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2014-03-29 03:21徐元淑
成才 2014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文本教材

■徐元淑

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徐元淑

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更尊重学生的个性,更提倡大量的阅读积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基于此,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更应讲求一定的策略。

一、内容处理策略

教材使用上,除课文外,课标“附录”推荐的优秀诗文篇目和课外阅读篇目都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予以使用。

初中学生阅读的重点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教学内容要重在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了解表达方式和体式特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倾向,欣赏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语言学习主要关注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常用的修辞方法,以及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提示学生了解和积累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二、行为组织策略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

阅读教学不能把一篇文章上得支离破碎,而是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观念。要指导学生从文本整体的角度去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对所表现的内容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方法上,要依据关联词、议论句、抒情句、过渡句等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全文。

2.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感受

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就是要让学生用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去体验语文,去感悟语文,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体验和感受语文呢?

(1)强化学生生活体验

在学生阅读文本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教学《一起长大的玩具》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自己曾经喜爱的玩具以及喜爱的原因;教学《乡愁》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教学《春》时,教师可让学生走进春天,回味春天,用语言和图画描绘春天的美丽等。

(2)重视反复朗读

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得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努力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文本形成情感共鸣。只有对文本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才有可能形成情感共鸣,才有可能充满感情地读课文。反过来,有感情地朗读又能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训练有感情的朗读应该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适当拓展学习平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进行语文学习的拓展延伸。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师要具有课内链接课外、链接自然、链接生活的本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为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又因为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语文学习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尽可能地去挖掘丰富的语文学习课程资源。学生群体是一个最好开发而又最易被忽略的学习资源。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存在着学习资源,社区的文化设施、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也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拓展延伸这个平台,让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服好务。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形式可供借鉴:

(1)探究作家不同的作品,全面了解作家作品

鲁迅在《社戏》一文中表达了对农村自由的空气、农村老人孩子朴实真诚的心灵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社戏》外,还能从他的哪些作品或生平中感受到这样的思想感情呢?围绕这一问题提示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鲁迅作品、人品的认识和了解。

(2)阅读相同专题的不同作品

如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教师可启发学生作过如下探究: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写的。作为地方太守,看到百姓出游,百姓欢乐,这在他寂寥的心中也得到一丝慰藉,也是对他地方政绩的肯定,何乐不为呢!当然,乐中含悲。引导学生领悟这一点后,又可抛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历史上乐愁交织的其它诗文,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破阵子》等。这三诗人处境相同,壮志难酬,心境相通,我们如果用心去揣摩、领悟他们的诗句,才能明白他们“可怜白发生”“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人生感慨。

4.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积累

前人说得好:“读书如销铜,写作似铸器。”学生阅读文章一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习得写作经验。因此阅读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如《捅马蜂窝》一文的首段描述了自然环境,这样的自然环境又滋养了一个淘气、冒失的“我”,为下文的捅马蜂窝作了铺垫。学生认识到这一段的作用后,可让学生在作文中尝试写类似的铺垫性文字,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情节更为真实。类似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比如:《乌篷摇梦到春江》中的清晰思路的积累运用,《托起草原》中精美语言的积累运用,《幸福》小诗的画面仿写,等等。这些,都有待语文教师在教材中去挖掘。

5.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作者单位: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