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2014-03-29 03:21鲁美华
成才 2014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维评价

■鲁美华

浅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鲁美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就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从小开始,从小学教育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素质教育。

一、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时,不要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时,不要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要采取多元化的教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努力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素材,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教学的严格训练,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教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克服困难的性格,是社会公民良好素质之一,这些良好素质从小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大胆交流、不怕困难、敢于竞争的精神。

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认知规律的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新知,经历“感性——理性——应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认识活动中,感知矛盾的对立统一。

二、优化教学方法,追求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意学生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新知识,死记硬背意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的重复练习,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多元化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要优化教学方法,追求高效课堂,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设问: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设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接着师生互动,看谁能迅速地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由于有预习作基础,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地找到答案。这时对于预习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来说急于想知道是怎样判断的,为什么这么快能做出判断,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此时,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突出思维品质的训练。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年龄小,知识不足,缺乏经验,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撑。所以要遵循学生思维特点,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拼、摆、剪、比、画等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促使认识内化。

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知识的异同点,将知识进行分类,形成知识系统;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在解应用题中经常会用到;抽象与概括是思维过程的核心。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可先让学生对下面式子进行比较,分成两大类:①4+4+4;②3+3+3+3;③3+5+7;④8+8;⑤4+4+6。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发现:①②④每个式子的加数都相同,最后抽象概括得出乘法的意义。这样,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最后,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核心是思维品质。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加强审题分析,训练思维的逻辑性;突出变式练习,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注重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例题的示范、练习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

3.运用多元化教学,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在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开放教学:

一是指导学生课前先学,让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写好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二是引导学生课中再学,采取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师生共同合作的学习方式;着力引导学生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探索——讨论交流——明理开窍”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敢于“让我试一试”的动机,培养探究能力。三是合理的评价与反馈。评价是引领,评价是激励;对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现,老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加以鼓励;完善小组评价机制,适当给小组加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进行评价、补充、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盘点和课堂检测。

三、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

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合作学习给每位学生提供了汇报交流的机会,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勇于发言,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能得到其他组员的帮助;在全班合作交流中,又能代表小组展示自己,为小组争得积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回答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补充帮助其他同学;在练习上做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形式上可以组织他们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这样,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不要以统考、升学考来束缚广大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手脚,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要真正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形成这样的共识:数学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计算、解题,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人;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不仅仅是看学生读了多少书,而是取决学生知识吸收、内化的程度及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素质状况,对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术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要建立全面的合理的小学数学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变单一知识考试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全面考查;变单一的笔试考查形式为多种考查形式(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查;变用分数排名次的相对评价为教学目标达标成度的水平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反应、作业状况等方面入手,强化日常评价,评估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效果,再结合考试成绩作出综合评价,实现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锦田小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