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尿L-FABP水平的临床意义

2014-01-14 06:37狄伟南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终末期肾衰竭蛋白尿

谭 玥 ,狄伟南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肾内科,江苏苏州 215008)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常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肾功能下降,改善预后。但目前可用于监测糖尿病肾病并预测其进展的临床标志物极少。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表达于人肾脏近端小管中,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过程[1-3]。本研究旨在探讨尿L-FABP水平在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010年9月-2012年8月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40例,年龄38-72岁(平均54.3岁),男87例、女53例。将糖尿病肾病划分为4期:正常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水平<30mg/g肌酐),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水平30-300mg/g肌酐),临床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水平>300mg/g肌酐),终末期肾衰竭(血肌酐水平>176.8μmol/L);所有患者随访2年,根据患者是否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进一步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同时选择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8-44岁(平均32.9岁),男31例、女19例。

1.2 检测指标 在患者初诊时采集外周静脉血4ml,离心后-70℃冰箱储存。应用ELISA法检测尿L-FABP水平,ELISA试剂盒购自日本东京CMIC株式会社;尿蛋白电泳法测定尿白蛋白水平。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白蛋白和L-FABP水平检测结果 4种类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和L-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并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加重,尿蛋白和L-FABP水平逐渐升高(P<0.05)。见表1:

表1 尿白蛋白和L-FABP水平检测结果(±s)

表1 尿白蛋白和L-FABP水平检测结果(±s)

与健康体检者比较:a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比较:b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比较:cP<0.05;与临床白蛋白尿比较:dP<0.05

组别 n 尿白蛋白(mg/g肌酐) L-FABP(μg/g肌酐)健康体检 50 - 1.2±0.2正常白蛋白尿 39 13±3a 5±1a微量白蛋白尿 36 51±11ab 9±3ab临床白蛋白尿 33 623±96abc 64±13abc终末期肾衰竭 32 1560±212abcd 209±36abcd

2.2 进展和非进展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和L-FABP水平 随访的140名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43人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初诊时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FABP水平进展组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见表2:

表2 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初诊时尿白蛋白水平与L-FABP水平比较(±s)

表2 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初诊时尿白蛋白水平与L-FABP水平比较(±s)

组别 n 尿白蛋白(mg/g肌酐) L-FABP(μg/g肌酐)非进展组 97 232±29 4.8±1.1进展组 43 221±34 25.5±6.8 t 1.8006 24.1256 P >0.05 <0.05

3 讨论

L-FABP是一种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携带的小分子蛋白,主要在肝脏表达,在肾脏近端小管也有表达。近端小管负荷的游离脂肪酸与细胞质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相结合,转运至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进行氧化代谢。因此,L-FABP可调节游离脂肪酸代谢,并可能是维持游离脂肪酸在胞质内稳定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

临床研究证实,L-FABP是预测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有效生物标志物。Nakamura等报道,尿L-FABP水平在过敏性休克患者中显著升高,认为可能与肾小管损伤反应有关[1];Kamijo等发现,尿L-FABP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肾功能恶化患者尿L-FABP水平显著升高[2]。

目前认为,慢性缺氧是造成多种肾脏疾病恶化的原因[3]。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不伴肾小球功能障碍时,慢性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和由于植物神经病变造成的肾脏去交感神经支配,可引发微血管结构的破坏,并导致肾小管间质缺氧。因此,慢性缺氧可能是触发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及促使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近期有研究发现,肾小管缺氧可上调肾脏L-FABP基因的表达,并可增加源自近端小管的尿L-FABP的水平[4]。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阶段,可能是因慢性缺氧而诱发了尿中L-FABP水平的升高,即使在不伴白蛋白尿的情况下也会升高;而尿L-FABP水平升高的患者,可能存在着小管间质的病变。

尿白蛋白水平可反映肾小球的损伤情况,而尿L-FABP水平可反映小管间质的损伤。发生糖尿病肾病后,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间质损伤,都可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本研究显示,尿L-FABP水平可作为评价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虽然尿蛋白水平亦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但对是否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L-FABP水平有较好的预测性。因此提示,联合检测尿蛋白和尿L-FABP水平,不仅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而且在糖尿病肾病危险分层与评估中,具有极高的价值。近期一项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前瞻性研究指出,尿L-FABP水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5]。

总之,本项研究发现,尿L-FABP水平可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提示除尿白蛋白外,尿L-FABP水平亦可作为临床实践中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尿L-FABP水平升高的患者,要警惕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的可能。

[1] Nakacaura T,Sugaya T, Koide H. Urinary liver-type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 in septic shock: effect of polymyxin B-immobilized fiber hemoperfusion[J].Shock,2009,31(5):454-459.

[2] Kamijo A,Sugaya T, Hikawa A, el a1. Urinary excretion of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reflects stress overload on the proximal tubules[J].Am J Pathol,2004,165(4):1243-1255.

[3] Nangaku M.Chronic hypoxia and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a final common pathway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J].J Am Soc Nephrol,2006,17(1):17-25.

[4] Yamamoto T,Noiri E,Ono Y,et al.Renal L-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n acute ischemic injury[J].J Am Soc Nephrol,2007,18(11):2894-2902.

[5] Nielsen SE,Sugaya T, Hovind P, et al. Urinary 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predicts progression to nephropathy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10,33(6):1320-1324.

猜你喜欢
终末期肾衰竭蛋白尿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