,因为它缓解人类的攻击性本能。游戏不能没有,也去除不掉人的攻击性,因此不能用游戏来代替体育。要认识他们之间的区别,要在游戏中尽量贯彻体育的精神,更不应该把体育从教育中挤走。我们在游戏中贯彻体育精神,就应该像足球场被径赛场包围的寓意一样。但是现实是游戏战胜体育,足球游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游戏场地早已脱离了田径赛场的限制,独立进行比赛。球场上的比赛不但没有消除人们的攻击性本能,反而影响到了球场外的观众,球迷骚乱已经成为不可控的世界难题。在学校体育中,勤学苦练让位于自由嬉戏,技术让位于游戏,田径内容被压缩得只剩下了慢跑,田径越来越被体育老师和学生们遗弃。要是没有近些年来学生体质的严重下降,跑步都将没有人去练习了。这样下去,仍让游戏者思维方式成为决定和主导所有人类活动的要素,教育是否会被异化,奥林匹克的圣火会不会再次熄灭呢?

再回到文中开头的问题——sport与athleticism的区别。作者指出:“sport”是指能带来娱乐、轻松、欢快的身体活动。在简明英汉词典中,“sport”还有玩耍、戏虐、玩物的意思。然而,“体育不是娱乐。因为没有人会在观看比赛时候笑起来”,“讽刺和愤怒没有生存空间”,“它是一种教育”[13],只有 “athleticism”的意思是体育、是竞技。我们特意区分两者词义的意义何在?不是 “为了维护意义的确定性提出反对意见,而更应该更多考虑如果意义改变之后会失去什么”[14]。理解这一点,则会将我们思考的重点放在体育真正意义的追寻上。

4 原生态奥林匹克研究对当今体育以及社会的启示

有人想去限制 “体育”场上的暴力,可却不知道那不是体育,那是游戏,它天生具有欺骗和暴力的性质。近代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古希腊人热爱体育运动就是出于它的道德内容。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使人身体强壮,而是雕刻人的灵魂,使得社会道德化,令美德占据主导地位,让美德及具有美德的人受到赞叹和敬畏。

体育是一种修德之道。在当前的道德危机面前,重视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宣扬和实践,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方式呢?本文所概括的可能只是作者原意的冰山一角,不管对与错,希望能对体育教育和社会建设有一点点助益吧。

[1][3][7][8~13][18]赛莫斯·古里奥尼斯.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30,11,77,105,41,81,36,98

[2][4]缘中源.智者的顿悟: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1,315

[5]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80

[6]任海.奥林匹克运动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2

[14]弗雷德·英格利斯.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攻击性原生态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回归“原生态”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